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建筑群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建筑群篇
61、大道坛及宗祠古建筑群
大道坛据传是南宋尚书潜说友的尚书府,但宏大的官邸已经在七百年前那场-中遭毁,现在是一片大“广场”,正是由于它的大,成为了姓王村丧事的举办地。大道坛周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当属明清的古建筑,多数为村中大地主占有,所以在解放后受到冲击,现在在它们的大宅门石匾上仍可清晰辨认时代印记,如“劳动光荣”、“一心向公”、“忆苦思甜”等等,所幸老房子里木雕保护完好。在大道坛往上,水塘头左右曾有一座砖石结构牌坊,上雕刻有鲤鱼、牡丹、蝙蝠、寿桃、诗书等吉祥图案,其中砖雕与石雕虽经历史洗刷依然艳丽动人,特别是覆盖在上的黑色琉璃瓦当。姓王村里建于清嘉庆(1796)年间的王氏宗祠,占地面积为缙云县之最,共计达1000余平方…
62、清园古建筑群
清园古建筑群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南枫树山林场蟠龙岗,这些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从市区当地及邻近地区如浮梁拆迁组合而成的,目的是便于“集中保护和展示”。建筑群分“明园”和“清园”两部分,含景德镇市地区明至清两代遗存的十一栋村世俗精典代表作,较为集中地反映着该地区明清两代乡村建筑及乡村建设的基本状况。明园、清园古建筑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其散处于偏远地区,难以保存,更无法利用,迁移到博物馆内均用作陶瓷文物陈列室、画坊、接待室等等,与陶瓷文化主题密切结合;此外,在迁移这些古建筑时也注意了多样性和典型性,选择了闾门、祠堂、不同等级官僚的宅邸和一般民居等多种类型的建筑,使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概貌能…
63、白云岩古建筑群
白云岩古建筑群时代为宋至清。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为湘西南地区佛教名刹。因妙音寺主殿位于白云岩溶洞内而得名。《宝庆府志》载: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巡抚白某弃官为僧,法号宝鉴,坐化洞中,成为始祖。自宋至清,在此先后修建了妙音寺、毗庐寺、牧云寺、慈寿寺等庵院。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妙音寺又称顶庵,始建于南宋末年。殿门筑有砖石结构的牌楼,门额以高浮透雕手法镂刻龙凤图。门框抱石鼓上有石狮一对,精雕细琢,工艺精湛。门联云:“云郁山峨,云是山,山是云,云卷云舒山自在;风清洞古,风生洞,洞生风,风嘘风吸洞无心”,横批“恰似普陀”。此联将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佛教“四大皆空”的思想融为一体,独…
64、虎头山古建筑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咸丰七年(1857年)又毁于兵燹,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复并建了张仙祠、王母寺等”。虎头山山石峥嵘,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庙道观沿山势修建,有虎头寺。在寺庙之间有曲径石廊、石桥相通,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刻有(清)杨名扬书写“虎”及“石门八景”的诗碑,虎头山寺庙建筑布局合理,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每逢节日游人众多,是重要风景旅游区。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虎头山古建筑群以道教寺观建筑为主,由…
65、恭城古建筑群
恭城古建筑群位于广西省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拱辰街、太和街。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等四座院落式布局的明清建筑。文庙位于拱辰街西山南麓,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状元门、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露台、大成殿和崇圣祠;两侧还有义路、礼门、碑亭、乡贤祠、名宦祠、庑殿、昭文楼、尊经阁等建筑,分布于依山六级平台上,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文庙之一。武庙与文庙相邻,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由戏台、雨亭、头门、正殿、…
66、石门村明代古建筑群
石门村位于临武县花塘乡境内,若不留意很难让人相信,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偏远乡村,会有如此密集的古民居群。村内现存多幢明代民居,是郴州迄今为止发现并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所有古建筑中明代中、早期进士蒋士林的官厅和故居尤具特色。据当地族谱史料论证,蒋士林生于明永乐二十一(1423),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后外放今湖北孝感县。蒋士林是该村蒋氏始祖于宋淳祐年间,迁居此地以后出现的第一个官宦。蒋士林官厅位于后龙山下,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外墙青砖;进大门有太师壁,壁后有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天井后正中为大厅,用以会客和公务;厅两侧有主人用房,可做书房亦可宴客。在官厅左侧,还有蒋士林一座…
67、鸣鹤古建筑群
鸣鹤古镇,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在这里凝聚成悠久而丰富的风景。十几群明清时代的老宅如一座座丰碑,闪烁着古老智慧的光芒。当我们穿过狭长的青石板弄堂,触摸这苔绿斑斑的墙壁,推开油漆斑驳的大门,走进这幽深而古老的院宅时,可发现在这片清冷和寂静中,折射出令人目眩的科学之光。据有关史料记载,虞世南的先祖虞耸,曾在这里建造过世界上第一座天文观测站——测天楼。其侄虞喜,就是利用这一高楼,观测日月星辰的变化,发现了“岁差”。这一惊世骇俗的发现,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天文学的一大贡献,也是中国历史上光耀日月的伟大成果。这里的古建筑,大多为三进式院子。那高大结实的马头墙,似乎倾吐着昔日的繁华与辉煌。每一块精工细作的木…
68、龙潭寨古建筑群
龙潭寨古建筑群位于安徽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龙潭寨村龙潭组。居民以“胡”姓,90余户,500多人口,房屋600余间,建筑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村寨总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该建筑群依势分布在龙潭河的两岸,分普通民居、堂心、祠堂三部分。五福桥:顺治元年,由胡尚多率族捐资兴建,取名五福桥。其含义为:一福“长寿”、二福“富贵”、三福“康宁”、四福“好德”、五福“善终”。桥长10米,宽3米,桥两头建于石壁之上,全部由方石修砌而成。花屋堂厅:五开间,一进两重,坐西北朝东南向,建筑面积约315平方米,马头墙。上重门头有木雕阴线刻“教衍苏湖”扁额;下重门头有木雕阴线刻“文定治徽”扁额。普通民居建筑为石基础的…
69、中田村古建筑群
中田古建筑群位于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始建于明末,在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逐渐形成规模。目前仍保留古建筑100多栋。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面积达38000平方米。整个古建筑群座南朝北,砖瓦结构。雕刻精美,规划整齐,气势恢宏。附近有东汉时期汉墓群;明代时期金龙岩摩岩时刻;抗日战争时期的腊园口阻击战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点。2002年被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古建筑群遗存中释放出的文化内涵,不但资讯丰富,且在军事防御性、古石巷遗存量与完整度等方面,在湖南均排在首位。在这里,大量的…
70、雨霖古建筑群
雨霖古建筑群,又称“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和“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它是由省古建筑保护中心将湖北境内分散于民间的重要的原生态古民居文物建筑,集中搬迁复建形成的。地处黄陂木兰湖畔,占地157亩,总建筑面积12022平方米。目前,已从阳新县、通山县、崇阳县、枣阳市等整体搬迁复建12栋名人故宅、富商豪宅、百姓民居、宗祠、会馆,修建了东南园墅、西部山寨等6大景区,并设计了湖北明代藩王历史文化专题陈列。其中“半部世家”古建筑,原址湖北阳新县白沙镇,清代建造。据族谱记载,原屋主人赵启辉系北宋皇帝赵匡胤的后裔。老屋大门匾额上刻着“半部世家”,语出“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赵氏老屋院落相套,为硬山搁檩结构。…
71、岩排溪古建筑群
岩排溪古建筑群位于湘西州古丈县高峰乡岩排溪村,与怀化市沅陵县桐木溪村比邻。建筑群坐北朝南,背枕观音山,面朝团山,二侧为金刚嘴、刀背山两山环抱,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村落周嗣均为古梯田,从寨前山脚至寨后山腰垂直高度约两百米范围,共有古梯田近千亩,79级,古梯田东西引有古水渠9条,灌通整个农田,素有“九龙之水”的称誉。农耕与旱涝时节,确保了生产与农作物的收成;九条引水渠道基本为凿山劈石工程,总长达15公里的灌溉古渠道,见证了岩排溪人们不为艰难与非凡的才智及勇气,激励着后代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现存古矿井3口,陈述着这里有着悠久的金矿开采技术。岩排溪的各类遗存,是研究湘西地区古代稻作农业及冶炼工业的…
72、石家村古建筑群
石家村古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境内。石家村传统规划意识浓厚,构律规整,街巷纵横笔直,有如棋盘,故有“棋盘村”之称。石家村的建筑格局在皖南古村落中独一无二,具有特别的保护价值。石家村是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后裔石荣禄于元末迁此建村,聚族而居形成的自然村落,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村庄背山面水,民房皆北向,一则因地制宜,二示不忘甘肃祖先。村呈棋盘形,整齐方正,巷路纵横,街巷用条石铺成,其一侧设有露明水圳。村庄西首有石氏宗祠;村前桃花溪清澈见底,拱桥横跨溪上,街巷两端皆设巷门,晨启暮闭,宛若城堡。各户庭院栽石榴树,象征姓氏。村落后南山有祖墓,墓旁古松一株,名为“抱祖松”。祠前方塘半亩…
73、浪石古建筑群
浪石古民居系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冈市双牌乡浪石村。省道S219从东侧经过。距武冈市区60公里。是一处保存较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浪石村现存建筑88座(不含祠、庵、庙、亭),总面积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这些建筑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至民国三年,皆座北朝南而建,排列整齐,样式古朴,布局精巧,建筑风格独特;所有房屋清一色的砖木架结构,两端是青砖砌就的彩绘翘角封火墙,中间为木柱架子的木板房;每一排房屋之间为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即使大雨,从院子东头走到西头也不会湿鞋,堪称一绝。而浪石村最具有特色之处,还是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对联,现有石刻对联41幅,有好几幅似出于清…
74、荆紫关古建筑群
荆紫关古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城西北44公里荆紫关镇。该镇西傍丹江,东依猴山,居豫、鄂、陕三省接壤地带,位置险要,临着丹江航道重要码头,是商业要地、军事关口。古镇依丹江东岸走势南北延伸2.5公里,700多间清代建筑风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建筑林立,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南街设关门,砖石结构,二层级,单拱门,跨街而立,-“荆紫关”三个大字,1914年建。关门内为平浪宫,建于清初,屡有重修,取名寓风平浪静之意。该宫坐东向西,占地460平方米,硬山式建筑,院内建三级叠檐、四角攒尖式钟、鼓楼各1座,楼外碧瓦金檐,顶立钢叉,气势雄伟,玲珑剔透。上殿供奉杨泗将军塑像及船家历代先贤牌位。山陕会馆位于中街,…
75、“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
“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坐落在上池自然村南,砖、木、石结构,由清乾隆年间金溪浒湾书铺街印刷出版业“二仪堂”创始人王接云所始建。王接云,名国康,讳文康,号南浦,清太学生诰赠奉直大夫,王接云是个真正的儒商,在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开创了全国闻名的印刷出版行“二仪堂”,并在吉安、樟树、南昌等地开设有大书店。他在从事经商,教育事业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子孙从文习武,在上池老宅后构建“二龙出水”双宅,并同时在“二龙出水”宅后构建了一幢书院,以供子孙读书习武之所。双龙出水”建筑群以“双龙出水”紧密相连、结构相同的双宅为主体建筑。“双龙出水”坐北朝南,进深16米,宽22米,两大门前封有4米…
76、坪坦村古建筑群
坪坦村古建筑群位于通道县坪坦乡坪坦村,由坪坦鼓楼、孔庙、飞山庙、高坪鼓楼及坪坦鼓楼的附属文物南岳宫、戏台等4处共6栋建筑物构成。2010年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坪坦鼓楼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有题梁可鉴),为纯木穿斗构架。五层檐,均施小青瓦,其中一层和第五层为双坡屋面,二至四层为四角四面倒水,四角分别有翼角弯月起翘。鼓楼后方建有一座南岳宫,内供奉神像。鼓楼西南面10处有一座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纯木构架。孔庙位于坪坦鼓楼南面,始建于民国23年,为纯木结构建筑,双坡屋面,原为供奉孔子之处,后辟为学校,现做为仓库使用。后因民国中晚期的战乱和“文革”期间的-,孔庙惨遭破坏,并改为它…
77、呈坎村古建筑群
呈坎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主要的建筑时代为明初至清末。该村自唐代以来,高官、隐土、巨贾、史志学家、作家、制墨家、书画家代不乏人。据《新安府志》载,仅明代呈坎罗氏官至主簿以上者达110人。该村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古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街巷水系,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40处。呈坎古民建筑群系指村内代表性古民居建筑20处(其中明代民居18处,清代民居2处)。这20处构筑明代古村落特征的建筑,包括1处祠堂、1处社屋、1处更楼、2处石桥和民居15处。分布在该村方圆0.7平方公里的山区盆地内。文献祠堂位于村西首,是呈坎罗氏宗祠,族人祭祖、议事、举行重大礼制活动的场所。长春社位于村南首,是村民…
78、雅端村古建筑群
雅端村古建筑群位于义乌赤岸镇雅端村,由陈其文和陈松耀祖孙三代建造,时间跨度从清乾隆初年至清嘉道年间,长达百年。整个建筑群由陈氏宗祠(叙伦堂)、容安堂、容安堂南北重厢(兰翠堂、珠宝堂、荣春堂、明星堂)、遗安堂、居安堂、德星堂、敦礼堂、敦星堂等多个厅堂宅院组成,号称“七厅八堂”,总占地面积508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527平方米,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整个建筑群以容安堂为核心,坐西朝东分布,容安堂居前,前临广场,建材取精用弘,由门厅、正厅、堂楼和左右厢房、南北重厢组成五路六院,计59间,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遗安堂居于容安堂之后,为一座十八间四合院,占地面积717平方米;敦礼堂居遗安堂之左上方…
79、寨英村古建筑群
寨英村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寨英村的梵净山山脚。整个古镇占地约11公顷,现存四合院式、三合院式、苗族吊脚楼等古民居建筑85栋,会馆类建筑2处,5街6巷,消防池8个,古井2口,各种商铺50余处,手工作坊30处,城门4个,卡子门1个,城墙673米,码头4处。其中:城墙,环绕古镇周围,连接四城门,二水门,一卡子门。以粗料石砌成,全长约673米,高3—10米不,基宽在0.5—0.8米。现东北段、东南段、西南段保存完好。四个城门亦基本完好。现存建筑有民居、商铺、会馆、城墙、码头等。融居住、经商、防御为一体。城墙环护,在险要处设城门四座,在河水缓处建码头四座。居住多为前铺后宅的四合院,内有…
80、福宝古建筑群
福宝古镇在秦汉时就有先民群居,唐宋时渐成聚落,为川盐入黔的重要道口,故素称“盐马古道”。元末明初商旅增多,形成集市。明末清初,战事频繁,人口锐减。在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移-动中,楚、粤、闽、赣等地之民相继迁居福宝场,并修建家庙以怀故土,场上庙宇在原有土地庙、五祖庙、张爷庙、清源宫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庙、火神庙、天灯庙、王爷庙、观音庙等宫庙,形成了民居与宫庙相嵌的建筑形制。福宝古镇建筑类型丰富,有住宅、宫庙、文坛、宗祠、商铺、作坊、客栈等多种建筑,且有大片明代木结构建筑完好保存至今。整个古建筑群具有原生性、真实性、完整性,是明清山地场镇建筑的实物见证。福宝古建筑群高低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