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建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建筑篇
1、织金古建筑群
织金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织金古建筑多为倚崖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大部建于“改土归流”之后,仅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屡有修建,形成现在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华桥位于城关镇贯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桥”。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顺治十八年(…
2、大水井景区
大水井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坐落于世界优秀名歌之一《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整个建筑群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武庄园三部分组成,它像一首由土家唢呐、木笛、叶笛、锣鼓加西洋长号奏出的三部曲,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兴与衰,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2004年12月25日,我们驱车从利川市城沿着改造升级后的利(川)奉(节)路来到柏杨坝镇大水井村,踏访已被省建设厅申报为全国民族文化名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车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蜿蜒的沥青路上,圣诞节的雪花似乎带着耶稣的问候,簌簌地叩打着车窗,隆冬的寒意被心中涌动的渴望冰…
3、党家村古建筑群
党家村古建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建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初名东阳湾,后更名党家湾、党家村。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起扩建,划出民门、二门、三门住区与发展区,清代扩建,为防匪盗,筑上寨沁阳堡。其居住居民主要为党、贾二姓族人。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村落南北有塬,村寨合一,东西走向呈“宝葫芦”状,村南有泌水绕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势。全村结构由巷道组成,主巷东西向穿村而过,次巷、端巷与主巷连接,符合地形排水方向。巷道地面一律石墁,断面凹形,交通与排水共用。村中的看家楼为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了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的了望楼。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
4、呈坎景区
呈坎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北距黄山40公里,南距徽州区政府驻地——岩寺镇15公里。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八卦村,是世界迄今保存最古老、最神秘的东汉八卦村。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西周时期这里曾产生过灿烂的青铜文化。三国以前是山越人居住,山越人刀耕火种,过着一种于世隔绝的生活。东汉三国时期孙权(东吴)统帅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吕蒙来到此地征服山越人。见此地地处万山之中,四面矗立着八座大山,中间是一平方公里的洼地,”山形交错,水色清澄,人情庞实,伦理端严。““有田可耕…
5、庙下村古建筑群
庙下村古建筑群位于桂阳县洋市镇,该村因古建筑群规模庞大(270多栋),且古色古香、雕龙画凤、错落有致,于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庙下村因村后一座古庙而得名,开村始祖为雷玺公。据说雷玺公原住毛家里(距庙下村约1公里),当时庙下村还是一片草木繁茂的深山老林。雷玺公生九子,他的儿子经常到庙下村这片山林里放牛。有一年,牛群之中有两头牛(一公一母)进山后失踪。几年之后,那两头牛竟带了一群小牛从冬茅丛中走出,回到原来的牛群队伍。雷玺公至此认定这片山林是一方吉祥宝地,于是带着儿孙从毛家里迁居庙下建房立村。庙下村建筑精美,人文厚重,风光如画。该村位于永兴、桂阳、苏仙三县交界处,村南北…
6、思唐古建筑群
府文庙府文庙位于城北遵化门内,现属文化街。它是思唐镇的重要古建筑,也是贵州省最大的文庙,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包括崇圣、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棂星门,照壁礼门,义路、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有水三拱桥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颁御书“万世师表”匾额,雍正四年(1726年)颁御书“生民未有”匾额,乾隆二年(1737年)颁御书“与天地参”匾额,嘉庆四年颁御书“圣集大成”匾额,道光元年(1821年)颁御书“圣协时中”匾额。府文庙内,至今尚有数十块保存完好的明清碑刻,如明李渭撰《思南府学碑记》,明田仰撰《生修文庙碑记》清《永禁私派陋弊碑》等,贵州…
7、青龙洞古建筑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镇远,占地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由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等6个部分组成,共有36栋单体建筑。1988年,这个古建筑群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建筑群落中距离城市最近,同时又保持了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古建筑群,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史载,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这里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明郡守黄希英建,工部郎中赵之绪购藏经,构层楼以贮之。”到青龙洞,你不得不惊叹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房子都是依悬崖绝壁而立,一进中元禅院,迎面是两堵高高相对的石崖,之间的宽…
8、许村古建筑群
许村古建筑群坐落于安徽省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许村镇所在地——许村,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唐末,许氏迁居于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村落建设迅速发展,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100余座。著名的有大观亭、高阳廊桥、五马坊、双寿承恩坊、观察第、大邦伯祠、大墓祠、大宅祠、许社林宅、许声远宅、许有章宅等。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包括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5处古建筑:高阳廊桥、五马坊、许社林宅、薇省坊、大观亭、大邦伯祠、双寿承恩坊、大郡伯第门楼、大墓祠、…
9、大伾山古建筑群
大伾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文物古迹荟萃。唐宋以来,历代寺庙亭阁星罗棋布。现存古建筑群9处,王阳明、王铎历代名人摩崖题刻460余处,古柏426株,新建景点4处。山门在伾浮路东端大伾山西麓,为仿汉阙式,面阔16米,高9米,山门座东向西对称分布,两端为仿汉石阙,两层单檐平顶,中以敞廊顶相连。坊额悬挂书法家罗工柳书“伾山仙境”横匾。山门前为三级月台,月台南北均有马道。大伾山山门建筑气势宏伟,游人对其叹为观止。百猴路百猴路是大伾山景区内从山门通往山上的必经之路,因路两旁青石栏板和望柱头均雕有形态各异的猴子,故名。浚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为弘扬民间艺术,于1986年创建了百猴路。自山门至…
10、南诏镇古建筑群
南诏镇位于福建省诏安县南部,是县政府所在地。属平原地带,毗邻广东,是福建的南大门,有324国道和漳诏高速公路穿过,交通十分便利,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珠三角”的前沿平台,也是台胞主要祖籍地。东临东溪与桥东镇隔溪相望;南、西、北与深桥镇接壤,自唐朝公元686年设南诏堡至今有1千3百多年历史。南诏镇历史悠久,古迹荟萃,有唐凿“怀恩古井”、始建于明代的开漳圣王庙、教练夫人庙、关帝庙、清初建妈祖庙以及从东门中街到县前街约700多米街道上排列着的“父子进士”、“天宠重褒”等七座明清石牌坊,有数十座明清的古庙宇、古民居,宏伟豪放,富有古建筑特色。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镇上制高点良峰山形如“渔翁撒网”,构成南…
11、庞村清代古建筑群
庞村清代古建筑群早已听说兴业县有一个清代民居群,虽然近在咫尺,总是无暇观瞻。有时稍有空暇,但又始终认为若用不懂得这个民居历史以及没有一定建筑艺术造旨的人做导游,游起来也会索然无味或要忽略许多好看的东西,故总未能成行。近日,因到兴业县采写有关建国55周年的纪念文章,遂有机会与该县文物管理所的同志一同走进了这个民居群落,终了一桩心愿。庞村清代民居群位于兴业城东的庞村自然村,离县城约1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嘉年间大规模扩建,至晚清基本定型,到现在已二百多年。民居群共34幢,总面积25000平方米,方向统一,布局严谨,排列整齐,装饰豪华,壁画,石雕,木雕,泥塑等,内容丰富,鲜艳夺目…
12、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位于富家桥镇东南18公里何仙观涧岩头村。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50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聚族而居于大院里的世代子孙均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故名“周家大院”。涧岩头周家大院位于零陵区何仙观镇境内涧岩头村,是一处古民居群落,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包括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具备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自2000年以来国家、省级旅游、文物部门多次来这里考察,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第八批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9--11日,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在城…
13、真庆观古建筑群
真庆观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区白塔路与拓东路交叉路口。明永乐初年,道教长春派创始人,谪滇“高道”--刘渊然,即居此观阐道。刘渊然(1351年~1432年),江西赣县人,道号体元子,道行高深,明洪武间朱元璋召至师宗,赐号高道。永乐初年任道录司右、左“正一”管道教事。嗣因得罪权贵被谪至昆明。在龙泉观阐教。其门徒“殆百余人”。门徒中蒋日和、邵以正是名闻全国的“高道”。其中,邵以正是昆明人,号止止道人,又号承康子,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赐号“通妙真人”。正统十年(1445年)整理校定5305卷的《正统道藏》传世,在道教学术史上有相当地位。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刘渊然受召回京,得封“冲虚至…
14、浦市镇古建筑群
明清时期,随着浦市商业的发达,各行各业大户纷纷涌现,最为出名的有吉、李、梅、曾、文、聂、龚、姚、福、苏、瞿、潘等多家富商,其资产多则百万两白银,少则也是十几万两,他们纷纵用赚来的资金建造毫宅。据考证,浦市仅“三井三厅”(注:当地俗称“天井屋”)就有124幢之多。李家的宅室占地20余亩,有12井12厅,并有后花园和游泳池(由于历史变迁,现已荡然无存)。明末清初,吉、李两大户毫宅建设气派:李氏在浦市下湾单桂巷的巷口处修建的“李氏宗祠”,气派雄伟;吉姓的“三座半”大院排列在镇街口的吉家头,蔚为壮观。这些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修建的,建筑风格整体风格气势宏大。青石岩凿成的门楼,红石岩雕就的横匾,显得格…
15、石堰坪古建筑群
石堰坪古建筑群石堰坪村地处张家界东南边陲,是中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所在地,属湖南省旅游名村,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堪称张家界市一颗璀璨的民族文化明珠。石堰坪村不仅古香古色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水碾、筒车、老式油榨作坊别意犹存,而且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浓郁。今年,永定区石堰坪村古建筑群还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6、汾城古建筑群
汾城镇地处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由古城迁于此,名为太平县,由于历朝的建设,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总面积大约为二万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城隍庙:明烘武二年,建筑面积4千平方米,由影壁、石旗杆、二牌坊、山门、过亭舞台、献亭、大殿、钟鼓楼二楼及西庑组成,屋面琉璃构件保存完整。正脊与垂脊鱼龙变化,花鸟怪兽,仙人彩马,五颜六色,光彩夺目,不失为明代琉璃佳作,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县保单位。文庙:建筑面积为6千平方米,始建于唐,元代至元六…
17、旧州古建筑群
旧州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县城西北25公里处旧州镇。旧州在春秋战国时已有文献记载,后来成为且兰国的属地。唐宋以来,曾有韶明县、乐源县、黄平府、黄平州等,是一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因历代商贾云集,货运频繁,经济繁荣而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之乡。元代置黄平府治所,明初为黄平安抚司治所,明中叶改置黄平州治,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州治迁出后改置由州巡检司治所,始名旧州。民国时置黄平县,后置旧州镇,城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城区东西向狭长,街道平整,主街西上、西中、西下衔,民居多一楼一底,砖木结构。临街民居单檐硬山顶,两侧为封火墙,一般为二进四…
18、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
新疆和静县巴伦台黄庙,又称“永安寺”,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总庙,位于和静县城东北部,地处天山中段南坡的老巴仑台沟,是巴州地区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喇嘛教寺庙群,法名为“夏尔布达尔杰楞”,它有着严密的寺庙组织和严格的学经制度。巴伦台黄庙由15个寺庙组成,黄庙是主庙,位于寺庙群的中心,其他14所寺庙则错落有致地颁在黄庙四周,布局严整,浑然一体。黄庙位于巴仑台镇老巴仑台沟内,海拔1450米,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喇嘛寺院。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为1887年满汗王的父亲布彦蒙库在位时的建筑。为纪念土尔扈特部东归所修建。黄庙整体建筑结构严谨,1987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庙殿堂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经卷和稀世文…
19、西递村古建筑群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山脉南麓的黟县东源乡,距县城东8公里。据明嘉靖《新安氏族志》载:西递村因“罗峰文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中存二水,环绕石之东,西之西,故名西递。”清著名学者俞正燮在《古黟山水记》中云:“西递系因是府(徽州府)西,曾设‘铺递所’,故名西递。”西递是一座古老的山庄,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年。西递村在北宋元丰年间始为胡姓居住,至明代中叶,村堂已具现在规模。清代中期后,随着徽商经济的发展,居住建筑得到改观。至今仅有胡文光刺史石坊、胡文光旧居、古来桥、会源桥为明代建筑,其它都是清代建筑。村庄因山川水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全村现存有明代民居建筑1幢,清代民居建筑1…
20、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紧靠广清高速公路,距城中心1公里。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此地居民大都姓徐,徐亨之为先祖,清朝同治年间,三华徐族同姓堂兄弟徐方正、徐表正共同任职兵部,深得朝廷赏识,同治皇帝把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父亲徐殿魁封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爵魁封为“奉直大夫”。为炫耀皇恩,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为赞先哲盛德,徐氏后代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它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对研究清代的民间祠堂建筑有重要价值。1995年以来,花都区委、区政府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资政大夫祠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