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01、于成龙故居
于成龙故居及墓地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故居)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横泉村(墓地)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清代山西永宁州人,顺治十八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巡抚和总督等地方官,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清端”,被康熙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居即为其幼年至44岁考取贡生之前在此居住,现存三座宅院。始建年代不详,现由其后人居住。第一座宅院,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原为四合院,现被后人分为三个院落。现存正房与大门,正房是由方砖垒砌的拱券窑洞,共10孔,其中西侧7孔为原建筑,东侧3孔是后人新修。第二座宅院,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为四合院…
102、宿皇寺
宿皇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吕梁市临县第八堡乡麻峪沟村宿皇寺自然村东20米据民国6年《临县志》记载,宿皇寺原名皇宿寺,为观音寺的下院,后更名为宿皇寺。创建年代不详,元至元、明天顺、成化、隆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1861~1875)屡有重修。现存建筑除正殿为明代遗构外,余皆为清代建筑。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布局,现存文物建筑14座,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韦驮殿、正殿;中轴线两侧各建有钟、鼓楼,二进院东西配殿、东西掖门,三进院东西僧房、西偏殿、东耳殿、东耳房。寺内存碑刻5通、经幢2座,正殿内两山墙及后檐墙存有佛教题材壁画,梁架上存有彩画。正殿为寺内主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
103、麻家堡关帝庙
麻家堡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南庄镇麻家堡村据庙内清代碑载,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年(1830)、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三十一年(1905)均有修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过厅、正殿,两侧建有东西耳殿、东西碑廊、东西配殿、东西厢房、钟鼓楼。庙外南侧依中轴线建有戏台,与庙宇相对而立。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庙内现存清代重修碑10通。正殿内东西山墙、东西耳殿山墙及廊墙绘有工笔重彩、水墨连环人物壁画40㎡。正殿为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出廊构架,明间前出六檩歇…
104、开栅能仁寺
开栅能仁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村中能仁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石碣记载,乐楼、关帝殿为清代重建。2002年村民集资对该寺进行了修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至北分别为乐楼、关帝殿、正殿,关帝殿两侧建有耳殿,乐楼两侧建有东西侧门。现存正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遗构。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柱头斗拱三踩单昂,蚂蚱头耍头。关帝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出廊架构,前出卷棚顶抱厦,抱厦面宽一间,四檩卷棚构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龙头耍头。乐楼石砌台基。高1.8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前歇山顶后卷棚式…
105、柳溪寺舍利塔
柳溪寺舍利塔(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柳林县庄上镇辉大峁村李家庄自然村据塔周《永宁州柳溪寺新建舍利塔记并铭》碑载,柳溪寺舍利塔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一年(1766)。原为柳溪寺附属建筑,现寺毁仅存塔。塔坐东朝西,通高约23米,八角八层楼阁式砖塔,由塔身、塔基、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平面八边形,由条形砂石垒砌;塔身平面八边形,八层,逐层收分,各层檐下仿木构砖雕额枋、斗栱、椽飞、勾滴等,每层檐下斗栱均为三踩单翘,一层西面设拱券门,塔内中空,各层叠涩穹隆顶,循壁内设双螺旋式楼梯可登临塔顶,二至六层各面均设拱券窗,七至八层东西南北四面均设拱券窗;塔刹为八角攒尖顶,其上叠置仰莲、宝瓶、宝珠收刹。塔东侧存…
106、三多村寂照寺
三多村寂照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孝义市高阳镇三多村据碣载,寺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代曾有修葺。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两侧观音殿和伽蓝殿,由北向南两侧依次有龙王殿、祖师殿,罗汉殿、地藏殿,二进院东厢房、西厢房,一进院东厢房、西厢房、东禅房、西禅房。现存建筑中山门与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伽蓝殿与观音殿内保存明清壁画30余平方米。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檐出廊,单坡硬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对前单步梁用三柱,五架梁与三架梁之间由柁墩承托,三架梁上置脊瓜柱、角背、叉手承托脊檩。大雄宝殿砖砌窑洞三孔,前插廊式,单步梁插…
107、碧村遗址
碧村遗址时代:新石器时期地址:吕梁市兴县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碧村、白崖沟村等地兴县地处晋陕高原的腹心地带,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基岩裸露,河谷穿梭,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龙山时代在这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筑城风潮,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石城遗址,这些石城主要分布于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开阔地带,个别位于深山之中,面积在2万平方米至120万平方米之间,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群:以白崖沟为中心的蔚汾河上游石城遗址群和以碧村为中心的蔚汾河下游石城遗址群。白崖沟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恶虎滩镇白崖沟村北,地处蔚汾河上游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时代为龙山时期,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座石城东、西、北三面筑城,南面环河,城墙…
108、高红遗址
高红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商地址:吕梁市柳林县薛村镇高红村南三川河南岸二级台地上该遗址又称寺枣垣遗址,发现于1983年,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17米。属新石器-商代文化遗存。地表采集有龙山文化的燕类型质夹沙灰陶片,其纹饰有绳纹、篮纹,器形有瓮、钵、罐、鬲、甗等。2004-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以柳林高红为代表的独特的晚商青铜时代文化,对遗址内的商时期夯土基址进行了发掘,确定了高红遗址是全国不可多得的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遗址。目前,原考古发掘的台面,已回填保护并被全部硬化,树立保护标志,遗址西、南坡现被平整为三阶护坡,护坡表面种植植物被予以保护。…
109、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位于晋中市左权县桐峪镇桐峪村。1941年7周7日至8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今左权县)桐峪村隆重召开,历时40天。这次盛会确定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并选举出以杨秀峰为主席的边区政府领导人员。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成立。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的召开,适应了华北抗战形势的发展和巩同抗日根据地的要求,正式建立了边区政府领导机构。这次会议结束后,边区政府抓紧在各级政权中贯彻落实“三三制”建政原则,参议员返回各县并大力宣传“三三制”,动员了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各地经过村选,建立了真正符合“三三制”原则的村级抗日政权。这种普遍“三三制”政权,从政治上调…
110、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0年地址: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南会村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位于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南会村中央大槐树下。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进驻武军寺,年底因日军扫荡,武军寺被日军放火烧毁,八路军前方总部与中共中央北方局移驻南会村。八路军前方总部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南会驻扎近一年的时间里,彭德怀、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学习,带领八路军通过反“蚕食”、反“扫荡”斗争,展开了强大的军事及政治攻势,彻底挫败了敌人阴谋。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包括:彭德怀旧居院、左权参…
111、山庄新华日报社旧址
山庄新华日报社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9年地址: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山庄村山庄新华日报社旧址(赵树理旧居)位于左权县东南61公里的麻田镇山庄村,山庄新华日报社旧址与赵树理旧居是山庄村内相邻的两处院落。1940年至1945年,新华日报社进驻山庄村。在此期间,《新华日报》华北版由四版扩为六版,双日刊改为日刊,使报纸的容量扩充了30%,报纸的份数增加了1倍。新华日报社旧址为民国时期建筑,坐北面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长14.29米,东西宽11.81米,平面呈矩形。旧址内现有建筑4座,其中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五间。院内居中铺设砂石板甬道。1939至1942年,赵树理居住在山庄村,并创作出…
112、北常普音寺
北常普音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晋中市平遥县段村镇北常村北常普音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平遥县志》载,普音寺建于唐代,明天启年间(1621~1627)重修,清代补葺。寺坐北向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山门、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房,东西配殿。现存建筑中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寺内正殿存明代塑像3尊,后檐墙存壁画17平方米,木雕佛龛1座。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后檐出廊,梁架为三架梁搭前后单步梁通檐用四柱,檐下斗栱平身科、柱头科各一攒,形制基本相同,为五踩双下昂,共计7攒,明间平身科出45度、60度斜昂,昂嘴琴面式;柱础素面覆盆式,柱头卷刹明显,屋顶举折平缓,满…
113、长则普明寺
长则普明寺时代:明地址:晋中市平遥县襄垣乡长则村长则普明寺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正殿,院内两侧为东西配殿、东西厢房,院落整体呈四合院形式。现存建筑全部为明代建筑。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后檐施三踩单昂斗拱,里拽五踩双翘偷心造,柱头、平身科各一攒,前后檐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后檐两次间设直棂窗。前檐墙与两山墙交接处设八字影壁,前檐台阶处设十字花栏墙。梁架彩画依稀可辨,均为明代之作。正殿建于一米多高的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顶青灰脊饰,花脊筒,瓦件规格较大。梁架为三架梁对前后单步梁用四柱,前檐斗栱三踩单昂,后尾五踩双翘,柱…
114、昔阳福严寺
福严寺(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晋中市昔阳县赵壁乡黄岩村中据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乐平县志》、清雍正十二年(1734)《山西通志》、民国4年(1915)《昔阳县志修编》及重修碑记载,福严寺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清顺治十四年(1657)、清咸丰九年(1859)、清同治二年(1863)屡有修葺。坐北面南,一进院落布局,原有大殿、南殿、戏台、钟鼓楼、东西配殿、东西配房、东西廊庑等建筑,现仅存大殿、钟鼓楼、东西配殿、东配房、东廊庑。现存建筑中大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清代建筑。大殿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剳牵通檐用四柱,柱头卷刹圆和。前檐斗栱…
115、离相寺
离相寺在泉港区境内素以历史悠久著称,据明嘉靖《惠安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天佑六年(公元909年)。相传,当时建筑规模宏大,为九进院落结构,在当地实属罕见。当然,时过境迁,现在已难再见一千多年前的状貌了。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尚保存有一口唐代古井,井壁为细碎石块所砌,井盘由一方整块大石板凿穿而成,井水清洌纯净,寺内用水即取自此井。可惜修建驿峰公路,此井恰位于路当中,不得已将之填覆。离相寺位于泉港中心工业区、驿峰公路环岛东北角,距公路约有四五十米,寺宇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系砖石结构,东西两侧均有两层护厝楼,前有宽阔的石埕,外有条石围墙。与传统的寺庙建筑不同的是离相寺前厅只开一门,且偏在右侧,门…
116、平舒崇福寺
平舒崇福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晋中市寿阳县平舒乡平舒村地址:元、清平舒村崇福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八年(1882)《寿阳县志》记载,唐神功元年(697)崇福寺已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万历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过殿,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正殿。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过殿东侧建有关帝殿一座。现存建筑中过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寺之山门原存于过殿南侧,现已毁。过殿为元代建筑,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梁架结构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前后檐均施斗拱,斗拱七铺作三下昂、计心造,昂为琴面昂…
117、段王村罗汉寺
段王村罗汉寺(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晋中市寿阳县平舒乡段王村中段王村罗汉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八年(1882)版《寿阳县志》记载“罗汉寺,在县西五十里段王镇”。据庙碑记载,清雍正八年至十一年(1730~1733)重修。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过殿和正殿,两侧仅存一进院东侧钟楼、东西厢房,二进院东配殿,其余建筑均已不存。现存建筑中正殿、过殿为元代建筑,山门为明代建筑,余为清代建筑。正殿为元代建筑,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顶坡度平缓。殿内梁架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二柱,四椽上设驼峰承平梁,平梁之上设叉手、合沓、侏儒柱承脊榑,叉手下端插于…
118、祁县文庙
祁县文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祁县城内桂林巷29号祁县中学院内祁县文庙创建于金大定中期,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洪武十六年(1383)、天顺年间(1457—1464)、明万历九年至四十六年(1581—1618)、崇祯十四年(1641),清顺治十六年(1659)、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十七年(1718)、雍正七年(1729)、乾隆九年(1744)、三十三年(1768)均有修建。坐南面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泮池、状元桥(新建)、戟门、大成殿,两侧分别为一进院东西廊房、东西偏殿、东西配殿;二进院东西廊房、东西配殿。现存建筑除大成殿为明代遗构,余为清代建筑。现辟为…
119、梁村洪福寺
梁村洪福寺时代:元、明、清地址:晋中市祁县古县镇梁村据寺内山门、南殿墙上嵌石匾记载,洪福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明隆庆年间(1567~1572)、天启五年(1625)、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民国26年(1937)均有重修。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南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配殿东南隅辟僧院,僧院内有一进院西配殿、过厅,二进院落布局,现仅存过厅、西配房。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南殿为明代建筑,余均为清代建筑。正殿为寺内主殿,是寺内现存时代最早的殿宇,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后檐当心间出单檐歇山顶抱厦一间,山花朝北,建筑平面布局呈“凸”字形,殿之梁架为四椽栿对…
120、夏门古堡
夏门古堡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晋中市西南端、灵石县境、夏门镇域,始建于明朝万历中期,终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三百余年。累积建成以城堡式建筑群为核心区的民居建筑。夏门古堡建在秦王岭的龙头岗上。自汾河北岸,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密密匝匝的布满整个龙头岗。古堡依山傍水,负阴抱阳,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前对峭壁以为屏,后倚峻岭以为靠,下临汾水以为险,底坐磐石以为基;确乎是一处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可居可赏、可御可逸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不论从民居科学角度衡量,还是从阳宅风水讲究测看,都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理想宅第。位于夏门村西的秦王岭,曾是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进军关中、途经雀鼠谷时驻军的地方,与秦王岭相对的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