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1、金刚台红军洞群
金刚台红军洞群位于商城县城东南20公里的大别山,在河南境内的最高峰金刚台主峰。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鄂豫皖边区遂开始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1935年6月,为打破敌人对赤城根据地的-,保护地方革命武装,赤城中心县委书记石裕田率商北大队南下潜山、太湖,赤城根据地的斗争环境更加恶化。6月底,主持县委工作的二区苏维埃主席张泽礼率少数武装和几十名妇同志及红军家属,转移到金刚台,以山洞沟壑为依托,坚持斗争,保存力量。商南县委将地方党政干部中的女同志、原红军医院的部分护士和红军家属,编为一个妇女排,在金刚台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1937年,妇女排一直在金刚台英勇机智地同敌人斗争,赢得…
22、三五九旅司令部(王震旧居)
王震旧居,位于光山县城西30公里的马畈镇,是清代易姓住宅,整座建筑座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现存房屋57间,前后三进,呈封闭式结构。是豫南迄今保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官宦府第。1945年10月,为了实现党中央、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将战争由内线转向外线,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的战略部署,迎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豫野战争军的到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二纵司令员王震将军带领二纵三五九旅挥师中原,在光山驻扎半年之久,共进行大小战斗十余场,歼敌、俘敌一万余人,缴获物质装备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斛山寨、双枫桥、槐店战斗等。王震司令员在旧居住居期间,多次到光山解放区巡视工作,参加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在文殊张…
23、鄂豫区党政军机关旧址
鄂豫区党政军机关旧址1948~1949年商城县城南关今城关第三小学1947年秋,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的军事斗争不断胜利。为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组织,鄂豫区党委、行署、军区于当年11月中旬成立,辖鄂豫皖边区20余县,段君毅任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刘子厚任行署主任、王树声任军区司令员。同时出版《鄂豫日报》,创办鄂豫公学,为解放区和新区培养了近千名干部。鄂豫区党政军首脑机关和公学驻设于此。商城一度成为我军逐鹿中原的重要基地和鄂豫皖边区的首府。现存5间当年-办公室,为硬山宽廊式砖瓦建筑。2006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4、国家计委五七干校旧址
国家计委西华五七干校旧址现为西华县园艺场,位于西华县城西2公里,地处城西特色园区核心位置,与黄桥、红花二乡镇接壤,北接省道S102线周郑路直通郑州,南接省道S329线西漯路直达漯河,西望全国著名的国营黄泛区农场,工业四路直通县城。1969年9月,国家经委响应“五七指示”来到西华,五二农场将刘庄中队土地1949亩、房屋102间交给国家经委办校,当时称为国家经委五七干校。1970年6月,机构改革将国家经委撤销并入国家计委,干校改为国家计委西华五七干校。1975年,国家计委襄樊五七干校合并到此,与物资部、工交政治部、国务院办公厅、地矿部等十多个单位合办干校。1979年后,根据《国务院关于停办“五七”…
25、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
确山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确山县刘店镇刘店小学院内。原为火神庙中的“文昌宫”,现仅存“文昌宫”旧屋3间。硬山式青砖小瓦,明清建筑风格。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合流疯狂镇压0人。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革命陷入低潮。成立3个多月的农工县政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受到反动地主武装的反扑进攻。为保存革命实力,我党退出县城转入刘店农村继续开展斗争。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主要领导人李鸣岐、杨靖宇、张家铎、张立山、张耀昶等受到通缉。1927年9月,0河南省委按照0中央武汉“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豫南举行秋收起义,并把起义的中心区定在确山。李鸣岐在刘店先后主持召开0豫南特委办事处和…
26、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位于荥阳市京城街道办事处平庄行政村扁担王自然村西南,经幢高约7米。整体分作幢顶、幢身和幢座三大部分。其中幢顶由宝珠、云盘和仰俯莲台等组成。幢身有上、下两段,上段的主体为小八角形石柱,立于仰莲台上,其上四面开小龛,内均浮雕一坐佛;下段亦立于仰莲台上,主体为八棱石柱,高2.1米,每边宽0.185米,上刻《佛说父母恩重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上、下两段幢身之间,置有华盖,上雕兽头、缨络和宝相花。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形体较大,结构复杂,造型优美,保存完好,为金代佛教石刻建筑代表作品。2019年10月7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7、石保吉、石保兴墓碑
石保吉、石保兴墓碑类别:石刻时代:宋地址:孟津县长袋乡石碑凹村公布时间:2006年6月公布批次:第四批…
28、清净寺大像碑
清净寺大像碑,位于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刘小寨村,始建于唐代,2006年6月8日,清净寺大像碑入选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9、宋氏墓碑
宋氏墓碑,位于河南省滑县牛屯镇宋林村,始建于元代,2006年6月8日,宋氏墓碑被核定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30、魏氏墓碑
魏氏墓碑,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原位于张秋镇西南,1986年移至夹河乡张广村内,有明代碑6通。其中“忠显校尉锦衣卫镇抚魏良富墓”碑立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云南大理石料,总高3.43米;“奉天诰命”碑立于隆庆四年(1570年),汉江石料,总高3.63米;“魏君墓表”碑立于隆庆五年(1571年),汉江石料,总高3.84米。魏君墓表碑记述了始祖魏绍随明太祖起事,后随燕王扫北屡立战功及其子孙受诰封、玄孙女为王妃等事。…
31、渑池石佛寺石刻
渑池石佛寺石窟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北坡头乡王坟庙下村,距县城约20公里。该石窟背靠红砂岩崖壁,面对山涧水,山涧大致呈南北向。石窟中因主佛身高6米(合市制丈八),故当地人俗称丈八佛寺沟。据清嘉庆版《渑池县志》载:石佛寺建自唐,一名丈八佛寺,佛殿三间,中就石崖镌成佛像,高丈八,像侧刻大中二年立。左有石洞,深八尺宽八尺,石佛22尊,小佛像无数。坐西向东佛堂一间,前石桥一座,关帝、菩萨殿各一间,天王殿一间,左半崖石窟一孔,有成化、嘉靖笑丑重修碑。而民国版县志纂修上官骏谟实地采访调查,认为不是“唐大中二年”,应为“唐至德二载”。唐大中二年(约公元848年),至德二载(约公元757年),前…
32、婆子山摩崖造像
婆子山摩崖造像位于泌阳县象河乡庞庄村婆子山,符合北魏至隋时期石窟“宜山栖穴处”的要求。摩崖造像位于婆子山山坡北侧,属伏牛山系余脉。北侧为佛沟,内有佛沟溪。东距象河街5公里,泌许公路穿越象河街,西邻方城县境2公里,东距2.5公里的象河关山脉凹口的平畴,东北15公里为桐柏山系的五峰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婆子山秉伏牛山系风貌,风景独特,顽石处处,若伏牛、若走兽、若斗鸡、若亭阁,溪水常清,松柏、灌木盎然,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该处造像有造像石、窟前遗址和禅僧精舍构成。共有佛像菩萨、罗汉、力士、人物等造像90余尊,分雕在四处立石上,绝大部分分布在1号、2号立石上。主题内容有三世佛、多臂观音、列像龛、说法图…
33、大槐寺石刻
大槐寺石刻,位于河南省武陟县东马曲村,始建于元代,2006年6月8日,大槐寺石刻被核定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34、登封老君洞
老君洞位于登封市区北五公里太室山南麓半腰间,背依太室山中峰。老君洞洞高两米,深4米,宽3米,为唐代初年隐逸居士潘师正所开凿,洞形像鸡卵,亦称“鸡卵洞”,因内奉老君像,后称老君洞。唐代以来,在老君洞周围陆续增修了一所道院,分东、西两院,房舍100多间。两院东西长188米,南北宽64米,面积约为12032平方米。东院为主体院落,从大门至后殿共三进院落。主体建筑为无极老君殿、无极老母殿等。无极老君殿座落在东院的最后,清代末年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大式硬山出前檐黄琉璃瓦覆顶。殿内施有两根合抱的对称盘龙木柱。无极老母殿东侧顺山房为千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出前檐灰筒瓦覆顶,棂门槛窗,前檐…
35、三祖庵塔
三祖庵塔位于登封市区嵩岳寺北3公里两沟交汇的深谷之中三祖庵旧址处,始建于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三祖庵原名竹林寺。现仅存金代砖塔及后在原遗址上重建的大殿三间,明清石刻二品、古银杏树一株、罗汉洞及周边其它遗存等,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三祖庵塔是目前全省保存金代砖石建筑成份其价值较高的单体建筑之一。三祖庵塔位大殿遗址东约3米处,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须弥基坐,叠涩密檐式七层,通高10.2米。砖筑座高1.63米,塔身第一层高1.83米,各面分别面宽2.10米。塔身面南第一层为半圆拱券门,现仅存半圆形石门楣和立颊,东立颊下端已残。塔门内长宽均为0.86米,塔心室高1.28米,形成中空,可视塔…
36、登封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南20公里石道乡西南2.5公里处的龙泉寺村,因寺西一眼四季不涸的“龙泉”而名。该寺始建于北朝,坐北面南,占地面积1720.4平方米,现仅中轴线建筑山门、千佛殿和西配房六祖殿、东配房大成紧那罗王殿等明清以后建筑4座347.89平方米。山门,清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硬山式灰筒板瓦覆顶,出前廊。大成紧那罗王殿位于山门后东侧,坐东面西,1999年复建,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式小灰瓦覆顶。千佛殿,又名大佛殿,位于寺院最后,坐北面南,因殿内东西南三壁嵌有443尊砖雕佛像而得名,是寺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顶为悬山式灰筒板瓦覆顶。另外,寺院有碑碣6品,也具有很高的…
37、新郑卧佛寺塔
卧佛寺塔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区西关卧佛寺旧址内,双洎河从其西侧流过,创建于隋开皇十年(590年)。卧佛寺旧时为新郑名胜之一,卧佛寺历经数百年的营建,特别是自洪熙至于成化40年间大规模的建设,佛寺规模臻备,殿宇栉比,佛塔高耸,成为规模庞大的著名寺院。抗日战争中,寺内绝大部分建筑毁于日军,仅存有孤塔矗立和部分经幢、石造像幸存。塔为南向,七级楼阁式砖,平面作八角形通高15米,基部周长16米。塔基现埋于明台之下,从暴露部位看,塔基应为须弥座状,其详情不明。第一层每边宽1.8米,塔下基座被明台覆盖,其详细情况不明,整个塔身一般用长28.5厘米,宽13厘米,厚6.5厘米的青灰砖垒砌而成。壁面砖与砖间用白灰浆…
38、密县县衙
密县县衙,现称新密古县衙,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的新密市,建于隋朝(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距今1400年的历史。2006年6月新密古县衙被省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国内现存历史最长、规模庞大、保存完整、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县级衙署,有“中华第一衙”之称。密县县衙,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西南43公里处,古县衙所在地,原古名为法桥堡,隋代由密县县东大隗移此。密县古县衙始建于隋代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官署衙门。其中衙署内的监狱历代沿用,一直使用到2003年,专家称监狱使用之最,…
39、郑州清真寺
郑州清真寺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清真寺街。该寺始建于元代。明代已具相当规模,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和四十七年(1782)曾进行过两次大的重修,1982年又重修。现存大门、望月楼、拜殿等,均为清代中叶以后建筑。寺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497.2平方米,由主院和北跨院组成。主院中轴线依次排列为照壁、大门三间、望月楼三间两层、礼拜大殿五间及窑殿三间,望月楼两旁分列掖门各一间,中轴两侧分布厢房五间。院西南角有著名的“巴巴墓”两座,北跨院建有经学及武学(已毁)、沐浴室。郑州清真寺的殿宇为采用地方手法的清代砖木结构建筑,部分构件带有伊斯兰风格,部分为早期构件。寺内殿宇肃整、古槐参天,古碑林立,文物荟萃…
40、秦氏旧宅
秦氏旧宅位于荥阳高村乡中部的油坊村,村中原有秦氏先人自清代前期起陆续修建的豪宅10余处,楼、房100余所。现存楼、房仍有40多所,较好的大院5处。5处院落中,现存楼、房7所以上者3处,院落基本完整者2处。1号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节,俗称前客厅后楼院。由7所主体建筑构成典型的二重四合院式封闭建筑群,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前院由4栋均为一层的房屋和大门楼组成。具体为倒座、左右厢房和正房。后院由3栋三层的楼房和前院客厅构成。主楼通高约13米。3号院:俗称南大宅,位于油坊村西南,北依村中大街,为一处三进式四合院落,也是油坊住宅群中现在院落最多的一处。坐南向北,除中院正房和倒座已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