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81、建德南浦桥
浙江建德古桥南浦桥,位于寿昌镇南浦村,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距今已有550多年历史。南浦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横跨于清潭溪之上,原为寿昌至龙游大道上的一座古桥。桥两岸植有四棵古樟,均有数百年历史,与桥共同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优美画卷,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德330国道寿昌到大慈岩段有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南浦村,一个叫乌石村。这两个村各有特色。乌石村地方不大,祠堂却有三座,而且祠堂的档次也很高。而南浦村却有很多座古桥,而且有一座桥还特别的漂亮,就在330国道旁。这座古桥旁还有几株古树,环境相当美丽。桥的对面都是农田,桥上经常有农人或牵着牛或背着锄头或挑着簸箕走过,看上去极…
82、荻浦咸和堂
咸和堂,坐落在荻浦村中心,构建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距今已有500年历史。该堂三开三间,二坡山顶式建筑,面宽125米,进深105米,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堂内梁柱粗大,砖墙砖被,明间木柱,次间木柱,其木雕花纹和构筑内函,充分展示了明代中期的建筑特色,整幢建筑恢弘大气。据《申屠氏宗祠》记载,咸和堂由申屠氏第十四世祖秋涧翁及子东溪公出资并发起建造。为荻浦申屠氏族第八房祭祀、议事的重要场所。该堂以旨家和、族和、村和、社会和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命名。1949年解放后,咸和堂归属村里管理,曾做过村熟学堂、队组收粮点、粮食加工厂。2011年,荻浦村对咸和堂进行全面修缮,整治周边环境,恢复了咸和堂原…
83、公屿烽堠
公屿烽堠位于象山县爵溪街道东的周家山小山顶上。该台1999年调查确认为清代建筑,是爵溪所管辖之烽堠之一,与城西另一烽火台(无存)成犄角之势,为防倭报警而设。目前建筑实体基本完好,背山面海,视野宽阔,台基近方形,占地约一百平方米。台身呈梯形,四面乱石砌成,内实泥土。台高5.6m,东西两面底宽各10m,顶宽各5.9m,南北两面底宽各10.6m,顶宽各6.3m。台顶中间略显凹形,未见其他遗迹。2011年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4、江心屿东、西塔
江心屿东、西塔位于江心屿东西两屿山巅。东塔建于唐咸通十年(869),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后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重建。塔身巍峨,高30余米,六面七层,砖木结构,每层塔面有一莲花形佛龛,-走廊,飞檐重叠,高阁流丹,可由扶梯直上塔巅。登高远眺,瓯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清光绪二年(1876)温州辟为商埠后,英国在东塔山下建领事馆和巡捕房。光绪二十年(1894)强令拆除塔檐、回廊。今塔中空无顶,但顶端杂树枝繁叶茂,为古塔平添景色。西塔建于宋开宝二年(969),明洪武、万历,清乾隆间曾多次重修。塔高32米,底径7米。塔身楼阁式青砖仿木建筑,中空,六面七层,原有楼梯盘旋至塔巅。现塔外…
85、梅坦谷宅
“梅坦谷宅”全称梅坦谷曲仙宅。位于永嘉县西源乡梅坦村永兴街125-22-26号。该民居建于明代,坐南朝北,悬山式建筑。建筑主要由前屋、两厢房、正屋、耳房组成。正屋面宽九开间,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前廊为双步梁。门窗装饰为直棂长窗,两厢房各为二层三开间,前廊为平板吊顶。前屋面宽七开间,前廊为单步梁,梁架形式同正屋。侧带耳房,有小天井,正厅西侧有六间柴房及畜性栏。前厅西侧有小四合院。天井用块石铺地,前屋天井中间用小鹅卵石铺成图案。…
86、西源三官亭
西源三官亭位于永嘉县西源乡,年代为明。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87、溪口李氏大屋
溪口李氏大屋位于永嘉县溪口乡,年代为明、清。永嘉溪口李氏大屋现有建筑始建于明代晚期,并历经了一个分期建造的过程,时间跨度从明晚期一直延续到清中期,代表了楠溪江民居的建筑技术水平,它与李氏主人及设计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关,也与溪口村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88、含山塔
含山塔位于湖州市善琏镇含山。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明正统六年(1441)重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含山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塔高38.5米,直径5.9米。塔底为须弥座,由花岩石砌成。束腰中雕有嬉耍的狮子、蝙蝠、荷叶、荷花、缠枝牡丹、花卉等图案,刻工精湛,富有情趣。塔檐用砖叠涩五层铺伸,花岩石凿成角梁,垂脊上铺塔瓦,檐角原系有钢铃,风吹响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塔中有砖砌台阶,可直登塔顶。登临塔顶,俯瞰水乡景色,令人赏心悦目;京杭大运河依山而过,河港纵横交错,碧波粼粼,舟楫点点。绿色的田野、星罗棋布的民居,炊烟袅袅,好一幅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塔顶置有铁铸…
89、湖州潮音桥
潮音桥位于湖州市南街东侧,俗称“桥里桥”,湖城三绝之一。潮音桥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为三孔石拱桥。潮音桥在明嘉靖十八年(1539)前,是个渡口,名潮音渡。潮音渡原名慈感寺渡,缘“潮音”之称取义于舟山普陀潮音洞。明崇祯《乌程县志》记载,潮音渡“以迎奉观音大士,故名”。清光绪《乌程县志》记载:“潮音渡以慈感寺奉观音大士,故名:亦称慈感渡”。明嘉靖十八年渡口建桥时,以潮音渡为桥名,故名潮音桥。2019年10月7日,湖州潮音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90、秋官里进士牌坊
秋官里进士牌坊位于绍兴县陶堰镇,年代为明。秋官里进士坊,位于浙江省绍兴县陶堰镇浔阳村,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建,乃为明弘治三年会稽县陶堰陶氏第一位进士、刑部主事陶怿所立。当时刑部称“秋官”,陶堰是陶怿的故里,故而称“秋官里”。牌坊系仿木石构,花岗岩、青石雕刻砌筑,坐北朝南,三间四柱三楼,歇山顶,通高7.5米,宽7.7米。东西两侧另建有辅坊,明正德十一年(1516)建,单间两柱,两座次坊通高4.4米,宽4.5米。秋官里进士坊整组共三座,平面呈“凹”字形布局。主牌坊,明间设下坊、花枋、上花枋、定盘枋。下枋正面中间浮雕双狮戏球,与中柱连接处雕龙头;反面中间浮雕双鹤齐飞。下枋左右设有水波纹雀替,水…
91、新昌城墙
新昌城墙位于新昌县南明街道,年代为明。新昌古称剡东,唐代以前属剡县,后梁开平二年(908)建县,并无城墙。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宋有旧城。而至南宋末,已无存,仅有迎恩、镇东、侯仙、共仁四门之名。明成化《新昌县志》引《东堤记》(南宋时县人俞公美撰)说:“余方辑《南明录》,尝疑《会稽志》载:邑城周一十里,其高十尺,厚十有二尺。今环邑固无是城基也。”明万历《新昌县志》记载:“至弘治十八年(1505)知县姚隆始筑洞门于祥溪庙右。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猖獗,民无守计,知县万鹏始相时审势,首议筑城。自嘉靖丙辰(1556)至丁巳(1557)不期年而成。城周一千三百七十四丈奇,高一丈七尺,阔二丈四尺,…
92、王村花厅
王村花厅位于武义县白洋街道,年代为明。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93、李泽李氏大宗祠
李泽李氏大宗祠位于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年代为明。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94、黄甲山塔
黄甲山塔位于衢江区云溪乡孟姜村黄甲山自然村,又称孟家塔,2011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修。民国《衢县志》上记载着主持建塔者的名字:“兵道曹栋、郡守韩邦宪创建。万历年间,郡守洪纤若重建。”是六面九层楼阁式砖塔,高约41.9米,底层壁体厚1.2米,塔室直径3.29米,座基须弥座式,底层西南面辟壶门,可进入塔内,门额上和第二层塔西南面,分别有“双塔耸秀”和“砥柱凌霄”楷书,字迹均已模糊,二层以上每层三面辟有壶门,方向各自错开,各层叠涩出檐,每面檐下一斗三升拱两攒,整体完整,塔顶相轮向北倾斜。黄甲山塔它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造塔…
95、香山寺塔
香山寺塔位于兰溪市香溪镇,年代为明。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96、上唐承庆堂
上唐承庆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年代为明。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97、朱家绍德堂
朱家绍德堂位于朱家行政村朱家村中部,坐南朝北,三开间四进三明堂,硬山顶,保存完好。年代为明、清。“绍德堂”为全村众厅,分次建造,初建于元明,后建于民国初年,头门有文人匾额一块,书曰“宋室名贤”,内设戏台。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98、龙游楼上厅建筑
龙游楼上厅建筑位于龙游县塔石镇、横山镇,年代为明。龙游有一类被称为楼上厅的民居建筑,其特点是楼下相对低矮,楼上高敞,楼下雕饰简单,楼上雕饰华丽,多作待客宴筵之所,规格较高.楼上厅为干栏式建筑的演变和发展,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文化遗产.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99、龙洲塔
【龙洲塔】龙洲塔又名文峰塔,在县城东北新桥头。明隆庆年间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重建,故第三层砖砌匾额“龙洲耸秀”4个大字边款有“乾隆五十三秋月吉旦”等字。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6.13米。塔基二层条石砌成,高0.48米,塔身倚柱砖砌,柱头上施一斗三升式转角斗栱,底层及第二层平身科施二攒,二层以上一攒。底层南面有1拱券门,以上各层隔面有壶门。塔内原有木结构,现无存。塔檐除底层外,各层东北角及西北角均坍塌,塔刹已毁。1982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00、常山兴贤塔
兴贤塔,明代建筑。坐落于常山县球川镇水口外石壁底的溪边岩石上,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常山县志》载:“兴贤塔,在球川,明万历末年徐小竹、毛良明等建。”该塔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身高27.27米,塔基用条石砌筑,坚实牢固,底层设一门,门向朝北,塔身用青砖砌成,双层塔壁,两壁间设有可供一人上下的石阶,石阶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至层与层的交接处,每层交接处原有楼阁板,已毁。各层塔檐叠涩挑出,塔内空心呈六角形。现状:该塔原塔刹已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被雷电击毁,第六、七两层裂纹严重,每层塔檐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其它保存完整。该塔建造风格独特,时代特征明显,对研究古代高层建筑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