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41、塔石溪桥群
塔石溪桥群位于龙游县小南海镇。年代为清、民国。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42、张村乡土建筑
张村乡土建筑位于江山市张村乡,年代为清、民国。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43、石塘陈宅
石塘陈宅位于温岭市石塘镇,年代为清、民国。石塘陈宅,石塘古镇最具代表性的石屋建族群。石塘陈宅原名陈和隆旧宅,系清末当地大渔行主陈和隆所建,可以说是里箬村里最豪华的宅第了。据《琅玝陈氏族谱.陈和隆传》记载,陈和隆生于同治初年,卒于抗战前夕,福建渔民后裔。这从大门口的“旧德溯东湖俭勤世守,新支衍箬岙义礼家传”楹联上就可以看出,陈氏家族迁自福建惠安东湖。想当年,陈和隆“三世经营航运得宜而告富有”,买田置地开当铺、参股银行,渐渐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巨富,于是“依山作屋,架海为庐”。有专家称陈宅为“东南沿海渔村住宅的典范”。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44、九遮山牮桥群
天台牮桥群在天台县域西南的街头镇九遮山景区内,距离县城38公里,虽然建造年代不太长,均为民国时期所建,但因为它们有独特的桥型,所以在201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牮桥群的牮桥数量共有七座,五座分布在茶山口至明堂村的九遮溪主溪上,还有两座分布在去济溪村的支溪上。牮,音(jiàn),意思是“斜着支撑”,以前,木结构的房屋发生歪斜,会运用木柱斜着撑住屋柱的上部,一点一点地将房屋撑直扶正,叫“牮屋”,专门有人干这行当。牮桥,它是当地人对斜撑受力桥梁的一种比较形象叫法,它是三折边桥梁的一种,正规的名称应该是“弯板(梁)实腹三折边石梁(拱)桥”。我国现存弯板折边拱桥的数量极为稀…
245、水南许氏宗祠群
水南许氏自明代发族以后,在村中建成许氏十房、三房、五房、六房、二房、八房等宗祠共六座,另有一座莲舫公祠。水南许氏宗祠群规模宏大,保存较完好,各房宗祠在选址、布局、用材、建筑上极为讲究,审美上浸染着“归隐林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2011年1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46、苏村苏氏大屋
苏村,是遂昌县北界镇的一个小山村,地处丽水、金华、衢州三市交界地带。苏村民居沿溪而建,村庄分为南北两部。溪上一座大桥,连通南北两岸。据《桃源苏坡宗谱》的村居图所记,村南部的高山有前山、高岭,前山前部的两个小山岗,一个形似凤凰,村人称凤凰咀头,一个形似伏虎,称伏虎山,著名的苏家大屋就在凤凰咀头的山前。苏家大屋的西部,有一大片水田,叫“洋耶畈”。洋耶畈的南部为坑里源,坑水自南向北,汇入桃源溪。房屋大多为新建,混凝土结构居多,风貌较不协调。苏氏家庙,位于桃源溪北面,坐北朝南,门前大路。苏姓大屋与苏氏家庙隔溪相望。据史料考证,自苏氏太公苏允贞从四川眉山迁居浙江遂昌北乡桃源苏村之后,绵延近千年。据记载,…
247、龙南菇民建筑群
龙南菇民建筑群主要有菇神庙和菇民居两大部分组成。菇神庙俗称五显庙,是菇民首领商议菇业大事和集中进行商品贸易的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龙南菇民建筑群共包括四座菇神庙两座菇民居。现在保存较好的是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有4处菇神庙和2处菇民居,布局严谨、结构合理,为研究菇民的生活习俗提供了实物例证。…
248、庆元廊桥
廊桥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廊桥又称屋桥、风雨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有木拱、平梁、石拱之分。其中的木拱廊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因而被人们称为廊桥中的“活化石”。在丽水的青山秀水间,历经了千百年风雨,还保留着134座廊桥,其中木拱廊桥有40座,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而其中,庆元境内现存廊桥88座,据专家考证确认:庆元木拱廊桥不但具有全国数量最多、历史最悠久、历史沿革最具连贯性的特点,而且全国现存寿命最长、单拱跨度最大、廊屋最多的木拱廊桥的均在庆元境内,堪称当世一绝,让庆元享有“廊桥博物馆”美誉。网址http:/…
249、小浃江碶闸群
东岗碶:东岗碶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东岗碶村东岗碶自然村北侧。西北、东南向跨小浃江,占地82平方米。全长28米,13孔,每孔孔距2.1米,宽2.8米。以三石柱并列为墩,西南侧呈分水形,条石为梁,每孔安闸,双重石门,上游砌左右翼墙。《宁波府帖文节略》载:“东岗碶横截江流,内蓄淡水,外阻咸潮,鄞定丰邑,田地全赖,蓄泄灌溉,为得甚溥”。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东岗老碶,5孔,灌溉农田1.3万余亩。万历年间,在东岗老碶西百步处,筑8孔东岗新碶。万历三十一年(1603),增筑新碶为13孔。现存东岗碶系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清嘉庆十三年(1808)三月,下游燕山碶…
250、西塘岩画
西塘岩画位于仙居县上张乡西塘村,年代为春秋战国。西塘村的山坡石壁上,有约1000平方米的岩画,是东南沿海地区面积最大的岩画群落。陡峭的山岩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图纹,线条流畅、笔画粗犷、风格古朴。这里有形似花朵、蛇、棋盘、太阳、柴刀、人像等图像100多个,其中9条形态各异的蛇形图纹甚是少见。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51、刘光求雨摩崖题记
刘光求雨摩崖题记位于仙居县广度乡,年代为北宋。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52、送龙山岩画
送龙山岩画位于仙居县福应街道,年代为春秋战国。福应街道送龙山脚杂草丛生,而岩画就在高过头顶的一块梯形岩壁上。整块岩壁石质较坚硬,共12层,各层岩面和周围的崖壁上,刻凿着人物形、蛇头形、房屋形、太阳形、米字格形符号约50个,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还有一个像太阳的圆形,圆形线条从中心点向外辐射。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53、北山摩崖题记
北山摩崖题记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年代为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摩崖石刻多集中在北山三洞一带。双龙洞洞口双龙洞三个繁体字,传说是--手笔;外洞顶“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系于右任书;其左“洞天”二字,则是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东边小洞口有古体“龙耳”二字,庚辰十月莲僧补题。内洞口“水石奇观”四字,苍劲有力,未知书者;其右“双龙洞”三字,其中龙字用古体并反书,系合肥张尔琪来观所书;再右壁上嵌一青田石碑,上刻伍朝枢撰写的《双龙内洞记游》一文。-洞口顶上陡峻之处刻有“禁山”二字,相当醒目,书者不详。朝真洞左洞壁“三十六洞天”五字,系金华汪志洛书。此外盘前大坑口一巨石上,刻有“大云关”、“南无阿弥陀佛”大字…
254、吴芾“赐谥敕牒”碑
吴芾“赐谥敕牒”碑位于仙居县官路镇,年代为南宋。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55、大百丈岩画
大百丈岩画位于象山县鹤浦镇大百丈村坑门里山北面山腰,临坑门里溪而刻,面积达20多平方米。岩画内容丰富多样,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驴等纹饰,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准确、生动,但部分纹饰已模糊难辨。岩画具体年代尚不确定,根据元宝船的特点初步推断其为宋元时期作品。众多不同纹饰组合在一起有何含义需进一步研究、分析,此岩画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在象山甚为罕见,为象山古代石刻艺术研究和渔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被评为2008年度“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1年1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56、达蓬山摩崖石刻
在南凌云路南段,露岩峭壁有摩崖石刻。内容为梵文音译嘛呢叭咪哞,为佛教密宗语,即-教六字真言。计长6米,高1.2米,年代无考。新筑平台,置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达蓬山摩崖石刻由佛迹洞摩崖题刻和秦渡庵画像石刻组成。佛迹洞位于达蓬山磨坊岗南部,洞口朝西南。洞深10米,宽5米,洞南壁下部留有一只硕大的天然左足迹,此足迹与普陀山“观音跳”的右足迹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传唐天宝元年,僧达慧在洞中结庐修行时发现此足迹,以为佛迹,遂称之为“佛迹洞”。佛迹洞东壁刊摩崖题刻三则:第一则题刻文:“巍巍达蓬,跨海之东,古留佛迹,今逢慧公。自来十载,苦志潜踪,达摩面壁,仿佛宇风。乃辟石洞,乃肇大雄,梵音振起,海音聿通。指…
257、海云洞摩崖题记
海云洞摩崖题记位于塘栖镇超山风景名胜区泰山村东厂自然村1公里山坡上。年代为宋至民国,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1年,海云洞摩崖题记被公布为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
258、翠阴洞摩崖题记
翠阴洞摩崖题记位于瑞安市汀田镇,年代为宋至民国。这里记录着从北宋到民国时期浙江历史名人到此游历时留下的题诗、题记、题名,共有25处,710字,被列为浙江省级重点文保单位。题记以宋、明为主,题刻中楷、隶、行、草、篆各体皆具。其中瑞安籍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乾道年间进士陈傅良,在仙岩书院执教时,曾两次带朋友名士到此处游历,留下题刻。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59、石佛山摩崖石刻
石佛山摩崖石刻位于瑞安市高楼乡,年代为元。石佛山石崖高6米多,宽10米有余。在10多个光滑如削的崖面上,分布有5幅佛像,包括1幅面像、4幅全身坐像,以及将近30处铭文,全部采用线形浮雕工艺刻成,虽然历经多年沧桑,大部分佛像线条仍然清晰明朗,流畅优美。这些佛像比例匀称,脸型饱满,面目慈悲,造型栩栩如生。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60、西水驿碑
西水驿碑位于嘉兴市区斜西街西端环城西路西侧、京杭运河环城段东岸。坐西朝东。据《嘉兴市志》记载,嘉兴地处要冲,“南通八闽,北连三吴,旁及江右”,驿站建立较早。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于嘉兴城西门建安运站,至宋发展为嘉驿站。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嘉兴路水驿站。明初称西驿站,后屡毁屡建,宣德年间重修,万历七年(1579),扩建起厅堂廨舍。清康熙十一年(1671),重建西水站,成为排班鸣炮,迎送过往官员之地。乾隆五十二年(1787),建师晖亭,以迎候乘驿命官员和外国使臣。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西水驿设施之完善,传递、招待功能之齐全,反映出嘉兴城当时的繁华景象。1998年于西丽桥东堍建筑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