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1、石台子山城
石台子山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区东北35公里辉山风景区内的棋盘山水库北岸,北邻铁岭,东南与抚顺相望。山城借助山体自然形势人工修筑而成,为一座闭合式的石垒山城,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周长1384.1米,环城墙体一周共设有10座马面,4个城门。山势西高东低,南宽北窄,四角相对较高。在山势较缓和要害之处筑有敌台,城门与排水涵洞设在东南和西北谷口或低凹处,城内平缓的南北台地处构筑居址,巨大的蓄水池设在两峰之间的山谷间,并在城内的西南峰设便于瞭望和指挥的“瞭望台”。山城墙体断面呈梯状,内外墙面为形状规整的楔形石块砌筑,墙面里为棱形的插石。里墙一周均有夯土护坡向城内缓延,个别处尚有护坡石。墙体自下而上有一定程…
2、高台山遗址
高台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台子乡高台子村。遗址位于辽河西岸,养息河南岸4公里处,包括西高台、腰高台和东高台三座山丘。其中西高台最高,海拔106.3米,腰高台与东高台断续相连。墓葬群分布在腰高台山南坡,遗址集中在东高台山南面。腰高台墓葬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30米,总面积约46000平方米,已发现古墓葬115座,墓间距多在1~2米之间,葬式均为土坑竖穴单人葬,大部分墓中都有少量随葬品,多为夹砂红陶壶、高足钵,亦有随葬石斧、石棒头和陶纺轮的现象。东高台山遗址东西长38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约为57000平方米。通过发掘基本探明,东高台山遗址文化层厚约1~2米,4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
3、小珠山遗址
小珠山贝丘遗址小珠山贝丘遗址位于广鹿乡吴家村西部小珠山上,面积5000平方米,1978年发掘80平方米。其地层堆积分5层,代表3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类型。下层出土的生产工具有打制的刮削器、盘状器、网坠、石球和磨制的玉石斧、磨盘、磨棒等,生活用具以黑褐陶直口筒形平底罐为主,年代为6000年前;中层有居住区、柱洞等房址遗迹,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斧、石铲、石刀、石镞为主,生活用具有陶罐、壶、鼎、三足觚形器等,年代约5000年前;上层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网坠、斧、锛、刀、镞等,年代约4000年前。该遗址1985年7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市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范围:以遗址保护标…
4、上马石遗址
上马石遗址位于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三官庙村。上马石贝丘遗址于一九四一年被日本学术振兴会调查、发掘,日本京都大学梅原末治、澄田正一,东京大学长谷部言人和旅顺博物馆岛田贞彦、森修等参加了调查和发掘。一九七八年十月,大连地区考古发掘该遗址。该遗址分为三层,下层距今大约6000年前,下层距今大约4000年前,上层距今3000年。遗址的瓮棺墓距今约3400年。保护范围:以遗址保护标志为基点,东10米,南90米,西125米,北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5、鞍山驿堡
鞍山驿堡,亦称鞍山城,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南郊的千山区东鞍山镇,是目前鞍山城区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城,东西鞍山之间,因山似马鞍而得名。鞍山驿堡明辽东长城的附设建筑,属等腰梯形城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鞍山驿堡隶属定辽前卫,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设,1578年(万历六年)重修,改筑为砖城,初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明清之际,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要地,交通要冲。清末兴办铁路之后,驿站遂失去作用,渐成山村。现名鞍山城。西南门上刻有鞍山驿堡的石匾是1986年重修时补上去的,著名书法家温同春先生的题字。鞍山驿堡是辽宁省现存保存基本完好的明代军事设置城址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地方史…
6、黑沟山城
黑沟山城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红庙子乡四道沟村。1976年,抚顺市博物馆考古队和新宾县文化局在新宾县红庙子乡发现了黑沟山城。1980年和1983年又两次作了调查。黑沟山城俗称山城岭或高丽城子,其西侧是长达2.5公里的大山沟,名日黑沟。新宾县地处辽东山区,多有山城,当地群众皆以山城子或高丽城子称之,致使地名重复。为示区别,我们将这座山城定名为黑沟山城。一山城地理位里与自然环境黑沟山城位于我省东部边境的新宾县红飞吮、·咒;面敏、.、林.一叮一反‘入飞、了通化庙子乡四道沟村,地处辽宁、吉林两省分界和我市所辖新宾县与本溪市所辖之桓仁县交界处附近。山城南坡下为黑沟村,西北距新宾县城30公里,南距桓仁县…
7、汉代列燧
汉代列燧(五处)位于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果树村、詹家村、新北村、靠山村、前甸村。考古学家在今抚顺市浑河及其支流沿岸发现了数十座汉代列燧,即连续不断的烽火台。烽火台土筑、圆形,现存一般高2-3米,底径68米,在周边采集有素面陶和盆罐等西汉器物。整体为东西走向,延伸约10余千米。沿线内侧分布着在抚顺地区发现的数座汉代城址,如永陵镇永陵南城址、新抚区劳动公园汉城、东洲区小甲邦汉城等。这条以烽火台连缀的障塞线,发挥着邮传交通和护卫边境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烽燧林立、纵横交错的边塞奇观。保护范围:以各墩台中心为基点,半径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8、琉璃寺西山遗址
琉璃寺西山遗址保护范围:建筑遗址墙外墙基外1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50米,南20米,西90米,北3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9、大市镇边堡城址
大市镇边堡城址,位于北镇市大市乡大一村,是阜新、义县、北镇三地的交界处,南距广宁城25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为兵家必争之地。镇边堡城坐北朝南,为长方形石砌城墙,南北长312米,东西宽215米,周长1054米,面积6.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3.8米,底部宽3.3米,顶部残宽2.7米。墙基内外包砌一层石头,中间夯土。城墙四角各设有方形角楼一个,南面墙中部辟城门,宽5米。门额上刻有“镇边堡”三个字,城门已毁。明代在北镇地区设置广宁卫,使广宁成为了辽西乃至东北的统治中心,正统七年(1442年),由辽指挥佥事毕恭主持修建镇边堡,该城堡位于辽西长城沿线镇夷堡和镇静堡之间,西北为魏家岭关口,西部为辽西长城北镇段…
10、新立辽代建筑遗址
新立辽代建筑遗址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樱桃沟村民组西北约100米的黄土台地上,在北镇市区西北约8公里。这里地处医巫闾山中段东麓的“三道沟”沟内,遗址所在黄土台地背倚骆驼山,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季节性小河,周围群山环抱,风景殊绝。整个台地经过了全面考古勘探,北部为一组大型建筑址,南部为规模较小的附属建筑。北部建筑址的西南侧发现一座巨型墓葬(编号新立M1),全长84米;建筑址北侧发现一座大型墓葬(编号新立M2),全长约44米。两座墓葬与北部建筑址紧密相邻,最近处均不足10米。新立辽代四合院建筑北部新发现一座大型墓葬(新立M2),通过探沟解剖可知,M2墓道上口宽约6米,方向172度,墓道两壁用…
11、松树嘴子城址
松树嘴子城址保护范围:城内及城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12、清柳条边遗址
清柳条边遗址的所在地为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类型为古遗址,批号为21010007,具体地址位于新民市立新乡、周坨子乡、于家窝棚乡。清柳条边始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陆续完成,是清王朝为了保障陪都盛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利益而修筑的一道“边墙”。柳条边横跨辽、吉两省,全长1320公里,设边门20座。柳条边以开原威远堡为交汇点,分为西、东、南三段,其中沈阳二段,抚顺、锦州各一段。通过沈阳境内的柳条边即位于西段,跨新民、法库两个市县,其中新民境内长约33公里,法库境内长约90公里,途经20余个乡镇及柳河、养息牧河、辽河、秀水河。经考古调查,在沈阳地区的柳条边保存较好的有…
13、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位于辽宁沈阳市杨士乡郑家洼子村,近年来在这里陆续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郑家洼子也因此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名扬四海。1958年,在郑家洼子北边首次出土了包括青铜剑在内的27件青铜器。1962年和1965年在第一次发现古墓葬的地点附近又发现了一把青铜短剑和十四座古墓。其中的一座大墓长5米,宽3米,出土了各种铜器、陶器、石器、骨器,共42种797件,其中有兵器、装饰器、生活用具、战马身上的饰物、马具等,由于沈阳地区曾是燕国辖地,从随葬物品如此丰厚来推测,墓主很可能是燕国的官员。为保护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群,1966年由政府拨款就地建起一座砖混结构的棚厦…
14、石棚沟石棚
普兰店石棚沟石棚,位于普兰店市安波镇俭汤乡戴家村石棚沟山坡上。2003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8日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棚是指用三到四块板石套合在一起立在地上作为壁石、上覆一块大盖石的一种古代巨石建筑物。石棚是墓葬,石棚的墓主人身份应是大小奴隶主贵族或氏族部落酋长。石棚的分布很广,它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我国的吉林、山东、湖南、四川和辽宁省均有石棚,其中尤以辽宁省石棚为多,而辽宁省石棚又集中分布在辽东半岛上。大部分石棚座落在临河呈蘑菇状的丘陵台地上,少数在平地,但很少在高山峻岭上。多数石棚所在地和附近有遗址。石棚的年代,上限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晚…
15、台子屯石棚
台子屯石棚,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松树镇台子村境内,是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期的遗物,亦是最古老的地上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称之为巨石文化或石棚文化。1979年9月21日台子石棚被列为旅大市文物保护单位。石棚,由6块石板组成。多是用较进步的工具加工过的。底部用一块大石板铺就,四周用四个大石板作壁,上面覆盖一块大石板并长出四壁支石构成长方形的墓棺。石棚外原加盖有许多沙土,因年代久远,盖土经水冲风刮早已荡然无存,故仅剩下巨石了。石棚墓反映了当时部落权力的集中,他们已能够用大批劳动力为自己修墓。这一时期,应属于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阶级社会出现的早期。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古代,建造这样的墓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表明…
16、施家沟墓地
施家沟古墓群位于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高尔山山城东1.5公里市卫生学校北山上。2000年10月初发现,墓葬全为封土石室墓。墓葬保存相对较好,上有封土覆盖,墓顶多已坍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一号墓(壁画墓)中心为基点,东150米,南20米,西600米,北7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17、关山辽墓
时代:辽关山辽墓群的所在地为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类型为古墓葬,批号为21090006,具体地址位于阜新市阜新县大坝镇关山种畜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北十里的关山种畜场附近,为辽代贵族家族墓。发掘的七座是萧德温墓、萧德恭及其妻合葬墓、秦国太妃与萧谐领合葬墓等。墓为砖室,八角形,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耳室、主室组成。出土墓志铭六方,镇墓兽一尊,各色釉罐、碗、钵及一批金银铜铁器等珍贵文物,多数墓道两侧有壁画,墓门有彩绘。并与2003年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萧和墓中心为基点,东2000米,南2500米,西20…
18、柳家画像石墓
柳家画像石墓位于柳家村西北约0.5公里左右的山坡下,1983年,与北园三号墓等56处文物遗址一起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葬封土堆中心为基点,半径1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19、北园三号墓
北园三号墓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郊,与北园一号、二号墓相距不到百米。墓室为淡青色页岩大石板支柱而成,石板中间用自灰勾缝。墓门朝向东南,墓室平面呈“土”字形,东西民6.05米,南北宽约4.3米。墓室前廊和后廊左右两端各有一个耳室,墓门中间由三块石板封堵。墓葬保存完好,共出土了151件文物,这些文物分布在前后廊及棺室内,质地为铁、铜、陶、石、玉等。出土主要器具有铁刀、铜指环、铜镜、银镯、五铢钱。左右及中间棺室内还发现了一些肋骨、头骨和髋骨。北园三号墓内壁画主要分布于前廊、后廊、左右耳室和后室内,色彩鲜艳如初。其中“讲经阁”场景壮观,人物形神兼备,可谓汉画杰作。此外,“伎乐图”、“店厨图”、“门卒图”、…
20、鹅房壁画墓
鹅房壁画墓墓址在文圣区鹅房村南。工字形石板墓,椁室用淡青页岩大石板支筑,前后长4.80米,左右宽3.48米,室内高1.48米,墓门东南向。石板外封,椁内前后廊左右小室,两个棺室,上下石板铺盖,石灰勾缝。随葬遗物有方灶、瓢、勺、耧、博山炉陶明器以及壶、钵、盆、杯、案、瓶、豆、奁泥质灰陶器,铜器有环首刀、镜、银器指环等60余件。石壁上彩画有文吏像,画一排六男站像,身穿绿袍,白缘领袖,头戴进贤冠,各持帛书卷;宴饮图,画三男一女拱手对坐,男主人黑帽,穿红绿袍,白缘领袖,女主人高髻穿红袍。中间一男身穿绿长袍束腰长带,两手履地,形如飞天,向主人作倒立表演;楼阁图,画二层高楼,绘有日、月、梅花鹿、马、兽、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