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张官遗址
张官遗址位于长清县归德镇张官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张官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大柳杭遗址
大柳杭遗址位于长清县双泉乡大柳杭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大柳杭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莲花洞石窟造像
莲花洞石窟造像位于长清县五峰乡氏窝村,年代为北齐至唐。1992年6月12日,莲花洞石窟造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济南府学文庙
据考证,目前分布在全国已知的文庙中,除山东曲阜孔庙、江西萍乡文庙、南京六合文庙、苏州文庙外,始建年代都晚于济南府学文庙,加之其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可见济南府学文庙在全国地位之重要。自2005年9月10日正式开工,历经5年精心维修的济南府学文庙已于2010年09月28日全面竣工。济南府学文庙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明湖路248号,北临大明湖,临近芙蓉街等老城街巷。济南府学文庙创建于宋熙宁(公元1068-1077年)年间,元末倾塌,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到了清代,也多次对文庙进行修整,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庙的规模和建筑布局。据史料记载,济南府学文庙原为一组庞大的建筑群,总长247米,宽64~6…
5、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建团会址
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建团会址位于济南市经七路纬一路东育英中学院内,为该校西楼。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2年8月,为建立和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组织,中共中央派陈为人来山东指导工作,发展团员10余人,同年9月16日,陈为人、王尽美等10人在此举行社会主义青年团山东地方团(亦称济南地方团)成立大会,这是团组织在山东的发端,1987年10月14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在楼前建立“山东建团遗址”永久性标志。…
6、济南清真南大寺
南大寺原址在济南历山顶乌满喇巷,始建年代不详。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迁到现在的地址,当时只有“楹殿数间”。明宣德年间,当时的南大寺掌教整顿教务,济南教门为之一振。(公元1436年),开拓地基,修建院墙,增建礼殿,南大寺始具规模。明弘治七年(公元1492年)陈玺任南大寺掌教,领导济南穆斯林大拓寺基,扩建大殿,立南北讲堂、僻静所、沐浴室等,并将寺门朝向由南改东,南大寺自此始有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特色,成为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此后,南大寺又经明嘉靖、万历清嘉庆、道光、同治和民国初年的多次修葺扩建逐渐臻于完美。清真南大寺在建筑功能设置、朝向、内殿的装饰等方面都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一些基本原则,而…
7、道贵墓
道贵墓位于济南市历下区马家庄南(现山东省冶金宾馆楼下)。墓室朝南,为青页岩石砌筑单室墓,有墓道、甬道和墓室。墓室平面呈圆角梯形,南北长3.4米,北壁宽2.8米,南壁宽3.3米,高3.2米。门墙、墓室壁抹白灰,彩绘壁画。甬道南口以墨线勾绘白虎,室顶绘日、月、北斗、南斗等天象图;北壁绘九扇屏风,屏面中为墓主凭几端坐,左右各有一奏事吏及山峦、流云;南壁绘二门卫武士;东壁绘两执仗仪卫和备骑图;西壁绘车舆一辆,车后有墓主夫人及二侍女。人物形象部分以赭色起稿,部分是趁白灰面未干之际用细棒勾轮廓后再以墨线勾勒,再涂以赭石、朱膘等色。随葬品有陶盘、瓷壶、青瓷碗等10余件。墓志一合,盖素面,据志文载,墓建于北齐…
8、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东麓,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983年重修。陵园为南北纵向,顺山势而建。北端有黑色花岗石影壁,正面刻辛亥革命烈士墓,背面刻《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重修记略》。影壁南为墓区,安葬着23位辛亥革命烈士。烈士陵园主墓3座,呈品字形布局,正中是中国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主、山东辛亥革命领袖徐镜心之墓,两侧是老同盟会员薄子明、刘博林之墓。主墓北侧为同盟会员王永福、张同普、秦明堂、何凤翱、赵金漳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共产党员史得金、朱锡庚等人的墓室。1992年6月12日,辛亥革命烈士陵园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9、济南广智院
广智院在全国博物馆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中特地将广智院作为博物馆建筑的代表收入。它还是外国教会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在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将广智院列入重点保护目标,使得广智院在战火中幸免于难,并一直保存至今。广智院是一片中西结合、气势连贯、空间互相连接的平房建筑群。其最大的特点是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博物馆建筑的功能融为一体,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博物馆建筑的典范之一。广智院的门楼坐南朝北,是中西结合的拱形大门楼。门楼顶是中国传统山字形卷棚小瓦顶,大门则是半圆形拱门,…
10、东佛峪摩崖石刻造像
山东济南东佛峪摩崖石刻造像,(东魏—唐)位于济南东部15公里处。东佛峪石窟造像位于十六里河镇矿村东北佛峪尽头处,有般若寺遗址。自佛峪胜境牌坊拾阶而上,有长百米、高数十米的悬崖,崖上刻造像20余尊,为隋唐风格。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冶山居士书“云殿泉厨”,光绪九年(1883年)刻大“佛”字及“别有洞天”、“严阿仙境”、“林壑优美”、“洞庭少宝”等大小题记30余则。…
11、济南万竹园
济南万竹园,坐落在趵突泉西邻。始建于元代,因园内有竹林而得名。明代隆庆年间,为内阁大学士、历城人殷士儋所有,改称“通乐园”,又名“川上精舍”。清康熙年间,济南诗人王苹典屋居于其间,取名“二十四泉草堂”,赋诗云:“百年竟落书生手,满郡犹呼阁老亭”,“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民国初期,被北洋军阀、曾任山东督军兼省长的张怀芝万竹园花园占有。张征召能工巧匠,重新修建,遂成现状。该园占地面积1.4公顷,在建筑风格上,吸取了北京王府、南方庭园、济南四合院的特点。在建筑布局上,采用对比、衬托、借景等手法,利用墙、廊、溪、桥,对空间进行分割,构成了层层迭迭的院落。计有13个庭院,186间房舍,分东、…
12、张养浩墓
张养浩墓位于山东济南。东临西泺河,西临清河北路,南、北河塘相抱。墓为土筑,高1.9米。墓地有亲属墓葬4座,有明清所立墓碑4方,石雕石狮2尊,“四奇石”之一的“麟石”1块,石龟1尊。墓地植有松柏、杨柳等树木,森林秀蔚。张养浩墓1979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式辟为公园。张养浩墓公园在墓葬墓碑面向一池人工小湖,四周垂柳荫荫,芳草碧波,虽然临近公路,车众繁杂,但公园内翠幽清静,常有老幼携手踱步,惬意非常。2011年5月,据说附近近几年会修建北湖,北湖将南通大明湖、北连小清河,水屯北路将从园内经过,把张养浩墓包含其间,成为北园大街附近最大的园林湖,期待北…
13、刘家台遗址
刘家台遗址位于济阳县姜集乡刘家台村,年代为商、周。至1985年,国家曾组织省市县三级考古和文物部门进行过多次挖掘,先后从5座古墓中挖掘出了卜骨、青铜器及铭文、玉器、陶器、瓷器、玛瑙、骨器等2000多件。经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研究考证,确认这里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贵族墓群。土台下面分布着数座西周早期诸侯墓葬,挖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引起全世界考古文物工作者的关注,而且佐证了济阳的地域史,可上溯到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刘台西周墓遗址的发现与挖掘,丰富了当代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为我们解读诠释了西周历史与济阳地域的密切关系。1992年6月12日,刘家台遗…
14、周河遗址
周河遗址位于平阴县洪范池乡周河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周河遗址,位于山东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村北的高台地上、狼溪河上游,狼溪河流域的山间谷地,总面积25万多平方米。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自古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在仅十几公里的狭长地段内,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竟有15处之多。周河遗址以面积大、时代早、延续时间长而著称。由采集到的标本考证,从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直延续到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春秋战国又延续到封建社会的秦汉。该遗址由山东大学考古系于1998年进行试发掘。发掘报告尚未发表。从遗址西侧、北侧临河的遗址边缘断崖上看,文化层厚1-2米不等。地表文化层在村民挖树坑、修地堰时…
15、小官庄墓群
小官庄墓群位于商河县韩庙乡小官庄村,年代为汉。小官庄汉墓群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韩庙乡西北的小官庄村东北,南距乡政府驻地约3公里。墓群原由大冢、磨冢、平冢、信家冢、村东冢五座大型汉墓组成,其中以大冢规模最大,长宽均约为55米,高约5米。现状村东冢已毁,平冢因1968年德惠新河展宽而被埋于河岸中,其他三座较完好,在墓顶面和断面处保存有大量的瓦片、刻画方砖及卷云纹瓦等。村东冢因遭到破坏多数文物被毁,仅收集有数件表面施绿釉的泥质红陶。1992年6月12日,小官庄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6、芦坊遗址
芦坊遗址位于商河县郑路乡芦坊村,年代为商、周。徒骇河北岸,面积300×200米,低于地面5米,出土青铜器、陶器、石器。1992年6月12日,芦坊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7、李开先墓
李开先墓位于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东鹅庄村南。保护范围:以李开先墓现围墙为界,分别向外10米所围合的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李开先墓,墓地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0米。墓前神道现存石坊一座,刻有雪蓑书联:漫漫长夜何时旦,瑟瑟高松不记年。横额为:李氏先茔。园内共有石坊两座、墓碑四通,翁仲、石马、石羊和石虎共十六尊。根据村民回忆李开先墓墓室前有石门一座,两边刻有对联:生来惟天命,死后此地藏。横额为:生封死葬。李开先墓曾出土墓志、石砚等遗物,其中李开先墓志铭残碑、夫人王氏、张氏墓志铭残碑及部分资料都保存在李开先纪念馆内,石砚等文物现保存于章丘区博物馆内。李开先墓与其父、祖父之墓南北依次排列,是…
18、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主要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和河阳店等村庄之间的农田区域,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东至龙山街道焦家村东首沟壑及其南向延伸线,南至龙山街道董东村西南300米处水渠及其东西延伸线,西至历城区唐王镇河阳店村西侧南北向乡村路及其南向延伸线,北至黄(桑院)傅(家村)乡村路。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焦家遗址东西800米,南北700米,总面积56万平方米。地处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遗址中部略隆起,以西400—500米处有巨野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处于古代文化发展底蕴极其深厚区域的核心地带。城墙、壕沟和一批大型墓葬的发现,加之…
19、王官遗址
王官遗址位于章丘区刁镇王官村南。保护范围:东至裴(家)王(官)乡村路及其南向延伸线、漯河,南至明(水)刁(镇)县乡路通往张官村北首的乡村路及其东向延伸线,西至刁(镇)溪(柳)张(官)乡村路,北至刁(镇)王(官)乡村路。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遗址地势呈台阶状,南临漯河,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5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墓葬、红烧土等。采集有北辛文化的夹砂红褐陶、泥质红陶鼎、罐、钵、壶、支座等,纹饰有堆纹、乳钉纹等,石器有磨盘、磨棒;大汶口文化有泥质红陶钵、彩陶片、泥质灰陶觚形杯、鼎足等;龙山文化有夹砂黑陶、黑灰陶、红褐陶、白陶和泥质黑陶,器类有鼎、鬶、甗、罐、杯、盘;岳石文化有夹砂黑陶…
20、王推官遗址
王推官遗址位于章丘区宁家埠街道办事处王推官庄南。文物保护范围:东至王(推官)袁(辛)乡村路以东200米处(北段沿乡村路),南至神留村北东西向乡村路及其东向延伸线,西至宁(家埠)神(留村)乡村路,北至王推官村北首及其东西延伸线。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遗址面积约20余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3米,1989年局部发掘,上下分四层。采集和出土有龙山文化的夹砂黑陶鼎、罐、器盖,泥质黑陶和灰陶罐、盆、盘等,岳石文化的夹砂红陶鼎、罐,泥质灰陶簋、盆、豆等,商代的泥质灰、红陶鬲,西周泥质灰陶簋、盆、罐、夹砂灰陶鬲和东周陶盂、豆、鼎、壶、盆及铜剑、镞、锥、带钩等,为济南市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