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61、应国墓地
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地区薛庄乡北滍村滍阳岭上。滍阳岭的南段是沙河支流应河的东堤岸,南端濒临白龟山水库,西隔应河与应山想望。这里自古就是“出宝之地”,岭上不断有青铜器和玉器出土,也不断有人在岭上盗挖古墓。1979年,北滍村砖厂在取土时挖出一铜簋,卖给废品收购站,几经周折,被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志收回。根据铜簋上的铭文,得知是邓国国君之女适嫁应国的陪嫁礼器。从而应国贵族墓地得以发现。邓公簋发现后,先期对墓地进行考古钻探调查,并于1986年下半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管会共同组成应国墓地考古队,从1986年至1997年进行了长达11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310多座,其中发现了…
262、杨河古墓
杨河古墓位于淅川县,年代为战国。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63、山彪镇墓地
山彪镇墓地,战国,位于卫辉市唐庄镇山彪镇西北地。1985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约在3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埋藏着大量战国时期魏国墓葬,1928——1935年曾出土许多战国器物。1935年7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馆联合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大墓1座,小墓7座,1959年出版了《山彪镇与琉璃阁》发掘报告。大墓在墓区西北,小墓分布在大墓的东南两侧约100米处,墓的形制多为长方竖井,无墓道。大墓的墓底铺一层石块,上置木椁,椁周填石子,外层又填木炭,椁内放棺,棺内有尸骨及衣物出土青铜器1447件,其中有编钟两组,列鼎、、壶、鉴、盘、匝、勺、铜镜、车马饰、匕和兵器等。尤以用红铜丝镶嵌的水路攻战图铜鉴最佳,驰名…
264、许岗古墓群
许岗古墓群位于新郑市西南10公里许岗村东部,共4座,每座墓均由2墓道和1墓室组成。另有车马坑陪葬坑,附墓坑,杀殉坑等重要遗迹。4座墓葬,其型制、纹饰与郑韩故城出土的相同。据已掌握的资料判断,许岗4座大型古墓为战国时期的古墓。这一发现不仅为寻找韩国国君陵墓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反映奴隶主贵族宗法关系的公墓制的瓦解,家族墓地制度的形成,以国君陵墓为主体的陵寝制度的确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65、下寺春秋楚国墓群
淅川下寺春秋楚国墓群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镇下寺东沟村。1977年,河南省西南部大旱,位于该省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一天当地一个牧童在水库边放羊,被露出地面的器物绊倒,后发现此器物是一件青铜器,而就在它的旁边还有几件类似的青铜器,此地的楚墓便由此被发现。文物考古队在这个墓群共发掘了墓葬25座、车马坑5座。其中贵族墓有9座,陪葬有成套的青铜礼器和玉石等质料的饰物,根据2号墓出土的平底鼎上面的铭文“王子午择其吉金”和“令尹子庚民之所敬”等字,专家判断墓主是楚共王和楚康王时期的令尹子庚之墓。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位于陈庄村东南1公里的长岭上,…
266、永城陈胜墓
介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位于永城市东北芒砀山主峰西南麓。现存墓冢高5米,周长约50米。周围筑有青石围墙,高顶,下有须弥座,正中镌刻郭沫若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憾暴秦。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山。西汉以陈胜首倡反秦之功,高祖时为涉置守冢30家,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东汉后渐废。1975年,国家拨专款整修,辟地4000平方米,砌石围墓,载松植柏,置人守冢,为…
267、后士郭壁画墓
后士郭壁画墓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地面上现存4个土冢,5座汉墓。1963~1964年,发掘2座;1978年发掘1座。3座墓均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形制基本相同,由斜坡墓道、圆券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北主室和西侧室组成。北主室前壁正中树一立柱,柱承一斗。其中,后士郭1号墓出土的陶仓楼所绘彩色收租图,描绘细致,形象生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为研究汉代艺术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8、许慎墓
许慎墓位于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墓冢高5米,底径16米,墓前立清康熙、光绪年间碑刻二通,墓后苍柏林立。当地文物部门征地12亩,建许慎陵园。光绪二十五年,东阿周世专程至墓地祭墓,并在城东北隅购地三亩,建许南阁祠,内设“太尉南阁祭酒讳许慎字叔重之位”,上悬“五经无双”匾额,现为郾城县许慎纪念馆。1986年许慎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郾城区许慎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海河路西段。邮编:462300管辖隶属该馆于1984年9月开始筹建,1985年4月正式成立。隶属郾城县文化局。馆舍介绍郾城县许慎纪念馆馆址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建的南阁祠(许慎祠),辛亥革命后改为学校,大部分建筑被改建教…
269、元叉墓
元叉墓类别:古墓葬时代:北魏地址:孟津县朝阳镇公布时间:1986/11/1公布批次:第二批…
270、韩愈墓
介绍:韩愈墓位于孟县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墓地处丘陵地带,墓冢高10余米,冢前建有祠堂,计有飨堂三间,门房三间。祠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生平事迹等。墓前院内有古柏两株,相传为唐代栽植,有清乾隆年间孟县知县仇汝瑚碑记:唐柏双奇,左株高5丈,围1.2丈;右株高4丈,围1.1丈。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韩愈,孟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焦作…
271、沁阳朱载堉墓
朱载堉墓位于河南省沁阳县东北18公里张坡村九峰山下,占地86000多平方米,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朱载堉之墓。朱载堉(公元1536年~1611年)是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明代杰出的乐律家(有“律圣”之称)、算学家和历学家,字伯勤,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汉族,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八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七代孙,郑藩王族嫡世。其父郑恭王朱厚烷能书善文,精通音律乐谱,载堉自幼深受影响,喜欢音乐、数学,聪明过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仅10岁的载堉就攻读《尚书盘庚》等史书,并封为世子。朱载堉自…
272、原武温穆王壁画墓
原武温穆王壁画墓位于荥阳市豫龙镇瓦屋孙村东南,是一座砖结构墓。墓主人是明太祖的八世孙朱朝埨和夫人张太妃。1953年被雨水冲出,河南省博物院组织进行发掘。墓室距地表7米,坐北朝南,青砖砌成,墓门正面建有仿木结构门楼,门高2.18米,宽1.30米,有石门两扇,可自由开启。墓室长6.30米,宽3米,高3米,平面呈长方型,顶为圆券。墓室北壁有一盗洞。靠近墓室后壁处有停棺的石棺床,供桌棺床周边均刻有连续缠枝纹花卉图案。墓室后壁中央绘有释迦牟尼佛像,两旁绘有护法灵禽、麒麟、大象,东西两壁绘有帝王和王妃画像及其亲人、侍者以及亭台楼阁和各种乐器等,墓顶绘日月星象。壁画构图和谐,色彩鲜明,代表了明代绘画的极高水…
273、潞王陵(潞简王墓)
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凤凰山下,依山据岭,俯瞰卫水,整个陵园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布局工整,庄重威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国务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王陵因其艺术的稀缺性、真实性和完整性,2006年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将潞王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7年河南省人大通过并颁布了《潞简王墓保护管理条例》,使得潞王陵的保护有了法律依据。中央电视台“走遍天下”、“天下旅游”等栏目先后对潞王陵做过专访。潞王陵的墓主人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穆宗朱载垕的第四子,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唯一同母弟。4岁册封为潞王…
274、吴其濬墓
吴其濬素有“宦迹半天下”之称,道光二十五年由福建巡抚调任山西巡抚,兼提督盐政,后“乞病归”固始。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1月27日)病逝,时年58岁。道光皇帝颁发加封恤赐祭葬上谕,据《清史列传》记载:“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奉上谕曰:山西巡抚吴其濬由翰林院入直南书房,存跻卿贰,外擢巡抚,学优守洁,办事认真,兹闻溘逝,殊深轸惜,著加恩赏,加太子太保衔,照巡抚例赐恤,寻赐祭葬”墓园初建时占地五亩,四周有围墙、碑林、石坊、祭堂、墓前排列有石人、石马等石雕,并有专人守园。后经战乱,屡遭破坏,现存墓冢一座,墓高2米,直径4.5米。行政位置固始县汪棚镇大皮村地理位置东经115°38′8″,北纬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