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王城岗古城址
王城岗及阳城遗址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登封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城址,年代为距今3550~4450年。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发现于1975年,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主,兼有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遗址内发现有龙山文化晚期的小城堡2座以及奠基坑、窖穴、灰坑等遗迹。遗址内还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为砂质或泥质,灰陶较多,此外还有棕陶和黑陶等。城址内已发掘的供水设施,设计科学、系统复杂,是研究古代城市供水的珍贵资料。王城岗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龙山时代的城市及当时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文物局)…
202、乔寨文化遗址
乔寨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周堂镇西乔寨村南,西北距县城6公里,原为一高出周围地面数米的古代夯筑土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其土质与四周黄壤不同,为黑色壤土。其上原有庙宇,名“双塚寺”。1947年国民党睢县第六区(白庙区)区部在此建据点时挖出汉墓数座,出土大量汉代殉葬品,以五铢钱为最多,但全部流散。“文革”期间再遭破坏,土台大部被铲平。从保留的断面看,地表以上土层含有东周至汉代陶片,地表以下主要为龙山文化层。地表上可采集到具有龙山文化特征的方格纹、蓝纹和绳纹陶片及殷商瓦鬲碎片,显示该遗址延续时间跨度之大。在遗址北乔寨村村民家中,征集到大量陶罐、陶壶、铜镜、五铢钱等汉代陪葬品,空心汉墓…
203、程庄遗址
程庄遗址位于濮阳县胡状镇程庄村东南600米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附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向北7公里是南宋以前的黄河故道。遗址为一丘形台地,顶部高出地面约6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开州志》中所记“颛顼太子墓在州东南三十里,槐庄广襄二址余亩,高二丈许”,即指此处。当地群众称此地为颛顼太子墓。…
204、铁丘遗址
“铁丘”之名来源于《左传》中的古地名“铁”,历史上因春秋晋郑“铁之战”而闻名。它位于濮阳市高新区王助镇铁丘村东。遗址为一高台地,向西1.5公里即为西汉以前的黄河故道。遗址高1米,南北长95米,东西宽60米,面积4200平方米。考古调查表明,该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周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存内涵表明,史前时代,中华先民在此居住前后延续20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205、民权李岗遗址
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李岗遗址,这处遗址叠加了自龙山文化时期起始,包含岳石文化、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晚商文化在内的数个文化层。因遗址蜿蜒逶迤,形状若龙,当地俗称龙行岗。对李岗遗址的考古,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考古工作者多次到此进行调查,并先后将遗址定为县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河南二队与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专家再次来到李岗一带,此次考古勘查发掘的目的是了解豫东原始社会末期和商代早期文化的有关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这是一处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遗址(《1977年豫东考古纪要》)。到1986年,李岗遗址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岗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存…
206、白元遗址
白元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城东南15公里的白元乡白元村东南紧连村落的高台地上。南北长212米,东西宽96米,总面积20352平方米。遗址堆积层明显,从发掘资料分析判定,遗址时代属河南龙山煤山期,白元属煤山一期,白元二期属二里头一期,因此,此文化堆积连续到商代。该文化层厚2—5米,包括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和二里岗期四期。该遗址中发现有房屋、墓葬、灰坑等,出土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及铜器等。在该遗址发现的墓葬中,有墓圹的较少,多为直肢单人葬,一般无随葬品,人骨架多数埋在灰土中,或肢体残缺,或身首异处。房基多为方形或长方形,个别有白灰地面。有的有三个单间组成,南面壁为主墙,结构相…
207、鹿邑栾台遗址
鹿邑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王皮溜镇普大庄村西北部,有一高5米、占地7亩多的方形土台,当地人称之为栾台。可别小看这座高台,它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当时的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在此处进行考古调查,并委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处进行正式发掘。经过细致的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栾台是一座古文化遗址,先民们从大汶口晚期到战国初期,一直在这栾台上生活。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与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对栾台遗址进行了调查。栾台遗址古代遗存丰富,地层堆积颇厚,一般在7米以上,个别地方达8米余。1987年9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遗址东端开方试掘,…
208、魏堌堆遗址
魏堌堆遗址位于店集乡魏堌堆村,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高出地面1.5米,重点保护面积92800平方米。文化层厚4.5米,下层内含大汶口文化的罐、瓮、盆、杯等器物,有夹砂和泥质灰陶,纹饰有方格纹、蓝纹等;中层含有龙山文化的遗物,器型有鼎、深腹罐、单耳罐、碗、平底盆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镞、蚌镛、陶纺轮和陶网坠等,属造律台类型遗址(距今约4000年);上层埋有许多秦汉时期的空心砖、石棺墓葬,叠压达三层,内涵相当丰富。该遗址对研究南亳遗址具有重要的意义。遗址顶部中央,有伊尹墓,墓高4米,周长75米,墓前有伊尹祠,现有大殿三间,另有祭殿、卷棚、花戏楼等建筑,并有祭祀内容的明清石…
209、温县北平皋遗址
北平皋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位于温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赵堡镇北平皋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等历史时期。遗址分四部分,分别是村西仰韶文化遗址、村北龙山文化遗址、村东二里头文化遗址和村东北古邢邱城遗址。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210、咸城遗址
咸城遗址位于濮阳县梁庄乡咸城村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春秋》记载,早在商周之际,此处曾是咸国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咸仍是卫国重要城邑。《春秋》杜预注:“咸,卫地,东郡濮阳县东南有咸城。”据《左传》载:鲁僖公十三年,齐桓公为“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在咸大会诸侯。鲁定公七年(前503)秋,齐侯(桓公)、郑伯又在此聚会订盟。咸在春秋经传中凡五见,表明其春秋时期政治地位之重要。…
211、南山嘴文化遗址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五星乡平西村。距市区18公里。107、312国道均可转道至此。是信阳市浉河区现存较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时代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春秋早期,现存遗址南北长67米,东西宽66米,面积4488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地层关系是:上层属龙山文化,叠压着耕土层,文化层厚约0.2—1米,其中包含泥质黑陶、灰陶片,可辨器形有鼎、鬲、罐以及磨制石器等,陶片纹饰有划纹、弦纹、绳纹和附加堆纹。下层属于仰韶文化,文化层厚约0.70-1.10米,褐色粘土中包含夹砂灰陶、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片,其中可辨器形有盆、罐、鼎、环、纺轮、弹丸以及打制、磨…
212、支亭寺
支亭寺,位于扶沟县城西南,占地43亩,建筑面积1655平方米,共有房屋100余间。建于北齐年间、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一座雄伟华丽、气势壮观、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千年古刹。原名芝庭寺、紫亭寺、芝亭寺,清嘉庆年间,定名支亭寺,延用至今。支亭寺景区主要由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支亭寺国槐、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佛祖殿等几部分组成。整体建筑金壁辉煌,脊列龙凤,檐卧走兽,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规模雄伟壮观。寺内近200尊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千年古刹支亭寺位于扶沟县西南柴岗乡寺前和寺后村中间,坐落在南北走向、高出地面5米左右呈龟形状的土岗上。古刹规模雄伟,建筑华丽,气势壮观。寺山门前的一棵千年古槐…
213、马庄古文化遗址
马庄遗址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在濮阳经过了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到三、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三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中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具有文化面貌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遗址存在,前者以西水坡遗址为代表,后者以马庄遗址为代表。龙山文化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这一时期,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结构也经历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重大转折,并最终迎来了中华文明的曙光。马庄遗址位于濮阳市华龙区西南部约5公里。地表为一大土丘,高出周围农田3米,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25000余平方米。经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基、墓葬、窑址…
214、苗庄遗址
苗庄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石象乡苗庄村西,占地面积67500平方米,该遗址为1983年二普时发现,从采集到的标本和遗址中间一条东西走向水渠的断面看,文化层厚约2—3米,距地表很浅,内含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物丰富而集中,特别是二里头文化遗物尤为突出。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少见,以黑陶、灰陶较多,红陶较少,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次之,器物有盆、高足鼎、瓮、罐等,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215、尸乡沟商城遗址
尸乡沟商城遗址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发掘。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6、洛宁坡头遗址
洛宁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20多处,主要分布在洛河两岸乡(镇),另外,河底、东宋、下峪等乡(镇)也有分布。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禄地遗址、西王村遗址、唐坡遗址、坡头遗址、古村遗址和寨子遗址等,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最大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厚层一般为1—3米。多年来,考古专家和学者曾多次对遗址进行过调查和挖掘,发掘陶器器形有:鼎、罐、鬲、盘、澄滤器、小尖底瓶、红陶钵、彩陶盆、高领罐、三足器、陶纺轮和陶环等;质属有夹粗陶、细泥红陶、磨光黑陶、夹砂粗细红陶、灰陶和泥质陶等;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细绳纹、粗绳纹、附加堆纹和彩绘等。石器有:刀、斧、铲、镰、刮削器等。这些陶器、石器具有显著的仰韶、龙山文…
217、蔡楼遗址
蔡楼遗址位于夏邑胡桥乡蔡楼村东南,高出地面5米,呈正方形,边长100多米。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后被汉墓打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层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陶片、蚌壳、鬲足、陶网坠;中层为汉代墓葬区;上层为古寺庙基址的扰土层。1976年群众挖土时发现一小砖室墓,出土一些陶器,后又在墓北挖出一画像石墓。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后被汉墓打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8、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
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位于原阳县城关镇谷堆村,该遗址为新石器至商代古文化遗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苍,(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数学家,官拜丞相,归葬故里。其墓原规模很大,并有祠,今仅存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县安如泰立的“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碑一通。现墓碑立在谷堆商代文化遗址之上。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原阳县没有古文化遗址的空白。同时对黄河的变迁及黄河流域的商代文化之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19、南阳十里庙遗址
十里庙遗址位于七里园乡大屯村东北。商周。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1959年发掘。共清理商代房基一座,灰坑10个,墓葬7座。清理周代灰坑2个,水井一口。还清理汉墓2座,宋墓3座。出土陶器有罐、大口尊、豆和陶范残片。铜器有双翼形镞、觚、弓形器。石器有斧凿刀锛铲等。骨器有针、簪、镞等。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教授到十里庙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认为该遗址文化内涵至少可分为先商、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
220、胡寨遗址
胡寨遗址位于县城西南里胡寨村内。为方形台地呈东向西倾斜状。因村民历年动土现存面积有万多平方米从四周断面看文化层厚至米。上层土质呈深灰色下层呈浅灰色。土质松软杂有黄土和较多的红烧土土块。遗址上部为墓葬群发现大量的空心砖、子母砖。中部出土有陶网坠和石铲等。灰陶黑陶较多、红陶次之。纹饰除素面外绳纹最多一般为粗绳纹、器物有鬲、罐、釜等。多是商、周器物是豫东地区堆积较厚的一处商、周文化遗址。现已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