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1、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位于六安市霍山县,年代为1952年。2012年,佛子岭水库连拱坝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佛子岭水库连拱坝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大坝主体及主体外缘外东、南、西、北各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各30米。…
602、涡河一桥
涡河一桥位于蚌埠市怀远县,年代为1959—1964年。2019年,涡河一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涡河一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03、小岗村乡村旅游区(小岗村旧址)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沈浩精神诞生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位于凤阳县东部约28公里,距宁洛高速小岗出口仅15公里,京沪铁路、宁洛高速公路、省道307、101线依村而过。现辖23个村民组,946户,3970人,村域面积2.25万亩,其中农用地1.89万亩,可耕土地面积1.45万亩。小岗村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距南洛高速凤阳出口15公里。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
604、观山李氏民居
观山李氏民居位于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简介:由旅居南洋的李氏族人于清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有石碣大厝、顶新厝、中新厝、下新厝、功藏厝、成器厝、西金厝、西庚厝、丰乾厝、建南居等10座。建筑多为单进二落带双边护厝或两进三落带双边护厝,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其中最具特色为番仔楼,又称“池塘湖番仔楼”,由李功藏于清光绪己亥年(1899)建造,建筑面积528平方米,建筑坐西北向东南,上、下二层,整体建筑外墙线条硬朗、南洋风格浓厚,内部装饰为闽南风格,是中西结合的典范。观山李氏民居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红砖民居成熟的建筑、雕刻、文化艺术,而且反映了南洋文化、西…
605、东美曾氏番仔楼
东美曾氏番仔楼位于漳州市角美镇东美村,年代为1903—1910年。简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清宣统二年(1910)建,坐南朝北,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石砖木混合结构,平面呈“凹”字形,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排列,前为闽南风格古厝,中为哥特式楼房,后为红砖骑楼,计13栋建筑物99间房间,建筑面积2627平方米。2013年,东美曾氏番仔楼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东美曾氏番仔楼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楼四周各外延10米。…
606、安礼逊图书楼
安礼逊图书楼时代:1927年座落地点: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培元中学简介:建筑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124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4.8米。第一至第四层为西式建筑风格,第五层为中式楼阁风格,门窗仿英国伦敦教堂的建筑风格。安礼逊(1876~1959),英国贵族。l903年,受英国基督教长老会派遣,到泉州创办培元中学。1927年,校友为纪念安礼逊对培元中学的贡献,捐款建造“安礼逊图书楼”。1995年,台湾校友出资百万重修。该楼成为培元中学在世界各地及台湾的校友相互交流的纽带。安礼逊图书楼为中西结合的近现代建筑,建筑风格奇特,造型颇具特色,馆藏图书丰富,民国时期闻名闽南一带。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向…
607、张山头红军墓群
张山头红军墓群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小浆村张山头自然村,年代为1930年代。简介:主要包括东坑头片、瓦窑片、墓坪片三大片区。墓葬表面观察均为土堆墓,平面呈长条状,墓顶封土呈弧形,墓前干砌少量青薄砖(当地称合子砖)或石块作为封门,实为墓冢标志。遗址内存红军墓碑一方,风化岩石质,立于东坑头山上。碑额正中阴刻五角星,五角星内有圆形文饰。碑体铭文共计7字,正中阴刻“红军墓”三字。右下角阴刻“三一年立”四字。墓群所葬的主要为闽浙赣苏区红军官兵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初步清理墓葬1343座,占地面积为约1000余亩,其中东坑头山一号墓系红军医院院长王日华同志墓。遗址内尚存闽北红军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看守所、炮…
608、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歪嘴寨闽粤边区乌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长田自然村,是长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楼寨,也是明代义士沈胄和清末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沈瑞舟将军的故居。楼寨建于明代,因其建造时宅基受局限,楼大门偏移中心轴线,故名“歪嘴寨”。建筑面积1038平方米,现保持始建时期的平面格局和空间结构,楼高二层,后山墙与两侧山墙交接处抹圆,外墙用三合土高筑,二层遍布-眼射击孔,具有典型的防卫功能。寨门前埕树立光绪三年(1877)武进士、御前花翎侍卫沈瑞舟石旗杆一座。歪嘴寨是乌山游击队指挥部和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的重要活动据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乌山游击队队长林秋光、游击队警卫队队长沈木才、游击队员沈长元…
609、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史迹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合溪乡溪南村、城郊镇桃坑村,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溪口乡大洋坝村、太拔镇院田村,长汀县涂坊镇赖坊村、河田镇上街村、汀州镇南门街,年代为1930-1934年。简介: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通往闽西、赣南中央苏区之间的一条重要秘密通道,途径上海、广东、福建、江西、香港等地。其主要作用包括运输军需物资,护送党政军领导、文艺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往来,在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间传递重要信件、情报。福建境内穿越永定、上杭、长汀等地,旧址主要包括永定区的师俭楼、孟良公祠、伯公凹,上杭县的碧沙丁正昌号商铺、院田乡政府苏维埃政府旧址、大洋坝红色交…
610、永春福兴堂
福兴堂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年代为1943年。简介:1943年建,1947年落成,为近代爱国商人李武庸、李武宗兄弟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由大门、门厅、两侧厢房、正厅和左右护厝等组成,砖石木混合结构,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建筑突出的价值是建筑装饰艺术价值。建筑立面、门窗、梁枋、屋脊上的木雕、石雕、剪瓷雕、灰塑、彩绘等装饰精美、工艺精湛,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堪称建筑装饰艺术大观园,是民国时期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技艺的典型代表。2013年,福兴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堂四周各外延10米。…
611、景胜别墅
景胜别墅位于石狮市宝盖镇龙穴村,年代为1946年。简介:坐西朝东,四周带回廊,四层中西合璧式楼房,占地面积1565平方米。主座一二层四周出檐,双层骑楼设圆形廊柱,第三层平台连接1座二层单檐仿木八角亭,平台中间另建1座重檐六角亭。第四层建有1座六角仿木亭。该建筑造型独特美观,和谐相融,系1946年菲律宾华侨高祖景建。泥塑、石雕、砖雕、木雕、剪瓷堆砌等技艺精湛,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混合中西建筑手法,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闽南侨乡华侨建筑的标志。2006年被评为泉州市“十大魅力古民居”。2013年,景胜别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别墅四周各外延10米。…
612、九江姑塘海关旧址
近代九江海关于1861年设立,1862年12月21日正式开关征税,是中国近代海关中推行税务司制较早的海关之一,九江姑塘海关旧址见证了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由常关到海关。这是目前国内仅见的海关文化遗产类型。九江姑塘海关旧址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姑塘镇姑塘半岛。在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里的姑塘古镇是鄱阳湖入长江唯一黄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曾经的姑塘关是南来北往的商船满载茶叶、大米、木材、瓷器、食盐、夏布、烟叶、纸张、百货、日杂货等等,在姑塘停泊和交纳关税的重要关口,这里是穿越亚欧大陆中俄万里茶道的第一关,因其地处鄱阳湖水系出长江交汇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决定了其在万里茶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
613、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第—所夜校旧址位于安源镇老后街五福斋巷内,是一座二层四栋三间砖木结构的楼房,楼房上下对称,四周均为宽1.3米的走廊,原本是距安源4千米的丹江大地主王守愚(萍矿顾问)家的。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21年冬,毛泽东偕李立三等来安源开展工人运动,为了取得合法地位和公开活动的条件,以便广泛接触工人群众,决定从办平民教育入手,来发动和组织工人,在老后街五福巷租用了这栋房子的楼上三间做校舍,办起了平民小学,免费招收工人子弟入学,李立三担任教员,住在二楼。自办了平民小学后,李立三经常以访问学生家长名义广泛接触工人,在这个基础上,于1922年创办了第一所路矿工人…
614、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座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60号,东临县城凤凰山路,北靠县政府招待所,西接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南抵林氏祠堂。旧址座北朝南,一进二重,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四水归内,麻石门框,整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上堂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的地方,上堂前左右各一间房,为师长、副师长办公居住,下堂前左、右各二间房为师部八大处办公室,天井为青石铺砌,两侧厢房为警卫战士陈士榘、韩伟(解放后分别被授予上将、中将军衔)值班室,旧址正门前为练兵场。该旧址原系修水县商会,1927年8月,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卫团因起义部队南下,追赶不…
615、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即潭溪陂下胡氏总祠(敦仁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建筑占地2700平方米。堂名及对联为清代状元刘绎手书。祠堂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1929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这里正式创办,朱德任校长,毛泽东任政委,并亲自给员讲课。后迁村内竹影堂继续办学。1930年3月22日—29日,根据“二七会议”精神,在此召开赣西南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赣西南特委,并改组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使赣西南革命斗争出现了一个崭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616、峡江会议旧址
峡江县峡江会议旧址位于峡江县巴邱镇横街100号。旧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74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为赣中地区典型民居。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史称“峡江会议”)于1930年10月17—19日在此召开,是红一方面军9月间二打长沙久攻不克撤围,10月初夺取吉安后移师北上向袁水流域推进途中的重要会议。会议由总前敌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了时局、红军行动、土地、资本等问题,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会议对纠正党内、军内左倾错误思想,胜利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奠定了思想基础。该旧址对于了解和研究革命战争史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617、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1930年9月底,红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向袁水流域转移,其中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于1930年10月1日解放江西新喻(现新余市)县城,并在新喻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此后,经水西向罗坊、樟树临江等地进发。1930年10月25日—30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在距此10公里远的新余罗坊召开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期间,红三军团指挥部曾驻扎于此。因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坊会议与兴国调查会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研究红三军团的革命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旧址为清代祠堂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两天井,面积561平方米。其廊道与厢房设置独特,是江西祠堂建…
618、黄陂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
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山堂村瑶上村小组,原为“胡氏家庙”,占地面积1404.5平方米,建筑面积2033.6平方米。胡氏家庙建于清末民初,座南朝北,平面呈凹字形,两进院落和“四水归堂”式布局。通面阔五间27.35米,通进深四间51.84米,通高12米,局部两层,砖木结构,硬山顶,青砖砌筑的叠落式封火山墙,小青瓦屋面,檐口设勾头滴水。门首用四椭圆柱立起,用砖斗拱承托门顶,脊角上翘,均塑有兽吻,门面上有石格,格子周围阳雕云卷草纹。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做工考究,雕梁画栋。建筑由前堂、前廊庑、前天井、中堂、后廊道、后廊庑、后天井和后堂组成构成。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
619、宁都会议旧址
宁都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委会小源第四村小组,原为曾氏房祠“榜山翁祠”,总占地面积283.5平方米。榜山翁祠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平面长方形,座西北朝东南,通长22.67m,通宽13.55m,通高9.9m,占地面积307.2㎡,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檐口设勾头滴水,垒瓦脊,脊角上翘装饰兽吻,硬山顶,山面为叠落式封火山墙。建筑由门廊、门厅、天井和正厅组成。地面主要为青砖工字缝墁地,局部卵石墁地。墙面为青砖眠砌下碱,墙身为单丁一斗一眠空斗墙,封火山墙,顶部设三级砖檐,饰以白灰抹灰带,小青瓦压顶,如意卷草形翘角。1932年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
620、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遗址该遗址包括左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和登仙桥大捷旧址。1932年12月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元旦,为了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根据地消灭白点,巩固根据地,加速赤化金溪、资溪、余江、贵溪等地区,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朱德总司令率红一方面军在黎川县誓师,发起了金溪战役,总部驻扎在金溪左坊镇后龚村一带。金溪战役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先声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等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之作,对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打通了中央苏区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联系,壮大了红军队伍。此次战役被中央军委称之为“是粉碎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