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隍庙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隍庙篇
61、贵定城隍庙
在贵定县城内,因“城隍”而建其庙。“城隍”乃护城之神。《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贵定县治从旧治移至今县城后,扩充城墙,城隍庙增建山门、耳房、厢房、大殿、二殿等。清嘉庆十年(1805)失火后重建。道光二十年(1840)增建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及七层0一座。后0毁于火,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山门等亦相继被毁。贵定城隍庙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硬山顶,青瓦屋面,坐东向西,平面布局为四合院。现存前厅、耳房、厢房及大殿等建筑。山门前设十级台阶,前厅进深3.3米,通道两边为面…
62、台湾省城隍庙
台湾省城隍庙是一间主祀城隍爷的庙宇,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武昌街。原先在台北市汉口街一带有庙,奉祀台北府城隍,称为“台北府城隍庙”。台湾日治时期,城隍庙因故被拆。信众遂将“台北府城隍”神像,移到松山供奉,建立了松山昭明庙,2002年8月8日经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核准复名为“台北府城隍庙”。二次大战结束后,台北善信在武昌街新建庙宇,称为“台湾省城隍庙”,除了主祀“省城隍威灵公”,另外也奉祀观音、济公等神祇。因为当时已无台北府的编制,全台湾最大行政单位为台湾省,台北又是台湾首善的地区,因此将城隍爷的神格定位为“省城隍”,故命名为台湾省城隍庙,主神仍尊称威灵公。台湾省城隍庙将威灵公城隍爷圣诞订于10月…
63、新城隍庙
新城隍庙位于临潭县东35公里的新城乡北街。是临潭县唯一仅存的明清古建。据传原址为宋时吐蕃喘厮锣首领“鬼章王”的宫殿。又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攻取大理时,则以洮岷为后方补给站,驻跸于此,俗呼“金銮殿”。明初,沐英重修洮州卫城,辟为城隍庙。清同治二年,毁于兵燹,光绪八年重建,1929年“河湟事变”中又遭火焚.后又修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临潭县城(新城)驻军城隍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召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洮州会议。新城隍庙建筑历史悠久,营造工艺精巧.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山门立于4米多高的红砂岩块迭垒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檐角弯月起翘,上覆板瓦。檐下斗拱重叠,花坊精致。山门串联戏台,结构繁…
64、青城城隍庙
城隍庙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即公元1038-1039年,初为秦州刺史狄青的议事厅,所以又称之为“狄青府”。明朝初期,当时青城的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朝廷便在此实行屯兵,并将议事厅改为守备府,使其成为青城守备军的指挥部。明朝后期,青城的军事战略地位不再重要,朝廷将守备府改移他处。雍正二年,金城的城隍庙进行维修,各地便开始竞争请督城隍的活动,经过青城人的多番努力,最终挫败了其他县府,为青城请来了督城隍,并将督城隍供奉在明朝的守备府,使之成为青城的城隍庙。城隍爷原名纪信,是四川巴郡顺庆府人,系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因救刘邦而舍身成仁。后来刘邦得了汉朝江山,为了纪念纪信,将其赐封为城隍爷。整个城隍庙占地…
65、台湾府城隍庙
台湾府城隍庙是奉祀台湾府城隍威灵公的道教庙宇,位于台南市青年路,属国家二级古迹。它始建于明郑永历二十三年(1669年),当时被称为承天府城隍庙,是台湾最早的官建城隍庙,也是全台最知名的城隍庙。台湾府城隍庙主祀台湾府城隍威灵公,配祀有城隍夫人、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注生娘娘、天上圣母、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十八罗汉、文武判官、范谢将军、甘柳将军、二十四司、门神等-,门神彩绘是彩绘大师潘丽水的作品。寺庙的正殿挂有大算盘,是善信陈江山于1937年所献的,上框刻“台南府城隍庙”六字,下框刻“丁丑年陈江山奉献”,左右刻联“善恶权由人自作,是非算定法难容”,这些字句,象征城隍爷以算盘计算世人功过,有戒恶扬善的…
66、汤溪城隍庙
汤溪城隍庙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由汤溪县第一任知县宋约所建,现保留的城隍庙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占地面积约2.26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保存完整的古建筑,也是朝观古圣先贤的旅游胜地,其建筑构件雕刻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欣赏价值。现被人们誉称为“江南第一庙”。城隍庙马腿、斗拱、花牙子以及大部分梁、枋均刻以精细纹饰,用五彩退晕等手法刷饰,原主要墙壁和天花板、梁枋上都有彩绘,每一幅图画中都有一场戏,整个建筑显得富丽堂皇。在每根梁的两端各雕刻着四纹图案,饰以缠枝花卉,中间以卷轴形式各雕瓶案花卉…
67、张渚城隍庙戏楼
城隍庙戏楼,在宜兴市张渚镇下场街。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戏楼为张渚城隍庙的一部分。张渚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原在新街河口,太平天国时期毁于兵火,后移建今址。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有门楼、戏楼、大殿等组成。通面阔17.50米,进深44.25米。戏楼面北座南,单间,歇山顶,面阔7.50米,进深5.60米,台口高2.60米。檐下正面饰斗拱6攒,侧面设斗拱4攒,其檐枋上浮雕戏文故事,现均已毁于“文革”。台下墙面以方砖驳面,制作十分精良。其南侧紧靠戏楼有二层门楼五间,面阔17.50米,进深六檩9米。其中保存清光绪七年《重建城隍庙…
68、密县城隍庙
新密城隍庙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老城中心十字街口北侧,东为鼓楼街,西与法海寺节孝祠相邻,北有县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城隍庙建筑群现存明清建筑93间,总面积4140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南向北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大门前原有琉璃照壁、铁狮、石坊,现存有山门、戏楼、东西廊房、大殿、东西配殿、寝殿及东西道院。琉璃照壁、铁狮、石坊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建筑中戏楼面宽5间,进深2间,歇山式高台楼阁灰瓦顶建筑,实为戏楼、钟楼、鼓楼三楼合一,戏楼居中,钟楼居左,鼓楼居右,均座于3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台基下为5个砖券门洞可行人。大殿面宽5间,进深8米,为单檐悬山建筑,前后檐下各置斗拱1…
69、东福殿城隍庙
东福殿城隍庙坐落在屏东县东港镇延平路,在当地惯称为“境主公庙”,即为东港七角头之一下头角庙宇。相传它由本地的一名商贾在万年州﹙今之凤山﹚的一次机缘中获得了一小香火,携返家中朝暮膜拜祷祝,而得神的灵感后于嘉庆十九甲戌年间(1814年)建造而成。庙内主祀神祇城隍爷,配祀卢府千岁、颜府千岁、朱府千岁、水仙尊王、城隍夫人、阴阳司、速报司、文武判官、谢范将军、戴将军、马将军等神祇。东福殿城隍庙建成以后曾历经风雨沧桑,殿宇庭构斑剥凋腐,故于1962年由地方信士黄万福等发起在旧地重建。庙内至今仍然保留着开基时的正身金尊,彰显了众信徒的虔诚。此外,东福殿城隍庙于1955年间因参予东港迎王由城隍指示妆扮,每三年…
70、台中市城隍庙
台中市城隍庙位于台中市南区城隍里,邻近忠孝夜市,最早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台湾省城(该城后来因省治移至台北,仅为台湾府城)的城隍庙。它最初坐落在台中市东区乐业里(现在的台中糖厂旧址),日治初期庙堂被日军占据作为军营使用,后来又被改建为糖厂,直至1919年,当地人士在东区轻便车站莲雾脚附近搭建临时庙堂,1921年迁建到现址。台中城隍庙所奉祀的城隍爷是管理原省辖台中市的地方官,由于民间的信仰笃定虔诚,城隍庙至今香火仍非常鼎盛,而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则为城隍爷的祭典日,也是当地宗教盛事,庙方会举行隆重的祝寿祭典。从农历六月初起,庙中便涌入从各地而来的大批香客,除了祭典,也会有-、演戏等民…
71、漳浦城隍庙
作为供奉翦除-,护国安邦,佑民安康之神的漳浦城隍庙,址在漳浦县绥安镇南大街。据漳浦县志记载,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公元1127-1179年间),后经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弘治四年(1491年)及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三次修建,形成坐北朝南,南北通长66米,东西宽22米,总面积1452平方米,为三进二天井的宫殿式建筑风格,结构宽均为五间,二进作为大殿,大殿重檐歇山式琉璃屋顶,装饰有双龙抱珠,双凤戏丹。殿内构筑六柱,配木雕屏风,楹楣木瓜供门,三进供奉城娘娘,整座结构蔚为壮观。后因1933年兵祸毁坏,又因当时的政府多次征用,文物全部损坏或流失。为拯救历史文物,回复民间信仰,…
72、新安城隍庙
新安城隍庙位于新安县魏郡大街广场西13号,坐北朝南,现存大殿1座,面阔3间12米,进深3间8米,四面起坡,面覆绿色琉璃筒瓦及黄色琉璃筒瓦,后檐共八攒斗拱:二攒转角斗拱,二攒柱头科斗拱,明间二攒,补间、次间各一攒平身科斗拱,斗拱为重翘重昂七踩斗拱,歇山式建筑。据《礼记》中记载,古代天子在十二月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在所祭祀的神灵中,有“水墉”神,认为水墉神能够使水土归其本位,不为祸人间,“水墉”神可以认为是城隍神的原形。最迟到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祭祀城隍神的记载。城隍庙是古代供奉和祭祀城市的守护神“城隍”之地,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百姓对城隍神奉祀尤谨,新安城隍庙历代屡有修葺和扩建,…
73、府城隍庙遗址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内西南街。据记载,正定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北向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戏楼、旱桥、牌楼、山门、正殿、后寝宫。其两侧是东西两庑和正殿左右的配房,以及后寝宫两翼的附属建筑。整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集艺术、文化于一体的典型的中国道教庙宇殿堂布局。城隍庙从落成之日起即成为正定道教活动中心。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始,府衙所设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吏——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县衙所设道会司道会都住在城隍庙内,主持庙内和地方道务。遗憾的是,1966年城隍庙被视作“破四旧”的重点对象,神…
74、新绛城隍庙
城隍庙原建于明洪武年间,历有修葺。现存建筑是2011年新绛县委、县政府投资1200万元,拆除了党校,对照清光绪版《直隶绛州志》中的建筑图,在其原址上复建的。中轴对称布局,主要建筑有:牌楼、山门、献殿、东西配殿、主殿、东西廊房、放生池、寝宫、东西耳殿、十八层地狱。为前朝后寝的形制,体现了古代州一级城隍庙的建筑规制。景区新绛县衙坡1号景区开放时间:夏季早上8:00下午18:00冬季早上8:00下午17:30景区收费标准:免费开放景区咨询电话:0359--7523731景区交通指南:1、绛守居园池往西步行300米。2、运城客车或侯马公交车到新绛桥头广场下车,乘坐1路公交车文化局下车,往西步行300米…
75、都城隍庙大殿
目的地介绍都城隍庙大殿在西城区成方街33号。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供奉都城的城隍神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灵应庙,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以后又多次重修、重建。都城隍庙市曾是北京市著名庙会之一。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其它还有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两庑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现存寝祠5间,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庙内有明英宗碑及清世宗、高宗碑。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题联。现存大殿黑琉璃瓦顶,前出抱厦,气势雄伟。位置:位于西城区成方街33号交通信息交通:乘1、10、15、52、57路车到…
76、南通城隍庙
南通城隍庙,濠东路199号。始建于宋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由州官王茂所建,亦名郡庙、邑庙。原在市区十字街州署东南侧,千年来屡加修饰,长盛不衰。一九九八年城隍庙迁建于濠东绿苑北首、濠河之畔,从仪门、甬道、拜殿、大殿及元辰殿、财神殿、东西两庑均按原样重建。继建有山门、戏台、后宫、文昌阁、药王阁、前后东西厢房、耳房、东西回廊,占地近十亩。建筑面积两千二百四十八平方米,全部为砖木结构,平房简瓦,古色古香;布局严谨,庭内绿化,仿佛江南园林景色。园林具特色的围墙镂空向濠河借景,铸铁篆书作窗,内容为劝善经句。庙以河为景,河为庙增色。西侧回廊从战国晏婴到清朝林则徐等十八位清官造像,东侧回廊是道教历代格言碑…
77、泰州城隍庙
泰州城隍庙位于泰州海陵区邑庙街二十二号。泰州城隍庙又称邑庙,是江苏省境内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城隍庙,泰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道观。始建于唐代,北宋以来曾经五次翻修。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南北总长124.47米,占地5300多平方米。大门外八字墙分列两侧,前后以子午线为中轴,分山门殿、审事厅、大殿三进。山门殿,审事厅各五间,大殿十间,二十四司三十间和地方庙、三班六房、土地福神祠二十二间,共七十二间房屋。其中山门殿、审事厅、二十四司为明代建筑,大殿为清初建筑。每进连接天井的左右两侧皆建有对称的厢房,从而使每进殿宇都自然形成一组四合院落。泰州城隍庙建筑风格和体量均与泰州旧州衙相似。第一进山门殿,设有三个方…
78、黎城城隍庙
座落在县城河下街,坐北向南。该庙始建于宋天圣三年(1025年)。城隍庙将门作楼,系三层重檐,故俗称三节楼。现存建筑主要有门楼和正殿。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属明代风格。台基呈长方形,长18米,宽12米台高2.35米。门楼正中横挂一匾,-“群峰环翠”。屋顶形制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正脊、吻兽、垂兽、戗脊兽、套兽,均为黄绿相间琉璃造。山花出际施博风板,悬鱼作卷云如意式斗拱均为五铺作双下昂。用材粗壮宏大,巍然壮观,为黎城古建筑之冠。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六椽伏前后接乳,通檐用五柱,基本上为现代风格,台基边长18米,呈正方形,台高1.37米。殿内一排前金枝,屋顶形制为悬山顶,正脊、吻兽均为黄绿相间琉璃造…
79、兴化府城隍庙
兴化府城隍庙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梅峰居委会庙前路,明洪武三年(1370),兴化知府盖天麟迁建原子城内西北角的军城隍庙于此,宣德五年(1430)、弘治二年(1489)、嘉靖三十八年(1559)和万历三十四年(1606)、崇祯四年(1631)、清康熙三十年(1691)、光绪年间(1875~1908),庙先后由地方府、县官员维修、扩建。仍然保持明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由照墙、外埕、内埕、大门、甬道、仪门、月台、戏台、中门、风火门、镇壶楼、正殿、两庑、寝殿组成。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穿斗木构架,重檐歇山顶。该城隍庙是研究明代建筑结构和城隍文化的实物资料。兴化府城隍庙2…
80、石浦城隍庙
庙建于明初,根据志书记载,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作过维修更新,民国时期亦曾作小的修理,为清中晚期庙宇建筑。建筑群分主次轴线,主轴线上自南至北为门楼兼倒座台楼连前戏台、大殿,后倒座台楼连后戏台(原后殿等),前后院均有厢楼。大殿通面宽二十五点三五米,通进深十一点八米。明、次间抬梁式构架,为九架前后双步廊用四柱,余为抬梁、穿斗相结合构架。前廊卷棚顶。身内梁枋、垂莲柱等饰雕刻,前廊梁架与前檐柱头雕饰华丽,撑栱作圆雕倒挂狮、龙、凤,十分精美。前、后戏台建造精巧,风格各异,前台藻井斗栱叠涩,后台藻井假昂叠涩螺旋状收缩成形,保存基本完好。门楼前廊与后厢前挑檐廊亦为卷棚顶。庙之装饰,以木雕为大宗,辅以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