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481、灵玲马戏城
•精彩绝伦的马戏艺术文化展演与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的完美碰撞。景点介绍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是世界首座嘉庚风格马戏城,更是世界首座最具文化特色的马戏城,这里无处不文化,世界各地的文化将在这里融合,将来游客不仅可以在此欣赏到精彩绝伦的马戏艺术文化展演,更能领略到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马戏主题酒店、马戏魔术演艺一条街、自然标本博物馆将演绎“穿西装、戴斗笠”拥有深厚人文底蕴和鲜明地域特色的的嘉庚STYLE;剧院附楼则展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现代版“客家土楼”;灵玲国际马戏大剧院最是造型独特别致,外观呈“金蛋”状,俯瞰似一颗璀璨夺目的…
482、高凉古城
高凉古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曾是州、府、县治的所在地,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和冯宝公的故乡和执政地。古城现存古迹众多。四个城门遗迹清楚,四条护城河分绕东西南北。古城内有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冼太庙”,有冯宝公祠、“古窑群”、“莲花古井”等多处历史文化景观和颇具观赏价值的“内外四景”。南朝箫梁时期(公元503—557)置电白郡,建郡城于此。隋废郡为县,此城即为电白县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高凉郡治所从良德迁至电白,亦即是迁至此城,至明代一直不变。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电白县治所迁神电卫(今电白县电城镇),高州府治所亦迁茂名(今高州城),此后这座城池属茂名县,称电白堡…
483、铜梁安居城隍庙
铜梁安居古镇城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知县唐运生重修,明末被焚,清乾隆十年(1745)僧一川募资重建,清道光六年(1826)巡检沈庆安率众补修。安居城隍庙道观依山而建,为“三合头”构造,中间合檐,两边飞角精雕细镂,十分美妙。主祀城隍神,品级为县城隍,封“显佑伯”,配奉有判官、诸司、范谢将军等。城隍主殿左殿供奉祀有财神赵公明、文昌帝君、药王孙真人,右殿奉祀的是慈航真人和注生娘娘,又称“送子娘娘”,以及王母娘娘。出右殿拾级而上,是恢复重建的真武殿,奉祀的是真武大帝。在真武殿前还有正待恢复重建的玉皇阁,在这里登高一望,安居古镇全景尽收眼底。安居城隍庙道观是一座道…
484、澧州古城墙
澧州古城墙,为古澧州州府所在地,明洪武五年(1372)澧州府治从新城(新洲)迁现址。总督肖杰垒土为城,后多次溃于水患,明永乐二年(1404),瓮以砖,高一丈五尺(5米),上加女墙,周九里十三步(4500米),外有护城河。历经明景泰、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间的多次修补、加固。城墙基均用条状青石垒筑,墙体砌青砖,中间填土夯实,设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门、金牛们、北门六门,上建门楼。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2年(明洪武五年),澧州府治从新城(新洲)迁现址,总督肖杰垒土为城,后多次溃于水患;明永乐二年(1404),瓮以砖,高一丈五尺(5米),上加女墙,周九里十三步(4500米),…
485、普安卫城楼及古城垣
普安卫城楼及古城垣位于城关镇,始建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十五年指挥使王威等始筑土城垣,用石包砌。据明嘉靖《普安州志》载,城垣周长八里五分,高二丈三尺;设四座石拱城门:东雍熙、南广居、西崇仁、北镇远。镇远门上建鼓楼一座;城垣因山形而筑,西高东低,形如一口吊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东门改名会政。道光十一年(1831),南垣坍塌数十丈,后复修;咸丰三年(1853)补修东垣;咸丰八年城垣增高三尺。同治二年(1863)复修南门炮台。光绪二年(1876)修西门鼓楼,十二年重葺西北两门鼓楼。1952年前,整个城垣尚完好,以后渐遭拆毁,至1966年,毁坏过半。现仅遗存北门左右一段,…
486、南简城
南简城是一座古城。据传为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所建,距今1600余年历史,又称简文帝城,当地人称为简城。位于蒙城县板桥集镇东南17公里处,距板桥集镇陶圩村沟南陶庄500米,这里曾为古代重要城邑。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有东西走向主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市井繁华,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沧桑,沧海横流,南简城不幸毁于战乱,现仅余遗址方圆约150米,略高于四周地面,土壤细腻泛白色,旱天不干,雨天不涝,和泥粘性好。1985年在考察中,我们收集到完整瓮器、粗陶残片、城砖、瓦片四件,上缴文物局。出土粗陶残片花纹清晰,瓮片卷边自然流畅。出土城砖厚三寸、长一尺半、宽半尺、重八斤,无花纹,青色,质地细腻。1968…
487、阿克斯皮力古城
导游古城位于和田洛浦县城西17公里处的沙漠边缘,东距杭桂乡祖拉吾绿洲3公里。阿克斯皮力,维吾尔语意为“白城堡”或“白城墙”,为古城废弃后的名称。介绍古城大部分被流沙埋没。现残存北面城墙一段,其余三面墙已无迹可寻,墙为弧形,残存的城墙长约百米,高约2.60米,厚约1.80米。城墙用的土坯砌成。土块底面有刻划出的符号,这些类似文字的符号,系用手指或树枝刻划而成。城墙有两个部分:下部较宽,可供城内守卫者巡回行走,上部为胸墙,有一排间隔距离相等的方形了望孔,用于观察防守,因多年风蚀,古城已低于墙下原地表约4~5米。阿克斯皮力古城周围古迹范围十分广阔,古城遗址其实只在此范围的东侧,古迹处于沙丘…
488、威海影视城
威海影视城是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兴建的四大影视基地之一,座落在威海市美丽的西海岸,威烟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旅游专线15路公交车直达。她依山偎海,风光旖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别具匠心的欧式风格建筑使得影视城光彩照人,尽显古朴典雅和现代浪漫之美.影视城占地500亩,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文化娱乐、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功能。首期开放的大风车景区,占地100亩,由正门城堡、环形广场、乡村俱乐部、大风车、骑士乐园五栋各具特色的建筑和防潮堤石雕群、田园高尔夫、野外训练营、嬉水乐园、长寿快乐岛、七巧板电视台、七巧板驾校、恐龙园、树仙酒肆、万国围墙十个景点和设施完善的海水浴场组成,景区内还有一处欧洲古典风格的海…
489、芮城城隍庙
芮城城隍庙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永乐南街,俗称南庙。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明清两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维修。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献殿、寝殿及配房。庙内有历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铭98通,为珍贵史料。地址:芮城县永乐南街小西巷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
490、桃渚城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南41公里东海之滨的桃渚镇城里村,东南距海仅10余公里。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明正统八年(1443年)建。桃渚城是明代专门为抗倭而设置的千户所所城,周长1366米,城高4.5米,现除垛口外,城墙主体及三个城门(包括瓮城)均保持完好。特别是城内街巷至今仍保持着明清风貌,城内民居绝大部分为清代建筑,尤以郎家里、郎德丰、吴宅、柳宅、宗祠、关帝庙等最具代表性。桃渚城的平面基本上呈方形,城池前有护城河,西南二面为一片旷野。根据《台州府志》和《临海县志》的记载…
491、万全明长城
我县境内的明长城是外长城主干线的一部分,东起张家口的辛立台,西至怀安的西洋河,全长174里,位于我县与张北、尚义接壤处,也是分界线,延绵起伏于崇山峻岭的山脊上。历史上作为京畿屏障的这段长城,因处于蒙古部族南下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防线之一。这段长城历经两次修筑,一次是成化二十一年(1485),时任右都御使余子俊奉诏修筑北段(张家口至洗马林):二次是嘉靖二十五年(1546)时任兵部右侍郎翁万达奉诏修筑西段(洗马林至西洋河),两段相互联结,形成整体。在我县境内的长城沿线,在关隧要塞处,筑有五座军堡:张家口堡,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洗马林堡。长城沿线还筑有36座瞭望台,…
492、申鸣城遗址
申鸣城城址位于临澧县新安镇古城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约500米,南北残宽约300米。夯土城垣残存7段,高约3米、宽4米。城址内出土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鼎、豆及绳纹板瓦、筒瓦等建筑残片。申鸣城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当时以为规模不大。在古城北面、东北面、西面寻找到一些古河道,可能是从前的护城河,并且可能有水门,遗址最晚是东周时期。古城周围的九里墓群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大中型墓群,还有许多成片的小墓。由此推测,申鸣城不是一个小城,应该是楚国南方的一个中心城市。楚国士子申鸣以孝闻名天下,楚王想请他做宰相,他回答要做父亲的孝子,不做王的忠臣。他的父亲劝勉他说:造福于国家,在朝廷里有地位,你很愉快我也高兴…
493、汉满两城
汉满两城巴里坤古城由两个城垣毗连而成。西边的叫汉城,是因居民是汉族而得名。汉城建于清朝雍正9年(公元1731年)。为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军队所建造的绿营兵城。城墙周长4公里多,为长方形,东西长1553.5米,南北宽788.7米,西城门外有翁城,半径为35.4米,基本保存,其余三座翁城已毁。汉城开有四个城门,城墙上有门楼四座均毁,还有垛口3600个,炮台7座,马道8座,四角设有角楼,城外挖有护城河并设吊桥4座,城墙高6.8米,底宽6米,顶宽4米,上筑女儿墙高0.5米,宽0.6米。据史料记载,汉城是由岳飞第二十一代孙、陕甘总督、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督军修建的。据说当年筑城时,岳钟琪的部队就驻扎在城南的山包…
494、中站古城
中站城,原称梅鋗城,位于南雄市梅岭中站村。《南雄文物志》载:“该城址坐北朝南,总面积3.2万平方米,梅岭古道贯穿其中。始建于秦末,历代均有修建。”《直隶南雄志》载:“始皇并六国,越王逾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从至梅岭家焉,筑城浈水之上,奉王居之。”又云“中站城即古梅鋗城,有台侯故宅。”筑城浈水之上,即筑城于中站。中站城明洪武丙辰(1376年)为递运所,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二月十八日修城。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城内设红梅巡检司署。中站城是南雄境内最早的古城堡。中站古城年久已毁,今存部分城基,用青灰色岩石叠砌筑成。古城内现居住徐姓村民670多人,有明清古道、古民房等。其中一徐氏宗祠大门上方…
495、承德城隍庙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承德城隍庙景区位于承德市中心,西大街路北,距避暑山庄约1公里。这是一座典型的汉式寺庙,格局简炼。一如随意散落在江南某个小镇的庵院庙堂,但是稍加留意便可看出这座寺庙的气度与众不同。首先庙前高悬的道幡说明这是一…
496、老司城祖师殿
老司城祖师殿位于永顺县老司城(今司城村)太平山南麓,距老司城约二公里。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17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前临灵溪河,后靠太平山,景色优美。祖师殿为当年老司城五大庙宇之一,是老司城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建筑。主体建筑有祖师殿、皇经台和玉皇阁,三座殿堂坐落在同一条轴线上,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而上,重重叠叠,殿阁飞檐,蔚为壮观。据《永顺县志》记载,“祖师殿在旧司城,晋天福二年建正殿”,正殿祖师殿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上布小青瓦。屋角起翘较为平缓,戗脊上排列走兽。大殿面阔五间,宽16.9米,进深13.0米,脊高9.9米。明间屋架为九架抬梁式,犹以金柱…
497、广州城隍庙
供奉着刘䶮、海瑞、杨椒山,位于主殿的漆壁画值得一看,广府庙会也在这里举办。广州城隍庙又叫都城隍庙,就在南越王宫博物馆旁边,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最大的城隍庙,现在看到的是清代重建的部分,只拆剩了大殿和拜亭,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几年才对市民免费开放。城隍庙的大殿中,拜谒的是三位城隍爷,分别是南汉国建立者刘䶮以及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继盛,保佑一方平安。主殿中挂有一幅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漆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画中共绘了132位神仙,包括盘古、女娲、观音、玉皇大帝、四海龙王等,非常罕见,一定不要错过。另外,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广府庙会…
498、常德城区古井群
常德城区古井群(含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白龙井、崔婆井)省保常德城区古井群之一,葵花井,系明代荣王府邸唯一原址遗存,在常德市一中内某个角落。葵花井,相传井中常现葵花,舀入瓢中则瓢中有葵,注入桶中则桶中带花。明弘治四年(1491年),朱佑枢被明孝宗封为荣庄王,封地为常德府。同年8月,常德武陵奉命兴建荣王府,但朱佑枢并未奉旨就封常德府,而是仍滞留京城,留在政治中枢。正德三年(1508年),朱佑枢在朝廷压力下,离开京城,到常德就封。直到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10月,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入常德,代表封建王权的荣王府在劫难逃。王府繁华从此落尽,荣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朱慈炤携母仓皇出逃,不知所终。葵花井,…
499、铁道游击队影视城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是旅游和拍摄的最佳景区。影视城市薛城区委、区政府为配合大型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由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枣庄电视台创意、设计、规划,经枣庄市委、市政府批准,由薛城区人们民政府,枣庄市广播电视局共同投资建设。影视城工程分三期完成。目前,只有一期工程对外开放,第二、三期工程还在建设中。第一期工程是为确保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电视剧拍摄场景所需而建。依山而建的“南圩子”、“大兵营”、“枣庄东升武馆”、“大茶房”、“鸽子楼”、“德顺兴药店”、“西门”、“三星楼”、“正泰国际洋行”、“万富楼”、“太史第”、“大东旅社”、“议和炭厂”、“同乐戏院”、“落子园”、“炮楼”…
500、小四平山古城址
小四平山城址位于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安丰村西1000米处的小四平山山顶。东距安丰村1000米,南与马鞍山相连,东、北侧为断崖,西侧为山地,遗址呈椭圆形,海拔357米,周长660米,面积10838平方米。城东部北部均为陡坡,在西南部及西部地势较缓处为石头堆筑的城墙,现存城墙的高度为1米,宽度约为0.5米-3米,长约121米,城内西部干涸的蓄水池遗址,城内东部、北部有地表坑70个。1977年城外曾出土有陶钵、石臼、石刀等文物。“三普”期间在圆形地表坑采集到素面大片夹砂黄褐色陶片。小四平山的遗址和遗物是渤海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实物记录,遗址的发现大大的丰富了鸡西地区的文物考古资料。小四平山城址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