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
621、里择祠
里择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南朝北,共为三进,呈长方形,建筑面积约608平方米。前进面阔五间,进深梁架五檩三柱,用中柱。前檐明、次间四柱为方形讹角柱。中进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前廊设卷棚,平身科斗栱为一斗三升,牛腿、雀替等均为镂雕,刻工精细。后进面阔五间,进深十檩用五柱,明间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带前廊。里择祠,虽经清代两次重修,但还有部分构件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是一处地区风格较明显的祠堂建筑。…
622、洞口金塘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金塘村,此为省内具有独特风格的祠宇建筑。宗祠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竣工于1915年。20世纪60、90年代曾进行维修。祠宇为江南庭院式建筑,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台基平面长方形,宽23.2米,长48.85米,建筑面积2029平方米。大门内第一进为戏楼,面阔5间。明间筑戏台,覆盆藻井,双重飞檐,六角攒尖顶。二进为中堂,面阔5间,进深3间,前后出廊,单檐硬山顶,有马头式封火墙。三进为神主堂,面阔5间,进深4间,前出廊,单檐硬山顶、封火墙。两侧有厢房。祠宇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中堂、神主堂明间为减柱抬梁式结构。杨氏宗祠的石雕、木刻、泥塑、彩绘均具有…
623、下河庙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位于郧西县马安镇下河庙村,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一进带厢房天井院式。通宽14.5米,总长18米,建筑面积261平方米。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梁架穿斗式,人字坡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天井用青石板铺墁。前厅及后堂面阔均三间,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一间。前厅、后堂之间围墙正中各开有一个券顶小门。山墙均为人字封火山墙,用有“汪氏宗祠”铭文的薄砖清水斗砌。该宗祠是极具地方特色,也是我省现存祠堂类建筑不可多得的一个实例,是研究古代公共建筑形式的实物资料。…
624、法志董公祠
法志董公祠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甘洒镇屈东村委会第七村,始建于清朝。坐南向北,三间两进两廊,砖木结构,锅耳封火山墙,琉璃瓦,滴水剪边,石门匡。面阔11.3米,进深21.08米,占地面积238.2平方米。石门额上阳刻“法志董公祠”五字。法志董公祠总体布局和结构完整,东廊有清朝光绪二十三年间“损助工金题名碑记”一通。脊上有砖塑和灰塑,塑有人物、花草图案。粱架,封檐板上雕刻有各种图案,檐下有壁画、诗词书法,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该建筑整体布局完整,保存清代建筑风格,对研究人文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625、丙村仁厚温公祠
介绍巨型的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她是唯一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五百年的历史长流,必定在这里留下古老神奇的记印!五百年的岁月沧桑,能不在这里刻下前人创业的足迹?二十一世纪的今人到此一游,定会触发你的思古幽情,激起你的探究欲望!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她是古老的民居,她有客家的特色。广东梅州市…
626、东至金氏宗祠
金氏宗祠位于东至县花园里乡金家村。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全称南溪金氏大成祠,由金和璧为首的二十公矢勤矢慎,敛费厘规,以成盛举。该祠三进深,抬梁兼穿斗式大木构架,建筑面积981平方米。共有顶梁柱88根(不含瓜柱),最大柱子粗(周长)1.7米,高9.1米,最大磉礅周长2.65米。中进明间宽6米,次间依次渐窄。梁枋、敞卷、余轩、雀替、磉礅,细部制作(含雕刻)玲珑剔透,整体组合气势恢宏,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保护范围:东至公路,南至沟渠,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同保护范围,北至公路,西至滨河石板路。…
627、东莞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蚝岗大围。该祠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苏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清光绪三年(1877)分别进行过重修,现基本保存有明代的建筑形制、梁架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法。苏氏宗祠坐西向东,是东莞市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古色古香,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该祠为中轴线对称的三路建筑布局,重要建筑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中路的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三进建筑。后面附置读书室。一进前瞻廊梁架和挖墩上周往刻有精美的人物故事和端兽图案;次间设有四塾台,再现了古老形制遗…
628、上岙忠烈祠
忠烈祠位于乐清市岭底乡上岙村。系木构平房,面阔三间,约100平方米,明间立《邵烈士祠堂记》石碑。邵传良(1884-1913),又名企尧,字杰三。辛亥革命时期曾参加光复杭州与攻克南京等役。民国纪元,补浙江陆军少校,历任绍兴督队兼浙江稽勋局科员,陆军第十二旅差遣等职。袁世凯窃位,派遣金华林任浙江都督朱瑞参谋,借以监视朱瑞。“二次革命”前夕,传良因“争取都督,去掉金参谋”密件泄露而遇害,年仅29岁。1916年浙江都督兼省长吕公望眷念先烈,予以抚恤,将传良遗体改葬于西湖丁家山,并在家乡建祠立碑。…
629、仲羽张公祠
仲羽张公祠位于张将军家庙北边约200米处,是张姓祖祠,三路三进,于明末清初兴建。祠前竖有石华表两枝,高8.8米,分别刻有“御赐振勇巴图鲁张其光”、“御赐利勇巴图鲁张昆”。满语“巴图鲁”就是“勇士”的意思。据新会博物馆查阅张氏族谱考证,张昆系司前田边人,与张其光同宗,把他们的华表同放于仲羽张公祠,是为了方便族人敬仰。祠前围墙还竖有一块花岗岩石厥,石厥的上部阳刻“圣旨”两字,中部阴刻“奉天诰命臣张其光立”,周边有四柱缠龙石柱。石华表及石厥已连同张将军家庙一起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30、清祖祠
据清史稿记载:“敦化,清始祖居鄂多哩城,即此。初为额穆赫索罗地。光绪八年建新城置,隶吉林。”敦化是清皇室的发祥地,清始祖布库里雍顺在这里出生并平定三姓之乱,创建满族政权。根据这一史实,在此建立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清始祖祠。核心区位于圣莲湖西岸、六鼎山南麓,四周环绕八旗山。清始祖祠由始祖庙、天女宫、列祖馆三大项目组成,并融汇了萨满文化、尤其是萨满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部建成后,清始祖祠将成为长白山满族历史文化与民间风俗展示中心,也将成为海内外满族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人文精神的家园。…
631、潜山胡氏宗祠
位于源潭镇三河村红星组的胡氏宗祠,属“陶正堂”这支郡望上的遗产,始建于清代中期,晚期扩建,分前后三进布局,通面阔约32.3米,进深9.9米,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现存厅堂3间,建筑平面坐西朝东,大门前造作木栅门,穿斗式五架梁,两侧廊房已毁,其它构件保存状况较差。胡氏宗祠在一进天井处砌硬山顶、“倒山座”式照壁,并在门楣上端从右向左浮雕“居仁由义”、二进照壁浮雕“霞蔚云蒸”等吉祥文字;四壁墨绘“生化”图案;中进前廊卷棚,梁坊上饰彩绘,金柱上凸雕“倒扒狮”撑拱,内檐部分装饰颇具特色。…
632、绍兴钱王祠
绍兴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为后人为纪念吴越国钱王功绩所建。历经9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仅存八字墙为原物遗迹。重建的新祠复原了古祠的主要殿堂建筑,陈列钱氏相关的史迹。并以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法再现钱王修筑海塘等历史场景,将现代科技手段与古典艺术相结合。古祠内还建造了古戏台,演出《钱鏐记》和一些昆曲、京剧、越剧等,更增添浓郁乡情古风交通:西湖柳浪闻莺公园内,杭州钱王祠路1号。公交游9、K4路、K30、30路、K12、12路可乘达浙江绍兴市…
633、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旧址——张家祠
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旧址——张家祠1928年7月12日,朱德率部攻克酃县城后,回师永新。来自宜章的二十九团官兵借口省委有去湘南的指示,不愿返回永新。15日,红四军军委在沔渡张家祠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军委扩大会议。会议由朱德、陈毅主持,何长工、王尔琢、龚楚、胡少海、杜修经等参加。会上对部队去留问题争执不休,没有结果,同时,会议决定取消军委,成立前委,陈毅为书记。17日,部队执意往湘南开拔。红军主力远离根据地后,敌军疯狂进攻,造成边界“八月失败”。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余永红)…
634、柿林沈氏宗祠
沈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村西南,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经族长文爵公等人提议,全村集资兴建。当时只有后进五间,道光十五年建前进五间,咸丰二年进行重修,配建左右厢廊。祠堂整体面朝西北,前照壁,后为由两进及厢廊合围之四合院,中为戏台。前厅明间后与戏台相连,面朝后进。两侧厢廊与前厅相连,作妇女看台用。面阔三间,三架梁。沈氏宗祠庄严肃穆,为典型的江南祠堂建筑,又反映沈氏家族之渊源,具有相当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35、贯寺李家祠堂
贯寺李家祠堂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大石镇贯寺村,清至民国家祠建筑。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余平方米。祠堂呈四合院形式,坐北朝南,由堂屋、东西厢房、牌坊门构成。堂屋三开间,单坡硬山顶;东西厢房均三开间,单坡硬山顶;明间为单檐双坡歇山顶大门楼,两侧次间为单檐双坡歇山顶小门楼,大小楼之间有四座相连的单檐双坡悬山顶小夹楼,通宽13米;牌坊门楼为仿木构建筑砖雕砌筑,除雕出结构外,还有二十四孝图、八仙、瑞草瑞兽等图案,雕工精细,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
636、励氏宗祠
建于明代,清代以后都有局部维修。平面总布局为纵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天井、山门、戏台、正殿,左右天井,两侧建厢房。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大门,高2.34米,宽1.88米。门额石匾题“励氏宗祠”,左右石联镌“当时声名重魏群郡”“迄今支派衍东溪”。山门、正殿皆通面宽27.9米,七开间,正殿明、次间都为抬梁式结构,其余为穿斗式结构。厢房为三开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山门和大殿间以穿堂相连抬梁式。该祠装饰雕刻精细,工艺水平较高,明代风格明显,在现存县内祠堂中时代最早。…
637、閤乐祠
永安镇是自贡盐业陆路运输驿站,建有“七塘八庙”(禹皇宫、万寿宫、川主庙等),至今仍保留有古客栈、青石板路等遗迹。位于王贡路的“阁乐祠”,是“两源”(湖南、湖北)籍客商于清咸丰元年建成的古建筑,总占地面积1128m2,环境幽雅,原貌保存完好,1997年被评为自贡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内现存水池上建有石龙过江小桥一座,桥上有亭阁,各类建筑结构精致,人物、兽类、图像刀法福情气韵兼备,栩栩如生,历史文化气息极为厚重,是研究我市盐业发展和古建筑、艺术欣赏的又一环境实物。閤乐祠,坐落在永安老街下场口,是湖南、湖北移民于清咸丰元年建成的古建筑,总占地面积为1128平方米,原属于禹皇宫的一部分,现为四川省省…
638、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谭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清咸丰元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谭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6米,总进深39.1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中路建筑头门共十一架;中堂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廊;后堂共十五架,明间设有谭氏祖先牌位;中路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左右路建筑为衬祠,各面阔4.2米,与中路建筑以宽1.5米青云巷相隔。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部分墙体有裂纹。现状一般,祠内建筑有多处损坏。谭氏宗祠目前有部分木梁架发霉腐烂。后堂前二廊渗漏,有部分木梁架腐烂;中堂前右廊存在倒塌危险,左路衬祠中后…
639、辛养陈氏大宗祠
辛养陈氏大宗祠: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辛养社区辛养十五巷1号。清代建筑。坐西向东。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布局。面阔12.7米,进深42.45米。砖木结构。门额石匾刻“陈氏大宗祠”。前堂挂“户部主事”匾,款“咸丰元年,臣陈桂籍恭承”。中堂挂“贡生”匾,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拔贡,臣陈嵩龄恭承”。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梁架。硬山,船型脊,红瓦面,绿琉璃瓦当。该建筑是研究宝安地区宗祠建筑及辛养陈氏家族史的实物资料。2017年3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640、公淤丰氏宗祠
公淤丰氏宗祠座落在公淤村北端村口,座东朝西,丰氏祠堂。共三进,三开间,进间设天井。硬山顶双坡顶,阴阳合瓦,有屋面板。第一进原有戏台,三进梁、牛腿等皆有雕刻。一、二进,三、五架梁及卷棚上宽柱用材大。第三进有搂,且地面高出二进。砖砌墙,三合土地面,鼓形、方形石柱础,墙内茅岗糊泥隔墙一层。有砖砌门楼,三楼四柱,砖檐翘角,上有墨书“褒忠流芳”四字,有简单壁画,麻石门框。根据建筑风格及宗谱记载,该建筑为清代乾隆辛卯年建,建筑年代相对确切,雕刻精美,保存较好,历史久远,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