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政和县旅游
政和县文物古迹介绍
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云根书院位于政和县城南青龙山上,临近烈士陵园,每日都有众多政和及外地游客登临书院。新建的云根书院,远远望去,规模恢宏,蔚为壮观;书院建筑群是仿宋建筑风格,体现理学文化,格调高雅,风貌独特,古色古香。沿着石阶往上走,首先见到的是高高矗立的牌坊,书院内建筑群的主体有朱子阁、先贤祠、天光云影楼、碑廊以及朱熹雕像等部分,院内亭阁游廊、小桥流水和院外青山绿水相互映衬,书院更显得气宇轩昂。站在最高处的朱子阁上,临风凭栏,山川河流、阡陌田畴、桥梁楼宇熊城美景尽收眼底。书院总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工程于2004年8月动工,历时3年,2006年10月竣工,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屏水尾桥
锦屏水尾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岭腰乡锦屏村尾的乐平溪上,是政和境内保存完好的伸臂式平梁木廊桥。该桥创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因年久破损,上世纪80年代初曾进行过一次修葺,现有建筑基本保持旧貌。该桥长26.2米,宽5米,净跨20.2米,孔高4.8米。桥廊屋高4.75米,悬山顶,抬梁穿斗式结构。立柱40根,9开间。两侧设栏板、雨披。古时该桥为闽北通往浙南及政和通往寿宁和闽东的交通孔道。据传该桥入口处原镌刻有一幅对联:“闽浙赣三省皆由斯道;松政寿诸县必过此桥”,现已不存在。近代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该桥的交通功能消弱,但因该桥地处锦屏古杉群边沿,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滩桥
龙滩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楼下村龙滩自然村的翠溪峡谷中,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景区仅2公里。该桥于1962年底动工建造,1965年建成,历时3年多,共使用百年以上树龄杉木800余根,其中有一部分是楼下村村民献出的建房木料。龙滩桥是政和县解放后建造的首座木拱廊桥,桥长31米,宽5米,净跨23米。桥面廊屋高4.2米,共12开间,64根立柱,抬梁穿斗式结构,悬山顶覆以青瓦,桥两侧覆盖杉木风雨板。该桥主墨系年轻木匠师傅杨显华(澄源乡叶甘地村人),石匠为浙江泰顺师傅董金钵。该桥建造于政治风云变幻不断的上世纪60年代,桥梁上至今留下许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平镇西表村内,原为西表村魏氏祠堂,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1934年8月中旬,中央红军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在团长黄立贵、政委陈一率领下,挺进建(瓯)松(溪)政(和),直捣东平镇,开辟了广泛的根据地。9月初在西表村魏氏祠堂召开建松政边区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建松政革命委员会,由当地农-动的领导人杨顺礼任主席。下旬,在凤池村召开声势浩大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告成立建松政苏维埃政府,在政和的东平一带及松溪的路桥、梅口,水吉的姜地、龙安、浦城的水北、豪村等地全面开展土改运动,推动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苏维埃政府下辖七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政和第一支部旧址
中共政和第一支部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平镇凤头村内。1928年,共产党员杨则仕被秘密派回家乡凤头开展革命活动,组织“读书会”,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1929年7月,杨则仕在杨氏祠堂主持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政和支部,杨任书记。杨氏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共置一厅十三室,面积760平方米,陈列着杨则仕等17位革命烈士事迹、中共政和支部旧址纪念碑、革命遗物纪念室、建松政边区地形图,以及杨则仕、陈贵芳等革命志士的手迹、题词等十余件,革命文物20多件,革命历史图片47张,中央、省领导题词20多件,具有重要的文献和纪念价值。县委、县政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铁坑李三娘祖殿
铁坑李三娘祖殿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北朝西南,由大殿、戏台、梳妆楼等组成,建于山涧之上,山间小路从戏台和大殿之中间穿过,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大殿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4)重建,面阔三间,进深10米,穿斗式梁架,歇山顶。戏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与大殿相对,面宽4米,进深6米,两侧厢廊,用八角覆斗式藻井,藻壁上绘人物故事图,重檐歇山顶。左侧梳妆楼为民国时期重建。大殿内供奉“陈靖姑”、“林九姑”、“李三娘”三位夫人,为“李三娘”祖殿。2013年,铁坑李三娘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坂头花桥
坂头花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坂头村蟠溪上。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道光年间二次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民国元年(1911年)毁于火,民国3年重建。1982年重修。为楼阁式石拱木构单孔风雨廊桥,净跨12.2米,13开间,面宽8米,高16米,南北走向,桥长40米。中央主楼三层翘檐,南北偏楼二层翘檐,每翘檐挂风铃,现尚存九个。桥柱6排80根,桥柱及梁枋上有楹联30余幅。顶有覆盆式藻井,拱、梁、柱绘人物故事、花卉图案。桥内设神龛9个,内塑神像,桥中亭和两端桥亭建有0。桥拱左右两侧的石缝中露出两把宝剑的剑尖,直指溪面。桥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山桥
后山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岭腰乡后山村乐平溪上,始建于明代,现建筑为清嘉庆己未四年(1799年)二月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于1969年和2001年两次重修。该桥为典型木拱廊桥,桥长41.5米,宽5米,净跨度32米,孔高8.4米,廊屋高4.5米,除桥两头的两处高大桥墩由石头砌成,以做桥的支力点外,桥的主体部分均由古杉木交叉搭拱建成。桥面上立柱72根,建桥屋17间。桥的东、西两边建有栏板并覆以三层雨披。桥屋横梁及方椽上原绘有字画,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据桥屋主梁上文字,该桥在清代重建时主墨木匠为宁德师傅李正满和张新佑;石匠也系宁德师傅苏成贵和苏成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溪桥
赤溪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澄源乡下赤溪村西南300米处。该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该桥为木拱廊桥,单孔,桥长33.5米,面阔5米,拱高9米,净跨24米。采用三节苗和五节苗两个系统八字架拱成,结构复杂而牢固,是古廊桥中典型之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桥廊屋内立柱60根,13开间,中心间屋面重檐悬山,翼角微翘,内绘八卦。桥屋两侧鳞叠铺设风雨板,并开各种几何形窗孔。赤溪村民绝大多数为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后裔,赤溪桥也系颜氏家族集资建造,虽经200多年风风雨雨,至今仍然坚固如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梨溪桥
大梨溪桥又名交龙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澄源乡大梨溪村北约100米处,地处政和、寿宁、周宁三县交界区,为古代往来三县之交通孔道。该桥架于暖溪支流大梨溪上,因桥东为狮子山,桥西为凤凰山,当地人视两山为两条龙,故取名交龙桥。该桥始建年代失考,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秋重建,1949年曾再次修葺。该桥为木拱廊桥,长27.8米,宽5米,净跨14.5米,孔高6米。桥面建廊屋13间,立柱56根。廊屋高4米,中亭廊高6米,设神龛祀观音。桥西建交龙宝殿,祀临水三夫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洋后桥
洋后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外屯乡外屯村洋后自然村,系木拱廊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桥拱跨度33米,宽4.86米,桥屋屋顶距河面25.6米。桥面立柱4排共48根,有桥屋11间。该桥位于古驿道之要冲处,历史上虽曾多次维修,但因年深月久,频遭风雨及洪水侵袭,桥台下陷,桥身倾斜。2007年5月,由本村人吴守木担纲,对该桥进行整体抬升矫正,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历时9个月竣工,从而使该桥得到完好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坂桥
下坂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王大厝村下坂自然村的当溪上,为典型八字撑木拱廊桥。创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十月,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重建,现建筑为1987年6月重修。该桥长37.5米,宽4.5米,拱跨18.5米,高出水面7.5米。桥屋为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桥廊设48根立柱,成11开间。两侧设木栅栏和三层雨披,并开各种图形雕窗。此桥在光绪年间重建时的主墨木匠师傅是寿宁县上禾溪人林士光和林士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福寺
宝福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铁山镇高林村,始建于唐贞观初,永隆元年(680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宣统二年(1910年)屡有修建,1989年民间集资重修。座北朝南,系土木结构多体联合式建筑群,占地6800平方米,有殿、室、司、库等100间,主殿大雄宝殿宽26米,进深18米,高约8米,金柱直径0.5米。两侧为偏殿、回廊、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最盛时僧徒达300余人,为政和县境最古老的庙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节庙
英节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村东侧,始建于宋崇宁间(1102—1106年),为祭祀福建招讨使张谨之神庙,塑有张谨夫妇及部将郭荣等金身。后屡有重建,现存大殿、戏台先后为清康熙元年(1662年)和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建。占地420平方米,大殿面宽3间,进深14.2米。两侧砌封火山墙,抬梁式结构,梭形金柱。戏台重檐歇山顶,内有八角藻井,壁上保存有四平戏戏神壁画,该古戏台被载《中国戏剧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清坤宁宝塔
乾清坤宁宝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城郊官湖村东南约500米佛字山东北面的临河山崖上,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十二月。为石构仿楼阁式实心塔,须弥座,六角七层,通高8米,塔身由每面宽45厘米、高41厘米的整块花岗石彻成,由下而上逐层收分,每面有浮雕佛像一尊,共42尊,束腰处及上袱每面均阴刻铭文。1982年因山体崩塌危及石塔,遂将塔往西南方向拆建后移20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铁山镇凤林村莲花峰下,五代晋天福四年(公元940年)僧掌轩始建,清康熙五十年僧心镜募捐重建。寺庙西侧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祖父朱森之墓,北侧有明朝广东市舶提举升两淮都盐使司卢亮之墓,两墓均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福建提学佥事周孟中及邑人吴宪言、王窗等在寺左建有启贤祠,后圮。2000年,乡人在原址建朱子祠,为两重翘檐殿堂,内供朱熹塑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森墓
朱森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铁山镇凤林村护国寺西侧。朱森(1075—1125年),字良材,号退翁、退林,宋理学家朱熹之祖父。宣和五年(1123年)其子朱松尉政和时迎养官舍,病卒葬于凤林村护国寺西侧。墓坐西北朝东南,现存碑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福建按察司佥事周孟中所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政和县革命烈士陵园
政和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政和县熊山街道南门社区飞凤山公园,时代为1977。政和县革命烈士陵园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赛茶银古道
锦赛茶银古道位于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澄源乡黄岭村,时代为唐—宋。锦赛茶银古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烈士陵园
陈氏烈士陵园位于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下凤林山,时代为1954。陈氏烈士陵园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