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普洱市 > 景谷旅游
景谷文物古迹介绍
大仙人脚佛寺
大仙人脚佛寺景谷的仙迹之多,是祖国名山大川中无以论比的,就云南所走过的8个地州60多个县市中,多数是人文景观,而景谷的自然景观中,随便屈指一数便可列举十多处。而且,永平大仙人脚仙迹不但很有名气,这里的故事不是口头传说,确是佛经经书实录记载的。景谷大仙人脚佛寺汉文傣文碑-云南普洱,云南普洱景谷县是一个汉文化与傣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地方,不少文物古迹反映出了这一点。在景谷县永平镇昔峨村大仙人脚佛寺内,就有一块汉文傣文碑。大仙人脚佛寺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妒85),傣语称“坝0贯”,属南传上座部佛教,此碑是大仙人脚傣族佛寺的建寺碑,石碑高3米,宽1.5米.石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谷大石寺
景谷大石寺在气势磅礴的云岭无量山余脉南端,有一座山峦叠翠,异峰突起的山峰,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刺云天,峰顶悬岩巨石之上耸立着一座惊心动魄,凌云星辰的道教寺观,这就是数百年来远近闻名而风光奇丽的景谷大石寺。大石寺在景谷县景谷乡文山海孜文笔山顶悬岩之上,海拔2200米,岩高坡陡,有陕西华山之险,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之奇,历代骚人韵士登临观赏,刻石题词,赞叹这不可多得的天工奇作。大石寺从景谷驱车,可直登大石寺绝顶。就在螺蛳形盘旋的海孜文笔山顶上,那300多万年前由砾石沉积而成的两个圆周宽约100余米的巨大砾石在地壳无能无能运动时期,从海底被抬升高过了峰顶。这两个大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
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主要指勐卧佛寺双塔、迁糯佛寺、芒岛佛寺。勐卧佛寺双塔俗称“树包塔·塔包树”,处于距县城1公里的威远镇威远村大寨。建于明末清初的“树包塔、塔包树”塔刹已被菩提树包裹于塔中,菩提树枝叶繁茂,树冠高约25米,树干直径2米,以其粗壮根茎将整个佛塔缠绕,紧紧地把塔身包裹在其中,塔身刻有佛传故事、民间传说、动植物花卉等石刻浮雕,是景谷独有的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奇观,数百年来吸引着广大的南传佛教信徒和国内外宾客、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东南亚一带富有盛名。迁糯佛寺为傣族南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1778年,历经230余年保存至今。建筑风格融傣、汉、当地民族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树包塔塔包树
位于景谷县城大寨官缅寺内。树包塔在寺东侧,这是一座下方上圆的葫芦形砂石浮雕塔。塔座方长4米余,塔高10余米,1株两围多粗的大榕树,生长在塔顶中央,树冠散开,偈一把擎天巨伞插在塔中,塔外又有无数粗装的树根把石塔紧紧楼在怀中。树塔如融一体、美妙和谐。塔包树在寺西侧,也是下方上圆的葫芦形砂石浮雕塔。1株一围多粗的榕树从塔中心长出来。由于树龄不大,树阴遮盖仅方圆10多米。雄伟壮实的白塔从四方把大榕树紧紧地包裹在中心。塔边清泉淙淙,伴以和尚朗朗诵经声,给人一种悠远旷世的感觉。两座佛塔均建于1644年。由于景谷气候湿润,鸟雀把大榕树种子带落进佛塔的砖缝中,天长日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谷营盘文笔塔
景谷营盘文笔塔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水平镇营盘村景(谷)临(沧)公路54公里路旁,有一座密格式梯形砖石风水塔,这就是景谷营盘的文笔塔,在绿树松林环绕的丘陵之中,塔尖似玉笋刺入云空,塔有六方共八层,塔基质料为红砂石,塔身为青砖,塔高15.7米.塔基一层,塔身七层,塔顶呈一锥形,塔基每边宽3.2米,高1.68米,塔身每层商1.93米,塔基座中部六边均有石雕图案,内容有动物花卉人物,塔身第六层各方均有高1.2米,宽0.85米的塔门孔,塔旁立有石碑,记述其建塔经过。1988年11月,景谷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云南省景谷县水平镇营盘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迁糯佛寺
迁糯佛寺位于景谷县迁糯村,系清代古建筑,建于1778年。整座佛寺由山门、大殿、布书亭、僧舍、拜佛者宿舍等几部分组成。山门全仿内地汉传佛教的形式,高十八米,宽七米。正面设三道门,中为大门,两边各一侧门。整体为牌楼结构,上段为木质,下段为石质基础,底部为须弥座支撑着牌楼。顶部为三重檐,覆盖青灰瓦,檐角上翘。牌楼天中用汉文书写「清佛寺」三个大字,字体工整严谨,落款「乾隆戊戌季春谷旦」。重檐下有龙、云纹等浮雕。过去有山门外曾有照壁和一对石狮,「文革」期间毁坏无存。不远处尚存一株高约三十多米,粗达数围的菩提树,青翠欲滴。山门内面的牌楼上也用汉文书写「福贵门」三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