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 > 沁县旅游
沁县文物古迹介绍
南涅水石刻馆
南涅水石刻馆南涅水石刻馆又称“二郎山石刻馆”,位于沁县城南的二郎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在沁县城东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出土各类石刻造像1100余块,据石刻题记,为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1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历代积累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比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的年代还要早,为妥善保存这批文物,国家拔专款于1984年开始筹建“南涅水石刻馆”并于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使这批艺术珍品重放光彩。乞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座民间石刻艺术专题陈列馆,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内容之丰富居全国之首。其流派多样,风格不—,多以白砂岩雕凿而成,有浓郁的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县大云禅院
大云禅院在沁县城西13千米的郭村镇郭村村中。四周民舍毗邻,林木掩映。据碑碣与沁州志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北宋重建寺院,金大定十二年(1180年)重修时买到空名院额一道,题名大云禅院。金崇庆元年(1212年)正式敕用。元明清时期屡有修葺。寺院坐北向南,共有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两侧有朵殿、配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前殿、后殿等主体建筑。前殿,亦称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梁架简洁,斗拱精致,菱形格扇,拦额雀替,雕刻华丽,为清代重修时的风格。后殿为寺院中现存的一座主要建筑,广深三间,高台筑殿,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县普照寺大殿
长治普照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西8公里的郭村镇开村村东。寺院依山傍水,林木掩阴,视野广阔,景色优美。据清雍正年间《杭州志》载,寺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唐元和年间(806-820)大修,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顺治(1644-1661)、雍正年间(1723-1735)屡有增建与修葺。寺坐北向南,原为西进院落。中轴线上原有天王殿(南殿)、大佛殿(中殿)、观音殿(后殿),两侧配殿、厢房、节义堂等建筑。并有方形千佛碑一通、大石佛像等石刻造像多尊。是上党地区以建筑宏伟而著称的佛教寺院之一。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涅水洪教院
洪教院洪教院(第三批省保)时代:金地址: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始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年间(1161---1170年)重修,正殿明间檐下悬挂匾额一方,题“敕之院”,右侧题“大定九年六月”。据寺内现存元代石碣记载,元至元八年(1271年)整葺法堂,补修佛殿、院基,明、清两代均有修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465平方米。呈三进院落,中轴线依次有山门(仅存遗址,建筑已毁)、前殿、过殿、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为元代建筑,前殿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遗构。正殿坐落于高1米的砖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方形。单檐悬山式屋顶。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坐落在沁县城南笔峰山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反动派挑起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并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了疯狂进攻。在此危急关头,党中央指定从太岳老区沁县选调一批优秀翻身青年充实中央警备团。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解放区,保卫翻身果实,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解放的沁县人民,于1947年掀起了“二月二大参军”热潮。几天之内12万人口的沁县,5000男儿踊跃报名,3500名优秀青年组成“保卫毛主席先锋队”,光荣入伍,并从中精选出250名优秀分子奔赴陕北,直接担负起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光荣任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圣天寺
在山西沁县城东30公里东郎村北侧。始建于晋,宋、元、明、清各代有修葺。前后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大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等。中殿历史较早,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出檐深远,翼角恽飞,殿顶单檐歇山式,举折平缓。梁架全部露明,四椽伏乳伏在金柱上搭交,结构规整,手法洗炼。檐下拱伸出华拱两跳,手法斗拱用真昂,直接承托檐部负荷,显系宋制。殿内壁画明代所绘,内容为佛、菩萨、胁侍等,着色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为主,面形秀润,姿态端庄,色调纯朴,工艺尚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时代:北魏至宋地址:沁县城内南涅水石刻位于沁县牛寺乡南涅水村,是近代发现的重要佛教石刻大型窖藏,因其出土地南涅水村命名。石刻中纪年最早的为北魏永平三年(510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包括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北宋时期的佛教石刻精美作品,主要有造像塔、单体造像、造像碑、碑碣等四种形式。造像塔即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型石块叠垒成塔形,为国内稀有。现存造像塔共53座,由389块刻石组成,每块刻石四面开龛,以佛、菩萨为主像。佛龛周边雕饰有建筑、帷幔、飞天、杂技、鸟兽、百卉、树木等图像,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逼真。单体造像有1161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县永庆寺
笔峰山永庆寺位于沁县二郎山森林公园北部,相传始建于隋唐年间,先名大悲寺,明万历36年沈王赐“永庆禅院”,历代多次修葺、增修,建筑宏伟,规模宏大,可惜寺院建筑全毁于近代战火。明末清初,尺木禅师主持永庆寺期间,广交乡间有名望的老年人,大力宣扬佛法。2003年,沁县张国荣开始复建永庆寺,已修复大雄宝殿及东西厢房,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前来烧香拜佛的游客络绎不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阏舆古城及墓地
阏舆古城及墓地阏舆古城及墓地(第二批省保)时代:东周地址:沁县册村乡乌苏村西南方是古代一处十分重要的聚落遗址,为兵家必争之地。阏舆古城战国时属韩,后属赵。1973年在村北发现了多处战国墓群。1979年在村东的古城遗址内发现大量的东周陶片和古城墙遗迹,经考证,为阏舆古城址。原地形地貌未有建设性破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胜洪济寺
仁胜洪济寺(第五批省保)时代:金、明地址:长治市沁县郭村镇仁胜村仁胜洪济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该庙于金代重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原规模较大,现存前殿、献亭、后殿,有碑二通。后殿位居献亭之后,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式屋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昂,敦厚肥硕。前檐木柱粗壮挺拔,均有卷杀,柱升起与侧角度均明显,阑额、普拍枋制作规整。前殿和后殿内使用原始材料粗略加工后的梁材,大叉手、荷叶墩等做法仍具有早期建筑特点。寺内现存金、清重修碑2通,惟金贞祐二年(1214)赐额重修碑较为珍贵,碑为青石制,通高2.7米,龟形碑座,碑身光洁如镜,碑首呈半圆形,碑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