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密市旅游
新密市文物古迹介绍
1、新密新寨遗址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新密市城东23公里处刘寨乡新寨村。遗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北部为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中部和南部为二里头文化遗存。1979年3~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试掘。该遗址包含有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存,龙山文化窖穴有圆形、椭圆形和袋形三种,直径为2~3米,深为0.9~1.8米。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有深腹罐、鼎、甑、盆、碗等;石器较少,仅有刀、锛和石镞等。二里头文化的窖穴有圆形和袋状两种,圆形较小,直径约1.3~1.7米;袋状较大,直径2.7~2.95米。墓葬多为瓮棺葬,内葬一个不足周岁的婴儿。出土遗物以陶器为多,器类大致与龙山文化相同,而且具有二里头文化早期特征。该遗址对探索夏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城寨城址
古城寨城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城址规模宏大,面积176500平方米,周围环绕护城河。城外西南部是仰韶文化遗址,北面、东面是龙山文化遗址。在古城寨城址的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龙山时代夯筑建筑群,清理出大型房基两座。其中一号房基为南北长方形,是一座中国目前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宫殿式建筑。另外,还清理出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及战国时期的各类灰坑、灰沟、陶窑、水井等,出土了一大批石、骨、蚌、陶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古城寨城址为探索夏文化、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国家文物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马良沟遗址
马良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城东15公里来集乡马良沟村。遗址东临如堂庙河,西临瓦窑沟河,处于这两条小河的中间地带,高出河床约60米。遗址南北长224米,东西宽57米,面积约1.28万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78年。马良沟遗址时代经测定距今6852±100年。1979年5月,原开封地区文管会和密县文管会进行试掘,揭露面积80平方米,文化层厚0.65~0.7米,清理灰坑2个。灰坑呈圆形,出土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还有少许灰陶。器形有罐、碗、三足钵、双耳壶等。其中一件三足钵底部钻孔,多者7孔。马良沟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原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提供了珍贵资料。第二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屏峰塔
屏峰塔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城区青屏山顶西侧。清顺治十年(1653年),知县李鹏鸣始建,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张廷玺、王绶林重修。屏峰塔,又名文峰塔,塔高9层,高19.045米。塔身为青砖垒砌,每层有六角形密檐式的叠涩层,微微向外展出。塔基呈3.25米的正方形。高0.9米,塔身最下层与塔基为青石垒砌。塔顶有铁铸宝葫芦形塔刹。塔身中、下部有塔铭,铭文曰“屏峰塔”三个楷书大字和建造年月。屏峰塔为新密市城区标志性建筑,是新密市仅存的两座塔之一,对研究新密的历史原貌和清代筑塔史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药王庙与老君庙
药王庙,俗称药庙。位于新密市东南7.2公里来集镇李堂村北。创建无考,从清嘉庆元年起(1796年)五次重修,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庙内现存建筑为两进院,有山门、大殿、厢房等。老君庙,位于新密市东南7.2公里来集乡李堂村北侧。坐北朝南,据清乾隆48年(1783年)《重修老君庙碑记》记载:“庙清初始建”。面积1150平方米,现存山门、东西廊房、拜殿、大殿等建筑。药王庙与老君庙是新密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体,面积较大,庙内碑刻众多,对研究中原地区古建筑有较高历史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冯京墓
冯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村南,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经发掘证实为冯京及其三个夫人合葬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现地面已无封土。冯京,(1021—1094)北宋名臣,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进士出身,仁宗时曾拜龙图阁学士知扬州,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又出使安抚陕西,知太原府。神宗时,擢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亳州(今安徽亳县)成都府。神宗复召入朝。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八月葬于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之祖茔,三夫人附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杨岭塔
杨岭塔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6公里平陌镇崔沟村西杨岭上。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月,知县杨泰起建该塔。砖砌方形,塔刹为青石凿造,高15米,底边长3.3米,共7层,每层之间有砖砌叠涩沿,第七层中空,四面有半圆式劵门,门上均有砖雕四个大字。青石质基座略宽于一层塔体,高0.8米。塔身南中部有密县知县杨泰起题诗石碣一方,诗曰:“三峰鼎峙透,青霄水带山,环佳气饶维,岳嵩高垂荫”。杨岭塔保存十分完整,造型古朴大方,纪年明确,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及塔式建筑具有较高价值。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刘堂庙革命旧址
刘堂庙革命旧址位于新密市白寨乡刘堂村。因旧址在村东刘堂庙,故名。刘堂庙坐东向西,有庙宇30余间,东屋6间,南屋3间,北屋3间,均为硬山灰瓦顶。1925年12月在此建立密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接着建立密县第一个党小组—中共刘堂党小组。1927年党组织遭到破坏后重新建立农会,发展党员,组建支部开展党的工作。1938年,豫西党委书记刘之久来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筹建了中共密县党支部。同年6月,由支部升为“中共密县委员会”,尚寅宾任书记,后又派关宪州接任县委书记。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9、杨万辉故居
杨万辉,清道光监生,字耀山,号菜猗,祖居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村。因经商家资颇丰,在县令杨炳昆倡导下耗资千余,历时15载,建成实颖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为大隗镇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杨万辉故居位于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村,坐西朝东,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现存三套南北并列、结构相同的四合院,均由大门、二门、东西厢房和主楼组成,皆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该民居保存完整,规模较大,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及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密国城遗址
密国城遗址位于新密市大隗镇大隗村,南邻洧水河,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96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保存有西周时期及汉代城墙,均为夯土筑成,汉代城墙保存较好。另外,在城址内还发现多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陶器残片、兽骨、筒瓦、板瓦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西周时期延续至汉代的大型城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深厚,城墙保存较好,时代延续较长,对于研究商、周时期以及汉代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山头湾夜校农民协会旧址
山头湾夜校农民协会旧址,位于新密市东南大隗镇进化村(原名山头湾村),1924年春,密县早期著名革命人士张书印在此创办平民夜校,使密县的平民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25年张书印、樊百全在山头湾村首先成立密县东南区第一个农民协会。1926年张书印在密县地下党的支持下又成立农民自卫军,队员达100余人。旧址现存房14间,为砖瓦结构的农村四合院建筑。其南屋4间,为农民协会旧址;西屋3间,为平民夜校;东屋4间为电话处;北屋3间,为农民自卫军住所。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沙石嘴遗址
沙石嘴遗址位于新密市城东约20公里岳村乡苇园村南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时代的遗址。遗址西、北两面临河。地表和沟壕断崖上暴露出堆积很厚的文化层。遗物中生产工具有石铲、石斧、石刀等,从器物的形制、纹饰特点看,属仰韶文化遗存。在仰韶文化层之上还叠压有龙山早期文化层,下部及河岸上还有宋代采煤矿井遗存。沙石嘴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一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后士郭壁画墓
后士郭壁画墓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地面上现存4个土冢,5座汉墓。1963~1964年,发掘2座;1978年发掘1座。3座墓均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形制基本相同,由斜坡墓道、圆券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北主室和西侧室组成。北主室前壁正中树一立柱,柱承一斗。其中,后士郭1号墓出土的陶仓楼所绘彩色收租图,描绘细致,形象生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为研究汉代艺术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香峪寺造像佛龛
香峪寺造像佛龛位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国公岭村香峪寺北200米处。佛龛坐北朝南,建造于东魏天平二年(535年),刻凿在香峪山半山腰悬崖峭壁上,高1.98米,上宽1.8米,下宽2.28米,深1.3米,由8尊造像组成,本尊为卢舍那佛,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胁侍菩萨和二力士。香峪寺造像佛龛,雕刻技法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并有纪年与实物相佐证,对研究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书法及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补子庙遗址
补子庙遗址位于新密市牛店镇潭村湾村西北的绥水河北岸。补国城位于遗址中心,明、清时期在原城址四周筑有夯土寨墙,名曰龙山寨,因寨内有补子庙,故名。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城墙保存完整,对于研究仰韶时期文化及筑城技术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力牧台遗址
力牧台遗址位于新密市刘寨镇台岗村西南的岗岭上,力牧台又称拜将台,传说黄帝在此拜力牧为大将,故名。台高15米,由上而下分四层台基,均为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145米,南北宽133米,面积2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及夯层中保存有筒瓦、板瓦、残砖等建筑材料。该遗址是一处东周时期大型活动场所遗址。该遗址夯筑面积巨大,夯层明显,文化内涵丰富,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新密郭氏祠堂
郭氏祠堂,位于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五里店村东。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后经兵燹毁坏,清咸丰十年(公元1830)重建,座北面南,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大门楼、二门、影壁、大殿,大门位于南端正中,两侧有顺山房各三间,均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廊,保存十分完整。祠堂内存有明、清代石碑2余通,墓志铭2块;石狮、石门墩各一对,为明代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助泉寺
助泉寺原名海会寺,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西,该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依地势而建,共三进院,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二门殿、大雄宝殿、后殿及大殿东西两侧配殿等房舍,均为明、清时期硬山式建筑,其中大雄宝殿最为壮观。寺内还存有明、清时期重修碑碣10余通。助泉寺规模较大,布局合理,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河西马遗址
河西马遗址位于新密市曲梁镇河西马村五组东侧,东邻寺河,南临溱水河,遗址处于两河相汇的高台地上,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75米,面积315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文化层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残片、兽骨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夏、商时期的聚落遗址。河西马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于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及夏、商时期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郑庄公墓
郑庄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王岗村东500米,坐北朝南,地处三面临河的台地上,东距溱水、南距洧水各1.5公里,柳溪环其左。墓冢高大,高10米,周长125米,夯土筑成。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曾联合齐、鲁,击败宋、卫,兼并许国,并使郑国在中原逐渐取得霸主地位。公元前701年卒,葬此。该墓对于研究春秋时期诸侯墓葬布局以及春秋时期郑国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