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昌吉旅游
昌吉文物古迹介绍
1、昌吉古城
昌吉古城位于昌吉市内,俗称唐朝城,80年代初,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派考古人员作过实地调查,此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城墙夯筑,夯层厚约6厘米,1964年时还残存东城墙500米,北城墙600米,残存城墙最高约6米,墙顶最宽处约3米,北城墙基本完好,有15个马面,瓮城以西8个,以东7个,马面宽约19米,间距约30米,古城内南北向有分个大土台,主高约5米,土台用土坯垒砌土坯长驹子宽20厘米,厚12厘米,但另4个土台为夯筑,夯层厚约8厘米,与城墙的筑法一致,说明这些土台与古城墙是同一时期的建筑,由于基建施工,在古城内发现了两处较重要的遗址和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三清宫遗址
三清宫遗址三清宫位于县城东门外水磨河高坡处,建于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又名“疙瘩庙”、“封神庙”。因供奉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而得名,由道教全真派弟子捐建。此后又捐建“斗母宫”,道家与佛家融合在这里充分体现,使人难辨佛道。1949年,斗母宫竣工,三清宫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到1964年,经过70多年的修建,三清宫已有相当规模。历史上,庙内香火旺盛,更有抽签、问卜,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五月五赶庙会的居民川流不息。现存三清宫坐北朝南,分东西两个殿平行并列,历-革期间被彻底毁坏,建筑如同一般平房,建筑风格不突出,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回鹘寺
回鹘寺位于北庭古城西700米处,是目前北疆地区仅存的回鹘寺庙遗址,规模宏伟,风格独特,寺庙座北朝南,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共有15个洞龛、8座配殿、4座库房、5座僧舍,组成一个四合院落,正殿残高14.3米,配殿残高0.2-4米不等,北面正殿两侧排列着上下两层佛洞,东西配殿尚存许多佛塑,内中佛祖、菩萨、罗汉、天王、神狮依稀可辩,其中有一卧佛,长达9米,为佛祖涅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卧佛对面存有一幅壁画,画工精细,色彩鲜艳,-回鹘文字,清晰可见,西配殿内的佛塑或坐或站,情态各异,反映出当时佛教文化的发达程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庙尔沟达坂旅游区
庙尔沟达坂旅游区昌吉市庙尔沟天山风光旅游区主要展示庙尔沟草原的自然风光和哈萨克民族风情。该地区青山环抱、松林如涛、河流湍急、植被茂盛,景色层次分明、对比明显、构图精巧,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外,还具有浓郁哈萨克民族风情和草原文化的姑娘追、阿肯弹唱、赛马、叨羊、摔跤和夜间篝火晚会。游客还可体验哈萨克牧民的草原生活和领略哈萨克牧民热情、豪放的性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昌吉北庄子古城
昌吉北庄子古城位于阜康市滋泥泉子乡北庄子北面,这里土地肥沃,河道纵横,早在春秋战略时期,先民们就曾在此繁衍、游牧,丝绸之路开辟后,这里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隘,古城略呈方形,南北长240米,东西宽230米,高4至6米,基宽10至15米,夯筑城垣,周围筑有马面,西南隅有长40米宽和30米的土墩,是角楼遗迹,城南、城西护城河遗迹尚可辨认,宽约30至50米,深约2至3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西王母祖庙
西王母祖庙,始建于元朝,距今八百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曾三次维修,最后一次毁坏是在1932年,为我国著名的道教名观。1999年4月在原庙址上重建西王母祖庙,重建的西王母祖庙基本保留了原庙的建筑风格,该庙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9平方米,座落在天池的东岸,为天池的重要景观之一。因为它供奉的是王母娘娘,故又被称作“娘娘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古城子大漠景观
古城子大漠景观古城子大漠景观以干旱沙漠自然风景为主要特征,其景观类型有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古海陆相化石、火山口等地质胜迹,加之大漠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等,计6个景区、16个景点,其景观内涵极为丰富。尤其是魔鬼城、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将军戈壁诸景,为古城大漠经典景观,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昌吉铁瓦寺遗址
昌吉铁瓦寺遗址位于阜康市瑶池哈萨克族自治乡境内,是为纪念元代长春真人邱处机而建的道教寺院,现建筑全毁,建筑特征不详,从残存遗迹看,原规模长45米,宽45米,面积2025平米,青砖筑砌,因其顶部用生铁瓦覆盖故名铁瓦寺,又名福寿寺,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九年,扩建南北两陪殿,盛时从道者百余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塔西河风景段
位于玛纳斯县塔西河乡,距县城40多公里,两岸是红色的株罗纪山峰,山体造型奇特。上游有一瀑布,落差十余米,周围云杉环抱,景色秀丽幽静。河谷生长着大量的山杨和灌木林。山坡是茂密的墓地。奇山、松林、瀑布、草原,整个景色红水碧、天蓝草绿,环境十分优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玛纳斯县大佛寺
玛纳斯县大佛寺位于玛纳斯县城西南头宫乡的农民住宅区内,是当地民间佛教活动的寺院,全寺由四个殿堂组成,正殿为大雄宝殿,其中正面有如来佛塑像,旁边有十八罗汉等塑像;两个偏殿分别为观音殿和地藏殿,其中有观音菩萨、文殊、普贤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米泉娘娘庙
米泉娘娘庙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哈萨克瑶池自治乡境内,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传说人物西王母而建的,逐渐演变为道教崇拜的偶像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阿魏滩古城
阿魏滩古城阿魏滩古城,民间称“元城子”。位于阿魏滩西3.5公里处,濒临呼图壁河,占地18500平方米。据初步考证,该城建于宋元时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玛纳斯古城遗址
玛纳斯县城东北3公里处的头工乡楼南村,有一座被当地群众称为“破城子”的古城,古城四周残留着破败的城墙,这就是玛纳斯古城遗址,曾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军镇。玛纳斯古城,俗称“楼南古城”或“破城子”,早在1990年就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古城遗址地上地下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来看,此城的年代与天山北麓上的昌吉古城、六运古城、北庄子古城大致相当。由于历史原因,古城内有部分土地被开垦为耕地,甚至古城的西城墙遗址还被碾压成了当地农民耕种机械通行的便道。2019年,玛纳斯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位于木垒县东城乡四道沟,距离县城10公里,东西为河沟地带,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根据考古专家对四道沟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遗址分为早、晚两期。地层五、六两层为早期,距今3000多年;一、二、三层为晚期,距今2400年。1977年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工作队和县文化馆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清理出两个探沟,6个探方,6座墓葬,100余件历史文物。这些历史文物中有石球、石锄、石纺轮、磨谷器、石杵、铜刀、笄,饰件有骨针、骨饰、有陶纺轮、陶盆等。在众多的土石器中,有一状似生殖器的石祖尤为珍贵。由于当时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人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人口增长缓慢。他们认为,生育是件神圣的事,男性生殖器背后有一个神灵。于是他们用石头打磨出男性生殖器形状的石祖,作为崇拜物而加以供奉,以祈求部落人丁兴旺。这种崇拜与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具有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昌吉州境内烽燧群
昌吉州烽燧群东起木垒县,西到玛纳斯,贯穿在古丝绸之路上,长300多公里,时代从最早的唐朝至最晚的清朝,跨度有1000余年。每个烽火台之间间隔也不一样,有五里墩和十里墩,昌吉市的烽火台间隔呼图壁的烽火台三十里,被命名为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是清朝时期修建。三十里墩烽火台坐落昌吉市榆树沟镇芦草沟古城西面约78米处,整个烽火台躲藏于茂盛的榆树林中,邻近是一个旷费的炼油厂,烽火台主体是四棱台形,底边长5.1米,顶边长约2米,高5米,占地26平方米,整个台体以黄土夯筑,夯层厚十多公分。通过200多年的风吹雨淋,烽火台一侧有些垮塌,其它三面保管较完好,但已找不到上去的台阶。呼图壁县两座烽火台分别位于五工台镇和二十里店镇,这两座相距不足10公里的烽火台一座是唐代早期的,另一座是清代晚期,年代相距近1000年,昌吉州境内目前这样的烽火台总共有22座。由于这些遗址分布广泛,加上气候因素、风沙侵蚀、及人为破坏等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