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巴中市旅游
巴中市文物古迹介绍
81、巴州红军石刻标语
1.铜岭碑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范围:标语东、南、向北外延10米,向西外延至崖壁末端。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2.马家河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范围:标语本体向东外延10米至山坡,向西外延20米至马家河边,向南外延10米至小路旁,向北外延10米至山坡。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3.禹王宫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范围:石刻标语四周边缘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4.卡门坡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范围:石刻标语本体向东外延15米,以红军石刻标语所在崖壁顶端为基础向西外延5米,石刻标语南部边缘向南外延15米,石刻标语北部边缘向北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5.回龙寨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范围:西南、东南、西北面以回龙寨自然崖壁外延50米,东北面以寨门外延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6.锅口垭红军石刻标语(巴州区)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2、南江县红军石刻标语
1.红四门红军石刻标语(南江县)保护范围:红四门门洞口顺门洞方向各外延10米,门洞口两侧顺城墙各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2.长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及石刻标语(南江县)保护范围:禹王宫山门正壁墙基内外、左右各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3.杨河林红军石刻标语(南江县)保护范围:分布标语石刻岩体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4.柏王碥红军石刻标语(南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5.熊氏祠堂红军石刻标语(南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靠河边及靠公路的两侧不足20米的,以河的边沿和公路外边沿为界限。30.新房子红军石刻标语(南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6.西厢沟红军石刻标语(南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外延20米(包括前下河沟,后岩壁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3、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
1.写字岩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标语的山崖顶向后外延40米、前临河,以“政”字向右、“活”字向左各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2.王家湾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岩石四周边沿各外延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3.沙帽石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岩石四周边沿各外延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4.柏林岩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岩石顶部向后外延20米、底部向前外延10米,标语幅面第一字和最后一字各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5.长湾里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标语两端各外延20米,前后各外延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6.新房子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标语的墓葬本体四周各外延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7.双碑梁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4、巴州奎星阁
巴州奎星阁(巴州区)保护范围:东至原区委招待所二宿舍,南至区图书馆,北面、西面至道路中央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5、白衣古镇古建筑群
白衣古镇古建筑群(平昌县)保护范围:白衣庵文昌宫、文昌宫石刻、吴钲官邸、节孝牌坊、吴记当铺、龙翔寺石刻、棺山圈井等文物点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巴河西岸,西至棺山,南至周家湾,北至苟家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6、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巴州区)保护范围:龚家大院建筑滴水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7、铁佛蒲氏家族墓
铁佛蒲氏家族墓(通江县)保护范围:墓地占地范围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8、毛浴谢氏墓
毛浴谢氏墓(通江县)保护范围:墓冢后和左右两侧片石外茔墙外延10米,墓前牌坊前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王家湾张氏家族墓
王家湾张氏家族墓(通江县)保护范围:墓地占地范围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0、鲁班寺
鲁班寺(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1、白石寺
白石寺(通江县)保护范围:两栋建筑占地范围外延7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2、佛尔岭石窟
佛尔岭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三块岩石各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3、佛爷河石窟
佛爷河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岩石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4、灵山吴家大院
灵山吴家大院(平昌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南、西外延20米,向北至吴永德住房。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5、龙氏宗祠
龙氏宗祠:该祠在大清道光年间开始筹建,宅基定在石寨子前,坐东向西,宅基占地面积51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65平方米,从奠基烧砖瓦、陶瓷文物、备木料、施工建修经过三个阶段,历时三十余年,几经会首、前赴后继、终将祠堂建成,祠堂前为八卦吊顶的乐楼,后为五岳朝天的正殿,两边为厢房,中有天井院坝,张氏宗祠四个大字嵌在前大门正上方的万岁牌中,大门两侧垟上有石窗户,窗户上雕刻“张、寿”二字。祠内为正殿神龛,供奉历代宗友祖考,祭祀碑、复起会碑、建祠碑竖立两旁,阶沿上方有金字匾额数道,其中有皇恩宠赐巴图宵大人张碧禄的“武魁”匾额悬挂上方,前庭为乐楼,南北两侧为厢房,乐楼下还有枪房体外观雕龙画凤,扳爪座脊,陶制品木雕刻相嵌期间,建修别致典雅大方,解放后曾住过居民、知青、办过武校,文革中受到严重破坏,现已垮塌,仅围垟完好,用火砖砌码,每块砖上有“张氏宗祠”四字,原来是有名的花祠堂,祠堂院坝土改时操练过民兵,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南江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南江县东城郊一公里处的龙来山首部四方寨。唐朝武则天垂拱三年(687年)敕金匾“龙华寺”一道,开山师祖佛印大和尚开始建造古寺,规模宏大,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钟鼓楼。其佛殿、法堂、僧室、客房等建筑群,飞檐甍脊,庄严深幽。武则天给龙华寺敕金匾,民间有一段传说。相传在一星空月朗的夜晚,武则天梦见一神龙从天降到大巴山南麓的一支山脉上,其瑞气祥和,普照四方。事后武则天派人前往查证,则是南江县的龙来山,当时有一和尚叫佛印大师正在龙来山龙头(即今龙华寺处)筹建庙宇。故武则天特敕“龙华寺”金匾送四方寨,佛印和尚知道镇寺之宝已到,于是开始大建寺庙,正式定名为“龙华寺”。龙华寺东,天然断渠纵横,怪石传奇,地宫幽邃。佛教信徒中还传,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为了让正法久住,0常转,特地在断渠公园内的一大石头上印下佛手印,现在仍清晰可见。龙华寺有传统的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7、北龛石窟
北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北1公里的苏山南麓,现存造像34龛窟348躯,始凿于初唐,以盛唐造像最多。北龛石窟佛教造像雕刻精细,线条柔和,小巧玲珑,多彩多姿;有的身躯修长,有的面部丰满。7号窟,高350厘米,宽320厘米,深290厘米。内窟楣的五身伎乐,有的弹古筝,有的吹竹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击腰鼓,神态十分得意。在窟顶的四身浅浮雕飞天,也随着乐声在天空中飞旋。在窟右壁下方刻有一供养人,头挽高发鬌,身长腰细,着长袍,实为窈窕少女。14号龛的龛楣设计别具一格。在二方连续的卷草纹饰上,雕刻了两身背向飞行的飞天。左角者,手弹琵琶,右角者。嘴吹着笙,都足踏云彩,凭着长长的飘带飞舞。12号龛正壁有二身浅浮雕的饕餮,在其颈部坐有一个世俗人物,很似古印度佛教艺术中的雕像。巴中石窟,与我国的莫高窟、龙门石窟等一样,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聪明才智,不愧为我国石窟艺术中的瑰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8、西龛石窟
西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西约2公里的凤谷山西龛村,现存造像90余龛,分布在龙日寺、流杯池、佛爷湾三处,为巴中现存石窟中内容最丰富者。佛爷湾位于山脚下,又称西龛寺,现存龛像集中分布于南北向的一崖面上,共50余龛。内容有释迦佛、弥勒佛、菩提瑞像、七佛、释迦多宝并坐、释迦弥勒并坐、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观音菩萨、释迦老君并坐及墓塔和碑刻等。绝大部分像龛凿于盛唐,其中10号龛侧有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的造像记。距离10号龛不远的21号龛側有五代时题刻的“检得大隋大业五年造前件古像”题记。21号龛内雕释迦说法像,释迦两侧的天王和力士特别引人注目。力士项饰璎珞,下着长裙,身躯修长,衣着和装饰有别于以巴中他处唐代力士;天王身着铠甲,脚穿长—靴,佩剑,足踏地鬼,舒相坐,与一般的天王姿势不同。窟内顶上的四身飞天和龛楣上十余身伎乐在云气缥缈的漫天花雨中绕塔翱翔,雷公电母显露其间。以前有学者据龛侧铭文认为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9、二蛟寺
二蛟寺寺庙位于李家营村,毗邻伏龙山,寺外有三棵并列石笋,被称为镇龙鞭,又名“三炷香”。伏龙山下的山石状似龙头,相传东海龙王敖广和七须龙王兴风作浪,违反天规,被玉帝用镇龙鞭镇压在此,故称二蛟寺。后来寺庙挂匾,称“复兴寺”,寓意恢复兴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0、张公庙
张公庙位于和平乡城子寨南麓,距米仓古道,秉大牟遗风,周遭群峰耸翠,风光绮丽,稽该庙始建于唐宋,兴盛於明清,点地近百亩,殿宇三进,房老舍数十椽,轩峻恢弘,名闻遐迩。方圆百里许,香客如织,诚乃一方之胜。今尚余酒店垭、拴马坪等地名,以窥其时盛况这一斑耳。惜煌煌萧寺,历经风雨劫火,悉已不复见之。惟殿前古柏六株(其一名曰结义树,一树分三支,其形诠释了刘关张情同手足的情谊,又像结义时插的一柱香),其径数尺,拔地干云,相传系骁将张飞自汉中入蜀途径此地所植。后世感佩张公忠孝之德,遂建庙祀之。民国曾经设馆授徒于内,为吾乡现代教育之发轫,数十年宏材广育,声名远播。近来乡民念其英灵宥护,塑像披红而敬,香火未尝断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