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旅游
南宁市文物古迹介绍
1、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
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位于兴宁区兴宁路西二里,时代为北宋,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
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位于兴宁区朝阳路3-5号,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镇宁炮台
镇宁炮台位于兴宁区公园路人民公园望仙坡西南,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镇宁炮台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
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位于兴宁区北宁街47号,时代为192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1年,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5、桂南战役阵亡将士纪念亭
桂南战役阵亡将士纪念亭位于青秀区植物路区第一幼儿院内(原中山公园旧址),时代为194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桂南战役阵亡将士纪念亭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娅怀洞遗址
隆安娅怀洞遗址位于广西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为新石器时代大石铲遗存的代表性遗址。2018年,考古人员在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了3个年度的连续发掘后,已有一系列重要发现。除出土1万多件文化遗物外,还发现了距今约1.6万年前的墓葬及包括完整头骨在内的人类化石。遗址东北面近1公里处是新石器时代大石铲遗存的代表性遗址——大龙潭遗址。东南面1公里是右江,附近有天然水塘,前面是平坦开阔地,自然环境优越。该遗址是一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2014年发现,总面积约110平方米,由前洞厅和内洞两部分组成。洞厅为一高大的岩厦,长和宽均在10米左右,洞口朝西,高出山脚23米;内洞长约8米、宽约3米。为了为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那文化(稻作文化)研究课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于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对遗址进行连续三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同时对遗址被后人扰乱部分的堆积进行了清理。发现旧石器时代墓葬和人骨,出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冬泳亭
冬泳亭位于青秀区邕江一桥北端西侧,时代为197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冬泳亭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镇海祠
新屋村镇海庙新屋村镇海庙位于江南街道新屋村三里,始建年代已无法考究。明代以前,在距此不远的邕江边,曾建有一座如土地庙般大小的庙,庙名“镇海”,意为镇压洪魔。现镇海庙址原为皇族祭祀之地,未有庙名,只有简单的木架结构房屋。为防止皇族的马匹践踏附近的禾田,村民集资在此修建庙宇,取代原在江边的镇海庙。由于邕江河水泛浸、日寇侵华、“0”时期等原因,庙宇多次被毁。自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以来,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雍正五年(1727)、乾隆三十九年(1774)、光绪十年(1884)、民国3年(1914)、民国35年、2004年等年份,历代村民及各界人士都曾多次捐款修缮祠庙,重塑神像塑像,重修庙鼎,祠庙内外设施都维护得比较好。2004年,市政府将镇海庙定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风格的庙宇面积有600多平方米,三进两廊,最早供奉大禹、炎帝、黄帝、神农、周文王,后来逐步演变为供奉关圣帝、北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淡村黄帝庙
淡村黄帝庙淡村黄帝庙位于福建园街道淡村砂场附近,江南大道外的邕江边。庙宇建于宋代以后,具体年月已无从稽考。南宁历年出版的地图均标有淡村黄帝庙的方位。宋皇祐五年(1053),宋仁宗派枢密副使狄青率大军南征侬智高,黄帝的后裔随军征战或战后移民至岭南,但只有定居南宁淡村的后裔建起辕帝馆(后改名为黄帝庙)。至2005年,在国内仅有20多座黄帝庙,淡村的黄帝庙是广西惟一的一座。黄帝庙有两次重建的历史:1943年日寇侵占南宁期间,将黄帝庙拆除。抗战胜利后,数百名村民和爱国志士捐资30万元,重建黄帝庙,于1946年9月竣工。“0”期间“破四旧”,又将黄帝庙拆毁。2002年3月8日,村民数百人集资1万多元再次重建黄帝庙,2005年1月竣工。黄帝庙面积有140多平方米,在正殿的两侧书有对联:“八百里邕城玉垒依然山色秀五千年华夏金瓯永固帝恩深”。3间殿房分别供有轩辕黄帝、北帝圣君、北府老爷、龙母娘娘和花王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古思朗灵大王庙
古思朗灵大王庙古思朗灵大王庙位于那洪街道古思村,距槎路口约10公里(旧南宁至吴圩公路旁),建于南宋以后。1939年11月遭日军摧毁。现庙是于198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建有朗灵王殿1座、神台2帮。1994年9月又增建神门1座、神狮1对、廊亭16间。进入庙门,有一副对联曰:“大树参天幽雅森林遗古迹,王恩似海汪洋恩泽润全球”,十分醒目。在朗灵王殿碑上刻有“仁忠义勇关帝庙,都目朗灵祖王位,精忠报国岳王位”。供奉侬智高、关羽、岳飞三位古代人物。自古以来,来此地供奉祈祷的人士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大王庙的诞日,来此庙供奉的人士有时多达3万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五叠堂
五叠堂五叠堂。位于扬美古镇解放街37号,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五叠堂坐北朝南稍偏东,从南至北共5座房子依序向上延伸,站在第一座房子的大门往里看,后一座房厅总是比前一座的高,但视野也慢慢缩小,到最后只能看到第五座房的一角。这“层层叠叠”的5间房便合称为五叠堂。据了解,当初之所以这样建,为的就是取“步步升高”之意。五叠堂除第五叠的0式建筑外,其他四叠构造相似,座座雅致明亮,高高的屋顶,宽敞的房厅。每座房子所用的木头均是坚固耐用的上佳木材——楠木,现在看起来仍然崭新如故,而作为房柱和房梁,在构造上也十分讲究,看起来既牢固又美观,令人叹为观止。窗户和0栏杆是由楠木条组成精美各异的花形或几何图案,在微微翘起的屋檐下以及屋内的房梁周围,还有许多白底黑墨的图画,如祥云在天、青松白鹤、牡丹绽放等,无不是吉祥富贵之意。五叠堂的后人是73岁的杜乃焕,五叠堂是其先祖杜绍桐所建,杜绍桐曾是五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禁约碑
禁约碑禁约碑。清嘉庆十九年(1814),为规范市场行为,经由乡民公议订出6条禁约,并刻在石碑上,称《扬美街通乡士庶设立禁约永远碑记》,碑文主要内容包括屠宰、地租、客商歇宿、铺面、摆卖等行为规范,显示出在“重农抑商”的清朝,扬美镇商业依然繁荣,扬美人自古就有发扬诚信、公平、文明的经商理念,扬美镇从宋代始,商业一直繁荣,靠的不仅是它良好的地理位置。石埤立于扬美圩场(振兴街),供监督遵守。振兴街于民国11年(1922)农历四月初九被土匪烧杀抢掠,一把火把街上的店铺和牛行变成废墟,禁约碑也随着振兴街的衰落而不为人所知。1986年清地建房才在杂草乱石中发现这个珍贵的禁约碑。但它的价值被发现和认可却是在1997年,专家和学者考察后惊呼:如此碑文全国罕见,它对于维护现代市场交易规则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梁烈亚故居
梁烈亚故居梁烈亚故居。位于江西镇扬美村。梁烈亚系扬美村人,父子两代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朝封建统治革命活动,父亲梁植堂在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中牺牲。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黄兴、王和顺、黄明堂等聚集在扬美村梁植堂家中开会,布置桂南各地开展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事宜。民国9年(1920)3月,广西籍-人在上海成立“改造广西同志会”,旨在推翻陆荣廷在广西的统治,梁烈亚等14人被推为干事,并派人回广西发动民军和会党武装起义。其故居解放后被保存下来,共有两进。2001年12月被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是南宁市最早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名人故居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鱼鹰滩贝丘遗址
鱼鹰滩贝丘遗址鱼鹰滩贝丘遗址位于江西镇同良村岜皮坡约2公里的左江东岸一级台地上,1990年11月被南宁市考古人员发现。遗址的东、南、北侧均为丘陵地形,北端有一小冲沟与左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发现少量螺壳堆积,因冲刷破坏造成螺壳露出地表,采集到兽骨、打制石器,未见陶片。遗址范围东西约10米,南北约30米,地层暴露的厚度约30厘米,其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兴陵
兴陵兴陵。位于江西镇左右江、邕江交汇点的宋村,明朝末代皇(王)太后的坟墓——史称兴陵所在地,是南宁市惟一的皇陵。据明、清时编纂的《南宁府志》、民国《邕宁县志》载:兴陵,在县西合江镇宋村,葬桂王妃,南明永历五年(1651)夏四月茂午,太后王氏崩于田州(今田东镇),五月葬南宁,上尊谥孝正皇太后。当地人称“皇姑坟”。陵包括主陵、陪陵、拜亭、陵坪、陵塘、陵背等部分,占地约1.33公顷,离市区20公里,水路、公路可通达。20世纪30年代及60年代先后2次被挖盗。今村里还保留着当年村民拆陵园的青石条、明砖、蚬木枕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新江桥(皇赐桥)
新江桥(皇赐桥)邕宁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位于邕宁区新江镇新江街北端。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隶属邕宁区文体局。该桥为蒲庙至百济的交通要道,横跨新江河,是一座五拱大桥——皇赐桥(又名新江大桥)。据碑文记载:该桥鼎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邕武生例授卫午总勒授武略骑李翘然(公元1784——1843年);慷慨乐助,为民造福而独捐资所建的,历经一百五十多年仍完整无损,1974年在修公路对于桥面铺盖砂石新建水泥拦杆。桥东端的路旁树立五块石碑,整个石桥全部用大沙石砌成,设四墩五拱,其中两面端石拱略底于中间三拱,并依江边地形而建,有得于防洪排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雷婆岭摩崖石刻
雷婆岭石刻邕宁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位于邕宁区镇龙乡那蒙村东面雷婆岭北。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隶属邕宁区文体局。雷婆庙摩崖石刻位于邕宁区镇龙乡东面的海拨209米的雷婆岭上,那蒙西南1公里,周围是山岭,石刻主要在雷婆岭顶北面的大裂隙内。裂隙长约50米,高约7米的两侧岩壁上,附近有铁灵树,榕树,樟树等。据《雷庙碑记》载:每逢五月初五,群贤毕至,少长成集,乘兴而游乐。同时,进行有关道教礼事活动,事后便在摩崖上刻石留念,这种活动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一直延续到至今,石刻所反映的多数是赞誉风景,亦有歌公颂德等内容。如“胜似桃源”、“名山仙洞”、“德著明峰”、“道大德宏”、“坪岭围歼塞敌胆,汉林鏖战破妖园”等等。该石刻面积约有350平方米,共计43幅,最早的是清嘉庆已卯年(公元1819年)刻的延续下有道光,直幅,圆幅,扇形,对联式等。其中-占90%,最大一幅长3.18米,宽1.2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蒲庙大桥
蒲庙大桥原名邕宁邕江大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交通部“八五”联合科技攻关项目。该桥位于邕宁区蒲庙彩虹南路,北接青秀区莫村彩虹路,西联邕横公路,与桂东南公路网衔接,是服务大西南出海大通道,发展广西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大桥为主跨312米的中承式钢骨拱桥。结构为两条平行的钢管铪箱型截面拱肋,肋宽3.0~4.0米,肋高5.0~6.8米,矢高52米,矢跨比六分之一。其跨度居当时世界同类桥梁之首。引桥为两组4×16米预应为U型空心板。全桥总长458.4米。桥面行车道12米,人行道2×3.45米,桥面总宽18.9米,纵坡2%。设计荷载:汽车一超20级;桂车—120;人群3.5千牛/平方米。设计洪水频率:P=1%。设计通航水位:H—71.46米。设计通航净高:250×10米。该桥由武警交通指挥部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由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第二工程处施工;1993年1月开工,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五圣宫
邕宁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古建筑。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团结街55号。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使用,隶属邕宁区文体局。五圣宫位于邕宁区蒲庙镇银峰东面脚下,门前为蒲庙镇街道。据现存石碑记载始建于1743年,1794、1886年两次重建,其建筑为砖木结构,双层青砖琉璃瓦,分前后两座(进),两边均有侧室,并各有楼、侧门通道,后厅有北帝、龙母、天后、伏波、三界五座神像,故称五圣宫。其内外挑檐及墙上端均有浮雕和壁画,前厅顶脊雕有双龙戏珠和人物表演塑像,厅、室外檐边、顶分别有石狮及鲤鱼等雕塑。五圣宫的建筑工艺、美术技能均有独特之处,极具岭南风格。2004年11月又进行整体维修,于次年9月底竣工并开放使用,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办公地点,也是广大群众祈福思安的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
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兴宁区人民公园内,时代为195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63年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