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黄山古观景亭
黄山古观景亭,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亭阁集揽胜、休憩、避雨诸多功能于一体,更兼点缀景观效应,是景区观光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据黄山旧志记载,黄山曾有历代亭阁40余处。以此推算,平均约1.5公里山路即建有一处亭阁。然时至今日,古亭阁多已湮没。现存完好年久之古亭多建于民国时期,尤以排云亭、立马亭、松谷亭及翼然亭最具代表性。其材质或施以花岗岩料石,或配以砖木,彰显出黄山地域建筑之特色。其选址或踞峰倚崖,或盘岩临水,独出心裁,适得其所,各具形制,斐然成章。不仅如此,名人游踪或题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社
长春社是古徽州仅存的社屋类公共建筑,该建筑是宋中兴年间迁建于此,明中期由罗震孙等人首创捐资,清代时修葺。长春社由门坦、五凤楼、大堂、祭殿四个部分组成,总面积1100平方米,时为古徽州之最,门首县挂着蓝底金字“长春大社”四个大字,原系苏东坡所书,可惜那匾在文革期间被毁,大门“五凤楼”上六只凤凰造型不一,翘首眺望,加之整体结构的别致活泼,观之令人耳目一新,欲不能;走进祭殿远观一片红梁、柱等均为红色,为古代建筑所罕见,梁架之上满布彩绘,精美绝伦,色彩清晰。靠墙的基座上供有土地神及五谷神,还有孙权之子孙和的坐像,逢节祭日进贡烧香之人络绎不绝。中进庄重古相,全为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休龙古道
休龙古道,由安徽休宁县城至浙江遂安县(旧县名,今属淳安的一部分)龙山街。从休宁县城至屯溪,东南行,经歙县横关、呈田、石门、啸天龙(歙县与遂安县交界处)至浙江原遂安县龙山街。穿过浙皖界山白际山脉主峰啸天龙,北可望黄山市,东可观千岛湖。横关至啸天龙31公里,全是石板路面;横关至石门段,路宽6至9尺,石门至啸天龙段,路宽3至4.5尺。沿途地势,由北至南,逐渐升高。啸天龙为白际山主脊,海拔1300余米。相传此道辟于元末明初,为朱元漳由浙入皖,经过此地,率军民辟成。号称有六十里石板路,上山二十里(已废弃),山上二十里(完整),下山二十里(部分中断)。当地人称休龙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在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村,原为农户张志周家,1924年建,长11米,宽9米,占地面积99平方米,共3层,整个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1936年4月,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后,省委机关即在此房办公。屋内有暸望台2处,二楼为省委书记关英等人住处,三楼为省委小印刷厂。以石屋坑村为中心,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当地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给予国民党-派以沉重的打击。在附近的葛藤坞、野猪塘、螺丝宕、平鼻岭等密林中,至今还存留当年农民团和赤卫队建立的秘密棚、红军医院和红军开挖的战壕。与旧址相隔50米处的红军屋,是当年红军开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玉虚宫牌坊
虚宫牌坊休宁县齐云山建于1515年,二柱三楼,建于1520年,二柱三楼,建于1517年。三坊均为楼阁式,石质为红砂石。牌坊石雕玲珑剔透,斗拱飞檐,造型古朴,是探讨道教与建筑艺术关系的宝贵实物资料。玉虚宫牌坊,时代为明,位于休宁县齐云山。牌坊位于齐云山紫霄崖下玉虚宫前,为并列的3座石牌坊,中间一座为玉虚坊,四柱五楼,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左边为治世仁威坊,二柱三楼,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右边为天乙真庄坊,二柱三楼,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坊均为楼阁式,石质为红砂石。牌坊石雕玲珑剔透,斗拱飞檐,造型古朴,是探讨道教与建筑艺术关系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望重宅
倪望重宅当地俗称新屋里,是清同治甲戌科进士倪望重的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一府六县是古徽州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以徽州建制命名,即在一个大院里,除了一个府厅外,还没有六个县厅。所谓府厅,就是正厅,这种正厅建成官厅,上有楼。另有一个花厅,属县厅中的一种,是主人读书和会客的地方。无论府厅还是县厅,都配有天井通风采光,檐水采用徽州通常的做法,向中间会集,称做四水归堂,象征财通四方,福自天来。一府六县在一宅之内,每个部分的设计或庄或谐,或幽或明,或丽或拙,或连或分,在静谧中勾托出动感,把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民俗意识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儒道思想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蜀源牌坊群
蜀源牌坊群及思恕堂位于古徽州鲍氏聚居村落。蜀源村是古徽州鲍氏聚居村落之一,宋建炎年间建村,有800年历史。现有古民居建筑32处,位于村口的三座明清石牌坊和村内清代民居思恕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三座石牌坊由南而北分别为:三间四柱冲天式清代节孝坊、贞寿之门坊,两柱单间明代赞宪坊。思恕堂位于村西北街中,由厅堂、居室、门厅、厨房及其附属建筑组合而成,是清代中后期古民居的建筑精品。蜀源牌坊群和思恕堂有着徽州古村落文化的丰厚积淀,是博大精深的“徽学”的研究的良好素材。反映了古徽州先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追求,是研究古代乡土文化的重要个例,是“徽州古建三绝”中牌坊和民居建筑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僧庵
圣僧庵位于歙县七里头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因寺僧慧明善治眼疾被人尊为圣僧,庵由此得名。后代曾多次修葺,平面变化很大。现建筑由大殿、享殿、庭院、僧房、天井等部分组成。总面积近300平方米,庵四周茂林修竹,环境清幽。庵内墙壁上有明代万历年间歙县画家黄柱所绘制的壁画,壁画绘于大殿和两庑的壁上。大殿后壁为“侧座观音像”;左庑为“九尊罗汉九龙图”通景,右庑为“九尊罗汉伏虎图”通景,均被柱子隔成3个独立的画面。享殿台阶两边壁上分为“苍松图”,“翠柏图”,现右壁“苍松图”已无存,余皆保存完好。尤其是“翠柏图”,其枝桠穿插富有变化,用笔挺拔有力。现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村进士第
时代:明地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洲乡黄村祠堂名。明嘉靖年间进士黄福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大问问楼有七层斗拱。脊高12米,进深51米,通面宽15.5米,前后共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每进庭院两侧均有侧廊相连。但门屋前增建有门楼,寝楼后又加一天井,并在后天井的垣墙上做假门楼,在纵轴线上形成进深为五进的格局。占地面积790平方米。该房门楼上嵌有木匾一块,-进士第三个大字。整座建筑有木柱102根,主柱围粗1.6米,选料讲究。横梁上雕楼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村进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筑,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瀑楼及听涛居
观瀑楼及听涛居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其建筑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然历经风雨和时代变迁,如今这些古建多已湮没废圮,仅存慈光阁等少量遗迹。现存完好年久之建筑,多为民国时期所建,其功能主要用于观景和提供食宿。坐落在温泉景区的观瀑楼、听涛居及白龙桥,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不仅如此,这些建筑更因人文因素,起到了见证黄山乃至中国历史演进的作用。如观瀑楼上,邓小平纵论改革开放为黄山开山壮行;正道居里(即今听涛居),张学良无悔西安事变以人间正道沧桑。两处史迹现已成为黄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曹门厅
曹门厅潜口明居博物馆原为汪氏敦本堂的分祠,堂屋被毁,现存门厅五间及廊庑。通面阔19.75米,进深12.5米,平面呈凹形,中间为天井水池。阑额上加用补间铺作,以栌斗出双抄五铺作,一跳头并出45度斜拱承檐槽,以代令拱。拱头卷杀分瓣苍劲有力。该厅不但在覆盆础、梭柱(断面椭圆形)、斗拱、雀替等构造式样上体现明中期特点,而且在一些构件上沿袭了宋、元以来的禅宗样古法,如把大斗凹角刻作凹人的海棠瓣,宋法称为讹角斗;有的在大斗下加垫板,古称照板等。该厅不但在复盆础梭柱、斗拱,雀替等构造式样上体现了明中期的特点,而在一些构件上沿袭了宋、元以来的“禅宗样”古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溪南村牌坊
南村牌坊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南溪南村村北水口处。包括吴中明坊和吴蔚起坊。吴中明坊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4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石碑楼,高12.6米,通阔9.6米。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村牌坊顶层竖坊为篆书,三层为横坊,右侧刻有“明万历四十年孟秋”,中间刻有“荣恩三代”大字。二层为横坊。该牌坊设计科学,是明代徽州石坊的代表。吴蔚起坊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宽9.6米,高13.4米。顶层竖坊刻有“覃恩”二字;二层横坊刻有“荣封三代”四个大字;三层四层横坊也刻有字。该牌坊做工精致,是清代徽州石坊的代表。(1)吴中明坊。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正言故居
胡正言故居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文昌巷1号,始建于明末,清代中期作了补充及修复,平面呈正方形,现存部分为一明两暗的建筑形式,主建筑面阔12.24米,进深8.95米;东边轴线前附边厅及门厅院落,面阔为3.84米,进深为15.13米,占地面积为168平方米,底层为300平方米,底层为一明两暗,正向厅两侧为厢房;前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廊庑,东边廊庑前接前边厅及门廊、院落等。楼梯向设在厅堂照壁后,楼上为卧房、起居等用房。木构架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结合,用料中等偏稍巧,斗拱等做法中透着明代建筑遗风。2008年3月,胡正言故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角楼
甘棠崔家镇守月弯河风水的村口亭,配有锁桥、钥桥各1座,并有铁链和石桩栓锁。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崔宪按参加北京皇宫修建的太平艺师毕昌带回的图样捐资修建,八角;17块青石浮雕则出于青阳—艺师之手。因毁于火,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重建,改为六角,俗称“六角楼”。清嘉庆八年(1803)、光绪八年(1882)、民国初年均重修。1981年、2001年安徽省文物局和黄山区人民政府拨款大修。1984年7月黄山市(原太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德仁药店
同德仁药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年代为清。徽州老字号药铺,创办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距今已有140年历史。最初,由上溪口程德宗和隆阜邵远仁合伙开设,店员仅五六人,以经销中药批发为主,兼坐堂行医,店名“同德仁”,既包含两人名字,还寓意“同心同德,办事仁义”。初期比较兴旺,后因店东失和,经营管理不善,加以用人不当,药店两度蚀本,难以继续维持。光绪十五年(1889年),经过股东协商重组,并起用账房程燮卿当管事(经理),药店重新得到振兴。2012年,同德仁药店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房基外,东3米,南院墙外5米,西1米,北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弦歌里廊桥
弦歌里廊桥建于明代,0-建于清代,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廊桥。该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二层0-,面阔13米,进深6米,高7米,占地面积66.825平米。其下石拱桥2米高、4米长、6米宽。阁面东南,巷棚硬山式,两旁有封火墙。主楼一进三开间,木架结构穿斗式,黟县青大石块砌,圆柱方梁。无隔板,外墙石灰二楼三间,中有隔板分离。观音阁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建于桥上的廊桥与佛阁相结合的古典建筑,外观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东侧立有三块石碑,记载了当时修路、补桥、兴修水利的功德,对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保护范围:四周墙体外,东、南、西、北各15米。建设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屯溪镇海桥
镇海桥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西出口处。又名老大桥,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始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遭水毁,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重修,是连接屯溪老街和黎阳古镇的交通枢纽。镇海桥全长133米,宽15米,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桥面和桥栏用茶园青石铺建。上部为等截面实腹式石拱,下部为浆砌条石重力式墩台。桥墩呈等腰三角形,分水头石头翘起,造成船头状。镇海桥是屯溪历史重要的建筑标志,是安徽省不可多得的明代大型石拱桥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2019年10月7日,屯溪镇海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丛林寺
丛林寺,位于歙县小溪村东南1公里处,始建于公元831年,历代均曾修葺。松柏掩映,紫竹簇拥。始建于公元831年,历代均曾修葺。明初,歙县有十大丛林(一丛林管十寺),丛林寺为第十丛林所在。寺兴盛时有文殊院、大雄宝殿、普贤行宫、晨钟楼等,现仅存大雄宝殿和僧房。大殿正方形,边长9米,绕以敞廊,歇山顶。殿内中间四柱上架横枋,枋上用12座斗拱托起藻井,天花板上彩绘云龙图案。寺内殿壁上画有24幅水墨观音罗汉像,据传为丁云鹏所作。现为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丛林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寺(包括原僧房)周边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旧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杨畈村。原是石姓商人的生意用房,座北向南,有砖木结构的房屋共12间,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分南北两排,每排5间,与东西横屋构成长方形院落,院内地平用河卵石铺砌,大门开在西侧横屋,门外有一块空场地。鄂豫皖特苏成立后,机关即设在杨畈村。特苏政府下辖财经、文化、裁判、农民、妇女、总工会、扩大红军委员和政治保卫局,石印局等单位。特区政府在此约一年时间,领导了边区的政权、军事、经济、文化建设,为鄂豫皖根据地后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溪太湖祠
太湖祠建成于明代,祠长40米、宽17.5米,两边建有“议事厅”、“-区所”、戏台和其它配套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太湖祠主厅内的两根楠木大柱柱围达5.1尺,大门枋上有明太祖朱元璋御笔题赐的“第一世家”匾额。太湖祠前有可容七八千人的广场,每逢二月十八、十月十八日(昌溪人祭拜汪公大帝第八子的盛大节日)、春节,广场上搭花戏台演出村人自导自演的节目。太湖宗祠的建筑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建筑布局、形制、工艺、技术等各方面的高超水平,对研究徽派古建筑乃至中国建筑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10月7日,昌溪太湖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