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81、上朱垟王德墓
王德墓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上朱垟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丘圈椅式,前残存石虎,内伴葬其孙王名世。王德(1517-1558),字汝修,号东华,永昌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东昌府推官。二十九年(1550),出任广东按察使佥事,后因病回乡。三十一年(1552),与叔父王沛聚义兵千人备战抗倭。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大掠温州。六日,王沛在瑞安梅头被倭寇杀害,次日王德与倭寇激战,斩获数人。二十日,府城告急,王德率部驰救,至龙湾金岙遇伏阵亡。追赠太仆寺少卿,于康乐坊建愍忠祠以为纪念。王名世(1579-?),字时可,号翼宇。以武艺超群,举武解元、武会元,万历二十五年(1597)武状元,温州市区曾建“三元坊”以为纪念。任锦衣卫千户,封明威将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2、琦君故居
琦君故居位于温州市瓯海区瞿溪街道,年代为民国。琦君故居位于瓯海区瞿溪镇三溪中学内,由正屋、凉亭、水池、左右廊围成合院式建筑。正屋明间前檐置五扇门,次间为槛窗,明间后金柱间设五扇屏门,门后东侧为楼梯可至二楼。二楼南侧有美人靠,东、西、北三面为西式风格,廊柱为清水砖柱,柱间为连续券。屋面铺设小青瓦。厢廊为四间单层硬山顶建筑。东侧厢廊为单披檐,朝向天井,西侧厢廊为双披檐,中设隔墙。正屋西侧山墙外建有八角攒尖顶凉亭。亭东侧梁架搭于正屋而省去檐柱,其余六面由六根木柱支撑。柱头出跳用悬柱上承角梁。东侧设入口,亭子边上有一水池,平面呈方形,池壁由方形条石铺设。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3、浙南石棚墓群
浙南石棚墓群分布于浙江省瑞安市篁社镇棋盘山、平阳县钱仓龙头山和苍南县钱库镇桐桥等地,属于商周(公元前1700-公元前256年)时代墓葬。墓群中已确定的有13处。主要有两类墓葬,一类是四角或四面各立一米高的支石,上盖长数米、宽0.5米左右的巨型整石,有较大的地面空间;另一类是在大盖石下反垫支若干小石,十分低矮,几乎无地面空间。随葬品有印纹硬陶罐、豆、鼎、纺轮,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碟、碗、豆、鼎,凿、短剑、小编钟等。此类墓葬中都出有各种礼器。浙南石棚墓群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南方地区唯一的石棚分布区,是世界巨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商周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社会性质、经济状况、对外交流和文化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国家文物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4、梅坦大屋
梅坦大屋位于鹤盛镇梅坦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梅坦大屋”古民居为谷亦淮故宅,现有明德堂新屋由谷亦淮之孙谷宁魁在宣统二年清末民初所建,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宅院里外的砖砖瓦瓦上,仍可依稀寻访到它昔日光彩夺目的容颜。大屋的建筑精工考究,其八字门台艺术十分精致,门楼上的砖雕与窗花纹饰精美,图案别致,笔法细腻,门台上,青石刻成的对联:“梅坡新宅第,兰室旧芳邻”,横批“凝清香”,显示出当时宅院主人地位的显赫、家境的充裕与为人的清正。进得门台,是一个坐南朝北的三合大院,正房九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全部二层楼。特别称道的是各廊柱下的圆形柱磉,雕工十分精美。2003年,梅坦大屋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5、青街李氏、池氏大屋
青街李氏、池氏大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李氏大屋,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2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前后两进,并设厢房,均二层重檐,为合院式木构建筑。通面阔40米,通进深36米,两厅均为九间,两厅与厢房以回廊贯通,二层回廊设美人靠,梁架均为抬梁穿斗混合,悬山顶。池氏大屋,与李氏大屋同为合院式木构建筑,面阔、进深及建筑面积俱与李氏相同。前厅、正厅均为九间平房,两厢为二层重檐,二层设有美人靠,梁架均为抬梁穿斗混合,悬山顶。李氏、池氏大屋,布局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且建造工艺精湛,门窗格扇及梁柱上驼峰等装饰题材多样,具有地方特色。是省内重要的清代住宅建筑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罗浮蛇山塔
罗浮蛇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蛇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蛇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7、砚下孙诒让故居
砚下孙诒让故居位于瑞安市潘岱街道砚下村,是孙诒让(1848—1908)出生和青年时居住之所。坐北朝南。由台门、正屋、左右厢楼和后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台门二道,前台门偏东,木构。两台门在纵轴线上,面阔4米,高4.5米,砖砌硬山造,匾额题“太史第”三字。正屋面阔九间,通面阔33.72米,通进深13.95米,前后有卷棚顶廊道。廊用圆柱,其余均方柱。硬山屋顶,大木作用材粗壮,制作精工。槅扇、花窗装修考究,阑额、雀替雕刻工细。正屋前有大天井,中间用花墙隔断,分为上下两坦,气派开阔。正屋尽间前有东西厢楼,西毁,东厢楼面阔三间,通面阔10.53米,通进深7.95米,其南山墙与花墙连接,形成内天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8、谯楼州治旧址
州治旧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广场路社区广场路76号广场路小学内。现存门台与警报塔。坐北朝南。门台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阔五开间,为二层砖砌五殿顶形式结构建筑。一层明间敞开,为拱门,是旧址的出入口。各间均用砖柱。屋面檐口饰件具有民国前期风格。警报塔高七层,为砖砌四面台结构。第一至第六层砖砌墙体,四面均开窗。第七层为嘹望台,四面敞开,置栏杆,平顶。第一层北墙上开门进入塔内,各层楼梯均为木制。州治旧址自东晋太宁元年建永嘉郡城以来,曾先后设为郡治、州治衙署、-署等。2005年8月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等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类别:古建筑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线为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台属特委机关举办干部培训班遗址
隐蔽斗争以来,台州地区斗争环境日趋恶化。1940年7月,台属特委机关转移到乐清芙蓉一带隐蔽。特委将芙蓉区委改为直属区委,仇康阜任区委书记。同时决定在山面乡南山庵举办干部训练班。台属特委宣传部长王槐秋、乐清县委宣传部长杨干担任教师。学员大都为“政工队”中撤出来的人员。训练班结束后,部分学员充实到地区领导岗位。台属特委机关举办干部培训班遗址,位于乐清市岭底乡南山庵村“南山庵”。建国以后,“南山庵”庵舍一部分分给贫民,一部分保留下来办学校。约在上世纪80年代,庵舍坍塌,住户因此迁移。校舍因小学重建及学校并网闲置。该遗址自然环境良好,还保存有“南山庵”的一段围墙,在“南山庵”门前还有一片竹林和一段通往泽基村的小路,小路两旁绿树成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0、罗浮龟山塔
罗浮龟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龟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龟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圣寿禅寺
圣寿禅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仙岩镇仙南村积翠峰下。原名仙岩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敕赐“圣寿禅寺”额,故名,一时成为东瓯主要道场。现存建筑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和乾隆以后所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千佛殿。山门设在寺院前左侧,上悬朱熹书题“开天气象”匾额,庭院开阔,中凿佛陀池,广袤三亩,围以青石栏杆。天王殿面阔7间,尽间各有一楼一底,悬置钟鼓。大雄宝殿面阔7间,达17米,进深4间,达14米。重檐歇山顶,八角藻井,龙吻,花脊。寺内还藏有宋、元、明、清及民国碑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日军活埋温州人遗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三次侵占温州鹿城,时间长达330余天之久。他们在鹿城制造了各种惨案,翠薇山日军活埋温州人就是其中一个实例。1944年9月(温州鹿城第三次沦陷期间)的某一天夜里,住在温州翠微山附近的林银余、徐源弟、陈永权、郑进升、林茂源等人看见日军把被俘的国民政府军十七八人押到翠微山白云庵(现名白云观)北首山脚的番薯园里,逼被俘人员在那里挖一个大土坑,然后将被俘人员用刺刀刺致半死后,把他们活埋在土坑里。事后,住在翠微山脚附近的市民还听到被埋人的微弱哭喊声。第二天有人路过此地时,看见被埋者露出了上半身,野狗和老鹰刁啄着他们尸体,惨不忍睹。日军活埋温州人遗址,位于现在翠微公园北麓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西南侧,广场东南首上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刘基墓
史称诚意伯墓,位于浙江文成县南田区西湖乡西陵村夏山。《明史·刘基传》载:明洪武八年(1375)三月,明太祖制文遣使护归故里。抵家疾笃,四月十六日薨。六月,由其子刘琏、刘璟葬于夏山之原。墓为简朴之土茔,用鹅卵石依山筑为扶椅式,墓前立有民国时期竖的石碑1方,上刻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1985年3月,墓四周筑成斗形围墙,随植松柏。1980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12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汉族,名伯温,晚号犁眉公。明朝开国功臣。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4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明代政治家、诗文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金钱会起义遗址
金钱会起义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位于钱仓镇凤山。金钱会起义为太平天国时期浙江四大农民起义之一。清咸丰年间,钱仓赵起等8人组织“金钱会”,凭咸丰初年铸“金钱义记”铜钱为联络信物,开始秘密串联活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在钱仓镇北山庙召集金钱会会众举旗起义,与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并肩战斗,威震浙闽边区。清同治元年(1862年)起义失败,历时十一年。北山庙原名灵顺庙,原建于钱仓镇凤山麓,此处两岩东西峙立,相距10米,状如龙虎搏斗,号称“龙虎岩”。龙岩高约10米,阔7米,虎岩略小,北山庙即建于龙虎岩之间的隙地。1932年,北山庙遭火焚,现仅存地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5、罗阳石亭
罗阳石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罗阳石亭位于泰顺罗阳镇三垟村菖蒲垄自然村,是古代泰顺通往温州驿道旁供人歇脚休息之所,亭旁古驿道蜿蜒曲折,路边一方小池,山泉清澈甘洌。石亭坐西朝东,平面纵长形(进深大于面宽),东面开敞,其余三面均用蛮石砌墙围护,屋顶歇山式。平面柱网分布颇有特色,前檐减柱为一开间,利于路人进入;室内分作三间。进深梁架为四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脊檩下刻有“大明正德十年乙亥岁伍月拾陆日壬寅吉旦立”题记。石亭建筑构架除椽子外,均用青石制作,仿木构形式,制作规整,形象逼真,时代特征明显,堪称石构建筑的佳作,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和古驿亭的重要实物例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石马山岩刻
石马山岩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南朝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林溪乡溪坦村石马山西坡。岩面垂直,自地表高起6米,宽约10米。按自然界缝可分三组,第一组位北首,面积约高1米,宽2米,岩面损蚀严重。第二组位中部,是岩刻主体。面积约高2米,宽3米,阴线刻划佛塔一座,七层,高1.6米,每层刻佛像,中间三层还刻文字。塔两旁刻佛像、人物和“永定元年(557年)七月二十七日”纪年文字。第三组位南首,面积约高1米,宽2米,刻佛像、房屋等。三组岩画均为单刀和双刀线刻,以双刀为主。内容属佛教故事类。纪年文字楷书,有北魏碑版风格,字径约0.035-0.04米。有明确纪年的早期岩刻在浙江较为罕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永嘉郡祠
永嘉郡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碧莲镇上村。原名刘氏宗祠,系明初开国功臣刘基的世祖祠堂。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敕封刘基上三代为永嘉郡公后,取名永嘉郡祠。明中期重建。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祠为二进二厢四合院木构建筑,前为门厅,面阔五间,达20.4米,进深二间,达22.8米,抬梁式梁架,悬山顶。后为正殿,面阔五间,达22.8米,进深六间,达18.86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悬山顶,脊饰龙头凤尾吻兽。天井东西为厢楼,面阔各四间,中有戏台,四柱歇山顶,施八角重栱覆斗式藻井。永嘉郡祠是研究祠堂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陈黻宸故居
陈黻宸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会文里43号。建于民国初期。坐西朝东,为二层小洋房,砖木混合结构。主楼面阔五间,通面阔16.11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0.65米。人字草架二坡顶,小青瓦屋面。檐柱用砖砌成葵形柱,内用木柱,柱下用方形青石柱础。左右厢房各三间,屋顶阳台与主楼前廊连成回廊。整座建筑采用西式建筑图案和砖叠涩、发券的做法,具有浓郁的欧洲建筑风格。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后改名芾,瑞安市区人。与陈虬、宋恕号称“东瓯三杰”。45岁中进士,历任“两广”方言学堂监督、浙江谘议局正议长、北京大学教授。著作丰富,主要有《中国通史》、《诸子通义》、《老子发微》、《中国哲学史》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吴成七古寨址
吴成七古寨址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后垟村和金炉乡金山村交界处。即洞尖山总寨,海拔750多米,四面陡峭绝壁,仅二小道可通,远处为连绵起伏的山峦。寨基分上、中、下三级,现残留城墙一段,石砌,约高一米。坡道关卡处尚有大堆擂石,寨基草皮下留有大量炭化火烧米(或谷)和当时瓷、陶、瓦等残片。吴成七(?-1357),原青田县八都(今文成县黄坦)人,出身盐贩,元末至正十三年(1353)起义抗元,聚众数万。在黄坦界上筑高垟、马坪二寨,后在近县边界建立天狗、水盘、水牯、白羊、牛头等五寨,自称吴王。势力远达处州、温州、婺州、建宁等府,复以瑞安、泰顺、青田三县交界之天险洞尖山为总寨,翼以七营,列寨百余,首尾连络。其后战败突围,至泰顺筱村自缢而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徐伯龙祠
徐伯龙祠位于文成县南田镇张坳村。原名忠勇公祠,由门台、正厅、两厢构成四合院式木构建筑,通面阔25米,进深29.6米。正厅面阔七间,歇山顶,明间对面建有木构戏台,造型别致。祠内至今保留大刀一把,重90公斤,祠外设有嘉庆年间(1796-1820)旗杆石二对。徐伯龙(1334-1355),当地富豪。元至正十四年(1354),吴成七起义军进击青田县城,浙江行省震恐。“总管官王某将兵抵南田,怯不敢进”,伯龙“诣军门请以身先”,总管官“授以松阳县尉牒,明日大战,自旦达暮,数十合,兵势渐却,援兵不至”,遂为义军所杀。朝廷追谥“忠勇”,建祠祭祀。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乱时被毁,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民国初易址修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