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西城区旅游
西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圣安寺遗址
目的地介绍圣安寺遗址位于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金天会年间(1123一1135)始建。传说是金代帝后为佛觉、晦堂二大师营建。因寺院建于中都城内的柳湖村旁,寺外有湖,岸边垂柳,俗称柳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修并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重新修葺,恢复圣安寺名。寺内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四面有后殿、瑞象亭、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庭院。大雄宝殿的内部梁架,如鸳鸯交手拱等,是清代以前的法式。殿内有3尊三世佛,俗称西方三圣,是明代的遗物。佛身紫红色,粗圆浑厚,佛像背后衬托高大的背光,外层透雕火焰纹,内层浮雕3个小座佛,每个小佛下承托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涛贝勒府
目的地介绍涛贝勒府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解放后,涛贝勒府经历过多次修缮、复建,但前些年,院落中部分建筑又出现了险情,山墙歪闪、开裂,瓦面、檐头破损,柱根糟朽,油漆彩画全部剥落,个别房屋甚至被列为危房,早已停止使用。现存古建筑约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门东向。分中路和东路及西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拈花寺
拈花寺在西城区大石桥胡同61号,明万历九年(1581)为西蜀僧徧融建,名千佛寺,千佛寺后楼下层为念佛堂,上层为千佛阁,千佛阁内有明代所铸的古铜佛“毗卢世尊莲花宝千佛”,在佛座周围的千朵莲花上有千佛旋绕,千佛大小一样,高4寸左右,故名千佛寺,大雄宝殿内有古铜罗汉像十八座和二十四诸天像,大雄宝殿前有《新建护国报恩千佛禅寺碑记》和《新建护国报恩千佛寺宝像记》,二碑均为明万历九年立,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名拈花寺,殿外额曰“觉岸慈航”,殿内额曰“普明宝镜”,雍正帝御书,大雄宝殿月台前立有世宗御制清雍正十二年《拈花寺碑》,拈花寺现有面积6000余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会馆旧址
目的地介绍南海会馆旧址位于米市胡同43号。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都曾住在这里。康有为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间院子里。因当年有七棵树,所以又叫七树堂,七树堂西房3间为卧室,北房4间为书房,其中有一间像船形,康称它为“汗漫舫”。其间有一条廊子,长廊壁间嵌着摹刻苏东坡观海棠帖片石。院中北屋样子象条小船,窗上镶着色玻璃,故康称之为“汗漫舫”。康在这里写过许多诗文并与维新派多次策划变法方案。1895年4月,当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康连夜起草了-,并发动1200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阐福寺(后门)
阐福寺是北海最大的寺庙建筑群,这里原是明代的太素殿,是皇室成员避暑的地方。清乾隆七年(1742)曾作为先蚕坛的蚕馆。清孝庄皇后死后曾在此祭奠,清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尊生母之愿,下令改为佛寺,仿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规模,赐名阐福寺。大西天相邻不远的是阐福寺,此处原为明朝太素殿的一座行宫是皇室避暑的地方,清乾隆初年作为先蚕坛,乾隆十年,孝圣皇太后懿旨,改为“阐福寺”,做为皇室降香祈福的场所。每年农历腊月初一到十五,乾隆皇帝在此举行祈福盛典,亲自手书“福字”赐予群臣,受赐者倍感皇恩浩荡,荣耀至极,自从清皇室迎祥祈福形成惯制。清朝宣统皇帝逊位后,祈福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
沿着天安门广场西侧路一直向南走,可以看到一条不太宽阔的巷子,这里就是西交民巷。清末民初,因为与西交民巷毗邻的东交民巷是外国银行集中的地区,促使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资本银行纷纷在其西侧——西交民巷内设立机构。如今这条当年的“金融一条街”已从繁华转为平静。数栋气势恢宏的近现代建筑,可以成为当年曾经繁荣的佐证。大陆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东口,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是我国建筑师设计西方古典式建筑质量最高的一座。建筑的内部正在装修,屋顶装有现代吊灯,装修风格高端。工作人员说,未来这里将作为银行高端客户的专区。大陆银行旧址的门窗多数进行了更换,有的已更换为塑钢窗户。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椿寺
长椿寺,位于北京长椿街。山门东向,有前殿、大殿与后罩楼,虽有改建但原有建筑基本完整。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明神宗的母亲孝定李太后下令敕建用以居水斋禅师,水斋大弟子为神宗的替修。神宗赐额“长椿”,意味着神宗祝愿他母亲健康长寿。李太后死后人们叫她“九莲菩萨”,所以长椿寺里一直保存着一幅九莲菩萨像。另外,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因想念他的生母孝纯刘太后,让画家画了一张刘太后像,也挂在长椿寺内。光绪年间两幅画像只剩下刘太后像,在“0”期间,刘太后像也丢失了。在长椿寺中原来还有一座渗-佛铜塔,高1.5丈,铜塔已移至万寿寺。长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禄故居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宅院坐北朝南。分为3部分,西为洋式楼房,中为花园,东为住宅。五进院落。包括倒座、过厅、正房及两进家祠。存倒座房三间,过厅三间,均为硬山灰筒瓦顶。正房三间,左右各带耳房两间,前有月台三出陛,房顶为灰筒瓦硬山箍头脊,走廊带雀替。东西厢房各三间,顶同正房,前带走廊,带雀替。门、窗及正房内部装修仍为清式。第四、五两进院内正房均为五间,灰筒瓦硬山箍头脊顶,吞廊三间带雀替。后两进家祠与前院隔断,于寿比胡同开门,为6号。原宅中间花园部分已全部拆除,建为宿舍楼。西部有部分改建,南为一大楼,楼后存一西式尖顶二层楼房,为清末时建。该宅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升平署旧址
目的地介绍升平署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道光七年(1827),将十番学并入中和乐内,增设档案房,改南府为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直到宣统三年(1911),历时162年。升平署珍藏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升平署旧址包括今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校舍。升平署戏楼院是保存较好的一组建筑物,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这座戏楼院是一组四合院,内有北向戏楼一座,四合院北房前出轩,适合观赏演出。为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砚秋故居
目的地介绍程砚秋故居在西四北三条39号。程砚秋(1904—1958),满族,京剧“四大名旦”之一。11岁登台,工青衣,创“程派”。最初艺名叫程菊依,后改程艳秋,字玉霜,最后改为程砚秋,字御霜。日伪时期,在京郊青龙桥隐居务农。1949年后,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故居为一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面积约390平方米。程砚秋从1937年起直到逝世前寓此。后院北房外屋两间是书房和练功的地方,自命为《御霜簃书斋》。御霜是芙蓉花的别名,又称拒霜。里屋为卧室。故居保持原建格局,内部陈设基本保持原状。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位置:位于西城区西四北三条39号面积:390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会馆旧址
安徽会馆是旧京著名会馆。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后孙公园胡同。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2006年05月25日,安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清康熙年间,洪?创作的《长生殿》曾在这里的大戏楼演出。继孙承泽之后,清代曾有许多名人在此居住,如乾隆朝内阁大学士翁方纲、刑部员外郎孙星衍、以藏有甲戌本脂批《红楼梦》而闻名的刘位坦等。同治八年(1869)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其兄湖广总督李瀚章及淮军诸将集资购得孙公园的大部分,建安徽会馆,同治十年落成。与其他省籍会馆不同,安徽会馆只接待在职的州、县级-和副参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城隍庙大殿
目的地介绍都城隍庙大殿在西城区成方街33号。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供奉都城的城隍神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灵应庙,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以后又多次重修、重建。都城隍庙市曾是北京市著名庙会之一。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其它还有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两庑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现存寝祠5间,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庙内有明英宗碑及清世宗、高宗碑。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题联。现存大殿黑琉璃瓦顶,前出抱厦,气势雄伟。位置:位于西城区成方街33号交通信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贤良祠
目的地介绍贤良祠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l03号旁门。清雍正八年(1J730)建。祠坐北朝南,面积约740平方米。大门3间,中轴线上依次为碑亭,左右各一,为六角攒尖亭,内立清世宗宪皇帝御制贤良祠碑。仪门3间,门前左右列石狮,仪门左右又各辟一侧门。正殿3间出轩,东西庑各3间,后屋5间,东西配房各3间。贤良祠是祀王公大臣之有功国家者。清世宗宪皇帝御书额曰“崇忠念旧”。贤良祠初祀王、公、侯、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都统、将军、总督、巡抚、副都统共78人,后增祀21人。总共祀99人。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位置:位于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l03号旁门。交通信息交通:乘1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厂甸庙会
在旧京城的众多庙会中,惟有厂甸的庙会,不以庙为名,每年只在春节才有一次,却是规模最大、京味最浓、最闻名遐迩和脍炙人口的。解放后厂甸的庙会仍一直举行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依然红火热闹,后来不幸夭折,一下子偃旗息鼓37年。也许是迎合京城人的怀旧情结,北京市政府于2001年恢复了厂甸庙会。厂甸庙会目前主要在琉璃厂和陶然亭公园一带举办,作为北京历史上八大庙会之一,如今也是这八大庙会中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负盛名的一个。厂甸庙会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即使是最萧条时的厂甸庙会,一天的客流量就能够达到当时京城常驻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什库教堂
西什库教堂旧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1984年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位于西什库大街33号,建于清初,时称“救世主堂”。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西什库教堂。西什库教堂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是北京市西城区一处清末民国初的仿西方风格学校,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现为北京市鲁迅中学。公元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御史黄瑞麟奏请设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清学部决定在石驸马大街(今新文化街)斗公府旧址建筑校舍。直到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建成。其中教学楼面积4300平方米,礼堂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是一组由四座楼组成的校舍。民国成立后,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改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并积极筹建女高师,1924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曾于1923-1926年在此执教。1984年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寺金刚殿
护国寺金刚殿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东巷,是原护国寺仅存的部分建筑之一,另有无量殿、功德殿、菩萨殿、僧房、廊庑等。护国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对应,曾是京都名刹。现存的金刚殿保存较好,为明清官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长11.3米,宽24.7米,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现在还能看到殿内的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等装饰构件。到北京护国寺品尝小吃,顺道来看看这一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建也是不过的选择。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东巷开放时间:并未对外开放,只能参观外观。交通公交车22、105、111、47路护国寺下车路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鲁迅故居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是鲁迅1924年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一生撰写了许多著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1979年,鲁迅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鲁迅故居,是鲁迅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建的,同年5月搬来居住,一直到1926年8月,他离开北京,去到南方。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在西城区三座门大街23号,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是明清两代皇家的道观,后世多有修缮,殿坐北朝南,面积约1.3万平方米,成南北向长方形,正面有两重绿琉璃仿木结构券洞式3座门,门后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大高玄门前原有旗杆(现仅存石座),后有钟鼓楼,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阔7间,重檐黄琉璃筒瓦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5间;后殿名九天应元雷坛,面阔5间,两旁配殿各9间,现存主要建筑自垣墙所开辟的3座门,护以石栏,内有大高玄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高玄殿、九天应元雷坛、庑殿,最后是一座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乾元阁,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元代大都的万安寺。说起白塔,大家往往会想起北海公园,但妙应寺的白塔才是北京历史与艺术价值最高的白塔。这座元代窣堵坡式塔立于双层折角四方形须弥座和覆莲瓣上,宝瓶和十三天相轮均肥短粗大,而覆钵直径又几乎与十三天相轮底部相当。站在塔下,不由得生出压迫感与神圣感。相比之下,北海永安寺清代白塔之十三天相轮瘦长许多,点缀在琼华岛顶端更富美感。从中不难体会建筑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以及窣堵坡式塔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流变。与塔相比,寺中大殿院落均为清代建筑,亮点不多。两间正殿中的藏式佛教造像展与元朝三大都城展可以一看。门票20元景点位置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