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旅游
邢台市文物古迹介绍
且停寺
且停寺且停寺遗址,位于内邱县城西北16.8公里处,寺沟村南。总占地面积大约15亩。为内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停寺,又名梵云寺。相传春秋虢国太子途经暂息而得名。据(顺德府志)记载,且停寺始建不详,元朝至大年间修建。明宣德、万历年间,因颓废而又修;清雍正、乾隆年间,因陈旧而再修。据说,明宣德年修缮时,军师刘伯温之子刘琦,曾三次监工,尚留下“万岁牌”一面。且停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北有且停山,隔一清澈如镜的小溪,与南边的山峰遥遥相望。小溪之上,两山之间,飞架一桥,名曰慈云桥。桥系汉白玉石砌成。桥栏杆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戏文、典故,象杨继业碰碑、苏武牧羊、嫦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北宋古墓群
广宗县历史悠久,早在商纣王时期就曾修建了大型帝王苑林及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县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遗址有2处、县级的有14处。据《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县境内古河道历史上变迁极为频繁,县境为古黄河、漳河、洚水的滚动区,今日北宋古墓群的重现,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该古墓北侧不远处为已挖掘成5米高的土质断层,从断层上观察,约有7层洪水淤泥积淀的结构,这足以证实了广宗受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从新生代开始下沉,属华北平原沉降带区域。据专家介绍,北宋古墓群得以保存,主要因为此文物地处在一个原高于地面近2米的沙土岗内,距地面有六七米深,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宫普彤寺
普彤寺坐落于河北省南宫市西郊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群英湖畔,与万亩省级湿地保护区相毗邻。东汉初年,佛法东来,第一批御准传法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南宫亲自主持修建了普彤寺、普彤塔,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佛塔,南宫也因此成为中原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经《妙法莲华经冠科卷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彤”为朱色。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红色,叫“彤庭”,因为塔后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明成化十四年(1487年)故城被洪水淹没,县城迁至今址。当时故寺被毁,仅留一塔。塔始建於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威县弥勒经幢
邢台威县有宋淳化二年的《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幢》,简称弥勒经幢,因该经幢上同时刻有《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两部经书,所以也称作威县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简称陀罗尼经幢。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勒经幢(陀罗尼经幢)修成于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全部用青石料选砌而成,共分十层,通高3.28米,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1985年8月25日,由威县三位农民在县城东南河渠挖土时发现。幢基座呈正方形,表面为双层莲瓣浮雕。中部有圆鼓形台面,幢身系用一块青石雕成,经幢青石质,八棱形。共为10节,通高3.28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固商代遗址
商王朝建立后,由于洪水为灾,自盘更为王时曾五次迁都,即《记·殷本记》所记“乃五迁,无定处。”历史学家从古音韵学、文献学、地理考古学多角度反复论证:“沙丘台在邢州平乡东北二十里即今王固一带。”(平乡县丰州镇西北2公里处)。平乡县商至春秋末期地域名称为“沙丘”,明初迁民时,保存下来的一些谱碟和墓志铭证实了“沙丘平乡”之说。经历代文化积淀,地下遗址、遗存相当丰富。自1984年起,河北省、邢台市及平乡县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在该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多处古文化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经众多著名考古专家鉴定,进一步确认为殷商至战汉时期历史遗物,与《史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和造像碑
北齐碑又名“透灵碑”。是一座浮雕造像碑,传说站在碑前,能听到南和县大堂上审官司的声音,所以,才有这个“通灵”的美名。现在碑已一断为二,上下铁榫连接,座北朝南,中间缝隙处尚有光线穿过。碑正面和背面均有浮雕造像。造像雕工细致,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碑侧有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僧智深重修字样。碑在以南北向简易的能够遮挡雨水的砖结构碑楼内。碑楼为开式,即仅碑的东西两侧面有紧贴砌筑的两面墙,南北碑面方向敞开,有脊形顶。碑的下部明显还有部分埋在地下土中。碑宽1.45米,厚0.39米,高度据记载为4.30米。碑不知什么朝代什么年月断为上下两截。现对接处仍有较大缝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补要村遗址
补要村遗址位于临城县东部临城镇补要村与村东南镇楼公路南北两侧的农田中。公路切割遗址形成了3-5米的断崖。遗址位于路南的部分东至补要村内土路,西界以村中生产桥为界,南端至村南小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90米。位于南水北调干渠内面积约8000平方米。路北遗址南北直线距离超过200米,东西约250米,南水北调干渠内面积约28000平方米。其中遗址堆积较丰富的部分位于路北东南侧,大部分位于干渠渠道内。经初步调查勘探,遗址面积约6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米至3.2米。经过发掘与整理,发现各个时期的灰坑300余座,墓葬37座,房屋4座,灰沟19条,窑址5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德府文庙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又名孔庙)的主要建筑。《顺德府志》记载:顺德府文庙“建自唐,寻废”。顺德府文庙大成殿原名为“文宣王殿”,唐开元2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自此全国孔庙的主殿皆被称为“文宣王殿”。“大成”取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孟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尊崇孔子“集先圣先贤之成”,下诏将“文宣王殿”改名为“大成殿”。现在各地文庙大成殿门额上方横匾的刻字为清雍正皇帝御题“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大成殿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造在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石砌台基之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村古墓
左村古汉墓群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治西南约十公里的左村村南200米处。古汉墓群有三座古墓,村东南编号为一号墓,村西南编号为二号墓,村正南编号为三号墓。一号墓:位于左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该墓在1976年冬社员平整土地时,无意中发现,曾出土文物有:拉链铜温酒器一个,铜镜4个,铜虎头灶一个,铜香炉一个,鎏金铜鼎一个,鎏金博山炉一个,鎏金长颈壶一个,共17件,现保存于邢台市文化局文物科,同时,还出土了残陶片,这些文物经省级鉴定为西汉时期的遗物。二号墓:位于左村村西南方向约150米处,1982年冬季社员拉掉封土,暴露出墓室两个,两侧北端墓室未动,西侧南端墓室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植墓祠
武植墓祠位于清河县3公里处武家那村南侧。武公名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人,搬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丧父与母祖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中进士,官拜七品,与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侑葺墓室清淙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墓穴呈圆井型结构,是座悬棺墓,未发现遗物尚存。为缅怀先祖,武氏族人又对武大郎墓修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冢子村古墓
汉墓,距离县城大约10公里。汉墓就是汉代的甘陵,我们这里又称汉墓为冢子。在现在汉墓的东侧有一个村,村名就叫“冢子村”。根据《广平府志》和《大清一统志》上的记载,汉代的甘陵在县东南30里。东汉第6个皇帝安帝刘祜的父亲刘庆和他的母亲,就埋葬在这里。刘庆曾经是皇太子。公元82年,东汉第三个皇帝刘炟废除了刘庆的皇太子,封他为清河王。从公元前203年开始,已经设立了285年的清河郡,也就遂改成了清河国。清河国的都城,就在汉墓南侧,当时汉墓这里是厝县。公元107年,刘庆的儿子刘祜做了皇帝。清河王刘庆死后,他的儿子刘祜追封刘庆为孝德皇帝,追封他母亲左氏为孝德皇后,又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良舍造像碑
邢台市邢台县南良舍北魏阁顶披肩造像,建于北魏年代,高1.75米,宽0.9米,厚0.24米,有造像33处,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正面为一以殿阁为主体的上下两层群体造像,碑身上佛神造像共计33个。所有造像造型神态迥异,有端坐的、打揖的、咏经的、闲逸的和飞天的等等。表现手法既有立体型、浮雕型,亦文有线描型,表现了高超、细腻、丰富的雕刻艺术。碑阴中下为魏碑体碑文,字数四五百左右,因大量文字剥蚀不清,难读成文,但部分字体尚清晰可辨.其中有这样的一些文字:“故太常卿扬州(使)君之玄孙□□□唯那□□□□昙和□□上胄□□隆洪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县清凉禅寺
任县清凉禅寺位于任县固城乡后台南村,距任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唐武则天和明朝正统、成化、正德、嘉靖年间重修。清康熙初年碑文记载:“清凉寺方圆18亩,房200间,住僧300余人,占树500余株”,盛况空前。时至清末,僧去寺空。民国初期,寺内改建为台南小学。1963年一场空前的特大洪水,冲毁了清凉寺的全部遗址,仅留下一株古槐。隋代古槐-清凉寺留存下来的唯一见证,现在台南小学后墙外。据明嘉靖年间的碑文记载古槐生长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至今已有1400余岁高龄。树高约20米,树围10余米。树身枯死部分形成一洞,可容纳5人。据原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乡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北宋大观元年资正殿学士郑居正“奏乞以御笔八行诏旨摹刻于石,立于宫学,次及太学,辟雍天下郡邑”。于次年刻石,立于平乡县旧城(今平乡镇)的学宫之内。碑通高5.14米,宽1.38米,厚0.38米,碑额身高1.40米,宽1.50米,浮雕七龙盘顶。碑额“大观圣作之碑”为权相蔡京题写;碑身高2.94米,正面刻宋徽宗颁发的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的诏旨,共1021字,现残存729字,为书学博士李时雍奉敕仿宋徽宗“瘦金体”摹写而成,笔法俊逸;碑阴额书“大钟主柴如意姊大娘”字样。碑两侧亦刻有文字,但镌刻年代在金大安三年之后,与碑初立之时相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城岗城址
鹿城岗遗址是西周古城遗迹,位于邢台市,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根据文献史料记载,邢国曾有三次筑城,分别为:“(商王)祖乙迁于邢”;“周成王封周公之子于邢,建邢国”;“春秋时期,齐桓公帮邢城筑夷仪城(传说在浆水一带)”。而如今的邢台老城据考证建于汉代。现状该遗址为古城遗址无疑。城墙内夯层、夯窝十分清晰。城墙已遭破坏,但西、南两面仍高于地面约6米,远看城郭十分清楚。城墙夯土非常纯净。该城建筑较早,很可能是在西周。文物价值河北省文物所专家组组长石永士先生也初步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乡县抗日英烈纪念碑
河北省平乡县革命历史悠久。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实行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全国人民奋勇-,洪康村也组建了抗日九大队,该村是冀南“盐民-”的发源地,1938年4月8日在此打响“冀南对日作战第一枪”,消灭日伪军40多人,我抗日战士5名殉难;1940年农历10月初10,县抗日九大队在此遭到日伪军的围击,伤亡150多人,是平乡县抗日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斗。1943年6月19日,刘邓大军129师25团的150多名抗日战士在下町村被300多名日伪军围击,我军战士浴血奋战,打死打伤日伪军20多人,我抗日战士牺牲18人,安葬于下町村北,解放后,有4位烈士被移葬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火神庙
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于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它的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火神庙不象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有主轴线的那一类。它的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这与它处于瓮城内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瓮城内狭小的面积不允许展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两侧布置多座建筑。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家村寺庙遗址
董家村寺庙遗址位于河北省平乡县河古庙镇董家村村西北500米处,遗址南北长28米,东西宽18米,总面积504平方米,南临邢临高速,北临董庄、东临张庄、西临田固,据平乡县城20公里。平乡自古以来佛教道教十分兴盛,据平乡县志记载,后赵初期(319-332年)在北方影响最大的印度高僧佛图澄经西域来华,受到后赵皇帝石勒的恩宠,在今邢台一代广置寺院,弘法传道,只平乡境内兴修寺院就达三十多座,该寺当是那时所建。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七月大水,寺庙被淹,随废。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重建。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大水,漳河决口平地水深2丈,寺庙复被洪水淹没。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乡文庙大成殿
平乡文庙大成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学前铺。该殿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据《平乡县志》学宫图可知,文庙建筑分为东西两路,大成殿位于西路中轴线的中心位置,东路为附属建筑,整个文庙建筑群的占地已不祥,但规模宏大,功大成殿建筑面积315平方米,为元代建筑风格,单檐歇山绿琉璃屋面,面阔五间(25.8米),进深三间(11.27米),殿高12米,四椽伏对乳伏用四柱,重昂五铺做斗拱置于平板枋之上。功能齐全,主次布局分明。目前文庙的其他建筑已毁,仅存大成殿。大成殿自始建以来曾于宋徽宗大观元年、明洪武七年、明永乐三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贾乡石塔
南贾乡石塔位于邢台县南石门镇南贾乡村南。现仅存石塔1座,由塔基,莲花座,佛龛,七层出檐的塔身,葫芦形塔刹组成。塔基为一方形石块,青石质,边长1.4;莲花座为方形,边长1.05米,雕覆莲纹1层,上为石塔主体,佛龛所在,正面为佛龛,高0.36,宽0.29米,龛口上有火焰状石雕装饰,两侧有力士,但头均以被砸。佛龛进深0.55米,内高1.05米,内为一佛二弟子。塔身现存原石雕出檐共7层,村民们后加1层及葫芦形塔刹。塔体通高4.6米。佛龛所在的塔身处四面均有题记,但多已看不清楚,在塔身正面佛龛的左侧有“天启”字样,但根据该塔形制及内中造像推断建造时期应为唐代,明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