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阿拉善左旗旅游
阿拉善左旗文物古迹介绍
贺兰山广宗寺(南寺)
广宗寺藏名“丹吉楞”,俗称南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境内,贺兰山西麓的一个山谷之中,距巴彦浩特镇东南23公里左右,该寺有6个属庙,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庙。由二十余座建筑群组成。其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等。其中供奉西藏第六世0-遗体宝塔的大殿称为“黄楼寺”。黄楼寺是一座两层楼阁的建筑,其前部为81间,后部为49间,全部用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极为富丽。据说,在这座殿内,除西藏0六世遗体而外,还保存着飞天人像化石、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金佛、唐文成公主的宝剑等珍贵历史文物。广宗寺始建
贺兰山福因寺
介绍北寺位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地处乌巴公路南侧,距巴彦浩特镇约25公里。北寺是阿拉善王之子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原名“准黑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嘉庆十一年(1806),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以工程告竣上报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因寺”,从此,便以“福因寺”之名著称于世。北寺是阿拉善盟中仅次于南寺的一座大庙,全寺现有大小庙宇15座,建筑物百余栋。主庙旁置有白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寺周围丘陵起伏,山泉回绕。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森林公园环绕着北寺,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登险峰,游古寺。景区内设有宾馆、餐厅和具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拉善延福寺
延福寺系阿拉善旗八大寺之一,位于巴彦浩特镇王府街北侧,俗称“王爷庙”,藏语名为“格吉林”,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的古式建筑之一。该寺从乾隆七年(1742年)开始修建大殿,以后陆续完成周围的建筑。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帝为该寺赐名,并赐用满、藏、蒙、汉四种文字书写的金字匾。整个建筑群共建有大经堂、菩萨殿、四大天王殿、转经楼、钟鼓楼、如来殿、阿拉善神殿、药师殿、密宗殿等大小殿堂10多座,共200多间,计800多平方米。1919年前后为鼎盛时期,-达500人。该寺同其它黄教派寺庙一样,设有神学院,共分四大部,每部有一座专用殿宇。该寺-称为甘珠尔巴格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远营
定远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署驻地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衔。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蒙古族顾实汗之孙和罗理归顺清政府,后又出征青、藏有功,-为世袭亲王,封其驻地为定远营(今巴彦浩特)。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又将定远营赐予和罗理之子阿宝。阿宝之子罗布桑多尔济袭位后,在王府西侧建家庙,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成,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赐名延福寺,俗称衙门庙。定远营坐北朝南,占地约25万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设计独特,建筑精巧、宏伟,兼具蒙古、汉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原有衙门、宅院、庙宇、花园等。西院现存府门、大殿及东、西配殿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寺
北寺位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地处乌巴公路南侧,距巴彦浩特镇约25公里。北寺是阿拉善王之子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原名“准黑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嘉庆十一年(1806),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以工程告竣上报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因寺”,从此,便以“福因寺”之名著称于世。北寺是阿拉善盟中仅次于南寺的一座大庙,全寺现有大小庙宇15座,建筑物百余栋。主庙旁置有白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寺周围丘陵起伏,山泉回绕。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森林公园环绕着北寺,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登险峰,游古寺。景区内设有宾馆、餐厅和具有民族特色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