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 > 磴口县旅游
磴口县文物古迹介绍
巴彦淖尔阿贵庙
阿贵庙位于蹬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境内的狼山山脉中,座落在汉代古城鸡鹿塞西边的沟内,是内蒙古地区红教-的唯一寺庙。阿贵庙建于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年),藏名为“拉西任布?嘎定林阿贵”,清朝改为“宗乘寺”,并于民国元年(19l2年)悬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大匾一块。阿贵庙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共建有大雄宝殿及陪殿等981间,并建有招待所13处,-住所千余间,南大殿门上镶有“宗乘寺”匾额。殿内供奉释迹牟尼像。陪殿内供有红教派本尊达不仁和生象。阿贵庙依山临隔水而建。山上青蛮迭翠,清溪泻玉;寺前清流缘漪,碧波荡漾;周围山花缤纷,芳香醉人,绿树成荫,百鸟和鸣,一派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堂庙
金堂庙也叫慈云寺,坐落于磴口县隆盛合镇金马湖北边,兴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是河套地区首座汉佛寺院。1851~1862年间,“哥老会”在磴口骚扰百姓,焚烧寺院,慈云寺遭到惨重的破坏。到1901年又一次经历了劫难,留下一片残垣断壁,民国15年(1926年),信徒迫切希望重建寺庙,在当地大居士李怀祺的组织下,于1930年重建了寺庙。金堂庙的大雄宝殿雕刻有二龙戏珠,正壁彩绘精美绝伦,两侧修有小陪殿,左右设有厢房。厢房各有10余间。在殿内1.5米宽的净台上,五尊佛像塑遍金身,干净整洁。1989年在县政府的协助下,重新修建。现在寺内共有房屋六间,建筑总面积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盛公天主教堂
三盛公天主教堂河套地区最早建成的天主教堂,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坐落在距磴口县政府所在地1.5千米的原粮台乡,现为巴彦淖尔市教区主教座堂。该教堂为法国天主教神父德玉明所建,1888年动工兴建,1893年落成。1980年后,教堂经过修缮,重新使用。教堂的建筑风格既吸收了西洋哥特式的风格,又富有中国地方民族特色,融中西建筑艺术为一体。教堂占地面积675平方米,主要建筑圣堂堂高10米;堂基入地2米,用块煤压基,煤块上砌着条石,高出地面0.8米;墙壁用精制的蓝砖砌成;顶面全部由铁皮覆盖;36扇尖拱形窗户全部用带有图案的小块五色玻璃和铅条镶嵌而成;教堂内部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窳浑古城遗址
窳浑古城,蒙语为保尔浩特,汉语也称土城子,位于蹬口县沙金套海苏木西南约三公里处,建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该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最长250米,南北最长200米,北与西北被沙漠覆盖,垣宽9~13米,南垣中部有一缺口宽约20米,约为城门。该城东墙北墙,残高1~2.5米。城中部略偏东处有一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台,探得文化层有1~3米深。文化层下层为汉代文物,较厚,出土大量灰陶器和汉代建筑材料;中层为唐代文物,出土文物有白瓷器物残片数种;上层为明、清文化层,较厚,有大量钧窑瓷残片,如青花瓷残片。在断垣残壁的表面也可拣到铁链、三梭铜合金箭镞等。台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阴山岩画位于磴口县沙金苏木境内。大都是由原始部落和匈奴、敕勒、突厥、党项、蒙古等各族猎人和游牧人刻磨在山岩上的石岩画。最早产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据专家考证,此处共发现一万余幅,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画廊之一。东西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南部,它的南北草原广阔,气候条件宜人,是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我国北方许多游牧民族,诸如: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纥)、敕勒、党项、契丹、鬼方、山戎、蒙古等都有相继在这里生活过,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近年来,在阴山山脉西段狼山地区。发现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灿烂古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岩画。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金套海古墓群
沙金套海古墓群沙金套海古墓群位于蹬口县沙金套海苏木西南1~5公里处,以汉代窳浑古城为中心,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其中以南区面积最大,东西宽2.25公里,南北长近2公里。已暴露的墓葬近千座,1985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