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石市旅游
黄石市文物古迹介绍
墩福影壁
墩福影壁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墩福村,明代晚期“楚府仪宾”董曰壮府第遗存。砖雕。高5.2米,宽4.35米,厚0.5米。瓦顶采用硬山屋面,铺作用四铺作斗拱,上身部分采用廊心墙做法,下肩须弥座式。上身壁面由一块块雕花面砖贴砌,上部中心是双龙抢珠;下部中心是鲤鱼跳龙门;右边是山石、松柏、梅树、虎,左边是山石、松柏、花草、梅花鹿、喜雀;围绕壁面镶嵌一周牡丹、海棠。壁面左右两侧装饰两根砖雕立柱,柱上端有雕画额枋,额枋上置斗拱和檩、椽。下肩饰莲花、狮子戏绣球、云纹等。该类型影壁在我省内极为少见,对研究明代建筑历史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广法寺
黄石广法寺地理位置广法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寺院简介广法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传法系属曹洞宗,是北宗庆历年间铁牛和尚所建。此后屡毁屡建,几度兴废,重修者中最著名者为明万历年间的薰闻法师。该寺现有建筑大雄宝殿、钟楼、客堂、斋堂、关房等多为近年陆续重建。寺内有有墓塔十余座,塔主为开山祖师铁牛禅师及......寺院格局该寺现有建筑大雄宝殿、钟楼、客堂、斋堂、关房等多为近年陆续重建。寺内有有墓塔十余座,塔主为开山祖师铁牛禅师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头革命旧址
大冶市爱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重要景点。地处大冶市南部,与阳新县三溪口镇相邻。距武汉市90多公里,距黄石市30公里。1997年黄石市人民政府为“南山头革命纪念碑”撰写碑文。后被定为大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山头是我党领导的最早革命根据地之一。1928年秋,在南山金公祠成立了中共大冶县委。李灿、何长工率领的红八军在这里浴血奋战;彭德怀、滕代远指挥的红五军在这里挥戈杀敌。解放后,曾在这里战斗过的聂荣臻、王平等百余名将帅先后为南山撰写题词。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为南山题写了“英雄大冶,革命摇篮”的题词,这是对大冶南山人民的崇高赞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冶兵暴旧址
大冶兵暴旧址位于大冶市城城关镇,为一进四栋砖木硬山式飞檐结构房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同治六(1867年)重修,属晚清学宫,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1929年12月间,程子华等0人,在红五军五纵队的配合下,举行了震惊全国的“模范大冶暴”。大冶兵暴是中国0的革命武装继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后的又一次重大武装起义,对于研究湘鄂赣边区鄂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史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历史,提供了实物见证。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军半壁山战场遗址及千人冢
太平天国军半壁山战场遗址及千人冢位于阳新县富池镇半壁山清咸丰四年(1854),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万余人分三路东下,逼九江。为争夺上游屏障天京,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数万人在江北的广济田家镇和江南阳新半壁山之间,设拦江铁索,抗击湘军。11月20日至24日,双方激战于半壁山。太平军作战失利,半壁山失陷。上千名在战斗中牺牲的太平军将士,被当地群众埋葬于半壁山西麓。冢形如凹坑,1883年立有石碑,碑额刻有“千人冢”三个大字,碑文记述作战经过。半壁山为临江孤峰,形势险要。(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八泉街,东南长21.9米,西北宽22米,建筑面积481.8平方米。原为华记湖北水泥厂办公楼。1927年7月17日,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东征讨蒋”,抵达黄石西塞山,军部设在该处。北伐军在该处同周恩来晤谈,认清了蒋介石、汪精卫的-本质。当晚,北伐军在军部驻地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随后,进行军规整顿。7月20日,北伐军撤离,从黄石港乘船向九江进发,不久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和血战会昌的战斗。该旧址对于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阚家塘古民居
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西约30米处建有私塾。该民居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技艺之精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三军团革命旧址
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即红三军团革命旧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区西南20公里刘仁八镇中学内,亦称“刘仁八会议旧址”,馆名为原红三军团干部、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王平上将所题书。旧址为阶梯式一进三幢土木建筑,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每幢二层,幢与幢之间有白玉石天井、台阶相连。内辟陈列室,陈列大批革命文物。相关背景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与红五纵队会师,6月初,彭德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将红五纵队扩建为红八军。之后,彭德怀主持在刘仁八村的三房垴召开红五军、红八军军委扩大会议,即“刘仁八会议”。会上,按照中共中央决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挹江亭
挹江亭,六角二层,飞檐,绿瓦红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额横悬,匾额上“挹江亭”三字为时任国家副主席并题写。1960年10月19日,早餐后,董老(董必武)在海观山宾馆主楼会见了黄石市委,市人委的部委以上负责人,各大型厂矿主要负责人,市县劳动模范,并和大家在“临江楼”左侧的亭子前合影,随后又与宾馆的炊事员,服务员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董老回到北京后,挥笔题写了“挹江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并托人带回黄石。从此,这个亭子就叫做“挹江亭”,成为黄石的胜景“挹江听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新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阳新县太子镇老街,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学生兼候选县丞李枫泉、李超凡二人提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由主屋、侧屋、后院组成,占地十余亩,后在1930年被毁,现存建筑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20米,进深60米,为单檐砖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滚龙屋嵴。宗祠内有戏台、看台、天井2个、正厅、后厅及神龛。该祠对于清代祠堂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蘅石故居及李氏祠堂
李蘅石故居及李氏祠堂位于阳新县浮屠镇玉堍村,清代。李蘅石是清光绪年间人,曾任新疆按察使。故居由大门正厅、过堂、祖堂及厢房等构成,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正门青石雕刻“光禄大夫”四字,屋顶重檐迭嵴,翼角飞举,屋檐下彩绘忠孝故事、神话传说等图案;李氏宗祠,由戏台、看台、正厅、过堂、祖宗殿及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宗祠封火山堵呈龙形,大梁依木材自然形态加工,柱础作宝瓶状,雕刻精美。(第四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章山下陈遗址
章山,位于黄荆山南麓大冶湖畔。《后汉书》中说:“江夏郡有十四城,章山乃其中。”1990年出版的《大冶县志》在大事记中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5年至220年),江夏郡有14城,其一为章山。今四顾闸镇有章山故城。”近年来,在开发区章山街办下陈自然村,已陆续发现赵家花园、太爷堂、粮库、马墩等遗址,出土有钺、斧、砚、瓶、鼎罐、火钳、盆、碗等物。经考古专家认定,此遗址便是“章山故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猪林遗址
老猪林遗址位于大冶市大箕铺乡刘逊村西100米,新石器时代、商、西周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1·5米。采集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纹饰有划纹,器形有鼎、罐等;商代陶片以泥质红褐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鬲、盆、尊、缸等;西周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褐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绳纹、乳钉纹,器形有鬲、豆等。(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山画屋
泉山画屋位于阳新县龙港镇泉山垅村。建于嘉庆初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门厅、前堂、过厅、祖堂及左右偏房。门厅、前堂、过厅、祖堂均面阔五间24.5米,分别进深4.8米、6.26米、5.8米、8.8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穿斗混合构架,前后壁均设隔扇。梁、柱、门、窗设有多种图案的木雕构件。封火山墙,外壁饰彩画。(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院遗址
李家院遗址位于黄石市铁山区铁山镇铁山西1.5公里,新石器时代、周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2.6米。地表散布炼渣。采集有石斧、砾石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器形有鼎、罐、盆、盘及陶拍、纺轮等;周代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褐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大口尊、豆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新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阳新县白沙镇黄塘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700),后历有扩建,光绪二十三年(1898)形成现有规模。坐北朝南,因地势建筑自前至后各进房屋依次抬高,平面略呈长方形,面阔45米、进深55米,砖木混合结构,硬山灰瓦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该建筑在设计理念、选址、布局上显现出浓厚的封建宗法制思想,研究鄂东南地区宗族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堡民居
李家堡民居位于阳新县龙港镇龙港村李家堡湾。始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3.25平方米,整个建筑风格为仿徽派建筑。五进七开间,砖木结构建筑。室内采用木板壁隔断,壁板下部全部采用条石防潮。该建筑整个建筑外观雄伟壮观,雕刻精美,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是研究徽派建筑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伍氏宗祠
伍氏宗祠位于阳新县王英镇伍家祠村。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历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扩建而成。一进四重砖木结构,由戏台、广场、享堂、寝室、厢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整个建筑外观雄伟壮观,梁柱高大挺拔,具有明显的明末遗风,对研究鄂东南的建筑历史、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新文峰塔
宝塔村文峰塔宝塔村文峰塔位于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村,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六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9.72米。每层交错设两扇拱券门及两个壁龛。一至六层南壁上方嵌石匾,分别阴刻楷书“文峰塔”、“引虹”、“凌云”、“凝霞”、“御风”、“重光”。该塔造型优美,匠心独具,是鄂东南地区文峰塔中的佳作。(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界古城址
五里界古城址位于大冶市大箕铺乡五里界村候文大屋南500米,战国城址。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82米,东西宽270米。城垣底宽约35米、残高2-3米。城墙夯土中采集有石家河文化陶鼎足及西周时期陶罐、豆残片。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采集有铜鼎、矛及陶鬲、豆、等残片。(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