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 > 回民区旅游
回民区文物古迹介绍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该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的格局表现出对圣地麦加的尊崇。大经堂大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在大殿柱子上刻有《古兰经》-,穹顶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后院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平定噶尔丹纪功碑
康熙平定噶尔丹纪功碑原称圣祖御制崇福寺碑,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席力图召和小召(崇福寺)内。清康熙皇帝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制刻碑,用以纪念平叛的胜利,表彰两寺-助战功绩。石碑两通均用满、蒙古、藏、汉四种文字铭刻,各书两石,每面分刻一种文字,每石各建有一座八角攒尖顶式碑亭。碑文叙述平叛经过及意义的文字相同,但分别表彰两寺-功绩的文字稍异。席力图召的石碑尚存原地;小召的石碑已移存内蒙古博物馆内。碑文记载赐予小召的甲胄、宝刀,过去每年春节公开展览,名为晾甲,届时倾城出动前往观赏,今亦由内蒙古博物馆收藏.有蒙藏文碑一块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素图召
乌素图,是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该召坐落在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乌素图村西沟口的台地上,距市区西北13公里处。乌素图召依山傍水,山沟杏柳成荫。春则花鸟争妍,夏则桑麻竞秀,秋看黄叶,冬赏雪峰。一年四季都有随时变幻的浓装淡抹之美。召后有东西横亘的赵长城遗迹,地表有突起的夯土成墙,登临长城眺望,俯仰山川,广袤无际。放眼远眺,青城在云烟缭绕之中,大黑河犹如一条巨龙向西奔流汇入黄河,火车在原野上飞掠而过,土默川山河构成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卷,尽映眼帘。乌素图召现已成为游览胜地。乌素图召,实际上是指当地旧有的七座寺庙的总称。因它们相距不远,毗邻相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1727~1732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这座五塔是中国现存的五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全塔由塔基、金刚座和顶部的五座玲珑宝塔组成,塔通高16.5米,金刚座平面呈“凸”形,拾级登上台基,拱门上镶嵌着汉白玉石的匾额,以蒙、藏、汉三种文字刻着“金刚宝座舍利宝塔”八个字。环塔而行,塔身表面布满了雕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和浩特天主教堂
呼和浩特市天主教堂位于回民区伊斯兰风情街上。天主教堂以圣堂为主要建筑,其建筑风格呈典型的欧式罗马形制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与呼和浩特市的佛教、伊斯兰教庙宇寺院建筑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与之和谐相处,构成了呼和浩特市宗教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研究近现代外国宗教势力在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地区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13年5月,呼和浩特天主教堂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