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旅游
佛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61、福善堂
福善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腾冲海边坊海边大街5号。原为北帝庙。当地有不建庙的村规,故安奉神像亦不称庙,而称“福善堂”。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面阔三间9.8米,进深二进18.9米,带两个青云巷门楼。硬山顶,陶塑脊,垂脊上有灰塑狮子,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脚。前殿进深两间9架,前设三步廊。石门额上阳刻“福善堂”金色楷书大字,落款为“光绪甲辰夏日重修”。前殿内祀奉观音。正殿进深三间11架8.4米,前后双步廊。殿内正中祭祀玉皇大帝,旁祀关帝、北帝、观音等。该庙是我区保存的形制较好的北帝庙之一,瓦脊大量运用佛山陶塑工艺,中饰宝珠,中段塑有人物,两端有鳌鱼,并有“光绪三十年石湾均玉造”。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006年10月25日,福善堂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高赞梁氏大宗祠
高赞梁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高赞东胜大街1号。清乾隆十三年(1748)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1997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广三路,总面阔28米,中路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三进47.8米。硬山顶,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9架,前廊双步。梁架通体雕刻缠枝花卉纹饰,繁细精致。墙楣有“瑶池宴乐”、“蓬莱仙境”等多幅壁画,有“光绪戊戌仲夏”、“陈瑶石画”。次间包台台身为红砂岩石,上浮雕麒麟、梅花鹿等瑞兽。台基上雕有缠枝花卉。门枕石雕龙纹、麒麟等瑞兽。中堂昌大堂进深三间11架,前后双步廊。乾隆年间的堂匾仍存。堂前两庑体量较大。后堂进深两间10架,前四步廊。祠堂规模大,用料较好,制作精良。2009年7月,高赞梁氏大宗祠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路州周氏大祠堂
周氏大祠堂位于乐从路州。清代光绪丁亥(1887年)建,民国八年(1920年)、1996年、2000年均有重建。坐北向南,三进两廊一后院,分左、中、右三路,面阔22米,进深50米,占地面积1087平方米。单檐硬山顶。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屋脊雕有灰塑人物、鸟兽、花卉图案。前廊为雕花抬梁式梁架,均为人物及花卉雕刻。两扇大门上绘有门神,刻有一副对联“笃诚万代光先祖,祜训千秋仰后贤”。门侧置两块花岗岩抱鼓石。第二、三进面阔各三间,进深各三间,均为穿斗式梁架。二进有刻着清代书法家、前贵州政务厅长陈官韶书写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的硬木屏风,屏风按原貌重造。除中座的壁画重新绘画外,内墙上的壁画基本上还保留原状。2006年1月8日公布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4、金紫名宗
金紫名宗即黎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桃村上街6号。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原为三间三进,现存三间两进。面阔12.5米,进深29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山墙、后墙都用蚝壳砌成,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八架,前设三步廊。前廊步梁较粗壮,“金紫名宗”木门额,有“乾隆戊戌仲春吉旦重修”落款。隔架科上的鸭屎石狮,须发毕现,讲究细节。高大门枕石石雕尤为突出,雕有太狮少狮图、仙人骑兽图。抱鼓石基座上雕石狮、人物、瑞兽,精美活泼。中堂光泽堂进深三间九架,前后双步廊。步梁砍削成月梁形式。置鳌鱼托脚。金柱略带梭形,墩形柱櫍特别。祠堂大量使用了红砂岩、砂岩石料,具有典型明代风格。2006年10月25日,金紫名宗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马齐陈氏大宗祠
马齐陈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马齐居委关东大街59号。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落成,清同治十年(1871)、2004年重修。坐东向西,广三路,总面阔23.5米,中路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三进42.7米。硬山顶,龙舟脊,主体建筑为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素胎瓦当、滴水,青砖墙麻石脚。部分红砂岩地面和覆盆柱础。砖雕、石雕、梁架木雕细腻生动,十分精致。墙楣存族人陈士圣所绘的二十四孝图壁画廿二幅,书画俱佳。鎏金通花木横披图案繁密,雕工精细。墙楣上的砖雕,与青云巷门的砖雕,面积较大,雕工非常细致,是祠堂砖雕装饰的精品。该祠规模较大,主要保存清晚期岭南建筑风格,存有部分明代建筑构件,是顺德区较有艺术价值的古建筑之一。2009年7月,马齐陈氏大宗祠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6、古朗梁氏宗祠
古朗梁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东边街23号。建于明代后期,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重修,现存清后期建筑风格。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三进,总面阔14.2米,总进深48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11架,前廊三步。左右次间设包台,台基雕花。中堂进深三间12架,前双步廊,后三步廊。梁架和驼峰上的雕刻均较细致。后堂进深三间13架,前四架轩廊,后三步廊。轩廊梁架呈仿月梁形式。祠堂墙楣上存有“子路问津”、“石鱼图”等多幅壁画,上有光绪辛丑的年款。祠内覆莲柱础少见,所保存部分鸭屎石柱础,雕刻古朴,并经垫高、修补。祠堂记录了顺德祠堂发展历程的痕迹。2009年7月,古朗梁氏宗祠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龙潭五龙庙
五龙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圩庙前大街4号。道光五年(1825)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面阔8.80米,进深21米。硬山顶,马头封火山墙,山墙上有灰塑金鱼、花石等图案,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前殿进深两间8架,前设双步廊。前廊梁架雕刻精美的佛手瓜、杨桃、仙人、云纹等纹饰,木雕工艺精湛。门口存红砂岩石狮1对。墙楣存“英雄博问”等壁画多幅,罗渊泉画。封檐板上雕有人物故事,雕刻精细。正殿进深三间13架,前后双步廊。石柱上有道光年间的对联。庙宇木雕、灰塑精致。庙内存《重建龙母天后五龙三庙碑记》等清道光、光绪年间的碑刻。该庙是顺德较具代表性的晚清庙宇建筑。2006年10月25日,五龙庙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黄龙陈氏家庙
黄龙陈氏家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龙涌家庙大街。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2002年再度重修。仍保留清代建筑风格。坐南向北,广三路,中路面阔三间12.3米,进深三进45.8米。硬山顶,灰塑脊,青砖墙,麻石、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三间12架,前三步廊,后廊双步。中堂聚星堂进深四间15架,前四架轩廊及双步廊,后双步廊。后堂进深三间11架,前后双步廊。祠堂木雕、石雕工艺纯熟。梁架雕刻精细,回廊镂雕蝙蝠、云龙纹及铜钱纹,尤为工整大气。隔架科的斗栱雕有云纹,梁头雕成鳌鱼状,梁下刻花,梁下鳌鱼雀替两两相对,表现了族人重视功名的心理。鸭屎石狮子挑头活泼生动。头门内的“家庙碑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该家庙具有较好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009年7月,黄龙陈氏家庙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9、贞女桥
贞女桥位于顺德区龙江镇世埠乡,建成于宋代嘉定八年(1215),宋贞女吴妙静捐建。明代湛若水所撰墓志载:“贞女吴妙静,宋高宗朝助教吴南金遗女。南金无后,女许嫁新会李氏子。及婚,所许子由陆来,渡龙江溺死。女誓不再适,以嫁资为石桥,五眼,石长二丈二尺,建于李溺死处,故后亦称老女桥。自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至八年(1215)建成。”《龙江乡志》载:“桥长十一丈,阔一丈,桥石每块长二丈二尺,方二尺。贞女之先祖,原福建人,桥石皆来自福建。”现该桥仅有一孔,有青灰色大石四条,每长7.9米,宽0.63米,厚0.55米。规模与志载较吻合。似为原桥遗物。现桥面改为水坭钢筋结构,已非昔日面目。现仅存桥石四块,桥头“贞女遗芳”牌坊一座,供人凭吊。是顺德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五孔石梁桥,有重要价值。2002年7月17日,贞女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巨源欧阳公祠
巨源欧阳公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三华居委启明街44号。清道光年间(1821—1850)修建,民国三十年(1941)重修。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带左右青云巷。总面阔17.5米,中路面阔11.7米,进深32米。硬山顶,屋顶较陡峭,灰塑脊,垂脊下置红色灰塑狮子,高大人字封火山墙,蓝、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脚。头门前设三步廊,中五檩搁墙,后双步廊。前廊步梁遍雕花鸟、瑞兽、人物故事图案。墀头为石雕,有别于一般的砖雕、灰塑。后堂进深三间10架,前后三步廊。祠堂灰塑、石雕、木雕生动丰富,墙楣“说仁义”、“讲道德”等多幅壁画保存较清晰,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巨源欧阳公祠是较典型的清代后期宗祠建筑,其规模也较完整。2009年7月,巨源欧阳公祠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冼光及其家族墓
冼光及其家族墓是明代古墓。古墓分为三座:一为冼安与杨氏合葬墓。墓男主人因其子冼光在朝为官,请赐封追赠,由追封文林郎到中宪大夫、通议大夫南京大理室卿,女主人由太孺人到恭人至淑人;二为冼光墓,冼光,字汝实,号罗江,顺德乐从人,考获进士,曾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升通议大夫南京工部右侍郎,后转南京太常寺卿,为官有政声,被民众誉为“冼灯笼”;三为冼尧祖之母墓,尧祖在万历六年(1578年)为光禄寺典簿之职。墓旁有数块通石碑,见证着冼光为家族带来的荣誉。因他在朝廷的功绩,其父母、妻子均被诰封。“奉天勅命冼光父母碑”,正中篆额“奉天勅命”四字,伴以两小云龙,两边大云龙夹额,底座刻云雷纹。另一块碑上刻有“奉天诰命冼光父母碑”正中篆额“奉天诰命”四字,伴以两小龙,两大云龙夹额,底座刻有叶脉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麦村秘书家庙
麦村秘书家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麦村麦南大道6号。清乾隆十四年(1759)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祀奉麦明远。坐西北向东南。广三路,面阔三间,进深三进。总面阔25.88米,中路面阔14米,总进深46.25米。硬山顶,灰塑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鸭屎石脚。头门进深两间9架,前设双步廊。前廊梁架通体雕刻花卉、人物图案,精美生动。“秘书家庙”木门额有乾隆二十五年年款,边框雕人物故事图案。砖雕人物墀头精致。中堂广绪堂进深三间11架,前后双步廊。后堂前设四架轩廊,后九檩搁墙。祠堂内部分梁架呈月梁形式,驼峰纹饰细致。祠堂规模较大,装饰较精致,祠内的《重修家庙题签碑记》记录祠堂沿革历史。2009年7月,麦村秘书家庙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3、张氏九世祠
张氏九世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坦西居委坦田大街。建于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坐西南向东北。广三路,中路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三进42米。人字封火山墙,硬山顶,人物、花鸟、瑞兽灰塑屋脊,蓝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头门进深两间九架7.2米,前设三步廊。四根石檐柱,两根石角柱。中堂进深三间十三架10.8米。前四架轩廊,后廊三步。后堂进深三间十三架10.3米,前后三步廊。以柁橔、驼峰、斗栱承托祠堂的梁架和檩条。祠堂前有翼墙一对,墙楣上置“杏鸟齐鸣”、“松鹤延年”等多幅砖雕,雕刻较精细,构图丰满。祠堂总体布局完整,规模较大,砖雕、木雕、石雕均精美,结构属于典型的岭南晚清建筑风格,是研究顺德宗族文化、祠堂建筑艺术的资料。2006年10月25日,张氏九世祠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4、前所何公祠
前所何公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西北村西岸大路13号。西岸何姓四世祖前所公的私伙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光绪二年(1876)重修。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三进带左青云巷,中路面阔13米,总进深46.3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红砂岩石、麻石脚。头门进深两间11架,前廊三步。墙楣存多幅壁画,澜石麦维宽作,保存较完整,并有光绪丙子年款。木檐枋上通体浅浮雕瑞兽、花草,枋上以柁橔隔架,柁橔雕成狮子状,较为特别。红砂岩石檐柱及柱础,低矮的红砂岩石包台,红砂岩石门框,麻石门枕石上浮雕法器。后堂进深三间13架,前三步,后四檩搁墙。明间上方置蚝壳横披。祠堂建筑风格沉稳古朴,具有艺术价值。2009年7月,前所何公祠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5、象林塔
象林塔位于南海市西樵山白云洞。原在南海市里水镇麻奢宝象林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建造,1974年迁至现址。塔通身为白玉石制作,高5.5米,七层,仿楼阁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方形,分二层。基座上置须弥座,须弥座下段为束腰六角形,刻仰、覆莲瓣,上段为六角形柱体,六面为平浮雕,分别雕龙、凤、牛、羊、狮子、麒麟等吉祥动物。塔身平面呈六角形、空腔。各层六面均开门,门两侧阳刻梅、兰、菊、竹等各样花草;各层塔檐及瓦垄勾头、滴水均精雕细刻,檐下刻饰二层莲瓣。塔顶置九层相轮塔刹。该塔各段榫卯套接,工艺精细。1994年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象林塔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6、陈启沅纪念馆
陈启沅纪念馆位于南海区西樵镇简村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绮亭陈公祠”内,为清代二进四合院式硬山顶建筑,木雕、砖雕、灰塑工艺精美。占在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纪念馆内共有展厅四个;每一间展厅各有闭路电视监控、温湿计;接待室一间,播放种桑养蚕技术电视、DVD、空调各一台。展览通过76件蚕茧等标本展品,约20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还陈列着陈启沅设计的蒸汽缫丝机模型和单车式缫丝机模型,还有一台近代的机器缫丝机,能为观众作缫丝示范,翔实地展示了南海机器缫丝的历史以及陈启沅爱国爱乡、造福乡梓的一生。1992年5月14日,陈启沅亲属陈小恺、陈少恂、陈汝潮等将“绮亭陈公祠”使用权捐赠给南海市政府。1994年4月8日,陈启沅纪念馆维修工作开始,2001年结束。1999年7月22日,绮亭陈公祠被命名为南海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4月15日,陈启沅纪念馆开馆暨南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幕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7、马东何氏家庙
马东何氏家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马东村马东小学侧。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七年(1827)、2001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带左右青云巷,总面阔14.22米,总进深40.81米。硬山顶,龙舟脊,高大镬耳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大青砖砌墙,麻石脚。头门进深两间九架,前设双步廊。“何氏家庙”木匾边框饰有人物故事图案。中堂忠孝堂进深四间十一架,前设两组双步廊,后廊亦为双步。后堂高两层,前设四架轩廊,后六檩搁墙。栏杆雕有暗八仙图案。二楼的坤甸木方格花窗,工艺精湛。祠堂步梁、架梁均砍削成月梁形式。木柱略呈梭形。驼峰、梁底雕刻精致花卉。该祠保存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是考察顺德祠堂建筑发展历程的实物,有一定历史价值。2009年7月,马东何氏家庙被列入第四批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8、文海松庄仇公祠
文海松庄仇公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石洲村隔基坊路。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光绪九年(1883)重建,麻石门额上刻有“康熙辛巳初秋十四世孙庆高鼎建癸未孟秋庚子吉旦合房重建”年款。坐西北向东南,面阔三间,进深两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勾头,青砖墙,红砂岩石脚。中路建筑总宽16.9米,总深33.3米。头门进深两间十三架,前为三步梁。檐柱、角柱,均为古朴的八棱形鸭屎石柱。石门额上阴刻“松庄仇公祠”。正堂前、后廊为四步梁,心间采用穿斗与抬梁混合式七架梁。全祠梁架以瓜柱、雕花柁橔、斗栱承托。墙楣上保存的“醉乐琼池”等多幅壁画相当精美。一对门神形象古朴,色调柔和,在顺德祠堂中少见。2006年10月25日,文海松庄仇公祠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9、谭平山故居
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建立广东中共支部。谭平山故居,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岗头村委会七社村。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建立广东中共支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在著名的南昌起义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不屈不挠,组建中华革命党、创建-同志联合会、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参加新政协,为追求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特别是在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开展新政协运动中,他的主张和影响为民革和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协商建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灶岗遗址
灶岗遗址位于南海市九江镇大同。年代为商时期。1978年发掘134平方米。堆积厚达两米,含大量贝壳。发现房址3座,有硬土居住面、火塘、柱洞等遗迹,一号房址面积约10平方米。其它遗迹有灰坑10个,墓葬6座。墓穴在贝壳层中,埋葬时似经夯打,人骨架保存尚好,均为单人仰身直肢,有的生前拔牙。多数无随葬品,有的置一件石锛。出土陶器以泥质陶为多,夹砂陶较少,器类有釜、罐、豆、盘、钵、鼎、支座、纺轮等,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叶脉纹、云雷纹、绳纹、乳丁纹、水波纹、席纹、篮纹、网格纹等,少量器物有镂空、彩绘、戳刺等装饰。石器有尖状器、敲砸器、双肩锛、斧、梯形锛、铲、矛、镞、环、砺石、锤等,部分为霏细岩石器。骨器有矛、镞、凿、针、墴等。碳十四测定贝壳标本的年龄为距今5404年,似偏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