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韶关市旅游
韶关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宜乐古道老坪石段
在距粤北山区乐昌市西北六十多公里的庆云镇,有一条保存得较好的千年古道———宜乐古道。在这古道旁,有一座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古村落———户昌山村。这个村有着久远的历史、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以及精美的建筑、雕刻和书法绘画艺术,堪称岭南文化艺术的瑰宝。古村落中居住的为李氏居民。户昌山《李氏族谱》记载:李氏户昌山始祖李伯伦为宋末贡元,官任大理寺平事卿(相当于现在的--),同其父恩进士李大万到此隐居,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在岭南农村,有如此长久且有历史记载的古村,实属罕见。这个古村落,有着众多极具史料价值的文物古迹,如:四所书院、私塾、书屋,李氏祠堂,敬惜宇纸塔、雕龙刻凤的神台和大床,节孝坊,象征功名的围公石,宜乐古道及排列整齐的参天古松等。由于到这里定居开基的父子一个是宋末恩进士,一个是拨贡元,都是古代的官僚文人,故其子孙广受影响。加上这里环境优美,又是一方“风水宝地”,所以人才辈出,取得功名者甚多,较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2、中镇村遗址
中镇村遗址位于始兴县城南镇中镇村西面。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75年试掘。清理两个灰坑。在文化层0土陶器有钵、釜、鼎足、圈足器等,纹饰有绳纹、曲折纹、漩涡纹、五重圈点纹等。磨制石器有斧、锛。按其文化特征,可归属石峡文化。1990年始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3、芙蓉寺
芙蓉山上的芙蓉寺,在韶关市内很多地方都能望见,它就在那座装有雷达的山峰下半山腰里。从新华南路市拖拉机厂门口经过市卷烟厂拾阶而上,约二十分钟就可到达。寺庙为全青砖大石结构,高有二十几米,庄严肃穆,苍老而完美。居高临下,气势非凡。寺内分前殿、后殿、祖堂及两侧僧舍厢房共一千几百米的建筑。脊龙壁虎,檐雕墙刻,宏伟而壮观。寺庙前有一宽广草坪,足可停放二十几部汽车(公路已修到山顶,寺右侧有专门停车场)。大小两对石狮把守大门两侧,周围古老苍劲的大树直插云天。大草坪下坡还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土地庙。整座寺庙就安藏在一片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树林之中,悬崖绝壁之下,令香客游人有一种高深莫测之感,肃然起敬、悠然怀古之心。查访当地最年老的长者,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芙蓉庙到底有多久年代;查阅当地最年久的史料,没有一处有记载芙蓉庙建于何年何时。只见明朝有一位熊士达居士在《重建芙蓉庵》一文中说:“芙蓉山之著如韶,始自东汉时(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4、余靖墓
宋韶关余靖墓位于韶关市武江区甘棠乡成家山。墓有半圆形封土堆,地面原设置的石雕无存。1982年香港余氏宗亲会捐款修墓,并重刻欧阳修撰的神道碑竖在墓右侧。余靖是宋仁宗朝谏官,官至工部尚书。1960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余靖墓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5、麦铁杖墓
麦铁杖墓位于南雄市百顺镇大水迳凤形山上,麦铁杖(574~612年)是南雄百顺人,官至隋右屯卫大将军。墓向北,依山而筑,墓坟为半圆形,用青石条和碎石块垒叠砌成,高1.8米、宽1.9米。墓碑刻“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中上刻“山清水秀”,左刻“民国二十六年重修”等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6、莲塘坳窑
莲塘坳窑位于南雄市全安乡陂头莲塘坳村。年代为宋代。窑址分布于村的四周,面积1万平方米。有10条窑,均属馒头窑,依山坡而筑。堆积物厚1米~3米。出土瓷器主要有青白瓷,器类有碗、碟、盘、壶、瓶等,胎薄,釉质细腻光洁。以碗为主要产品。遗物还有匣钵、垫饼、垫环等窑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7、湖芳遗址
湖芳遗址位于韶关市始兴县城城南镇周前村委会湖芳村后山岗上。该遗址位于清化河的左岸,是一处山岗遗址,面积约34163平方米。采集到有石器、陶片等遗物,其中,石锛二件,石铲一件(残),方格纹和蝇纹陶片数片。属于新石器晚期人类居址,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8、西京古道乐昌段
西京古道乐昌段位于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梅花镇、云岩镇。西京古道,也称宜乐古道、西京路,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汉武帝时期岭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经之道,因历史悠久堪称古京城通往岭南地区的“高速公路”而得名。韶关西京古道主要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和乐昌市境内,南起乳源洲街古道,北至乐昌梅花镇鹧鸪塘古道。西京古道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沿途村庄密集,古桥梁、古凉亭、古村宅、民居今仍历历在目。2018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把西京古道(乐昌精华段)列为南粤古驿道18条精华线路之一,进行重点打造。西京古道(乐昌段)精华段起点为梅花客运站,游客从梅花驿经357县道进入洞背村,自洞背村祠堂东侧进入鹧鸪塘古道。鹧鸪塘古道始于洞背村,由北往南途经桃李坑村,终于草鞋岭村。随后,游客可从草鞋岭村经357县道进入廖姓街村、云岩驿(二级驿站),最终到达云岩镇客运站。西京古道(乐昌段)精华段全长10.3公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9、云龙寺塔
宝塔,也称浮屠、苏屠,原是佛家收藏经卷、保存高僧骨殖的建筑物。但在历史的进程中,浮屠渐渐地离开了寺庙,步入园林,走向世俗,由佛塔演变为风水塔。在我国历史上,凡是宝塔多的地方,经济、文化也伴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发展;寺院、宝塔的建筑,也依赖这个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因此,古老的宝塔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既印记着这个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反映出这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知名度。而今,古塔作为一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旅游资源,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文物考古价值和人文观赏价值。云龙寺塔广东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一九八八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座落在革命老区董塘镇安岗村后山坡上。据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建西山寺碑记》载:“宝塔巍峨,上载乾宁之号;断碑始迹,中书光化之年”。又据该塔的建筑风格和塔基四周残留着大量的唐代莲花瓣瓦当,故知此塔建于晚唐乾宁光化年间(894-898年)。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0、云祖仙庙
云祖仙庙在乐昌市两江乡凰落村云祖峰顶。为拱券式无梁殿。拱圈石用纵联砌置法构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乾隆年间二次重修。面阔一间5.5米、进深一间8.4米。拱顶至地面高3.45米。门额上置一石匾,阴刻“云祖仙”三字。庙内两壁镶砌碑刻25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1、文明峰塔与华表峰塔
文明峰塔塔坐落在长江镇东面1公里桐子坪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清道光已亥年(1839年)重修。该塔为平面六角形七层,门拱檐假平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9.2米。首层券拱门分两重,外门楣上方置一红砂岩石匾,横书阴刻“文明峰”三字,右下款刻“万历丁酉冬月吉旦”。内层楣刻写“抡元”二字。华表峰塔塔坐落在长江镇西南3公里的樟水板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道光已亥年(1839年)重修。华表峰塔的建筑形制和风格与文明峰塔基本相同,与文明峰塔遥相对应,称为姐妹塔。门楣置一红砂岩石匾,横书阴刻“华表峰”三字,左上款刻“道光已亥冬月七裹众姓重立”,右下款刻“万历戊戌冬月吉旦立”。该塔工艺精湛,造型较文明峰塔奇特,远观如大钟坐镇山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2、西石岩寺
西石岩,位于乐昌市西北二公里,前临泐溪,后依麒麟山,是中国七十二福地之一。洞内有一石穴,相传为南宗六祖惠能憩息的石床,据佛教历史记载:惠能(638—713年)先世乃河北范阳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咸亨初年,惠能北行至曹溪(宝林寺),继至乐昌西石岩,从智远禅师学禅,在智远禅师指引下,到湖北黄梅东山寺从五祖弘忍受学,八个月后,惠能接五祖衣钵回岭南开创南宗。西石岩寺与洞窟文化最早建于南朝,到唐宋时期已成为释、道、儒共尊之地,至今仍能看到洞壁中历代石刻,其中唐代茶圣陆羽题壁的“枢室”二字极为醒目,字为阴刻,每字1米见方,宋代龚卞所立“玄帝赞”石碑一块,洞右侧为放生池,尚存当年古联:曲沼注心泉色相空如波印月芳亭高面壁情根静处籁生风对西石岩景观最精彩的是宋代工部尚书余靖的《同游泐溪石室记》。当时岳阳有位腾子京,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而乐昌有位知县黄子京也请余靖写了《同游泐溪石室记》,两记均为后世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3、西莲佛寺
西莲佛寺位于西莲山山腹,距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这里有海拨1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达摩头像石、白玉蟾炼丹泉等独特景观,自然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4、董塘云龙寺
云龙寺。位于镇安岗村西侧山边,原寺名西山寺,清代易名云龙寺,始建于唐代(公元894年),相传六组慧能禅师初次南下时曾在此栖息过,之后仰山禅师也于此传教布道。1999年11月8日经韶关市民宗教事务局拨款维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5、澌溪寺塔
澌溪寺塔塔座落在董塘镇澌溪山瑶族村旁,50米外有一寺庙:澌溪寺。澌溪寺塔原名“秀宝塔”,后人称之为“澌溪寺塔”。清同治《仁化县志》载:“秀宝塔在城西四十里澌溪山,与古塔云龙寺塔表景相望,传为仰山禅师塔或仰山营构以福其桑梓”。该塔为平面四角七层,门拱平座楼阁式砖构塔,内设青砖穿心梯,可通至顶层。该塔外形清秀古朴,具有宋代砖塔的风格,同时又具有唐代方塔之建筑特点,经考证,此塔建于唐末宋初。澌溪寺塔于一九七九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6、上寨村墓
上寨村墓位于始兴县顿岗镇周所上寨村南山坡上。1982年,清理1座晋墓。墓砖有“咸和四年(329年)杨氏立”的铭文。墓长4.2米、宽1.1米、高1.05米。出土青釉瓷碗6件,铁剪1件,四龙八凤纹铜镜1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7、雪岩寺
属于石窟寺石刻类别的雪岩寺。位于仁化县丹霞街道办黄屋村委会瑶塘村西南1.5公里海螺峰东侧基部(属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坐西北朝向东南,面阔10.3米、进深7.8米、高5米,占地面积92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8、玲珑岩遗址
玲珑岩遗址在始兴县城南镇县水泥厂北侧的一座石灰岩洞里。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早期。1958年发现,1975年发掘。遗址面积约40平方米。堆积中含动物碎骨、螺壳,出土红褐色夹砂陶片和局部磨制石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9、石乳泉
石乳泉。位于仁化县丹霞街道办黄屋村委会瑶塘村西南1.5公里海螺峰东侧基部(属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坐西北朝向东南。水源出于石裂缝中,下泻涧底,为明末贡生刘松涛、刘望夫兄弟所开凿,并镌以龙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0、韶阳楼
韶阳楼:据清阮元《广东通志》记载,唐初,韶城有“韶阳楼”,然未记始建具体年份。清康熙、同治光绪时期之《韶州府志》、《曲江县志》记载,指其“在南门外,临江,创始无考,元末废”。唐代诗人许浑有七言律《夜宴韶阳楼》,佐证韶州唐时已有韶阳楼。从该诗的具体描写中,可推知此楼在当时应是本地颇具规模的名楼。2006年6月,市委、市政府为提升韶城文化品位,加快山水名城建设步伐,作出了建设韶阳楼的决定。2007年6月,韶阳楼工程正式动工,劲有关各方两年多的艰苦努力,2009年10月18日韶阳楼竣工剪彩。韶阳楼现建于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顶峰。占地面积1938平方米,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座东南朝西北,平面以“亚”字型上转“十”字型构成,呼应莲花山之意,形成聚心又主次分明的造型,加之每层渐次收分的檐柱,层层出挑的栏杆和起翘灵动的翼角,从而使人获得庄重而不失丰富,大方而不乏灵气的感受。韶阳楼共五层,高42.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