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文物古迹介绍
41、石排康王庙
康王庙位于东莞市石排镇横山村上宝潭自然村,又名灵应祠。据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灵应祠碑记》记载,康王庙始建年代不详,雍正年间、道光八年(1828)、光绪十四年重修。原为祭祀玄天大帝北帝的庙宇,后摆放康王神像,始称康王庙。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九抬康玉出巡,民众活动丰富多彩。平时逢初一、十五,其他乡民到康王庙参拜,进香者甚多。庙为三开间三进四合院落式布局,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宽12.7米,长33.77米,面积约429平方米。康王为宋朝龙捷指挥使康保裔,在抵抗金兵牺牲后-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现存建筑保存良好,首进屋正脊陶塑工艺精美,正面有“光绪戊子年”、背面“宝玉号店造”铭文。庙内现存康王神像为清光绪十四年以前造像,抬康王出巡用的神龙椅为光绪十四年制作,造工精细。1993年康王庙被公布为东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邝氏宗祠——抗战期间开展军事训练活动地遗址
邝氏宗祠——抗战期间开展军事训练活动地遗址位于大岭山镇太公岭村旧围,GPS坐标:北纬22°5509.3,东经113°4842.1,海拔高程34米。该遗址始建于明末清初,坐北向南,是三间二进合院布置,面阔10.4米,进深17.5米,砖木石结构。1938年1月,中共东莞中心支部派张英到大岭山开展工作。张英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以太公岭村为中心,向四周的乡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工作,训练壮丁,在各村组建自卫队,同时建立中共支部,发展党员,在太公岭村建立一个交通接待站,打下了群众基础。1938年初,张英在邝氏宗祠以办学为掩护,开展宣传、组织抗日救亡工作。同年12月,以宗祠前地堂作操场进行军事训练。邝氏宗祠于1962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过两次重修,现在旧址保存良好,并基本恢复了原貌。2004年1月,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靖远炮台旧址
靖远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南山山腰镇远炮台与威远炮台之间,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的炮台,清道光十九年(1839)由邓廷桢、关天培奏准筹建,为虎门炮台第二重防御体系,整个占地面积约1560平方米。1841年2月26日虎门之战,关天培在靖远炮台指挥作战,壮烈牺牲,炮台沦陷,被英军大肆破坏;1843年修复,1856年又被英军破坏;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设的虎门大桥破坏了部分炮位及清兵营房,1996年至1997年对靖远炮台露天炮位、暗道等进行大规模维修。炮台旧址现今仅存三个圆形露天炮位、暗道、兵房三处及炮台后围墙,有“靖远炮台后墙界址碑”一通,原嵌在后围墙内,现藏鸦片战争博物馆。靖远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4、虎门郭真人古庙
郭真人古庙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白沙社区山兜坊缯山尾真人公园内,始建于明宣德七年(1432),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二进二廊合院式布局,面阔7米,进深14米,面积98平方米。砖石木结构,硬山顶建筑,穿斗式梁架结构。碌灰筒瓦,青砖墙体。红砂岩石匾额上刻“郭真人古庙”,有红砂岩石刻对联一幅。现存郭真人庙大殿一间、三圣宫一间,土地庙一间。现任住持武当玄武派陈玄真道长。郭真人名然,号自然,陕西兴元府人,精通三教。宋理宗年间随父(任广东按察使)游览至东莞,喜爱深溪龙潭(今虎门镇新联村附近)胜地景,便结庵隐居于此。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久旱不雨,郭然为救民难,积薪0,以求苍天降雨,乡人以其故居作祠奉祀。1993年6月22日,郭真人古庙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郭真人古庙是研究岭南古建筑和民间信仰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5、沙角炮台门楼旧址
沙角炮台门楼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炮台内,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办广东海防时,于清光绪十年(1884)由兵部尚书彭玉麟题字、水师提督娄云庆开始主持修建。坐西向东,高8.36米,宽7.75米,厚3.6米,拱形顶,占地面积约1130平方米。门楼上有一个阅兵点将台,正面灰塑匾额左侧写有“沙角旧台久圮甲申冬兵部尚书彭粤督部堂张筹办海防以此门户饬修复肇董其事工竣以志诸石云统领肇军提督军门娄云庆跋末将任英俊监修”中间写有“沙角”2字,右侧写有“光绪乙酉秋月立”。门楼两侧有三合土围墙连接,围墙残长63.9米,高3.7米,厚0.6米,围墙上密布枪眼。围墙后宽阔的平地为练兵场。练兵场长约56.1米,宽约17.1米。沙角炮台门楼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6、简斋公祠
简斋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清光绪三年(1877)、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4米,总进深15.2米,占地面积约143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首进两侧置塾台,红砂岩门匾阳刻“简斋公祠”,檐下保留清代彩绘壁画,檐板及斗拱梁架雕刻细腻精美,灰塑博古脊。大门进去有屏风,右侧墙上嵌一块光绪三年重修碑。二进“敬康堂”,瓜柱抬梁承重,灰塑龙舟脊。谢简斋,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享年59岁,生三子,长子怀简,次子少简,三子爱简。该祠对研究岭南地区祠堂具有很高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7、麻涌莫氏宗祠
莫氏为麻涌一大族群,其先祖发祥于肇庆。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传至邑三世祖考丕莫东湖始迁入麻涌(古梅)。至四世,支分两派,号南糖和北糖。南糖分布新基、东埔(含九宅);北糖分布麻涌的东宁(麻三)、西宁、松柏坊、向北(麻一属地),遂称“一莫三乡”。莫东湖为“莫氏崇本堂”的鼻祖,传至七世祖简庵,建立宗“启佑莫氏公祠”。其中东湖莫氏宗祠位于麻三村新街基,建于元末明初,座西向东,东临麻涌河。该祠分前门、中厅、后堂三进,青砖、石脚、穿斗结构。启佑莫氏公祠位于麻三村一坊,建于明代中叶。该祠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留广场。前门和中厅的建筑华贵,壁画鲜艳夺目逼真。砖石雕像玲珑浮现,梁柱雕刻精美,人物肖像栩栩如生。“哪吒闹海”、“八仙过海”、“桃园结义”、“赵子龙催归”、“貂禅拜月”等等依次连接。启佑莫氏公祠是当时麻涌祠堂的一流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8、东莞村头遗址
东莞村头遗址位于珠江虎门入海口东岸,珠江三角洲平原东南部,北距东莞市30公里、虎门镇6公里。遗址分布于村头村西的台地,面积约万余平方米。村头属海湾类型贝丘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1989年、1993年经两次发掘,面积为3375平方米。堆积厚1-3米,可分早晚两期,晚期为明代中晚期村落遗址;早期是一处大型聚落遗址。不同功能遗迹布局有序,有南部低洼地垃圾区、中部偏北高坡居位区等。两区之间公共活动场所未发掘的北部,可能是墓葬区。清理十余座房基,均为平地起建,有圆形、圆角方形,还有柱洞、灰坑、排水沟。出土石器、骨角器一千多件。陶器以其形状、制法、陶色陶质和花纹构成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陶器群典型特点。年代约距今3500年。村头村遗址于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东莞村头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东莞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
黎氏宗祠在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最初是为了经念当时黎氏家族0的一位至孝之人,他因母病深重,于是割股和药,治好母病,传为佳话,并由县里申报朝庭,奉旨荣门,以建宗祠。宗祠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前有包台,两侧为厢房,东西共有房15间,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主体建筑为广东著名的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内进神台两则保存安放有宋、元、明朝著名的撰文碑记:宋为进士、元为朝中仕郎、明为国子监祭酒、以及监察御史、翰林院士等东莞代出的名人所提所立,是考证东莞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遗址。这个宗祠在南宋德祜年间毁于兵火,元朝重建,元末再次毁于兵火,明朝又重建,抗日战争时又被日军烧毁,后又重建,真是见证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古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赵玉女墓
赵玉女墓位于东城区石井村狮子岭。又称皇姑坟,建于宋淳祐六年(1246年),面积80平方米。先后三次重修。墓前的石人、石马、石狮、石羊、华表无存。1988年重修时,在墓左中部壁上发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东莞知县马逢乐对保护该墓的碑刻。赵玉女(1159~1245年),南宋高宗之女,宋室南渡时散于民间,被起兵勤皇的东莞人邓锐收留,后许配其子邓惟汲为妻,宋光宗即位后,玉女得认为皇姑,其夫邓惟汲被封为“税院郡马”,附城主山村的女婿黄寿昌被封为“郡马婿”。宋枢密院丞相赵汝遇特为黄寿昌书写了“国戚名家”的木匾额(匾长2.36米、宽0.95米),字为阳刻、贴金箔,今挂在主山村黄氏宗祠内。赵玉女住所多种梅花,故称“梅墅”,今存部分遗迹。1989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塘尾李氏宗祠
塘尾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于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维修是1999年。门外左右各遗旗杆夹,乃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二进堂号“追远”,前檐下还挂“文魁”、“经元”二匾,皆由后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间举人李质立,已于文革被毁。里间壁栊满置神主,两边对联“举目思言功祖德,存心为孝子慈孙”,其时从六世祖坟上担回来的三只乳猪静静躺在坛前,香火缭绕,供祖宗享用。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追远堂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民间二十一年(1932)宗祠辟为东莞第十六间小学,为石排第一间小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2、东莞方氏宗祠
东莞方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建于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祠为五进四合院式布局,深为66.4米、宽16.6米,总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第二进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坊楼为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施如意斗拱,高8米,门额红砂岩石板上阴刻“六桂留芳”四字。祠内二、三进檐墙上灰塑有精致的山水画艺术装饰,其余各进脊饰有山水、花鸟、人物陶塑,栩栩如生。祠内保存有建祠时侍讲学士方孝孺草书木刻阴文的对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宗祠建筑现存完好。1993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方氏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3、任天公祠
任天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村中谢氏第十四代子孙谢任天而建,1996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45米,总进深14.9米,占地面积约142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墙裙、勒脚、门框、柱及柱础;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一对鳌鱼,绿琉璃瓦当及滴水。门前有三级红砂岩台阶,左侧立有4块进士麻石旗杆夹。大门上方红砂岩阳刻“任天公祠”4字,门两侧悬木对联。大门内有屏风,屏风上方悬3块进士、举人木匾。二进“敬思堂”,后部置神台,上供奉谢氏明十三世至民国廿四世祖先牌位。该祠对研究岭南地区祠堂具有很高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东莞丁氏祠堂
东莞丁氏祠堂地处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丁屋村。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61)年间,清朝光绪九年(1883)重修,现存良好。在东莞素有“三间祠堂、四间庙”之说,历代传闻,“丁氏祠堂”就是其中之一。祠堂坐南向北,呈长方形,是一组左右通巷、深三进院落式建筑群,占地约500平方米。由长方形大理石铺砌而成的左右青云石巷,令庭院群相隔而座,相互廊道穿插。祠堂正中“存著堂”供奉先祖灵位。厅堂轩昂,雕梁画栋,庭院幽雅。檐梁之处,龙飞凤舞,造型维妙,人物栩栩如神,其技艺之精湛,建筑规模之宏伟,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南方建筑的传统风格。2002年,被列为东坑镇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月列入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沙角濒海台旧址
沙角濒海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炮台内,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被毁的沙角炮台旧址上改建而成。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0140平方米。该台有3个用水泥、砂石、混凝土筑就的圆形露天炮位,直径约10米,炮位后面有暗道串联,后上方筑有带枪眼和码墙的指挥所围墙,炮位前筑有带枪眼的驳岸围墙。濒海台前是缴烟码头,麻石条铺筑,呈三角形。缴烟码头上竖有林公则徐纪念碑一座,德国产克虏伯炮一门,道光年间铸造国产铁炮一门。濒海台扼守珠江出入口水道,兼扼三门口进入太平墟要冲,与第二道防线之威远炮台遥相呼应。沙角濒海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沙角临高台旧址
沙角临高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扯旗山山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造。临高台为明台暗室组合,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炮巷暗道深长,炮巷入口处为临高台门楼,高约7.8米,宽9.4米,青砖和红砖筑成;炮巷内两侧有暗室,分别为弹药库和兵房;炮巷尽头连接一个水泥、砂石、混凝土筑成的圆形露天炮位,直径为8.5米,现存储弹坑34个,指挥官站位2个;炮巷与炮位相连接处有一长方体形水池,水泥灰砂砌筑,长1米,宽0.52米,深0.55米。临高台所处地势比濒海台为高,两台彼此相连,补充濒海台之不足,声威互壮,扼守相宜。沙角临高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中山书院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近代泥砖民房。1941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委任杜襟南同志在此创办《大家团结》报,这是抗战时期广东敌后地区第一份抗日报纸。该报为油印版,每个星期出版一期,共出版了20期,主要进行抗日游击宣传,报道国内外新闻及日伪军的活动等。1941年9月与第五大队在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新百姓》报合并,是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的前身。该旧址曾于2005年维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廊院落式布局,长9.11米,宽10.71米,硬山搁檩结构,占地面积约98平方米。该旧址对于研究广东人民抗日革命斗争史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8、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0年9月,中共前线东江特别委员会召开部队干部会议,决定把东江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惠(阳)东(莞)宝(安)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领导中心设在东莞。同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开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此设立大队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机关也设在此。该旧址曾于2005年维修,坐西北向东南,宽10.70米,长11米,占地面积约137平方米;硬山搁檩结构,墙体采用当地传统的“金包银”砌法。该旧址对于研究广东人民抗日革命斗争史具有重要价值。大队部遗址作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遗址的一部分,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4月被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9、南社百岁坊
百岁坊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岁至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岁。建筑纵深16.8米,横宽10.4米,占地面积174.7平米。远古时候医学尚未发达“人生七十古来稀”。当时南社村谢彦庆、谢实斯、谢振侯妻黄氏、谢彦眷妻叶氏,皆寿一百岁。邑令李文奎,郡守赵元上报朝廷,题请建坊纪念,经朝廷批准,准予赐金建祠,公祠命名“百岁坊”。所以百岁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样建筑,后面是祠,体现当时对女性的尊重。故祠堂匾称“仁寿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沙角旗山炮台旧址
沙角旗山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电厂内旗山上,建于清光绪九年至十六年(1883—1889)。沙角炮台扩建时,先后在白草山、捕鱼山、仑山、蜈蚣山、旗山、龟山、狮子山、白鹤山、象山、凤凰山修建了10座炮台,旗山炮台为这一时期所建炮台,占地面积约165平方米。现存有炮位两个,分别位于旗山山腰的暗堡式炮台和山脚的露天炮位。暗堡式炮台由门楼、穿山暗道和暗炮位组成,炮台门楼缺牌匾,2000年在炮台附近发现“旂藏炮台”碑一通。炮池扇面最大半径7.2米,扇面弦长8.4米。沙角旗山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