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依兰旅游
依兰文物古迹介绍
金代五国城遗址
沿依兰县城杨柳成荫的通江路北行二里许,路左侧矗立着一座两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金代五国城遗址七个大字。再西行数步即踏入800年前的辽金国土。据史书记载,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就在这里。五国城系辽代五国部(城)之一。因为依兰是越里吉故国,在五国部的最西面,为盟城,故称依兰五国城为五国头城。1956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国城如今仅存城墙残迹。从城墙轮廓看,该城呈长方形,长850米,宽450米,周长2600米;城墙高5米,底宽10米,顶宽1.5米。因毁弃时间过久,城门在何处,已无法考证。靖康初年(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现河南开封),俘徽钦二帝及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兰财神庙
依兰财神庙距今已有230多年历史。《盛京通志》记载原财神庙“正殿为三楹,东西配庑各五间,大门三楹,钟鼓楼各一”。民国时,配殿为商会所占,伪满时期又被法院所占,解放后在财神庙旧址建立了县第四小学,文革期间财神庙的建筑全部被拆毁。2000年,民营者王庆林先生将财神庙复建。现在,财神庙占地约6000平方米,整个庙宇方向坐北朝南。庙内建筑布局由门殿、正殿、后殿和东西配殿构成。门殿结构集山门、戏楼、钟楼、鼓楼于一体。一层门殿共三大间,长24米,宽7.5米,总计180平方米。钟楼的铸铁大钟重1.3吨,鼓楼的大鼓直经1.3米,这两件吉祥之物为镇庙之宝。门殿中门西侧供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兰慈云寺
依兰慈云寺依兰慈云寺座落在古城依兰城北,松花江南堤内,依兰国有粮食储备库西侧,背倚浩荡的松花江,西临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南望古老的五国头城。慈云寺创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是东北抗日名将、依兰镇守使李杜将军为其胞姐在龙王庙基础上修建的。“慈云寺”三个鎏金大字是由2000年5月中旬仙逝的中国著名佛学专家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寺庙的整体建筑主次分明,主体建筑为三座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龙王殿,自南向北整齐的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前二殿为南向,龙王殿为北向。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房,天王殿前有钟鼓二楼。历史上,慈云寺曾几经坎坷,数历沧桑。伪满末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
四块石景区是东北三省以抗联遗址为主要内容的重要红色旅游景区,是东北抗联坚持抗日战争14年之久的最好见证。四块石位于依兰县北境,是小兴安岭南麓在依兰境内的最高峰,海拔980米。这里不仅山势险峻,景色壮观,而且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抗联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军都在这里活动过。1936年,抗联三、六军在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机关驻地。四块石由于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这里曾经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会议是在1936年9月,第二次是在1937年6月,第三次会议是在1938年5月。这几次会议均讨论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兰土城子遗址
时代:金土城子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城正南方45公里处的牡丹江畔。是金代时期的遗址,是牡丹江下游沿岸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城。遗址呈不规则形状,周长为3345米。城墙为内外两重,沿两墙外缘各有一道壕,惟北墙西端因靠近牡丹江支流,下设壕堑。内外两壕中间隆起的土墙,便是外墙,内墙高3米,基底宽9.7米,外墙高2.5米,低于内墙,内壕底宽3.5米,外壕底宽4.6米。全城面积约6.7万平方米。古城内地表及城垣断层中有各种碎瓦和陶片,间有印纹硬质黑陶,并出土过六扳耳铁锅和铜钱等文物。土城子古城修筑坚固,防御设施完备,是金代屯戌重兵的城镇之一。2013年5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联三、六军基地
抗联三、六军基地位于依兰县,年代为1936-1938,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6年12月17日,抗联三、六军基地被公布为第2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兰清真寺
依兰清真寺位于依兰县,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99年1月10日,依兰清真寺被公布为第4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彦通抗俄要塞
巴彦通抗俄要塞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东距珠山乡3.5公里,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1年1月27日,巴彦通抗俄要塞被公布为第1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南遗址
桥南遗址位于依兰县,年代为战国——汉,类别为古遗址。1999年1月10日,桥南遗址被公布为第4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