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冈市旅游
黄冈市文物古迹介绍
61、吴氏节孝祠
吴氏节孝祠位于罗田县河铺镇古人墩村。据祠内元皇庆元年(1312)“圣旨旌念吴氏孝子之碑”和明清《罗田县志》、《吴氏宗谱》记载,祠始建于元代。坐北朝南,面阔三间7.8米,进深二间8.5米,抬梁式构架,硬山青瓦顶。祠前联设孝子坊,四柱三间石牌坊,面阔5.5米,通高6米,上额阳刻“旌表吴孝子坊”门匾,中匾上浮雕龙凤图案。该祠堂是湖北地区现存时代最早的祠堂,对研究当时的旌表制度和社会习俗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郭天民故居
郭天民故居位于红安县杏花乡郭受九村。郭天民(1905~1970),红安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1927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55年授上将军衔。该故居坐东朝西,面阔三间,深一进,建筑面积61.6平方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布瓦铺盖。该故居是郭天民成长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同时,故居具有传统民居风格,对于研究我省传统民居也有一定的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双城塔
[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河村邹家墩·清代·省文物保护单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部将邹普胜(当地人,后为太师)据此,建此塔。塔高35米,13层,形态美观,气势凝重。塔内有阶盘旋至顶,眺望四周,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在红安县七里坪柳林河畔的双城旧址之上,故又名双城塔。据县志记载,元末红巾军天完政权太师邹普胜等曾驻此,塔亦为此时所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塔为砖砌,仿木结构,东西向,平面六角十三层,高近40米,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各层斗拱、檐角、勾栏、门窗、神龛均以特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密合缝,其上所有莲瓣、牡丹、双钱等装饰花纹,精巧玲珑,布局有致。通体比例均衡,收分圆和,形态健美,气势凝重,具有宋代建筑风格。内有阶梯,盘旋至顶,远眺四周,令人心纵神驰。据传,此塔原址原为一座寺庙,和尚众多,香火旺盛。寺庙和有朋养猴之爱好,几经繁殖,猴群较大,经常盘绕于塔顶及各层沿壁及树枝上。由于孙悟空的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4、黄州文庙
黄州文庙位于黄冈市黄州区胜利街61号。清代建筑。黄州文庙为黄冈县学宫的组成部分,原规模较大,始建于明代,现仅存的大成殿为清代重建。大成殿俗称考棚,座北朝南,面阔五间20米,进深三间17米,高近15米,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砖、石、木混合结构,木质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鼓墩性石质柱础,下层砖墙封檐,上层设槅扇。黄州文庙是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对研究当时建筑工艺水平以及科举考试制度等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望风尖摩崖石刻
望风尖摩崖石刻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绿杨桥村,元代石刻。刻于一高2.8、宽2.6、厚1.6米的不规则山石的东直立面,文字周围有阴刻线条,形成带碑座的圆额石碑样式。幅面高1.38、宽0.8米。阴刻,楷书,圆额处刻有“阿弥陀佛/普庵石佛”,碑身处刻有“建桥塔徒弟僧惠俱立/间山创寺龙岩大师书/延祐戊午匠人姚文卿刊”。该石刻为浠水县首次发现的元代纪年石刻,对研究元代当地的佛教传播具有一定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6、英山郭家湾遗址
郭家湾遗址在英山县石头咀镇毛家坳村,毛家坳湾(自然村)东南约1000米。遗址现存面积约9000平方米,1984年文物普查发现,东南部断面文化层厚约1.6米,包含新石器、西周时代的文化堆积。新石器时代遗物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少量泥质灰陶、红陶;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等。西周时代遗物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少量泥质灰、红陶;纹饰有绳纹、间断绳纹、附加堆压印绳纹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佛母塔
佛母塔位于黄梅县黄梅镇东禅村,元代建筑。为麻石仿木结构,三层楼阁式,高2.15米。方形塔基,上置六边形须弥座,束腰处线刻壸门。每层塔身南面凿佛龛,浮雕莲花座佛。一层龛的右侧上镌:“大元延佑改元岁次甲寅三月二十五日”等字,为楷书阴刻竖写三行。塔檐为山花蕉叶状,宝珠塔刹。该塔是黄梅县境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元代古塔,且塔身上刻有明确的建塔铭文,对研究元代古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林育南故居
林育南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林育南(1898—1931),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年入党,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等职。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抗日时期重建,一进两重,面积63平方米,砖木结构。林育南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9、王葆心墓
位于罗田县大河岸镇滚石坳村。王葆心(1869——1944),湖北罗田人,地方史志学者。曾任清政府礼学馆总纂,辛亥革命后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立国学馆馆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古文辞通义》《历朝经学变迁史》《方志学发徵》等。墓封土高1.5米左右,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墓前立大理石碑及墓志3方,记墓主生平。两侧石柱刻-题挽联“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团风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团风县回龙山镇回龙大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万历、清康熙年重修、扩建而成。现存主体建筑和戏楼。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由山门、钟鼓楼、地藏殿及观音殿等建筑组成。戏楼又名万年台。坐南面北,面阔三间12米,进深二间9米。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台、后台。前台重檐歇山灰瓦顶;后台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该庙是鄂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汉川门
汉川门位于黄冈市黄州区汉川门社区,明代建筑。是黄州城的西北城门,占地面积150.4平方米,建于明代早期,后多次维修。青砖砌筑墙体,中间夯筑填土,整体呈长方形,拱形门洞,门洞宽2.8米,高3.27~5.04米,进深12米,门洞内地面呈斜坡状。附近的古城墙残长320米,为砖砌城墙,明代洪武元年(1368)修筑。汉川门及古城墙是黄州城仅存的实物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居氏墓
居氏墓位于武穴市刊江街泉塘村。为辛亥革命元勋、原国民政府-院长居正的家族墓地,文物构成为民国时期的碑刻。墓地坐西朝东,东西长25米,南北宽20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居氏墓保存有孙中山、林森悼念居正父母的祭文碑刻。碑以长方形为主,底部均有碑座,多为青石结构。居氏墓是研究居正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当时的碑刻型制、书法特点、碑文文风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3、羊角尖舍利塔
羊角尖舍利塔位于蕲春县向桥乡童咀村。元代僧人墓塔,仅存地宫。青砖砌筑,平面圆形,穹隆顶,内径3米,空高1.6—1.8米。内壁砌有壁龛两层,共设小龛47个,放置装有舍利的小石棺32具。该塔汇聚了仁寿、东山、宝林、弘慧、大竺寺等寺庙数代高僧的圣骨,其规模之大,舍利子数量之多,在湖北地区是少见的,为研究佛教在鄂东的流传和当地的宗教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4、麻城雷氏祠
雷氏祠位于麻城市盐田河镇东界岭办事处百亩堰村。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民国初年重建。坐北朝南,面阔五间23.46米,进深29.30米,有朝门、厅屋、后堂及厢房。中部主体建筑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前、中、后三殿,为祭祀区。左右两路为厢房,为-区。该建筑内部装饰华美,以前殿戏楼二盘龙石柱和大量人物故事石雕及木雕装饰最具特色,被誉为“江北第一祠”。(第五批)2019年10月7日,雷氏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5、黄侃墓
位于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仰山堂湾西南100米。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中国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著有《音略》《说文略说》《声韵略说》《声韵通例》《尔雅略说》《文心雕龙札记》等。墓封圭底径约7米,残高1米左右。墓前有碑,通高1.4米,宽0.5米,篆书阴刻“蕲春黄君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6、漆氏宗祠
漆氏宗祠位于团风县贾庙乡汤漆村漆家大湾。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同治五年(1866)重修。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宗祠、续谱堂、饭堂、水池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仅存宗祠及饭堂。宗祠面阔五间15米,进深29米,四合院式布局,硬山灰瓦顶。饭堂面阔四间14米,进深12米。该宗祠地域特征明显,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7、塞墩遗址
位于黄梅县王埠乡湖口闸村东500米,新石器时代,省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7—1米。1983、1986年共发掘700平方米,其中包括同期墓葬36座。出土石器有锛、凿、刀、铲、钺、镞;玉器有璜、玦、笄;陶器以夹砂红褐为主,泥质黑陶次之,有少量彩陶,纹饰有弦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篮纹及缕孔,器形有鼎、鬶、豆、罐、壶、杯、盆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8、蕲春昭化寺
蕲春昭化寺位于蕲春县蕲州镇缘缺齿山。始建年代不祥,原名玄都观。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更为今名。现存正殿,面阔五间19.9米,进深三间8.8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封火山墙,石梁、柱,莲花形柱础。内设石雕神龛、香案,浮雕龙云图案。存有明代石雕佛造像5件,“玄都观”石匾一块。该寺为明藩荆王的家庙,是研究明代皇室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9、登瀛室及登瀛墓
登瀛室及登瀛墓位于浠水县绿杨乡牛头冲村。登瀛室建于民国七年(1918),占地面积282.4平方米,砖木结构,仿欧式两层住宅楼,面阔19.6米,进深9米,底层高3.9米,二层高3.18米。登瀛墓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墓主生前所建,为其与两个夫人的合葬墓,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登瀛室是研究民国初年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李家咀墓地
李家咀墓地位于黄冈市黄州区东湖街余家湾社区,东周时期墓地。平面形状略呈三角形,面积3万余平方米。1993年至1995发掘墓葬6座,皆为土坑竖穴墓,墓口长3.7~5.8米、宽2.7~3.5米,其中三座带斜坡墓道。葬具均为单椁单棺。出土铜器有剑、箭镞等,陶器有鼎、敦、壶、豆、盘等,漆木器有镇墓兽等。该墓地面积较大,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