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姑苏区旅游
姑苏区文物古迹介绍
同益里、同德里
同益里、同德里位于姑苏区五卅路北部,年代为民国。2019年8月23日,同益里、同德里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曲传习所旧址
昆曲传习所旧址位于姑苏区原林机厂内,年代为民国。2019年8月23日,昆曲传习所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鲍传德庄祠
鲍传德庄祠位于姑苏区山塘街787~789号,年代为民国。2019年8月23日,鲍传德庄祠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坞小学旧址
桃坞小学旧址位于姑苏区石幢弄34号,年代为清、民国。2019年8月23日,桃坞小学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中国银行旧址
中国银行旧址位于姑苏区阊门社区德馨里,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中国银行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仁祠
忠仁祠位于姑苏区庙堂巷16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忠仁祠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氏义庄
蒋氏义庄位于姑苏区胡厢使巷34、35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蒋氏义庄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润庠故居
陆润庠故居位于姑苏区阊门内下塘街9、10、11、12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陆润庠故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柳枝巷杨宅
大柳枝巷杨宅位于大柳枝巷25、26号,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在2009年成为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国维祠
张国维祠位于姑苏区山塘街800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张国维祠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桥巷方宅
方嘉谟是清末民初苏州有名的西医专家。在这里建有住宅,还开办了一个小型的西洋医院。方宅,坐北朝南。现包括悬桥巷45号和47号。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从悬桥巷45号进,小花园后面是这假三层欧式别墅,红瓦屋顶。方嘉谟建于1935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汀洲会馆
汀洲会馆位于姑苏区山塘街192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汀洲会馆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钧祖宅
洪钧祖宅位于姑苏区西支家巷6边、8、10、11、13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洪钧祖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州会馆
宣州会馆位于姑苏区吴殿直巷8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宣州会馆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寿堂陆宅
嘉寿堂陆宅位于姑苏区天官坊8、9、10、11、12、14号,肃封里,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嘉寿堂陆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尤先甲故居
尤先甲故居位于姑苏区刘家浜39、41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尤先甲故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西路温宅
白塔西路温宅位于姑苏区白塔西路100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白塔西路温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学澜故居
“双塔影园”位于苏城官太尉桥的西堍,是清代著名诗人袁学澜的故居。该园宅占地四亩余,是一处具有三百年历史的苏州传统园林古宅。站在官太尉桥上向袁学澜故居院内张望,只见一片粉墙黛瓦、飞瓴翘角、树木掩映、重重院落。袁公又名景澜,字文绮,号春巢,嘉庆至光绪年间人(1803—1894年)。世居苏城东南尹山乡袁村,家素封,饶有田宅。年少苦学,补诸生,乡试却屡不第,居家着书课子,暇或朋友觞咏。咸丰二年(1852年)袁公购吴门官太尉桥冷香溪畔卢氏旧宅,奉母迁居城中。因园宅西南毗邻双塔,名以“双塔影园”,并撰“双塔影园记”序其始末。袁公诗文,脍炙人口,着声吴下。所著《吴郡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氏宅园
陶氏宅园位于盛家浜4、6、8号,盛家浜东出游马坡巷,西出剪金桥巷,中段南侧支巷称小粉弄,巷长158米。古称成家浜巷,原有西通第一直河的断头河浜,西端跨有成家桥。民国初年曾由“道养市民公社”主持整修河浜驳岸,增加石护栏。上世纪20年代末填浜废桥拓巷。4号原系民国上海邮务工会理事长王震百宅院,王震百曾于1949年参与国共通邮谈判,宅占地1.07亩,建筑面积358平方米,院内有树龄200年的广玉兰一棵和黄扬树。6号为张姓律师宅院。8号为东吴绸厂业主陶伯渊宅园。民国8年(1919年),由上久坎和大成恒两家纱缎庄投资筹建的东吴绸厂在闾邱坊巷创办,创始人陶耕荪和管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天士故居
阊门外渡僧桥北,有一条沿上塘河由东向西的小巷,名叫渡僧桥下塘,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故居眉寿堂便坐落在这里。历经300多年风风雨雨,昔年三路七进的深宅大院现存三路五进,虽然整体格局仍在,但已分割成多个不连通的人家,仅有中路第三进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和漆面剥落的楠木大柱,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