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锡山区旅游
锡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宛山云庆寺
云庆寺,坐落在无锡羊尖镇西南部的宛山南麓,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云庆寺曾是一所规模宏大、香火极盛、名冠江南的古刹。传说云庆寺的头山门在钓渚渡河畔的关王殿(现是旱田,仍叫关王角,河岸边留有瓦砾和石驳岸的痕迹),后山门在宛北脚下,绵亘三千米许。全寺有关王殿、弥勒殿、藏经楼等,几十所殿堂组成了山环水抱、宏伟壮丽的寺院群体。总计有5048间殿舍,僧众1000余人,庙田千余亩。寺内古木参天、花草葱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香火鼎盛时期,钟鼓齐鸣,梵音缭绕,香客摩肩接踵,不绝于途。尤其是清明时节,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似潮水般涌来,真是人山人海,盛况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胶山寺
胶山寺位于胶山西山坡,始建于梁太清初年,距今已有1450年历史,这里原为萧庄,梁萧侍郎(佚其名)故宅,内有一泉,侍郎以此涤砚,名“涤砚池”(宋天圣邑令苏绅建有砚水亭)。梁天监六年(507)舍宅建佛寺,名胶山寺,太清间名“胶山弥勒寺”。隋大业五年(609)重建。唐代佛教天台宗第九祖高僧湛然(711~782),号荆溪,宜兴人,曾至胶山寺居住说法讲经。湛然圆寂后,寺中住持名其讲经处为“湛然堂”。唐咸通中,寺经大规模改建,寺院西向依东峰,与惠山寺相对,神奇巧合。北宋至道年间,改称胶山兴化寺。南宋建炎中,无锡人抗金名相李纲请奉祀先祖,改额“崇亲报德禅院”。元末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诸巷,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留美博士诸水本教授的西式私宅。抗战时期,无锡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与苏南人民的抗日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苏南地区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抗战爆发后,日伪军重兵控制这一地带,国民党也派出第二武装忠义救国军到苏南,力图恢复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而在无锡广大城乡,也涌现出了大批的抗日武装,到1938年上半年,共有游击武装39支。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党组织派王承业(又名王仲良)到无锡重建县委。县委以梅村为基地,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无锡植福寺
植福禅寺位于位于无锡市东南方锡山区荡口薛思娘桥桥边,距无锡市中心15公里,植福禅寺始建于公元1869年。兴盛时期,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曾是无锡一座著名的护法伽蓝道场。素有“植福庵”之称。时过境迁,文革中植福庵土地被占,仅剩一个破旧小院落。三间石棉瓦大殿及一个戏楼和一口藻井。改革开放,宗教政策落实,植福禅得以重建。新建的植福寺,占地二十亩多,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古今兼融,南北相揉。既有北方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那种飞椽翘角、亭台楼阁式的小巧玲珑。植福禅大殿系硬山顶平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9.51米,进深7.87米,系硬山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顾宪成墓
顾宪成墓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春光社区老湾里西首,锡虞路北,尤沈路西。根据记载,宪成墓坐东朝西,东面头枕吼山,西面足朝芙蓉山,北面临北兴塘大河,南面有梵宫祗陀寺,流入北塘河的板桥港横卧墓前。墓地清代曾经过修缮,最西端的入口处,有一对四棱方形石望柱。其后是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后为神道,神道两旁分立青石质石像生,石羊2、石虎2、石马2、石翁仲4(右武2、左文2)。1983年,江苏省文管会拨款修复,于1985年9月完工。将石虎重置神道两侧,并复建台阶、罗城、宝顶,补刻墓碑,另有其他石刻残件陈列。1988年6月,“顾宪成墓”被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祗陀寺
祗陀寺初名“祗陀讲寺”,北宋淳化二年(991)赐名“崇教禅院”,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仍改为“祗陀寺”,但人们习惯只称祗陀寺。寺旁有一集村,名祗陀村。南宋年间,因倪氏数代为官而广建宅地,才有“长大厦”替代了原来祗陀村的村名。根据《咸淳毗陵志》记载:“崇教禅院在县东三十里,本名祗陀”。相传寺规模雄伟,建房共达五千另四十八间。《锡金县志》记载,该寺在隋唐以后,几经兴废,到清朝末年,已塌毁不堪。清道光八年重建关帝殿,光绪二十八年前后,由该寺主持和尚(名听山),经多方化缘,募集资金,再次修葺。民国13年对佛像又重金塑装,从而使祗陀寺再次重放光彩。解放前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植福庵
植福庵又名薛四娘娘庙,位于荡口古镇之西南约3公里的青荡村。植福庵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寺内供奉荡口地区特有的瘟神。现存大殿三间和五开间的戏楼一座。大殿系硬山顶平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9.51米,进深7.87米,系硬山顶殿堂建筑,虽经多次整修,但梁、柱、檩、枋及斗拱等木石结构大都为始建时的原物,四根檐柱和两根金柱为花岗岩石柱。大梁、月梁用料粗壮,雕刻花纹精细。门窗所刻花纹也都精致美观。明间两根花岗岩檐柱上镌有楹联一副,曰:“显赫威灵驱百疠,巍峨庙貌峙千秋。”堂内两根花岗岩金柱上也镌:“荡寇除氛江淮一靖,洗心割股忠孝两全。”戏楼坐南朝北,与大殿相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七云寺
吼山七云禅寺是一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寺,坐落在无锡商务区锡东第一山吼山南麓。交通便捷毗邻京沪高铁无锡东站,距离苏南硕放机场8公里,沪宁高速无锡东出口3.8公里。虽身处繁华之地,七云寺始终保持古道遗风,晨钟暮鼓,道风清正,道场庄严。传说吼山奇异的天象频生常有七朵彩云依山显现,俗称“七彩云”南朝文人曾在此山刻下“佛驾七云天边来,缘系十方布慈悲”。所以此得名七云禅寺。七云禅寺始建于南北朝,距今1500年历史,在时空的变迁中几度兴盛。明朝时期七云寺香烟鼎盛,远道而来进香的香客多以船为交通工具,频临吼山浜俗称烧香浜。高峰时曾有数百条船同泊的奇观。在清光绪年间曾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瓒纪念馆(倪瓒墓园)
倪瓒纪念馆位于江苏省锡山区东北塘镇芙蓉山麓,整个区域包括倪瓒墓园和倪瓒纪念馆。在2007年4月份,锡山区及东北塘镇成立了倪瓒墓修缮及纪念馆建设工程筹备工作组,于7月份举行倪瓒纪念馆奠基仪式。经过近9个月的努力,墓园修缮及纪念馆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倪瓒墓园主要以修缮现有墓园为主,恢复倪瓒墓原有布局,补充碑亭建筑。倪瓒纪念馆主要为纪念缅怀倪瓒区域,向游人介绍倪瓒艺术成就,弘扬传统书画艺术。整个项目占地共4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约600万元,力求通过史海钩沉,展示一代丹青宗师、诗书巨擘的艺术成就,再现昔日云林堂的历史风貌。修复完的倪瓒墓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芙蓉山双刹贤寺
芙蓉山双刹贤寺(芙蓉禅寺)位于东北塘镇芙蓉三路芙蓉山,双刹贤寺原有三个寺庙群,上山龙井峰以玉皇殿,三茅殿为主体;下山太乙峰以偃王庙,显济寺为主体;山麓以延福寺为主体。现芙蓉禅寺原古显济寺,古延福寺的延续。据元.王仁辅编《无锡县志》载:周穆王时(公元前十世纪)无锡地属徐国。国君偃王仁政爱民,时无锡大旱,偃王免征粮赋,放粮赈灾。锡民感偃王恩泽,于芙蓉山建庙奉祀,此乃芙蓉山始祖庙。芙蓉禅寺在历史上曾有两次残毁。第一次毁於太平天国之手,第二次残留之处毁於大跃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重视下,1997年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芙蓉山为宗教活动点,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荡口三公祠
三公祠坐落在鹅湖镇南新桥边,由明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为纪念苏淞巡按、监察御史孙慎,督粮苏淞、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翁大立以及无锡知县王其勤三人丈量土地、清厘田赋、造福一方的功德,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始建,占地面积252平方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三公祠中有思泉亭、学海书院、望月楼以及遗爱堂、致斋所、衍庆道院。思泉亭筒瓦攥尖顶,承以四根圆角方柱,亭内古井一口,名为思泉井。亭旁墙上嵌有《思泉亭记》碑刻一块。祠屋一进,三间七架,两侧分置明代大学士王世贞、清代状元顾皋等所撰石刻碑记共八块。庭院内西侧墙上嵌有步弓石一块,“步弓”刻于三块叠置的黄石条上,形状近似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斗山禅寺
斗山禅寺原是千年古刹,是无锡地区第二大禅寺,规模仅次于马山祥符禅寺位于锡北八士镇境内,原寺庙文革时被毁,于1998年重建,新寺庙按佛教传统造型,建筑雄伟壮严,佛像齐全。斗山禅寺历史悠久,相传西汉时期,斗山就建有“三青寺”,公元十五年新建了斗山寺,一八六一年斗山寺毁于战火后,建造了“玉皇殿”,法不孤起,遇缘则兴。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就在斗山寺百废待兴,无依无靠之时,一九九七年秋,上法下海法师应邀来到斗山,慈爱众生之大悲心自然流露,发大誓愿,作狮子吼,依然接受了斗山寺。从此,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创建道场之艰难历程。斗山重建庙宇,命名为斗山寺。交通指南景区地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宛山石塔
宛山石塔,又称报亲塔、宝清塔,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宛山,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二十六年(1574年),当地人顾大栋建。石塔塔心为实心,仿楼阁式,六面六层,底层每面宽2.5米,向上逐层收窄,通高12米。塔心用铁褐色石块砌筑,并用石灰糯米汁拌砂,浇浆灌缝。外部是以青石条块包砌成。因年代久远,塔除正南青石贴条基本完好,其他均开始剥落。1983年,由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当地政府开始募资40万元重修石塔,并于2001年4月3日修复竣工。2011年12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学士坊
华学士坊原为明嘉靖时期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府大门。华察年老致仕归乡后,帮助当地县令清丈田亩,查出漏科数千亩,深得民众称赞。华学士坊是一座高大壮观的高官府第牌楼,三间四柱,顶部被毁,石柱为花岗岩质,两侧八字形照壁下有狮子浮雕狮。1983年,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1928年,当地创办东亭小学(现为东亭实验小学),校门利用其牌楼做成,以示纪念。1980年,重建牌楼。1988年6月,公布为锡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3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荡口华氏老义庄
华氏老义庄是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于清乾隆年间所建,其后华氏子孙陆续修建,现存房屋四进,位于荡口北仓河北侧,占地面积250()平方米。老义庄系江南地区典型的清初明式建筑,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尤其第三进楠木正厅及门前隔河照壁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对研究江南地区义庄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加02年,老义庄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老义庄修葺一新。2019年10月7日,荡口华氏老义庄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鸿生旧宅
蔡鸿生洋房位于荡口人民路,约建于1931年至1935年间,名“蔡鸿德堂”,两栋三层,坐东朝西。门楼五间两层,楼下中间一间为大门通道。紧靠门楼南侧建有水塔,高四层。主楼平面呈“L”形,三间三层朝南,五间两层朝西(解放初期由上海工匠加为三层),门口均有混凝土台阶三级。副楼与楼梯设在建筑东北角,四间三层,与主楼相通。最东侧二楼另有通道连接朝西主楼与副楼。建筑南部原有围墙和水池。墙上用混凝土塑刘海洒金钱浮雕。整栋建筑全部为混凝土结构,彩色马赛克贴面铺地,结构精巧,装饰考究,是民国时期洋房建筑中的精品。洋房内自来水、电灯、制铁落水管等等一应俱全。抗日战争时期,该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桐斌故居
姚桐斌故居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姚桐斌故居1947年无锡市锡山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荡口华氏建筑群
华氏为无锡望族,而荡口镇更是华氏一族聚居之地,自明初华氏迁居荡口以来,荡口镇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江南闻名的商埠。数百年以来,得鹅湖灵秀之气,荡口镇名人辈出,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民间传说:如华氏义庄建筑群,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故居建筑群;民族实业家华鸿模、华绎之祖孙开创的鹅湖中学、果育鸿模小学旧址;当代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祖居等等。现在这些文物古迹大部分保存完整,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此外,现北仓河、新生河两岸仍保留了成片的民居建筑群,其中绝大部分是明清以来荡口华氏子孙所建,是华氏兴衰的历史见证。荡口华氏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驳岸、码头大部保存完整,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祖墩遗址
彭祖墩遗址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彭祖墩遗址新石器无锡市锡山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嗣堂
昭嗣堂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麓。又称香楠厅,明嘉靖七年(1528年)进士曹察所建宅第中的大厅。乾隆十三年(1748年)曹察裔孙将宅改为家祠。面阔五问,进深十一架,硬山顶,全部采用粗壮楠木建成。椽上置楠木望板,厅内金柱上首之雀替,月梁两端及檩等均施彩绘,有旋子莲花、双钱、包袱垂角等纹样,贴金隐约可见,金柱下置覆盖形青石柱础,檐柱下为青石桎,山柱下为木桎和柱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