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江北区旅游
江北区文物古迹介绍
应宅
应宅为清乾隆甲子年(1744)建造的官宅,原为五进,多数被焚毁,今存照壁、门楼和前东厅,建筑面积128平方米,八字形照壁,中间高二头低,石砌须弥座。上刻卷草、凤凰、牡丹,通高约4米,通长7米。砖雕双龙戏珠、喜鹊牡丹、凤凰麒麟、寿等花纹。东厅之天花板漆有缠蜘花卉,久不褪色。该宅为乾隆早期建筑,它保存了宁波砖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对研究宁波地方清代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忠墓
三忠墓系明末抗清殉难的明代鲁王时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墓和明督师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和王翊合葬墓的总称,墓原在江北市郊马公桥,因城市扩展,三忠墓于1995年12月迁至今址,与“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阵亡将士墓”为邻。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董志宁与钱肃乐、王翌等举兵抗清,事败殉难,冯京第、王翌也先后遭难。南明按察副使陆宇鼎派人取回董尸、王头、冯臂立墓纪念,总称三忠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字门头
福字门头福字门头位于慈城金家井巷7号,整体建筑依次以大门、二门(已毁)、照壁、二进院门、前厅,前后两进各前后两进各五间两弄,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1086平方米,占地面积1089平方米,原为明万历湖广布政使冯叔吉住宅的一部分。前厅为五开间,用九檩,柱头施十字科,前檐柱为小抹角,童柱下缘呈园舌形。为明代特征。福自门头二台门照壁正中书有一个硕大的福字,因此叫福字门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政房
布政房,为明万历布政使冯叔吉故居,冯叔吉,字汝迪,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泰和县令,未几入礼部主事,历任湖广布政使。布政房始建时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该建筑用材大,牢强度高,面阔、进深、高度均居古城同代建筑之冠。现存东、中、西三厅共九间二弄硬山式主体建筑,东端另有“积高堂”三间和部分偏房,建筑面积988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古亭
师古亭建于清乾隆36年(1771年),知县胡观澜重浚慈湖所建,为崇仰宋儒杨文元公(杨简)师道教泽、千古表率,故名师古。师古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廊亭,戧式作法。12根石质柱子支撑起亭子,12只翼角高高翘起二副阶施平身科四攒,用抹角梁,结构独特精巧,师古亭与宋代开凿的慈湖相映成景,为古城慈城一标志性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字桥遗址
八字桥遗址于1976年3月在开河挖渠时被发现有大量陶片、石器、木桩、稻谷,红烧土和兽骨,市考古所先后对该遗址进行过三次调查。八字桥遗址位于钱塘江以南,余姚江以北的妙山八字村,遗址往南九公里是河姆渡遗址,往东23公里是宁波市区,西北为黄金山、阮家山所环抱。从该遗址发现的器物,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的第一、二文化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山塔
彭山塔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慈溪县令霍与瑕所建,称为邑之“文笔峰”,是慈城古老文明历史的标志。塔原为砖木结构(塔内的木结构早已朽损无存),塔身呈平面六角形,共7层,高约22米,每层面均有壶门。按雍正县志始作鹏,按光绪慈溪县志彭山塔,彭山浦,皆作彭,不明何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宅(太平天国兵营)
该所住宅在太平天国将领范汝增、黄呈忠带兵占领慈溪县城时曾据次为兵营,大厅檐柱尚留有太平军兵器砍过痕迹。该宅原系向夏章宅,其后裔转卖给凌姓。门楼朝北,进门为一长弄,二门为一台门,主厅七开间,二厢楼,该建筑保存完整。并具有历史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及相关遗产群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及相关遗产群由陆埠大浦口闸、丈亭三江运口老街和姚江大闸组成。2011年1月被公布被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第世家
甲第世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嘉靖进士钱照住宅。平面布局为总长方形,东与福字门头接邻,钱照嘉靖七年中举,官至佥事。后来他的下代又有数人登第。因此被称为甲第世家。原台门有文徴明题“甲第世家”匾额,后被毁。该宅座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前后二进,前进份大厅和东西边房。大厅为三开间抬梁架,明间梁架较特殊,次间双步梁上用二个童柱,支撑前后上金檩。所有柱头和后中金柱柱头上方有斗拱(装饰)承重,边房结构同次间。所有的前檐柱及其顶柱石、柱头的大斗都是方形的,具有地方特点。后进为五开间平房,结构同前进次间,用材较前进小。除中轴线建筑外,东西各有一弄,弄旁各有东西厢的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宅
冯宅此宅建筑年代大致为乾隆晚期,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大门为朝东为屋宇式台门,大门右侧山墙置一大“禄”字石花窗,入门楼为弄,一狭长天井,正面有一砖照壁,弄之北侧是三间两弄的边厅,明间为抬梁式。弄之南侧为一三合院,二座门楼及照壁上保存的砖雕保存甚好,斗拱做法规整,装饰题材简洁有清乾隆时代的建筑特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岳彩绘台门
冯岳彩绘台门冯岳彩绘台门系明嘉靖南京刑部尚书冯岳故居,为万历帝所赐建,台门所有梁、柱、枋、额、斗拱上都有粉彩的“孔雀牡丹”、“鹤”、“荷花叶”图案,部分斗柱上还有龙、凤、麒麟、灵芝、如意等透雕木刻,门前照壁一座,原有石狮一对。该台门从建筑风格与构造特征看是典型的明代原物,保留了明代中晚期南方民间高级建筑彩绘的构图、用色与绘制工艺等相关历史珍贵信息资料,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南方建筑彩画实例之一。2003年6月由慈城古县城开发有限公司投入维修经费30万,严格按照文物法“修旧如旧、恢复原状”的原则,对该台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彻底维修,对年久失修的建筑本体起到关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城太湖路24号民宅
该建筑是一处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中晚期建筑群,主体建筑由前楼后楼及砖雕二门组成,另有配屋数十间及保存完整的朝东二大门一座。总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建筑座北朝南,前后楼房各五间二弄,均面阔26.5米,进深12.2米,硬山式马头墙,穿斗、抬梁混合结构,设月梁前廊,前后楼间设有一高大砖雕台门,门楼面阔4米,高6.4米,正面采用磨砖墙式,上有“迎薰受祜”篆书砖刻门额及辛亥岁十一月以斋冯全修题(冯全修,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门楼斗拱飞檐,背面砖雕草龙花卉,蝙蝠云纹,博古垂幔等精美装饰,据调查,该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宣统末年进行重修,主大门及前厅等部分已毁,大部分保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城中华路79号民宅
现存座北朝南七间两弄楼房,通面阔32米,进深7柱9檩,小青瓦硬山式,穿斗与抬梁混合梁架,中柱上端脊檩处和前柱上端设斗拱,方形柱,楼板桁条间距大,楼板厚实,中厅楼板已严重糟朽,隔墙基础侧石统为扁砖拼砌而成,这在其他古建筑中不多见,墙体为龙骨砖砌成,上层月梁部隔墙用芦竹筋谷灰泥制成,前廊阶条石用材巨大,天井前残存二门半座,原应为牌楼式台门,上部已经毁,现存石质门框,面阔3.8米残高3米,造型简朴,具有明代风格。从原有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制考证,该宅应为明代官宦宅第的一部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信芳故居
该堂为我国现代杰出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于1925年30岁成名后回乡所建,也居住过,祠堂名为“全恩堂”,原前有台门、中间为堂,后有楼房,左右厢房,现仅存祠堂。面阔三间,硬山式,抬梁建筑,梁架结构不用平梁,而用弓形的对支梁,顶住脊檩,对支梁的中间悬一花斗,屋顶硬山式,山墙高于正脊。全恩堂,又称御史房,因周氏先人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故名,堂内现存“重建全恩堂碑记”一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公馆
该宅为前后二进,前为三合院,后为五开间厅堂,均为楼屋,建筑面积约500余平方米。朝南砖雕台门,天盘石下左右分加别透雕龙凤、麒麟石质雀替。砖雕分别为:天官赐福,高官厚禄、延年益寿、和合双喜等,此宅之柱、梁架、门窗、轩等大体带着清后期建筑之特征。该宅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曾住过太平军,门楼上迄今还保存着当时遗留下来的“太平天国”、“正德通宝”钱纹砖雕。1862年9月,太平天国将领范汝增、黄呈忠首次占领慈溪县城(今慈城)时曾作公馆用。该宅在清光绪年间由邑人财主秦子敬买进,于“五四运动”前后修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俞宅
该宅原为明嘉靖年间进士,湖广布政使冯叔吉所建新宅,故称新布政房,后代衰落买给俞姓,改称俞宅,重建于清初。宅座北朝南共五进,纵轴线上主体建筑,前进为11开间,由主厅、东西二弄,二大厅组成,厅均为三开间抬梁架、脊枋上装有正心斗拱,大厅东西各有备弄,弄旁的东西厅堂各为三开间穿斗架建筑,大厅前东西二方筑有磨砖石砌影壁,后进为五间二弄穿斗架二层楼房,东西各五间二弄厢楼,组成四合院式。在主要建筑前后左右,还错落有致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余屋、天井。其规模堪称慈城古建筑之首。它的布局喝每个单位建筑保持着清初时期江南地区民宅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修人故居
应修人(1900-1933),1919年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早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我国新诗创作活动的先行者,著名的“湖畔诗人”之一。修人1925年入党,1926年受党派遣到广州黄浦军校工作,后被派遣到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工作。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修人受党派遣去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共中央军委、中央组织部及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1933年5月14日,在上海地下工作联络中英勇拒捕壮烈牺牲。卒年33岁。修人故居,座北朝南三间一弄楼房,房前一天井,三面围墙独成院子,修人从出生到14岁离家在此度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