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怀安五帝庙
怀安五帝庙位于仓山区建新镇的怀安半岛,为供奉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的祠庙。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为608平方米,内有戏台、天井、钟鼓楼(龛楼)、正堂、后殿、侧院等。大门为牌楼式,上有卷书;戏台歇山顶;正座封火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部分构件为明代遗迹,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游廊两侧瓦面挡水墙上有泥塑人物浮雕,雕刻精美。2015年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怀安五帝庙供奉的是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即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五人。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具福州地区传统古建筑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桥
七星桥位于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建于宋代,石构二墩三孔平梁桥。东西走向,横跨白湖河。长33.5米。面宽3.6米,不等跨,已淤塞一孔。墩呈长方形。桥面每孔用4根石梁铺成,其中一根石梁上有“天圣十年”(1032)题刻,桥面现已改造为水泥并拓宽。桥面上设四角亭,木构,单檐歇山顶,80年代改为水泥亭,供三位国公(地方神)。桥栏已从木构改为水泥。该桥是具有明确纪年的宋代石梁桥墩重要实例,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林尚书家庙
狮山林尚书家庙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狮山村,又名宫保祠,系明代南京兵部尚书林瀚建造的家族祠堂,为闽中望族林氏家族“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纪念物。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1987年再次重修。庙为木结构,坐东北向西南,由门楼、厢房、戏台、回廊、大厅、天井组成,占地669平方米。门楼为牌楼式,檐下用如意斗拱出跳,重檐四坡顶。额匾书:“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门墙上嵌一碑石,上刻:“宫保祠,民国廿九年重修。”门楼内侧至天并设戏台,上覆以木构四角亭。大厅面阔五间,进深用七往,穿斗式木结构,两边设封火墙,门楼右墙嵌立一块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南桥
江南桥位于仓山区中洲岛与南台岛仓前路之间的闽江南港,又称“仓前桥”、“中洲桥”,宋代为浮桥,元初建木桥,屡建屡毁。清乾隆年间,福清人何际逑兄弟捐资及集资建石桥。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长约108米,八墩九孔,等跨。船形墩。1930年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1971年再次改建,加宽2米,增高4米,于中洲上建旱桥,将江南桥与万寿桥连为一体,改称“解放大桥”。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桥面倒塌,再次重建,现仅余桥墩残件于江中。始建于宋代。宋元祐八年(西元1093年),福州太守王祖道依托楞严洲(今中亭街)造浮桥,用120艘木船以粗大绳缆固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午桥
午桥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河浦上,始建于宋元祐四年(1089)。石构平梁,桥长34米,面宽3.52米,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南北已淤塞二孔,现存两墩三孔。桥面现由四段五块石板铺成,中间桥墩部分倾斜。桥墩船形,上部叠涩出挑五层,石梁铺架其上。望柱上有铭文“黄卅八娘”等题刻,其他大部分均漫漫不清。北侧桥栏板由6块栏板穿插而成,上有“古迹午桥”题刻。南侧桥栏板由9块栏板穿插而成,上有“桂馥兰香”题刻。引桥原为台阶,现被改为斜坡。1983年8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塘张经祠
洪塘张经祠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为祭祀明代抗倭名将张经的祠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总占地592平方米,由大厅、回廊、文昌阁、庭院等组成。大厅双坡顶,抬梁穿斗式减柱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四周游廊。左右厢房被改建为砖混结构,封火墙也已改造。该祠堂1949年后曾被占为粮食加工厂使用。“大跃进”等时期对建筑屡有改建,破坏严重。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1949年后,曾被占为粮食加工厂使用。“大跃进”等时期对建筑屡有改建,破坏严重。198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新墓
赵新墓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劳光村下店自然村的九龙山,墓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墓丘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夯筑,双重护墙,三级墓坪,面宽12米,进深28米。弧顶封土堆前立青石墓碑,高0.85米,宽1.27米,上刻楷体:“江夏,清诰授荣禄大夫二品顶戴、陕西督粮道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翰林院检讨又铭赵公、偕配梁夫人、叶夫人、男侯选郎中少铭,媳福恭人寿域。光绪已卯年菊月谷旦造。”墓碑两侧各立三块石屏。右屏楷书“□□□□,□□□精。□□□□,□□先生。□□□□,百有余年,□□□始,人无间然。方公之隐,河汾礼乐。及其既仕,揄扬殿阁”。左屏楷书“燕许文祠,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洲建宁会馆
上杭路建宁会馆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8号(原上杭路63号),又称“建郡会馆”,由建瓯县商帮集资建于清嘉庆年间。会馆依山而建,占地约280平方米,由戏台、酒楼、神殿、花园等组成。会馆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临上杭街,后靠大庙山,依山而建,由戏台、酒楼、神殿等组成,红砖清水砌墙门面。神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后有花园。园中有文昌阁一座(原作书斋),两层,八角形,直径5米,歇山顶,飞檐翘角,垂柱、雀替、斗拱、框楣花格等构件粗大豪放。“文革-”中,花园被拆改为民宅,文昌阁尚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13日,福州各界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美桥
济美桥位于福州市马尾区君竹村,宋景佑五年(1038年)建,清雍正、嘉庆、同治年间多次重修。东西走向,石构,单孔,平梁式,全长8.6米,宽2.5米。望柱方形,条石栏杆。两端铺设4级台阶,栏板上有“济美桥”和历代重修题刻。宋刻在桥面上:“时景佑五年戊寅岁九月二十日”。清代纪年刻在柱上:“同治六年季秋立”,“任光广子孙重修”;“嘉庆壬戌年”,“时孟夏吉旦”,“里人任克广”,“子孙重建”。保存较好。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怡山院
怡山院位于福州市亭江乡怡山,始建年代不详,坐北向南,面临闽江。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扩建,占地面积906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妈祖殿、观音阁、三宝殿、白马庙、怡怡斋等组成。三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两面坡顶,院墙上嵌一块石碑,碑文:“新建天后三氏祠,册封琉球副使,内阁中书、长芦于宫篆光甲捐俸三百两。时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仲夏勒石“。明清两代从福州到琉球国的册封使船都停泊于此祭祀后出航。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抛桥
因本桥位于大航桥河与元帅庙河的交汇处,桥下河水一头通元帅庙河,一头通白马河,两河在此汇流,白马河涨,潮水汇合于此,故名合潮桥。又因本桥呈曲尺形跨越两条河流,故俗称双套桥,久而谐音为双抛桥;因桥附近有榕树隔河生长,树枝相连,有文人据此衍义为邱何殉情的悲剧故事。双抛桥位于杨桥路雅道巷北口,为单孔石拱桥,桥长9米,宽2.9米,跨度4.8米,桥拱由十九条方体石柱砌成。桥栏石柱上刻“古名合潮桥”“光绪丙午建”,桥上建有风雨廊,两开间悬山顶。据桥石拦板题刻,桥始建于唐天宝十二年(西元753年),还刻有“合潮流水河步”六字。据文物部门的说法,现存桥梁为清光绪二年(西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尾天主堂建筑群
马尾天主堂建筑群位于马尾麓三岐山,始建于1868年,为一建筑群,现存四处建筑(马尾天主教堂主楼、马尾天主教堂育婴堂、马尾天主教堂老人院、马尾天主教堂小修院)。根据《马尾区志》记载,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原为西班牙神甫创办的小修院的宿舍;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原房屋为基础创立马尾天主教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船政法籍监督杜业尔新建砖木结构的法国式新教堂。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现存的建筑均建于不同时期。根据《马尾区志》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尾境内已有天主教活动。当时,船政大臣沈葆祯聘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应庙
广应庙位于鳝溪下游出口附近,庙木构,坐东向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内祀西汉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庙内尚存有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年)重建《鳝溪白马尊王祖殿》石碑。因祀“白马三郎”,民间又称之为“白马王庙”。传说古代山间有巨鳝为恶,汉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射杀之,己身亦陨,民感念其恩,遂建庙以祭。庙宇始建年间不详。目前最早的维修记录为唐贞元十年(西元794年)观察使王翊修饰庙貌,则必建于此前。唐咸通六年(西元865年)观察使李瓒奏封白马三郎为龙骧侯。宋庆历元年(西元1046年)蔡襄重修,庆历六年(西元1051年)又命江文秉重修。清乾隆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岐炮台
魁岐炮台位于鼓山镇魁岐村坐北向南,控扼闽江。原有炮台三座,已毁1座。较完好一座位于民居中,为封闭式,呈圆形,三合土夯筑。内径6.75米,高4.59米,厚1.47米,设一炮位;另1座露天,由若干三合土墩组成,今仅残存一墩。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穿井
七穿井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井楼门,水井圆形,直径4.10米,深8.40米。井面盖四块大石条,在石条夹缝间凿七个井口,故名七穿井。但是民间传说里与临水夫人斩杀蛇妖投入井中,再起塔镇压,故讹名“七星井”。现井边尚存有二块唐末五代雕刻的石塔刹,民间称之“石烛”,可能是古代开元寺的遗存。现盖有七星井庙亭(七星井临水宫),面积有300余平方米。80年代初仙塔街改造,在井大路路面下发现井楼门遗址,出土石门槛等。街道改造后该处理开发房地产,开发商在井旁修建两层小楼,下为商铺,上为居委会使用。后附近居民在小楼背面贴楼为神龛,供临水陈太后等“三奶”。后因香火日盛,又搭盖铁质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武帝行宫遗址
隆武帝行宫遗址位于鼓西路137-139号通湖新村内,现只余遗址、破屋和一道残墙。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年)六月,清兵陷南京,福王死难。明大臣黄道周、归降海盗郑芝龙等于福州拥戴唐王朱柽八世孙朱聿键为帝,建号“隆武”,以南安伯府为行宫,改布政司为行殿,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升福州为天兴府,改福建省为福京,为大明南京(应天府)、北京(顺天府)之外的第三京。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西元1646年),因归降海盗郑芝龙叛变,福京沦陷,隆武帝在汀州被掳,--而亡。隆武三年(清顺治四年、西元1647年)九月,淮安张华山起事,仍用隆武纪元;郑芝龙叛变后,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寺大殿
凤凰寺大殿位于永泰县同安镇洋头村,因地形极像凤凰,择此建寺,故名凤凰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年,现存有三宝殿、念经堂和阅经楼,四周围墙均为土木结构。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殿中木梁上刻有“皇明天子崇祯十四年岁二月造”字样。沿寺左侧半里小路可下圣公岩洞,有天然洞穴二层,外高三十多米内穴高12米,深13米,外宽二十余米,内穴12米。凤凰寺古碑2块:一为崇祯辛巳岁(1641年)居士李天立,记当时募捐善士之芳名银两。一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立,碑刻:“凤凰寺者,锦水名邱,杉洋古迹。门临石洞,堂枕钟声。梧水星环,仿佛恒河十二;莆峰雾列,依稀世界三千。花落昙云,邻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彬德桥
彬德桥位于福州台江区帮州街道三保街河上。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光绪丙申年(1896年),花岗岩石砌,东西走向,二墩三孔拱桥,长28.7米,宽2.7米,桥梁石板有“彬德重造光绪丙申”、“民国七年戊午彬社三次重修”镌刻,保存较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声洞故居
方声洞故居位于北大路内九彩巷16号。故居原是两座相连大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大门原悬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朝元”牌匾。门头房和首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的院落,尚保存原貌。花厅、鱼池和第二进院落都已改建。现仅存第一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葆桢墓
沈葆桢墓,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国光社区梅亭村火烽山南麓。沈葆桢墓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墓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合土夯筑,前方后弧,平面呈“如意”形。有四层墓坪,面阔10.9米,进深20.5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前立墓碑,高0.85米,宽0.60米,上刻沈葆桢官职和沈葆桢夫妇等名字。墓碑两旁分立一对三合土堆塑狮子。祭台裙板浮雕动物,墓柱上刻对联。墓前竖花岗石墓碑,楷书:“皇清诰封资政大夫沈丹林公偕林夫人,长男按察司衔、九江道幼丹公、长媳林夫人,次男”墓碑两旁置三合土堆雕狮子。墓柱阴刻对联:“人念九原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