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大同市旅游
大同市文物古迹介绍
洗马庄遗址
洗马庄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旧石器时代地址:大同市广灵县蕉山乡洗马庄村东北和加斗乡上恩庄村北遗址地处大沙沟西岸的台地上,俗称“花石头沟”,是晋冀两省的分界线。东西长约872米,南北宽约679米,分布面积约59.2万平方米。遗址内遗物丰富,地表暴露的遗物有刮削、尖状器、石片等,石质为红白相间的燧石等,为旧石器时代晚期。197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陈哲英先生曾做过调查,曾发现新石器晚期陶片、东周陶片及宋金以后瓷片等,但以大量石制品为主要文化遗物,代表其文化性质。石制品先后采集近千件,原料基本是硅质酸性火山岩,石英岩很少,质地脆硬,种类有石核、石片、尖状器、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抢头岭冶银遗址
抢头岭冶银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明代地址:大同市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的自然村-头岭村东坡尖山脚下遗址地处柳科乡东部黄土丘陵山区,遗址东侧为东坡尖山,依山势堆集有冶炼银后留下的废碴,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初炼年代不详,据村中义勇庙碑记载,明代这里就有冶炼的矿场。由此可知最晚在明代这里就是土法炼银之地。现废弃的矿碴、碾矿石的石磨盘、石碌碡分布于山脚下、村庄内外。矿碴装于高岭土制作的圆柱筒中,直径5.5~6.5厘米,长度为0.3~0.4米。石碌碡约有10余个,置于村民的围墙下,直径0.5米左右,长度亦在0.5~0.6之间,青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寺塔
法华寺塔(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大同市城区塔寺街37号法华寺塔坐东朝西,据清道光十年(1830)《大同县志》记载:“明时建久废,砖塔存。”可知法华寺始建于明代,因年久失修,寺院殿宇毁坏,唯存法华寺塔。法华寺塔为覆钵式白塔,由基座、塔身、塔顶组成,塔的体量较小。塔建在一处六角平台之上,塔座为两层束腰八角须弥座,其上为覆钵式的塔身,塔身比较高瘦,下部细、中部粗,形若瓶腰,在塔身四面开辟焰光门以供佛像,每个焰光门的上部及两侧有琉璃质的神像三尊,其上为“十三天”,用黄、绿、紫三色圆形琉璃收檐,共有八层的相轮,其上为累迭天盘、地盘,冠以铜质鎏金的仰莲、宝珠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
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年代为1955年,位于阳高县大白登镇大泉山村。2018年12月25日,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至天大高速公路南,东至高官屯村、南杨官屯村西南,南至四姓庄东北,西至王千户村、官庄村东,面积约17平方公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玄真观
玄真观(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区正殿街据地方文献记载,玄真观建筑台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台基上建筑为清代顺治年间增筑,是在代王府广智门旧址上新建的一座道观。现存的玄真观坐北朝南,东西长25.39米、南北宽15.76米,建筑在广智门砖券门洞台基之上。台基北侧门洞上现存宽1.98米,高1.18米砖雕门额一幅,内书阳刻“广智门”三字。《明太祖实录》记载:“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与明正德《大同府志》“代王府图”中的广智门图示极为一致。现存台基应是明代早期建筑遗构。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梁架为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开化寺
开化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区师校街8号开化寺坐北朝南,寺院东西长14米,南北宽17.11米,占地面积240平方米。据清道光版《大同府志》记载,该寺院毁于姜瓖兵变,后又在遗址上重建,寺院原有布局不明,现仅存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凸”字型,前檐设抱厦,抱厦面阔三间,卷棚歇山筒板布瓦顶,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八椽,五架梁通达前后通檐用两柱,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大雄宝殿用材较大,梁架保存完好。大雄宝殿前置抱厦,,属于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建筑。开化寺经过历史的变迁,现仅存大雄宝殿一座,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大雄宝殿的梁架保存完好。后檐柱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朝阳宫
朝阳宫(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城区朝阳寺街22号朝阳宫坐西朝东,东西长24米,南北宽27米,占地面积648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过殿、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山门两侧建钟楼、鼓楼。朝阳宫创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原为佛寺,后改为道院,为道教活动场所。1942年,由道姑张圆英接管住持,改名为朝阳宫。“文革”期间由街办工厂占用。20世纪80年代交宗教部门,由郝明高师傅接任住持。正殿二层,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单步梁对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间为敞廊,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明间置六抹隔扇门四扇,两次间置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泉寺遗址
神泉寺遗址年代为旧石器,位于阳高县东小镇神泉堡村东南。2018年12月25日,神泉寺遗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峪圣佛寺塔林
直峪圣佛寺塔林(第五批省保)时代:辽、清地址:大同市广灵县宜兴乡直峪村圣佛寺,全称为圣泉林山包峰禅院,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6),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内各建筑毁于1967年,现仅存寺院基址和塔林等。圣佛寺塔林当地俗称“和尚坟”,东西长5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从裸露的沟纹砖判断,时代应为辽金至清代。现存舍利塔16座,直径1.5~2米,残高3~5米,舍利塔由台基和覆钵塔身及相轮塔刹构成,其中台基多为两层八角形须弥座砌筑。壸门砖雕精致,是宝峰寺院历代主持的墓地。直峪圣佛寺塔林保存较好,壸门砖雕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第六批国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西郊西岩山下的五周川学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大同中学堂”,此后校址校名几经变迁。1913年,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正式创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名为“山西省立大同中学校”,1972年改为“大同师范学校”一直沿用至今。建筑坐北朝南,校门由八根方形砖柱组合而成,形成正门和侧门。进入校门后是一字形办公楼,为单层建筑,正面楼外有半出檐的中式廊柱雨棚。办公楼后20多米处便是富丽堂皇的大礼堂,其平面布局构图俨然一头头朝北方的巨型卧象。礼堂后面是12个独立的教室,位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翟疃三身寺
翟疃三身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广灵县壶泉镇翟疃村三身寺始建年代不详,寺院坐北向南,整体院落为二进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天王殿东西两侧为掖门,东掖门前置关帝殿,正殿前为东西配殿,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为1471平方米。现寺院内存石碑1通,蟠龙碑首1块,残损经幢1座。山门面阔一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中置板门。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架梁通达前后通檐用两柱,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前后檐明间均施六抹隔扇门各四扇。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单步梁对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间为廊,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明间施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兴北岳行宫
永兴北岳行宫(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永兴社区北岳行宫,又称南宫、恒岳庙。据碑刻记载,北岳行宫创建于北魏延兴元年(公元471年),到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敬德进行扩建,并封该宫为太贞宫。北岳行宫坐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布局,山门已毁,现为二进院落,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太贞宫、九天宫,天王殿前东南角为前殿,一进院与二进院分别设西配殿和东西厢房。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单步梁对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出廊,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前后檐明间均施六抹隔扇门六扇,两次间施窗。太贞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家大院
麻家大院(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永安社区麻家大院为清末举人麻席珍建造,是一座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工艺考究的一组古民居建筑群。麻家大院坐北朝南,东西长51.3米,南北宽66.54米,占地面积约341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三进院带东西跨院布局,正院中轴线建有大门、过厅、正房、0-,东西两侧建厢房。西跨院现存两进院。东跨院现存后院。麻家大院现存建筑整体保存较好,该民居是浑源县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民居大院,为研究浑源县的传统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大门面阔五间,进深五椽,后单步梁对前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后出廊,单檐硬山筒板布瓦屋面。一进院东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平玉皇阁
新平玉皇阁(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村内玉皇阁又名镇边楼。整体坐北朝南,南北长14.3米,东西宽10.4米,占地面积约148.7平方米。据梁上墨书记载,玉皇阁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四十六年(1781)、1992年均有修葺,现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玉皇阁坐落在高5.55米的砖砌台基上,台基中部为砖碹券洞十字形通道,可四面通行,上部四周为条砖勾栏,是大同地区保存完好的古代0-。玉皇阁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为重檐歇山筒板布瓦顶,1992年经后人修葺,改成黄琉璃屋面。上层梁架为四角施抹角梁上托老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善医院旧址
首善医院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城区雁同西路22号首善医院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06平方米,由主楼和教堂两座建筑组成,为欧式风格建筑。民国六年(1917),大同发生鼠疫,英国圣公会派教徒史梅礼大夫等10余人来大同进行防治,回国后史梅礼向圣公会建议在大同建一所医院。1922年开始筹建,1924年竣工开诊,命名为“首善医院”。1942年,日军强行改名为晋北医院,并新建部分房屋。1947年,重命名为首善医院。首善主楼旧址,2013年之前一直为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办公楼,建筑坐北朝南,顶部为硬山顶砖木结构,主体建筑二层,中心建筑三层,东西长2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展览馆
大同展览馆(第五批省保)时代:1969年地址:大同市城区西街大同展览馆是一座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建筑,大同人民对它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特别情感。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受当时政治风潮影响,沈阳、石家庄、杭州、张家口等城市都兴起了“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俗称万岁展览馆)的建设。大同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也于当年4月1日党的“九大”召开的日子正式奠基开工。全市党政军领导和数以万计的工农兵学商各界人士怀着极大的政治热忱参加了建馆的义务劳动。建成后的展览馆以其类似首都人民大会堂的宏伟气势,成为全市各类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初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赵承绶旧居
赵承绶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城区户部角街12号赵承绶旧居坐北朝南,二进院格局,1928年建。东西长21.66米,南北宽41.72米,占地面积903平方米。南房、过厅、正房各七间,东西房各五间,均为硬山顶木结构建筑。院门、室内装饰具有西式特征,供暖等设备基本保持原貌。赵承绶(1891-1966)字印甫,五台县槐荫村人。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任阎锡山部队二师师长,1928年任晋绥军骑兵司令,驻防大同。1948年6月,晋中战役中被俘投诚。195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赵承绶旧居为民国时期建筑,2007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高县署旧址
阳高县署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西北街1912年淮军途经阳高,火烧玉皇阁及商店铺面,祸及县衙,将建筑化为灰烬。1929年,县长马维珍重修县衙,后历经多次修缮,现为阳高县政府办公场所。阳高县署旧址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南北长约125.9米,东西宽约65米,占地面积约8183平方米。中轴线仅存大堂、二堂、三堂,院落布局完整。大堂面宽五间,进深八椽,梁架结构为前后单步梁对七架梁通檐用四柱,单檐硬山顶筒板布瓦顶,前檐柱施莲瓣柱础,前后檐均踩飞,屋面为黄琉璃瓦剪边。二堂面宽五间,进深四椽,五架梁通檐用二柱,前后均踩飞,单檐硬山顶筒板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寺石窟
焦山寺石窟(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高山村焦山寺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辽金时期在窟前增建木构窟檐,2003年开发旅游业的焦山石窟寺,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复,整体建筑依山而建。寺址坐北朝南,依山势辟五层平地,窟龛分布在东西长约60米,高约15米的崖面上,分布面积约900平方米。北魏窟龛主要集中在三至四层,洞窟形制有大像窟、僧房窟、禅窟等共有11个洞窟。窟内造像主要有坐佛、二佛并坐题材,但是造像均已风化。五层寺院的制高点建塔1座,为六角三层楼阁砖塔,通高10米,各层正面砌拱券门,檐部雕三踩仿木斗栱,内砌梯道可以登临。焦山寺石窟其中位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十字街五龙壁
大十字街五龙壁(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城区大十字东街大十字街五龙壁创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原位于大同县文庙正门前,坐南朝北,青砖砌筑,长33.6米,高5.7米,厚1.22米,占地面积41平方米。壁座为砖砌须弥座,壁心是以剔地起突雕刻的五条团龙,屋顶为仿木结构庑殿顶,檐下施三踩斗拱24攒。五龙壁两侧置八字墙,壁心以剔地起突雕刻的两幅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图案。大十字街五龙壁为清代遗构,布局完整,画面生动逼真,硕大的壁身厚重、沉稳、大气磅礴,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16年,大十字街五龙壁入列山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