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 > 思明区旅游
思明区文物古迹介绍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也是闽南佛学院所在地,在海内外均有很大影响。南普陀寺主要供奉观音菩萨,时至今日仍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尤其佛教节日和观音诞辰,水泄不通,香积如山,以至于寺中不得不规定人手限点一支香。寺庙依山而建,格局小巧,多用石材,屋檐为闽南风格的弧状飞檐翘角,上有众多剪磁工艺的藻饰,绚丽多彩。寺内中轴线上主体建筑除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格外,还有一座供观音的大悲殿。大悲殿巧构如亭,顶部斗拱交叠成藻井,四面开门的,内奉一尊工艺精绝的木雕千手观音,共有四面,分别朝向四门。中轴主殿两侧钟鼓楼、庑廊回护,形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市东南面的海岬突出部,毗邻福建厦门大学,三面环海,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素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工期两年八个月。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重要,东面距离白石头炮台4500米左右,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位于鼓浪屿岛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岩,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园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1955年献作公园。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园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各景错落有序,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园内还有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等景点。林尔嘉对花园精心设计,力求再现板桥别墅的风貌,又具江南园林的韵采,利用不大的一湾坡地,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每春秋佳日,登高望远,海天一色,杳乎无极”,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纳入花园怀抱。他在园内设置眉寿堂、壬秋
日光岩寺
俗话说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站在日光岩山门处,看到一块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在那巨岩峭壁上,有1915年许世英题刻的天风海涛四字横书;其下还有两行大字题刻,右侧为鼓浪洞天,左侧为鹭江第一。鹭江龙窟,位于日光岩莲花庵后的巨石上,与“九夏生寒”题刻毗邻,系1920年前后-张大河行书直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一堂
三一堂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鼓浪屿上。19世纪时,鼓浪屿人口较少,岛上一直未建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直到二十世纪初,鼓浪屿才建起了新礼拜堂及福音堂两所教堂。但随着厦门新街、竹树、厦港三堂的信徒陆续到鼓浪屿定居,如遇上恶劣气候,三堂的信徒便无法乘船到厦门,而两所教堂规模小,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信徒,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决定在鼓浪屿建立教会。在教堂未建之前,信徒们的主日崇拜借用当时毓德女中礼拜堂(现厦门音乐学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宏伟壮观的新教堂终于在1934年基本落成。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所城墙
厦门城遗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新华路43号东侧,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称厦门所城。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政府为了加强海防,防倭寇侵扰令夏侯周得兴在东南沿海筑建所城。清朝康熙年间,施琅收复台湾后,在明代古城内成立水师提督衙门(厦门市公安局附近)。康熙二十四年,旧的城墙被拆除重新扩建,城墙周围长约2000米。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第二次重修,进行扩建。厦门城遗址是厦门城遗留的重要遗迹,也是厦门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截止2003年考古发现的只有约120米。厦门城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厦门城原周长1360米、高6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落大厝
四落大厝位于中华路23、25号,建于19世纪初,与大夫第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民居。这建筑群极具闽南特色。屋檐一为燕尾式,一为马鞍式,墙体立面为红砖。房内雕梁画栋,细腻朴实。充满着闽南风情的红砖雕花,短屋矮墙,无处不透着古朴精致,绝美奢华。大夫第燕尾式的屋顶如同连绵起伏的海浪,大气、显赫;天井的过道上红砖铺砌,直通到里面的院子;屋檐下的青石浮雕题材多样,栩栩如生,有的还配以色彩浓烈的彩绘或漆金。四落大厝是鼓浪屿现有最古老的民居,鼓岛最早的传奇就始于这里。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的大夫第民居群,在众多西洋别墅中鹤立鸡群,堪称传统民居奇葩,被列入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文庆故居
鼓浪屿笔架山顶,有一幢依山而筑的欧式别墅,这是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博士于1921年修建的住所,现偏笔山路5号。别墅挺立于笔架山顶,二层加地下隔潮层。立面也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按地形错落,自由而随意。墅前有长长的双向花岗岩蹬道直上前厅,蹬道西面依花岗岩壁而行,设计颇为独到。前厅平台侧边有一株茂密的千年樟,掩映着前入口。前厅的屋面是一个诺大宽敞的大平台,连着后面的居室。林校长晨昏可随心所欲步出卧室,到平台远眺厦门鼓浪屿景色,晨练健身,环顾西海域闪烁的海面和“员当渔火”美景,也可在此接谈、散步、纳凉、吸氧、养花,观赏九龙江入海口的海天美景!构造别墅的厅室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亦足山庄
亦足山庄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越南华侨所建,与会审公堂、林文庆别墅为邻居,厦门道尹陈培琨题写的“紫气东来”楣匾在“文革”中-抹,现尚可辨。山庄选址极佳,有漂亮的欧式门楼,巴洛克风格的雕塑照壁和精心雕琢的过渡石阶,站在别墅主楼台阶上,鼓浪屿、厦门港出海口一览无余。主人在院内巨石上镌“亦足山庄”寓意有了此别墅就知足了。别墅的四根通天大圆柱正面支撑,突起的双拱窗套,凹槽的四角墙柱,流畅舒展的线条,颇有特色的女儿墙,以及古希腊柱式装饰,形成很强的主体感,产生富有韵律的外形美。主屋右侧设计为玲珑的中国传统庭院,按地势落差,筑有蜿蜒曲折的小径,径端有一个重檐儿八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卦楼
八卦楼坐落于鼓新路43号,原系私人别墅,建于1907年,楼主林鹤寿为台湾富绅板桥林氏三房。板桥林氏祖籍为福建龙溪,甲午战争后,日本占领台湾,因不愿做-奴,林家举家内迁,定居于鼓浪屿。1913年,大楼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后由日本人出资续建,1920年落成。1924年,日本领事馆接管该楼,并在此开办了旭瀛书院鼓浪屿分院。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时,被辟为临时难民收容所。厦门沦陷期间,复为日本旭瀛书院。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其作为敌伪财产予以接收,交由厦门大学使用。现为厦门市博物馆。建筑特点八卦楼位于笔架山西北坡,为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楼坐南朝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在此设立领事馆后,美、德、法、日等国相继在此建立领事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迫划租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独占,直到1945抗战胜利才得以收回主权。留下许多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有古罗马风格及至现代风格,故被喻为“建筑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瞰青别墅
西林·瞰青别墅坐落于永春路72、73号,为旅越华侨黄仲训的私人别墅。1918年,黄仲训在日光岩北麓建造了“瞰青别墅”。1927年,又在日光岩西北侧建成西林别墅。现为厦门郑成功纪念馆馆址。西林·瞰青别墅均为欧式建筑。建筑特点西林别墅:坐南朝北,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半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东、西、北三面设外廊,北外廊3楼中部加设外突半圆形敞廊,南面二、三楼加设窄外廊。墙体勒脚下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上为清水红砖。三楼顶为平顶,四周砌高1米的女儿墙,东南角设观景亭。四楼顶为四坡顶,屋面铺灰色机平瓦。柱头为爱奥尼和科林斯混合柱式。入口处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种德宫
种德宫最初坐落于厦门鼓浪屿西部鸡母山向北延伸支脉西麓坡地濒临小河处,背山面海,信众称为大道公庵。以后庵未知何故停止祀奉大道公活动,故称其庵为旧庵;称庵前之河为旧庵河。据传说大道公神像被请进种德宫祀奉的年代,大约是在明成化(1455年-1487年)年间。在上述种德宫停止活动后,聚居在现今内厝沃路(内厝澳路)与鸡山路的居民,又募资在鼓浪屿西北部俗称湾仔尾山东南麓坡地(现编为内厝澳路门牌373号)新建一座种德宫。其始建年代,志书未载。种德宫是一座三门二进殿宇,建筑面积约78平方米。宫后及宫右另筑护厝,整座宫宇掩映于古榕树下,环境幽静,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岩寺
“太平岩去城东二里许,在万石岩之东,中岩之上,旧为郑氏读书处。”太平岩寺,位于万石植物园西山南麓,与鼓浪屿相对,隔海相望,风起云涌太平岩寺犹如挂在云雾飘渺之中。寺院林木环抱,泉水叮咚,风景清幽,飞檐雀瓦与丛林磊石相掩映,更显幽深静谧,侧峰数块状如大象朝拜的巨岩,又给寺院增添了神奇的魅力。太平岩寺是当今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太平石笑,古即厦门小八景之一;郑成功读书处,属市级二级保护文物;临蟾宫远可眺筼筜景色,探海云洞能赏泉飞流,不仅是文人雅士吟诗赏景的好地方,也是游客消暑度假的好去处,更是佛教四众弟子净化心灵,精进修学的精神家园。古刹庄严古朴、气宇不凡,具着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明寺
厦门市进明寺位于思明区黄厝溪头下4号,座落在风光迤逦的滨海度假旅游区——环岛路旁,是厦门唯一临环岛路的佛教圣地,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尽得地缘优势。该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原为外道先天教传教之所,后归佛教。第一任住持为杨张玉姑,民国九年(1920年),富商蒋以德捐资重修,惜不久遭回禄之灾,仅存“神灵感化”题匾一方及窗框数副。民国十二年,杨张玉姑圆寂,由其弟子萧木笔、苏东来继承。抗战时期,寺院经历炮火几近毁坏。第三任主持陈爱痛姑不辞艰辛努力护寺,古刹终迎来新的生机。1992年,爱痛姑邀请闽南佛学院普端法师出任进明寺住持。法师除旧革新、弘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献楼
安献楼坐落于鸡山路18号。1906年美国基教安息日会牧师安礼逊到鼓浪屿传教,同时在鼓浪屿创办了“育粹小学”,后更名为“美华小学”。1910年增办“美华女学”。1934年,安礼逊在鸡山顶兴建一座楼房,落成时正值安息日会在此举行闽南各属支会联谊会,安礼逊主持了“安献典礼”,便将该楼命名为“安献楼”。1938年,美华男、女两校合并,迁入“安献楼”内。建筑特点该楼坐北朝南,为花岗岩条石建成的全石构建筑,共3层,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平面为封闭式内廊布局,建筑沿中轴左右对称,中心部位入口处以四根圆柱、三角形山花和台阶为装饰。屋顶为平顶式,四周设高1米的石砌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一鸣攻剿红夷刻石
徐一鸣攻剿红夷刻石,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鸿山公园鸿山寺内。始刻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高2.8米,宽1.56米,楷书直下计6行,共60字,字纵17、横15厘米。文曰:“天启二年十月二十六等日,钦差镇守福建地方等处都督徐一鸣,督游击将军赵颇、坐营陈天策,率三营浙兵把总朱梁、王宗兆、李知纲等到此,攻剿红夷。”此刻反映,明天启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库恩,命令雷约兹司令官率舰队第二次占领澎湖,并以此为据点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骚扰,厦门、海澄、漳浦、诏安、铜山(东山)等地深受其害,福建总兵官徐一鸣于同年十月率师攻剿。徐一鸣攻剿红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番婆楼
鼓浪屿番婆楼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建于1927年,原为晋江籍菲律宾华侨许经权经商致富后,为孝敬母亲而建的西洋建筑。建筑面积1552平方米,占地面积1429平方米,由院门、门楼、庭院、一座西式楼房组成。西式拱券院门为大铁门,两侧装饰仿古希腊科林斯式水泥柱,拱券顶饰卷草、缠枝花和飞鸟衔铜钱等形象;大门边有平时出入的小铁门。院内走道台阶顺着向上坡势,采用分段曲折连通至主楼入口处,两侧依地形设置有中国园林式假山、竹窗造景和小型戏台等。主楼为两层砖石结构(设半地下防潮层)建筑,殖民地外廊样式。大楼坐西北朝东南,平面约呈正方形,面宽20米,进深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石莲寺
万石莲寺位于“万笏朝天”巨石的下方,由于寺周多巨石,故得此名。它相传为唐代开元年间中原陈氏入岛开发时所建,是厦门岛上最早的寺庙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几经兴废,重修了几次。现在这个样子是厦门开放后由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法师重修的。从山下到万石莲寺需经海会桥,过海会桥后为山门,拾级而上,迎面为石坊,石坊上的楹联“一句弥陀声传鹭岛,千年常住业绍庐山”,是弘一法师为会泉法师中兴万石岩而写的。石坊内是主殿大雄宝殿,殿内有万石莲寺把奉的西方三圣的佛像,因而此地又叫“小西天”。大殿左侧有洞门可入,走过洞门就是会泉法师的纪念室,再后面就是念佛堂,堂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位于思明南路453号消防一中队西北侧,占地面积831平方米,现存牢房3幢,前幢5间,中幢5间,后幢10间,并有露天过道,其顶部设置铁栅。1982年,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精心布置的陈列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陈列了反映真人、真事、真地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厅内还有一台电视机,用于播放电影《小城春秋》中与破狱斗争事件相关的剪辑片断;第二部分陈列了复原的刑具,在一间间“审讯室”内,玻璃钢制成的警察和烈士形象栩栩如生,老虎凳、木马椅等“刑具”触目惊心;第三部分是监狱实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