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市旅游
延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无量山莲云寺
无量山莲云寺座落在黄龙县城西南五里处,海拔1356米。四周苍松翠柏环抱,自然风光幽雅俊秀。远观其势,犹如一条蛟龙盘卧在林海之中,近观其形,宛若一头寿龟,昂首眺望仙山灵气,雾漫霞云。无量山,古名“仙鹤山”。据寺院碑文记载“有群鹤绕梁数飞不绝”而得名。山顶有一平台,形如龟甲,平台有五棵高大的松树和一棵古柏,树龄在五百年以上,枝叶茂密,象巨伞凌空,呈现“五松抱柏”的奇特景观。“寺院有尘清风扫,山门无锁白云封。”这幅无量山莲云寺山门上的对联,道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红尘与仙境的对接。无量山莲云寺构建于明代嘉靖二年(1523年),距今500余年,在明清各个历史时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陵千佛寺石窟
千佛寺石窟又称万佛寺、石空寺、千佛洞等。位于延安市黄陵县西四十公里处的双龙镇峪村西,石窟开凿于半山石崖间。此窟为单室窟,窟口处凿石为三开间雕石作仿木构窟檐,明间宽2.02米,通宽5.04米。檐柱为八角形,为宝装覆莲住础。柱头之间以阑额相连,施四铺斗拱,栌斗出单抄,令供上施替木,上承檐枋。平柱上有3处宋崇宁年间下(1102年~1106年)游人题记。此窟窟檐为陕西石窟中保留完好的原物,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资料。石窟平面呈“凸”形,坐西向东,窟口为方形,宽2.4米,深2.6米,有佛像60余尊。窟口左右有佛龛各一个,以二园柱与洞口隔成三间,成檐廊。上有二层斗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赫连勃勃墓
从县城去土岗的路上,过了稍道河村,公路又盘旋而上。爬到山顶,透过车窗朝东望去,空旷的原野上荒草萋萋在微风中摇曳,残破矮小的房屋和那些字迹模糊的石碑静静的守望在那里,谁也不会相信此地曾有过辉煌。据《延川县志》记载,这里以前因建有一座白塔而得名“白浮图寺”。它建于何朝,兴于何代,毁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据当地人讲,从前这里的寺院非常大,僧人百余,气势十分雄伟,寺院在方圆数百里享有盛名。站在这片曾经过血雨腥风的土地上,环顾四周,极目远眺,群山奇峻苍凉,一座经历了千百年风雨苍桑,现已千疮百孔,残破不堪的古冢屹立在南边的平地上,旁边一块黑色的石碑上刻着“赫连勃勃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窑堡会议旧址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瓦窑堡。从1935年12月到1936年7月,这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前夕,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1935年12月下旬,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国际关系和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毛泽东在瓦窑堡城内河下河滩田家院窑洞中主持召开了0中央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政治局讨论了关于民族统一战线、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重大问题,并于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规定了中国0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任务,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下寺湾毛泽东旧居
下寺湾毛泽东旧居位于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下寺湾村。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保安县(今志丹县)吴起镇(今属吴起县),进入陕甘边苏区。10月30日,毛泽东与中央机关离开吴起镇,沿洛河南下,于11月2日到达甘泉县下寺湾村。毛泽东和彭德怀住在村民白荣德家的3孔石窑洞里,与陕甘边政府驻地相邻。11月3日,中共中央负责同志听取了中共陕甘晋省委负责人关于陕北红军和苏区工作的汇报。同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分析陕北的政治和军事形势,重点研究陕甘边苏区的所谓“肃反”和反“围剿”问题。当天,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央军委二局旧址
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苏区亲手创建的。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正式合并,组建成为统一的中区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迁至安塞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在陕北战斗-了12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我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交际宾馆院内。旧址现存小礼堂一座、平房6间。小礼堂系砖木结构,六角攒尖硬山勾连撘顶建筑,为七架梁,面阔7间,进深3间,礼堂长27.4米,宽12米。平房为砖木结构房屋,外为歇山顶瓦房结构建筑,共6间,长22.4米,宽6米。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1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交际处,属西北办事处外交部所辖。处长由西北办事处秘书长伍修权兼任。不久,交际处改为招待科,科长为胡金魁。1936年7月至10月,美国记者斯诺访问保安时,就是由胡金魁具体负责接待的。1937年1月,招待科随中共中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直道遗址(富县段)
秦直道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由秦将军蒙恬监修。工程十分浩大。堑山堙谷,全长1800里。直道南起林光宫(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直道沿子午岭北上,在我县境内南段接黄陵县双龙乡三面窑村,途径我县八面窑、槐树庄、白马驿、大麦秸沟、和尚塬、鲁桩坪到志丹、富县、甘泉三县交界处的墩梁,在富县境内全长105公里。位于张家湾镇杨家湾村车路梁处9公里路段,是沿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路段,此段道路平整、笔直,修筑过程中逢山劈山,遇石凿道,临沟填谷,在崇山峻岭中斩下一道道横行凹痕。修筑时如《史记》所载:“斩山湮谷千八百里”。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
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李家岔镇阳道峁村委会周家硷村阳湾。1935年2月以前,陕北和陕甘边是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开的两块根据地,活动着两支红军武装。陕北根据地和红27军及其他红军武装隶属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领导。陕甘边根据地和红26军及其他红军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两地、两军之间虽互有联系和配合,但基本上是各自活动。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敌人,中共陕北特委和中共陕甘边特委于1935年2月5日在安定县(今子长县)周家硷村召开了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了两地党、政、军的领导,并确定了粉碎国民党政府对陕北根据地第二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工农学校旧址
日本工农学校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宝塔山南侧山腰。旧址整体分为瓦房区、砖石混合结构区和土窑洞区。瓦房区整体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东西长76米,南北宽5.6米,面积为425.6平方米。学校北接宝塔山,南临宝塔山沟,西临宝塔山村,东临市民房舍。学校成立于1940年10月,隶属于八路军总政治部,校长为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冈野进(野坂参三),赵安博、李初梨先后任副校长。日本工农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一所教育改造日本战俘的学校。日共书记冈野进(野坂参三)担任校长,副校长赵安博,1943年4月以后由对敌工作部副部长李初犁兼任副校长。校址设立在延安宝塔山半山坡。原有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初祖”大殿
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座落在庙院最北边。它重建于明朝,后代屡有修缮之举。1959年曾做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重修,近年来也部分整修过。人文初祖大殿占地282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大殿屋顶为歇山顶,雕透花脊,屋面由灰布板与筒瓦相扣覆盖,檐部施勾头滴水,前檐及其他三面均有斗拱。前檐当间建有六扇隔扇门,次间、稍间则各有四扇隔扇门。檐下的栏额、平板枋为和玺彩绘、斗拱彩绘,两侧与两侧背面、内梁等处的彩绘,均精致华丽,绚烂无比。正殿门楣上悬挂有原-爱国将领程潜于1938年祭陵时所题“人文初祖”大匾,字体铁画银勾,刚中藏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抗小遗址景区
延安抗小是1945年8月至1947年3月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所八路军干部与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小学。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担任过党政军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和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才。抗小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抗日战争时期,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达成抗日统一战线,为了使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小学(简称抗小)以解决抗日将士子女的教育问题。抗小学生后来大部分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诸多岗位上的专家。延安抗小遗址景区位于枣园邓家沟内,在延安众多显赫的革命遗址中独树一帜,不可替代。景点介绍建设延安抗小遗址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延一井旧址
延一井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采油井旧址。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城西门桥小学院内,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的一口采油井。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办延长煤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陕西巡抚曹鸿勋聘请日本技师佐藤弥四郎开凿油井。同年九月三十日出油,日产原油1.5吨。该油井被命名为“延一井”,油井旧址现保存有抽油机等全套设备。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河水》也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洧水即为延河一支流,“肥可燃”则是指洧水水面上漂浮着的一种肥腻的物质,可以燃烧。这是目前所知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起新寨遗址
新寨遗址位于延安市吴起县西北新寨乡新寨村树洼自然村西侧,属于(北)洛河上游,面积约有30—50万平方米,以龙山时代至夏初的遗存为主。本次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4个,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现灰坑6座、房址1座,烧土面3处,并获取了大量陶片、石器、骨器和碳样、土样标本。该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T1、T4所在区域由于水土流失或农田建设,文化层多不同程度受到破坏;T2、T3的第二、三层为龙山时代的灰坑,并且被同时期的灰坑打破,文化层之下为生土。灰坑分圆形筒状和圆形袋状两种,筒状者底部或坑口边往往有烧土面,填土经过夯打,夯土之上放置玉琮等玉礼器,填土中夹杂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
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位于延安宝塔山南面的龙湾山。1937年1月中央红军进驻延安城后,开始行使政权的建设、管理和统治。在吸取瑞金司法经验的基础上,于同年7月设立了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开展司法和立法工作。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成立于1937年7月9日,其前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司法部,谢觉哉、董必武、雷经天、王子宜、李木庵、马锡五等先后担任边区法院院长或主持工作,法院内设民事法庭,刑事法庭,检察处,书记室,司法行政处,总务科和监狱等机构。高等法院在党中央的重视支持下,接受边区政府的领导和边区参义会的监督,独立行使司法职权。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旧址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旧址位于宝塔区河庄坪镇陵园路。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于1938年10月,院址先后设在延安柳林和安塞白家坪。李芝光和凌莎先后任院长。保育院下设保育、总务、教育三个股。院内分为乳儿、婴儿、幼稚、小学四个部。保育院在艰苦的岁月中,为培育革命的后代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奋战在抗日一线的八路军将士,他们牺牲后,其子女大部分流离失所,他们面对战乱,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沿街乞讨,有的寄养在根据地老乡家而丢失,活着的孩子仍在战火中面临死亡的吞噬。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同志联名建议中央,尽快成立保育院。1938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祭祀大殿
轩辕殿位于广场北端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功能性设施都建在隐蔽处,环境得以净化。殿院周围绿化工程独具匠心,用四季常青的成林侧柏为背景配以玉兰、丁香、连翘、迎春,强调春季景观,突出了清明时节桥山峨峨,沮水泱泱,翠柏参天。殿区融入桥山山林之中,庄严神圣,殿区内不设其他楼阁廊榭,而是凭借山川地貌与植被构成的大环境,体现出“大象无形”的境界。大殿檐下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书写的隶体“轩辕殿”匾额。目前全国最雄伟、壮观的仿汉花岗岩建筑,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由36根圆形石柱(高3.8米)围合成40米X40米的才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履巨型覆斗屋顶,体现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中央医院旧址
延安中央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李家洼村寨子沟西侧。该旧址现存石大门一座,石窑洞10孔,土窑洞上百孔。中央医院是中共中央于1939年4月在延安创办的一所医院,受中央卫生部领导。初建时只有12名护士,以后逐渐扩大,医院护士发展到100多人。中央卫生处处长傅连暲兼任院长,石昌杰任副院长。之后的院长是何穆和魏一斋。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小儿科、传染科,还有手术室、化验室、接产室、X光室,有180张床位。毛泽东很重视中央医院的发展,他几次派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的同志去医院搞扩建工作,指示从中央党校、鲁艺、抗大、延大、自然科学院中抽调年轻共产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直道遗址(甘泉段)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国匈奴的侵扰,于公元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修筑的一条军事性通道。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秦始皇本纪》记载“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也载:“始皇欲游天下,到九原,直抵甘泉,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直道南起淳化县甘泉山上的秦林光宫,沿子午岭北行,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靖边、榆林、穿越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鄂尔多斯草原至阴山脚下的秦九原郡,全长700多公里。因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凭借这一通道,秦帝国的铁甲雄师从都城咸阳出发,三天三夜便可抵达阴山脚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港澳回归纪念碑
诚心亭北面东西两侧,东边为浙西钱塘人程寿筠所题石碑“轩辕庙”与“文明之祖”;西边为香港回归纪念碑。此碑古朴典雅,庄重美观,碑高3.5米,宽1米,由碑头、碑身、碑座和台座四部分组成,始立于1998年4月5日。1997年7月1日,被英国占领长达150多年的东方明珠——香港,顺利回归伟大祖国的怀抱。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日子,香港各界人士立碑告慰先祖,昭示后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特地题写了“香港回归纪念碑”几个遒劲大字,立碑纪念。石碑背面,刻有香港著名书画家梁溪方(一名方召麟)女士书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铭一篇,热情洋溢地记述了立碑缘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