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淮阳区旅游
淮阳区文物古迹介绍
太昊陵庙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庙,故称“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志参观太昊陵后,欣然题写“羲皇故都”四个大字。太昊伏羲陵该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全庙南北长750米.占地875亩。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几十座建筑主要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如果把南北大门层层打开,可
宛丘古城遗址
宛丘古城遗址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连乡大朱庄西南隅,占地面积一百余亩,高二丈,俗称平粮台、平粮冢、贮粮台,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古城遗址。它发掘于1979年,消息一经披露,《人民日报》、《光明报》、《河南日报》、香港《大公报》、新华社等数十家海内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春秋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之《陈风·宛丘》曾描述过这里的动人景象:“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画卦台
画卦台,亦名八卦台,又曰八卦坛。清《一统志》称揲蓍坛,位于县城北一里龙湖中,台呈龟形,高2米,面积6600平方米,四面环水,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名曰‘蔡池秋月’。196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八卦台及坛,县北一里,古伏羲氏画八卦于此”。八卦是太昊伏羲氏的一大创作,以揭示自然规律为主,是我国先民们认识社会现象最原始的记录。该台上很早就有庙宇,是为纪念太昊伏羲氏在此发明八卦而建的。始建于何时无考,据《淮阳县志》载: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知州张志道增筑亭、垣、十三门、石刻一座。此后历代均有修筑,增加到有大殿七间,石刻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楚故城
陈楚故城陈楚故城(今淮阳县城)是西周至春秋末陈国的国都。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所破,楚顷襄王迁都于此。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陈州州城枕蔡水”。《水经注》载:“沙水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诗谱》载:“陈都于宛丘之侧”。《淮阳县志》载:“州城即古陈国”。今淮阳城址与文献记载相符。《诗经·陈风》云:“东门之池,可以沤麻”。《水经注》记载:“城之东门,内有池,池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许,水中有故台,诗所谓东门之池也。”《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东门池,在州城东门内道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粮台古城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连乡大朱庄西南隅,占地面积一百余亩,高二丈,俗称平粮台、平粮冢、贮粮台,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古城遗址。它发掘于1979年,消息一经披露《人民日报》、《光明报》、《河南日报》、香港《大公报》、新华社等数十家海内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春秋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之《陈风·宛丘》曾描述过这里的动人景象:“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祖庭
陈胡公陵园有陈胡公墓,俗称胡公铁墓。此墓位于淮阳龙湖东南南坛湖畔,是中华陈姓的始祖墓。陈胡公名妫满,虞舜后裔。周武王灭商后,把他封到陈地,并把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雄才大略,建陈国,筑陈城,兴百业,造福民众,使陈国雄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妫满死在陈国,就葬在这里。周武王以国赐姓,称他为陈胡公,陈胡公自然就是陈氏的得姓始祖,这就是陈姓的由来。陈胡公死时是墓而不坟的年代,但对于王侯和德高望重的文武重臣,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因此,陈胡公墓室就建在地下,而地上部分建的拜殿也早已不复存在,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了西周的陶片和战国板瓦,证实了当年陈胡公墓和陈胡公拜殿的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胡公陵园
陈胡公陵园有陈胡公墓,俗称胡公铁墓。此墓位于淮阳龙湖东南南坛湖畔,是中华陈姓的始祖墓。陈胡公名妫满,虞舜后裔。周武王灭商后,把他封到陈地,并把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雄才大略,建陈国,筑陈城,兴百业,造福民众,使陈国雄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妫满死在陈国,就葬在这里。周武王以国赐姓,称他为陈胡公,陈胡公自然就是陈氏的得姓始祖,这就是陈姓的由来。陈胡公死时是墓而不坟的年代,但对于王侯和德高望重的文武重臣,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因此,陈胡公墓室就建在地下,而地上部分建的拜殿也早已不复存在,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了西周的陶片和战国板瓦,证实了当年陈胡公墓和陈胡公拜殿的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思陵冢
思陵冢即是三国时魏封陈王——曹植之墓居。《河南通志》记载:“曹植墓在陈州南三里,魏封陈思王。”《大清一统志》说:“三国魏曹植墓,在淮宁县南三里。”一连四个冢由北往南依次高度为12米、4米、7米、15米,封土面积依次为1656平方米、400平方米、900平方米、3000平方米。最南端的这个高冢就是思陵冢。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著名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在诗坛上成就颇高,受到历史上许多名人的高度评价。南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点八斗。”曹植从小聪明过人,10岁能诗文,19岁写的《铜雀赋》名噪一时,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陈王墓
东汉陈王刘崇墓位于县城北大关东侧段庄西南部,发掘于1988年8月,此墓属东汉中期偏晚,距今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汉代墓葬中,规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砖石结构墓穴,犹如一座“地下迷宫”,河南仅有、全国罕见。淮阳历史悠久,从周武王封舜后妫满封陈始国起,到北宋徽宗封陈王湣止,先后有63位王、公、侯封在这里,陈王刘崇为其中之一。该墓考证,建于公元120年,陈顷王刘崇于125年葬于此。墓室面积东西长28.3米,南北宽18.2米,出土稀世珍宝上千件,如银缕玉衣、画像三层石仓楼、长袖玉舞女、辟邪灯、扶几、龙形玉佩、铜车马饰、五铢钱、货泉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阳双冢遗址
双冢遗址位于县城东南王店乡双冢村北侧,北距平粮台古城址1.5公里,东临蔡河,是一处含有龙山、二里头、商文化遗址,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两冢一高20米,一高16米,面积约5740平方米,系夯土筑成。冢下为范围较广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5.28万平方米,平均文化层深度在5米左右。遗址内遗物丰富,冢东南有红烧土房基面。是一处人口稠密,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遗址。1972年后,出土有陶纺轮、陶网坠、石铲、石斧、石锛,并发现有大量的鹿角、蚌壳、猪、羊、狗、牛的骨骼。陶器残片能看出器形的有:龙山文化时期钵形鼎、侈口甗等;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鼎、甗;商代大口尊、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粮台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平粮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发掘出土-最早的一座古城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陈风宛丘》以及《东门之枌》、《尔雅注疏》、《晋书》中均有记载。根据史书记载和地理方位分析,平粮台可能是太昊之墟、神农之都的古宛丘都城。这座古城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留最好,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国家的起源、早期奴隶制等重大学术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979年发现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多次进行考古发掘。城内有高台建筑,屋墙用土坯垒砌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崇墓
刘崇墓位于淮阳县城北关环城路南侧。1988年—11月由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淮阳县博物馆联合发掘。为一座带回廊的多室汉代砖古墓,有斜坡墓道,墓向东西向,东西长28.3米,南北宽18.2米。仅墓室占地面积就达515平方米,该墓由前室、后室、主室、左右耳室及四周回廊上七小室组成,墓室内壁有数种花纹砖堆砌,整个墓室犹如一座“地下迷宫”,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东汉砖石墓之一。墓门和主室用青石堆砌,墓门线刻卷草纹,其它墓室及回廊是由特制的16种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砖砌成。有两个墓室为穹隆顶,结构非常考究,专家们称这种建筑方式在古墓中是罕见的。在灯光照耀下,可见回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磨旗店遗址
磨旗店遗址磨旗店遗址位于县城东南大连乡磨旗店村北,南距新蔡河0.5公里。当地群众又叫“黄巢寨”。《新唐书·赵犨传》载: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秦宗权合兵数十万,挖长壕五周百道,围陈三百日,据传说古代两军会师前均以“磨旗”为号表联络。从该村名称及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上分析,这里应是黄巢树旗围陈的营垒,也是黄巢与秦宗权合兵会师的地方。遗址为一台地,其上曾建有东岳庙,现已平。今台高1米,面积540平方米,文化层深约3米。出土文物有泥质彩绘红陶、扁平状鼎足、鸭嘴形鼎足、豆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片;有龙山文化时期的敛口罐、平底碗、浅盘豆等;亦有部分商、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鞍冢楚墓
马鞍冢楚墓位于县城东大连乡瓦房庄西100余米处,西距新蔡河约200米,由于两冢相连,状如马鞍,俗称马鞍冢。1980年至1983年,河南省、周口地区与县文物部门对该冢联合发掘。南冢2米多高,墓平面为“中”字形;北冢4米多高,墓平面为“甲”字形。墓中文物均在早年被盗,冢西50米处,分别各有一座陪葬的大型车马坑,北坑长35米,宽4.72米,葬马24匹,车8辆,狗2只;南坑长40米,宽3.7米,葬车23辆,泥马20多匹,旌旗6面。这两座车马坑的年代均在楚都陈城期间(公元前278年—前241年)。从车马坑规模及墓葬形制等特征可判断出:南冢系楚顷襄王之墓。车马坑是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五谷台
介绍:五谷台,位于淮阳县城东北5公里处,土台高丈余,广10亩,传说是炎帝神农教民稼穑,播种五谷的地方。附近有神农井,为神农教民浇灌五谷而掘。神农时代,炎帝就教人种植五谷,以充腹饥,炎帝把谷粒分为五种,分别起名为稻、黍、稷、麦、菽、炎帝在这里兴农事,知耕稼,种五谷,故为神农,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创始人。神农还曾亲尝百草,发明草药,为人治病,被尊为祖国医药的创始者。传说炎帝神农在位140年,在巡视到长沙茶乡时无疾而逝,终年168岁。炎帝神农“都于陈”,完成了从游猎至农业的伟大转变,以淮阳为中心的黄淮大平地原当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后人尊炎帝为“五帝”之首,当之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陵遗址
固陵遗址固陵位于县城西北12.5公里,即柳林。据考证,固陵故城宋后被黄河水冲没。1958年群众打井时,曾发现在7米以下有瓦罐,还挖出棵桑树,直径约0.7米,高约2米许。足以说明七米以下尚有遗迹可考。《史记·项羽本纪》载:“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汉书·高帝纪》载:“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元和郡县图志》载:“项羽败,南走固陵,此也。”考古证实,今淮阳县境西北柳林,秦汉时为固陵。该故城长1200米、宽240米,分南、中、北三寨,每寨均有城门。柳林附近有固陵沟。此处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固陵之战”的古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蔡故城
临蔡故城临蔡故城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今临蔡乡政府所在地)。《河南通志》载:“汉光武帝与王莽相据,筑城临蔡河(今老黑河古为蔡水),故名临蔡城”。《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元年(581年)陈郡改名宛丘。析置临蔡县。大业初(605年)置淮阳郡,并临蔡县入焉。”古城一高台上,台高6米多。现存城垣残高2米至3米,东西宽211米,南北长240米,基本为方形。周有城壕,宽20米至30米,只有一南门曰同心门,城内有丁字形大街,南有火星庙,北有佛爷庙。经省、地、县多次调查,根据出土文物特征,此城应建于战国晚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弦歌台
弦歌台在县城西南隅湖中,台高3米,整个建筑屹立于水中高台上。原为东汉灵帝时陈王刘宠的苑台,唐开元中(720年左右),为纪念孔子厄于陈,移孔子庙于上,故又称“绝粮祠”“厄台”。1962年4月被淮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载:陈王宠(刘宠)善-射,中平(180年左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走。宠有强-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闻王善射,不敢反,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太平寰宇记》载:“有陈王-台,开元中移孔子庙于其上。”清顺治《陈州志》载:“厄台,在州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丹寺遗址
范丹寺遗址范丹寺位于县城东南刘振屯乡前耿楼村东700米处。经考证,寺下是一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一处台地,方形,高出地面2米。四周地势平坦,面积3600平方米,文化层厚一般为3米至5米。出土的器物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鼎、陶碗、陶罐、石铲、石凿、石锛等。台北有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有青灰色陶竹节杯等。民间相传,范丹寺,是孔子困陈时向范丹借粮处,后人建寺十余间(已圮)纪念之。范丹系东汉人,与孔子相距六七百年,借粮之说不足信,但故事却流传不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楼古墓群
白楼古墓群位于县城南和东南2公里至5公里的范围内,北至环城公路,南达七里河,东到扒门庄,近南白楼村西的马鞍冢,面积约10平方公里。1983年,南白楼等村群众,在文物0商的吸引下,私自挖掘暴露在窑场、坑塘、废地、河坡等26处取土区的古墓751座,后收回出土文物1万余件。经鉴定属于一级品的有战国错金越王剑、菱形鎏银铜剑、汉代的碧玉透雕龙纹带钩,属于二级品的有春秋鐎盉、汉代铜鼎、青釉双耳瓷壶、瓷罐等。1984年划定范围,周树标志,列为县文物保护区。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