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季子庙
季子庙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的祠庙,其历史悠久。殿宇宏伟壮观,塑群灿烂辉煌,是江南最大的名庙之一。季札三让王位后,隐居延陵,曾奉命两次历访中原各国,留下“聘鲁闻乐,脱难齐婴。徐墓挂剑,守礼葬子”以及三国分晋等许多动人的故事。他避耕延陵,为地方上做了许多好事,他的高风亮节和宏览博物,见微而知清浊的聪明才智,值得称到赞扬。他是我国吴氏宗族第一始祖,殁后葬于九里。人们为怀念他,在他的墓地上建造祠庙。他受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祠庙也称“季子庙”。孔子得知季子之美德,非常敬仰,并亲笔为他写了碑文曰:“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篆字铭刻在墓碑上,即:季子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招隐寺
招隐寺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风景区招隐山(亦称兽窟山)上,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艺术家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寺内现存读书台、增华阁、虎跑泉、万古常清亭、鹿跑泉、如斯亭、玉蕊亭、鸟外亭等名胜。附近环境清幽,树木繁茂,鸟类众多,历代文士名流在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群贤在此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住此地四十余年,自创“米氏云山”画派;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宋武帝刘裕屡招他出山为仕,戴顒均拒诏不出,此即为招隐寺寺名由来。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焦山碑林
焦山满山苍翠,宛若碧玉飘浮在烟波浩渺的扬子江心,素有“浮玉”的美称。闻名于国内外的焦山碑林就座落在这座江心岛山上,焦山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有460余方,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林按其碑刻内容,分三类重新排列。第一类为艺术类,有南朝《瘗鹤铭》,宋绍圣《畜狸说碑》,米芾书《城市山林》横额,宋刻《瘗鹤铭》,明翻刻《开皇兰亭碑》,清王延龄重摹《颜真卿书》等。其中《瘗鹤铭》,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所谓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塔
万寿塔万寿塔在丹阳市东云阳镇宝塔湾。原名万善塔,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是一座木柱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7级,塔总高46.65米。塔身外八角形,内室为方形,上下交错。底层周围设廊,内室均架本梁,上铺楼板,各层有本扶梯上下。塔内方室四面各开一门,外八面间隔一面开一门。顶上为铁制塔刹,下为覆钵,上置承露盘及相轮,上为宝盖,再上为铜质宝瓶,瓶上铸“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万善宝塔铜文笔峰。大明泉湖九年季冬吉日。升官津官钱粮顾锡恩,明崇祯十年仲春吉日造”的铭文。1985—1987年进行全面修缮,恢复了该塔明代风貌,成为目前古城丹阳最高标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阳唐中和铜钟
丹阳唐中和铜钟中和铜钟原系丹阳城内南大街普宁寺法物。中和铜钟高2.14米,厚0.11米,口径1.41米。口沿铸以宽廓,唇六曲,钟体黑幼绿,分三段浇铸,痕迹清晰;凸铸旋纹和竖向线条将钟体分成八个部分,腰箍上下各四,内铸矩形和梯形几何纹样,布图简朴大方,钟钮造型为连体双龙,头上长有双角,长舌下垂于钟顶又微微上卷,身披鳞甲,四足撑立,生动逼真。大钟铭文称:“铜钟重五千五百斤,信女王十四娘捐款铸造”。据铭文可知,大钟铸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中和铜钟根据现代技术实称结果为重6025斤,这为研究唐代与现代衡器比率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数据。现存于丹阳人民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城土墩墓群
春城土墩墓群句容有着一千多座的土墩墓,而春城土墩墓群因其地理位置靠近茅山风景区,土墩墓集中、保存状态较好而被列为江苏省文保单位。春城土墩墓群包括百培山土墩墓群、杨家棚土墩墓群、二圣土墩墓群,共有大、中、小型土墩墓112座,时代为商周时期。通过这次发掘,考古人员对土墩墓的形制结构、丧葬习俗等有了突破性的了解,不仅理清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土墩墓的一些模糊认识,同时也为江南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土著文化,土墩墓的源流、分期与分区,以及土墩墓的保护和利用等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墩山墓地
烟墩山土墩墓,是解放后在江苏省镇江市发掘的重要古代墓葬。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大港镇东烟墩山南麓斜坡上60米方圆内。1954年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12件,随葬物主要是青铜礼器,有鼎、簋、鬲、盂、觥等,其中其中有一件“宜侯夨簋”,内有铭文126字,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据著名学者郭沫若、唐兰考证,“宜侯夨簋”,主要记载了武王、成王伐商、赏赐之事,又是西周初年井田制与奴隶制的重要佐证。铭文中提到封给“宜侯”土地、人民和青铜器。“宜侯”即吴侯,其地在今镇江丹徒区。从而证实了史书中关于周人封吴的史实。2006年6月5日,烟墩山墓地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培根师范旧址
培根师范旧址位于扬中市油坊镇长旺村,原为庆善公所。1939年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管文蔚部进驻扬中,在长旺村恢复“扬中师资训练班”。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为了纪念扬中抗日民主政权缔造者之一、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李培根烈士,在此创办了“扬中县培根简易师范学校”,简称“培根师范”。学员为乡村基层干部及社会知识青年,到当年11月初新四军北撤时结业,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旧址保留完整,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平瓦房。培根师范旧址是扬中市纪念革命烈士、培养革命骨干的实物见证。2011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口
陵口在丹阳市陵口镇东南隅、是南朝齐梁两代陵墓入口处。齐梁两代建都建康(今南京),当时王子公卿谒陵,都从秦淮河上溯破岗渎,过二十四立隸到丹阳,再从陵口进萧港至各陵。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武帝萧欧景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以及金家村和水经山村失考墓等。墓曾遭盗掘或破坏,现在遗存的仅是墓前的一些石刻,其中有神道石柱、石麒麟、石天禄、石辟邪等,是一群精致而又宏伟的石雕艺术。南朝陵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城遗址
时代:西周至春秋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0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位于句容市茅山管委会街道红庙村内茅山脚下,镇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有陈毅、栗裕率领的新四军在苏南一带建立了以茅山为抗日的革命根据地,有效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为此有不少革命先烈长眠于此,其中还有一位小号手,现在就有碑下放鞭炮碑上响军号的奇怪现象,此碑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提词。纪念碑巍峨耸立,碑上的字迹清楚耀眼,附近卫生整洁干净,保存好。2011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油库墩土墩墓
油库墩土墩墓位于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镇江粮山,时代为西周—春秋。油库墩土墩墓位于谏壁油库东南,中盛粮油公司院内西南,北距临江西路50米、长江350米。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距墩脚东南15米处立有保护碑,该处地理坐标:东经119o35′51”,北纬32o10′48.5”。土墩位于山体上,馒头状,平面圆形,直径60,高8米。墩体杂树、草丛生,植被茂密。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实女中旧址
镇江崇实女中始建于1884年,系美国卫理公会创办,是长江流域最早的女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在此就读和执教。这里是赛珍珠念念不忘的故园,曾被誉为“南国女宗”“女学前锋”。1952年收归公办,更名“镇江市第二中学”,男女兼收,2004年增挂“茅以升中学”校牌。2013年复办女中,定名“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是镇江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完全中学。女中的复办,使得学校再次站立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潮头,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2019年3月,崇实女中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为江苏省国民政府在中正路南首(即今解放路17号现址)兴建新的馆舍,占地约14亩,全部用钢筋水泥、耐火砖构成,能防火、防潮、防震,书库三层,阅览及办公用房二层,“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匾额由当时全国著名的大藏书家傅增湘所题写,字迹端庄典雅,似有唐碑笔意,于俊秀中添加豪气,在转折处颇见功底。2006年6月5日,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塔
报恩塔位于圌山之巅楞俨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秦观阳所建。陈观阳,镇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地址:镇江市南岸的涂山之麓类型:古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圌山塔
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丹徒县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层,每层有砖叠砌的腰檐,塔端耸立着葫芦铜页。附近群众有“清明”登圌山游览的习惯。传说建塔时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运输困难,乃命登山者每人携带塔砖上山,因而又有‘万人塔”之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庆禅寺
龙庆禅寺嘉山寺又名龙庆寺。初建于北宋绍圣七年。明宣德,万历时两次修葺,一度曾有房屋94间,曾有“复礼”、“显庆”、“旌孝”、“真珠”四大禅院,寺宇庞大,供奉释伽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和地藏王菩萨。龙庆禅寺为曹洞禅宗,现任主持释礼相为曹洞禅宗第四十九世,法名为法性。如今,这里佛徒香客云集,每到农历二三月间,龙庆庙会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氏宗祠正厅
解氏宗祠正厅葛村解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解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丁岗镇,被市文管办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授牌。葛村有建于明清两代的解氏宗祠、榜眼门、大宅门、解朝东故居、更鼓楼等76处古建筑,计11300平方米。2019年3月,解氏宗祠正厅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敦睦堂
敦睦堂,位于姚桥镇兴隆村夹沟自然村,是张氏的祠堂,传说是汉朝张良后裔张贺于嘉靖年间到此定居后所建。在门前的匾额上刻有“光前裕后”石刻。进入第一进,抬头往上看,可见张玉书所书的“義門”牌匾。史料记载,张玉书曾任兵部及礼部尚书,并参与《明史》、《康熙字典》的编写,辞官退隐后曾居住在此。2019年3月,敦睦堂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塔湖
李塔湖李塔湖位于群山之间,水面约有2000亩。湖因群山环绕而曲折多变,自然形成4个半岛、5个水湾。幽远宁静,恍若隔世。湖周围的山峦线条舒展,形态生动。有的像睡美人,有的象神龟探水,有的象鲲鹏展翅。置身李塔湖,看群山如屏,秀峰错落,层峦叠翠,跌宕多姿,其如藏在山水之间的一幅天然画卷。“李塔藏画”被称作句容十佳胜景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