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武昌区旅游
武昌区文物古迹介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1930~193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间,东、北、西三面环水,滨临东湖西南岸。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是武汉大学早期校址。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改名为国立武汉大学。由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选址、规划、筹资,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主持设计。主要建筑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大楼和图书馆、体育馆、华中水工试验所、学生宿舍、饭厅、俱乐部、18栋教授住宅楼、牌楼、水塔等。整体布局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的轴线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拜将台旧址
拜将台,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广场南端,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旧址遥遥相望。1911年11月3日,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效汉刘邦拜韩信为将仪式,在此筑台拜将,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故此地有“拜将台”之称。1928年,辛亥首义同志在此修纪念亭。1948年,因亭毁改建纪念碑。现紫红色水磨石纪念碑乃1955年武昌区人民政府改建。现拜将台的纪念碑北向,正面镌刻“拜将台辛亥首义鄂军都督黎元洪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阴刻“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款识。向游人叙述着这段历史。武昌起义胜利后,清府急调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舰队溯江而上,企图尽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抱冰堂
抱冰堂位于武昌首义公园蛇山东端中部,进首义公园大门后见岔路走右边,两分钟便到。原址是湖广总督张之洞训练新军的指挥所。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离鄂,1909年夏,其在鄂军界的门生、僚属集资建成此堂。(其学界门生集资同时建了“奥略楼”,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拆毁)。这年10月,张之洞辞世,以此堂存作纪念。因张之洞晚年自称“抱冰老人”,取《吴越春秋》“冬常抱冰,夏还握火”语意,借越王勾践抱冰0的故事,自励发愤图强。民国初,原新军将士又捐修抱冰堂,并将其开放为公园。1953年曾进行修葺。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时,进一步整修,后辟为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先生纪念碑
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的蛇山南麓。与辛亥首义英雄烈士雕像相邻。1928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年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同人为纪念孙中山的革命伟绩,在武昌蛇山西段兴建了“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与纪念堂,由当时辛亥首义公园的经理夏道南和首义伤兵代表何正方监造。抗日战争时期,蛇山西段上的“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堂”被毁,纪念碑则幸免于难。1955年因建武汉长江大桥,该纪念碑被迁移到陈友谅墓东侧的蛇山南坡,1994年迁移到现址。碑坐北向南,占地100平方米。碑体用花岗岩砌成,高7米,碑顶为盒形,碑座左右两面饰有花圈挽带浮雕图案,四周立有护柱,且环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
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东部南麓。1926年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又称叶挺独立团)在攻占武昌城的战役中,共产党员、一营营长曹渊等191名官兵壮烈牺牲。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后,为纪念攻打武昌城牺牲的将士,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批准中共独立团特别支部的建议,将停放长春观的烈士灵柩葬于洪山。1927年初,由叶挺主持修建烈士墓。立碑刻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攻城阵亡官兵诸烈士墓”和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等191位牺牲官兵的名字,以及“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无产阶级的牺牲者!”、“诸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8年,1926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此举行开幕式,之后在汉口黄陂会馆(已毁)继续进行。中共“五大”是在国民党-发动政变、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亦在此召开。中国0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早期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曾在此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旧址总平面呈长方形,面积7900平方米,建筑临街立面采用西方古典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首义公园内,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英雄烈士雕像、孙中山纪念碑水平依次排开。由湖北省暨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81年主持修建。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采用中国传统的碑顶建筑式样,用麻石砌成,坐北朝南,高11米,底座12.96平方米,台基平面300平方米。碑身正面镌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题写的金色大字“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碑座分三层,碑座前面镶汉白玉大理石,上刻著名史学家章开沅撰、著名书画家张昕若书的碑文,记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赞扬了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党人的功绩。碑座背面,阴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蛇山烈士祠
武昌蛇山烈士祠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南坡。据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重修烈士祠记》以及其他史料记载:1938年初,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设表烈祠,为十三师产业,十三师阵亡病故官兵,均有主牌灵位。随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在蛇山南坡建成一座临时的忠烈祠,用以表彰先烈、供奉抗战中阵亡的将士,表烈祠就变成了忠烈祠。抗战中阵亡的将士。包括郝梦龄、刘家祺等知名抗战将领以及所有参加武汉会战牺牲烈士们的灵位安放该祠。1947年,表烈祠维修整理,最终定名为“忠烈祠”。7月7日,抗日阵亡将领灵位入忠烈祠奉祭。1947年以后,忠烈祠逐渐荒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像宝塔
胜像宝塔又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原在武汉市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1984年迁入黄鹤楼公园西大门人口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白云阁以西433米处,胜像宝塔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砌为主,内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砖。是黄鹤楼故址建筑群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单体建筑。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胜像宝塔修建于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由于它的外形轮廓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飞亭
岳武穆遗像亭简称岳飞亭。岳飞亭,全称岳武穆遗像亭,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6号黄鹤楼景区东区岳飞广场。在蛇山中部顶端。1937年武汉的抗日群众团体,在原岳庙废墟中清出一通刻有岳飞半身遗像的明代石碑,即移此建亭供碑,以弘扬民族精神,激励人民大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热忱。亭为木石结构,六角攒尖顶,单檐外展,颇为端庄古朴。亭额刻“岳武穆遗像亭”六字,为孔庆熙所题,其下石柱楹联为:“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碑上所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影塔
无影塔位于武昌区洪山西麓的洪山公园内。无影塔原名宋兴福寺塔。兴福寺原名晋安寺,始建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年间(552~554年)。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改称兴福寺。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兴福寺并建此塔。兴福寺毁于近代,1953年该塔迁移至洪山公园内。无影塔为楼阁式石塔,塔身为实体。八边形平面,高11.25米。塔身下部为石砌须弥座,直径4.25米,须弥座上为七级塔身。第一、三、五、七层外壁设龛,檐下施四铺作斗栱,其余层檐下无斗栱。每龛,中间嵌菩萨、天王、力士、供养人等造像。第一层南面小龛的左侧刻“住大洪山胜象兴福寺重修”,右刻“咸淳六年岁次庚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瑛故居
辛亥革命同盟会元老石瑛故居位于武昌昙华林三义村,是一幢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二层小楼,是湖北省境内仅有的一所辛亥革命名人故居。地址在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特一号石瑛故居。石瑛的故居如今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变身为文化艺术创意工作室,一批知名艺术家业已入住。近年来,武昌区政府将昙华林一带已经修缮的石瑛故居、修女教堂、教士公寓等闲置的优秀历史建筑群整合起来,在强化保护的基础上,以租赁的方式和优惠政策引进知名艺术家,创办文化创意园工作室。艺术家入住这些历史建筑,肯定会倍加呵护,既可提升昙华林历史街区的文化含量,也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书城旧居
李书城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1号。是李书城1932年前后在武汉任职期间的公馆。武昌蛇山南坡,紧邻一条小径向里走,曲径尽头有一座两栋相连的中西合璧式两层楼房,楼前大理石铭文写有:“此处是李书城在1932年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民政厅厅长时的寓所。”出生于湖北潜江的李书城(1882~1965),23岁追随孙中山,与黄兴并肩战斗过,参加过讨袁、-战争。1921年前后,他支持和帮助胞弟李汉俊发起中共建党,中共“一大”在他上海的家中召开。武汉解放,他是功臣。白崇禧扬言要在撤退时炸毁张公堤、武泰闸、水厂和电厂,李书城前去交涉,质问:“你这不是要把老百姓往死里逼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都府堤41号,是栋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为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传统的天井、堂屋加厢房组合成三进屋宇。原房1956年因修武昌公园而拆除,现在的房屋系1967年经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决定按原貌重建,复原的7处陈列有:前厅,毛泽东、杨开慧夫妇的卧室(毛泽东撰写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地方),毛泽东岳母和毛岸英、毛岸青的卧室,毛泽民、蔡和森住过的房间,彭湃、毛泽覃住过的房间,夏明翰住过的房间,毛泽东接见工农基层干部的后厅。1926年11月下旬,毛泽东从上海经南昌武汉。他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行吟阁
在东湖西北岸听涛轩东侧小岛上。四面环水,由新筑长堤上之荷风桥通达。为建国初兴建,取《楚辞?渔父》中屈原“行吟泽畔”之意命名。阁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代砖木建筑形式,高22.5米,平面正方形,底边长12米,四角攒尖顶,飞檐三层,上覆翠瓦,四壁墩垛,古色古香。阁内立红色圆柱,并设旋梯上下。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格。檐下悬“行吟阁”匾额,乃郭沫若手书。阁前竖有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全身塑像,高3.6米,造形端庄凝重,清癯飘逸,表现传人对天长吟的生动形象。四周层台上下,遍布佳木花卉,岛边围以垂柳、棕榈,点缀有致,意境开阔。据考,屈原当年不仅途经武昌,还在此流连了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女墩
九女墩在东湖西北岸。相传太平天-占领武昌时不少获得解放的妇女参加起义。后清军反扑,于城郊大肆-,有女兵九人,不为敌威所屈,在此英勇抗击,壮烈牺牲。乡人将其遗骸合葬于此。时为避清政府-,故不称坟而称墩。建国后,加以培修,在岗顶墓前建有70平方米的层台,周有护栏,南有36级台阶,中立雄伟纪念碑,上镌-、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张难先等所写碑记和题词。碑顶悬挂银铃,风振铃鸣,配以拍岸怒涛,颇具当年女英雄们-、激战疆场的意境。四周繁花环拥,树木拱卫,更显庄严美观。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西畔,东湖听涛景区内类型:陵园/墓地纪念碑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电话: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路隧道
武昌路隧道从阅马场折向民主路,须穿过蛇山下的武昌洞,这段路叫武昌路。此洞开凿的过程在首义公园内保存有一块《开通蛇山洞路记》碑国有记载。由于蛇山横贯城中,影响南北交通,因此由总兵张彪负责派遣3000士兵凿石开路,打通蛇山,做工234天,修路170丈,在光绪30年(1904年)4月完工。民国初年,洞坍塌,后以钢筋水泥取代原来的砖石进行修复,并加大了洞口,成为蛇山中段南北交通要道。洞上有黎元洪题写的“武昌路”三个大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
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武昌区都府堤20号,建成时间不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占地3000平方米,现保存有四栋原房,临街一栋楼上为当年陈潭秋夫妇住房。该地原为武昌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学校小礼堂举行开幕式,原址小礼堂已不存在。“五大”后移汉口双洞门黄陂会馆继续举行。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危急关头时召开的。由于共产国际影响,会议没能担负起挽救革命的历史重任。陈潭秋及夫人徐全直在这里居住和工作了五六年,以教书为掩护。现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和陈潭秋烈士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一纱厂旧址
武昌一纱厂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随着湖北布、纱、丝、麻四局相继建成,湖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近代纺织工业体系,成为华中最大的纺织业中心。1914年,汉口商务总理李紫云,邀约巨商程栋臣、程佛澜兄弟等人合股筹建武昌第一纱厂。1919年建成投产,全厂有8.8万纱锭,300台布机,占地12723平方米,建筑面积44720平方米,是当时华中最大的纺织厂。旧址内的百年钟楼,原是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这是一座3层砖混结构大楼,由英国公司景明洋行设计。钟楼正面有二层外廊,古典爱奥尼克柱式,立面装修精致。中部入口略为凸出并建钟塔楼,多处饰以曲线,两端侧部做半圆形牌面,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冯玉祥故居
武汉冯玉祥故居位于武昌千家街的8号大院。1937年11月到1938年9月,民国时期着名军事家、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这里居住。冯玉祥将军旧居为西式洋房,坐北朝南,青砖红瓦两层砖木结构,勒脚与腰线采用花岗岩砌筑,南面建有圆拱券走马廊,建筑面积1338.89平方米,落成于1926年,当时是基督教英国循道会武昌千家街福音堂堂区的教牧人员住宅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