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 > 佛冈县旅游
佛冈县文物古迹介绍
猪牯墩遗址
猪牯墩遗址位于佛冈县汤塘镇围镇村西南约500米处的一座山岗。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50年代省考古队发现。1982年文物普查中县文化局文物普查队重新发现,遗址面积45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罐、钵、碗等,纹饰有曲折纹、云雷纹、绳纹。石器有斧、锛、凿、镞、环、环芯等。环芯的出现说明这里也是制作石器的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山王山寺
观音山王山寺位于佛冈县城西北8公里处,为广东八大名山之一,海拔1288米,是粤中第一高峰。观音山王山寺,终年云雾缭绕,晨有静心之钟,暮有养性之鼓,周围山势蜿蜒、流水清幽。山中无数嶙峋怪石更是灵圣之仙境,是佛家难得之地,山中观赏景点无数,最著名的有瀑布群、龙宫、龙床、伯公树、灵水湖,会仙台,玉皇大帝御玺等,生于高山密林中的千年古树三指甘树王、扁担藤、牛姆奶树王等,均是罕世奇珍,更有无数南国红枫。山0有动物238种,植物1142种,其中国家级濒危动物有云豹、蟒蛇等二十多种;国家级濒危植物有桫椤、观赏木等二十多种,是全国最大天然亚热带生物基因库之一,也是华南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岳村建筑群
民安古民居位于佛冈县民安上岳村委会横围片村,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建筑群气势恢宏,保存相当完好。相传南宋末年,上岳村朱氏始祖朱文焕护送南宋皇帝逃亡北江金鱼咀时不幸殉职,其子于上岳村落户,从此繁衍后代,至今已有32代。古民居布局清晰、严谨,错落有致。全村由十八“里”组成,建筑风格属于明清岭南派,每户均雕梁画栋,墙壁绘画各具特色,村道铺设花岗岩石板。朱氏祖屋朴山祠堂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祖屋呈三座相,三个门楼相隔,各不相通,每座巷里门户相对共14户。民安古民居还证明了从明清起佛冈与珠三角地区已有文化及经济往来。近年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咀头围场门楼
石咀头围场门楼,始建于明,位于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迳头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冈三爰亭
佛冈三爰亭位于佛冈县汤塘镇大埔村。以“盖取爰居爰处爰得我之所意耳”而名之“三爰亭”,南来北往的人们缍此而饮茶、小歇。亭建于清光绪壬辰年(1892年),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各间以圆门相通。亭右起第一间供男人歇息,第二间供女人歇息,第三间为守亭人宿舍及伙房。第一间内檐下以横幅写着“请君饮茶,请分男女”、“诸君来往,不许借宿”的亭规,还存碑刻5通,记载建亭事宜、亭规及捐款人名、收支细目。1986年佛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献崔公祠
清献崔公祠位于佛冈县水头镇丰联村。建于明代,清末毁于火,民国六年(1917年)重建。祠坐北向南,硬山顶,风火山墙,绿色琉璃瓦筒饰边。面宽三间,进深三间,两侧建衬祠,分别置青云巷间隔。建筑面积427平方米。祠门匾额书“清献崔公祠”五个欧体大字,为明代学者陈献章(白沙)手书。第二进檐下悬“岭南间气”匾。此匾原是广州崔公祠之匾,该祠毁后,此匾北迁于佛冈崔公祠悬挂。“岭南间气”是广东布政使陈性学所题,吏部侍郎李昴英书。崔清献(1157~1239年),名与之,号菊坡,增城中新崔屋人,南宋绍熙癸丑(1193年)科进士,官至右丞相,卒后封南海郡开国公,谥“清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坑黄氏宗祠
东坑祠位于佛冈县水头镇东坑村。始建于明,历代均有重建,现建筑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建筑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432平方米。平面为三进三路四合院式布局,正祠与两侧衬祠之间置青云巷间隔。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绿色琉璃瓦筒饰边,穿斗式木构梁架。梁枋上饰以精致的木雕,屋脊灰塑人物、山水、龙凤、花鸟等各种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乃佛冈祠堂建筑装饰之首。1986年佛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东坑黄氏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庙峡
位于黎溪镇南面的北江河段,全长约6公里,两岸高山对峙,山势险要,最窄处仅150米。在飞来峡大坝建成前,这里水流湍急,岸边建有祈求平安的庙宇,故得名大庙峡。这里还是宋末将领朱文焕率军抵抗元兵南侵、最终战死的古战场,于此凭吊,可引发怀古之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