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旅游
长沙市文物古迹介绍
61、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街道新民路社区新民路周家台子。1918年4月l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在此召开新民学会成立会,至1920年,这里一直是新民学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于1918年4月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溁湾镇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新民学会,当时有会员20余人,毛泽东当选为干事,到1920年发展到70多人,学会是当时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不少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原会址为宁乡籍人刘氏为守墓盖的一栋墓庐屋,1911年后,新化人周方租赁居住于此,故又称为周家台子。该房屋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917年至1919年,蔡和森全家迁居于此。旧址于1938年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建。除按原貌恢复了旧有房屋外,新增设有辅助陈列室,邓小平、陈云分别为旧居题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2、西汉长沙王室墓
长沙王室墓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这些诸侯王室墓对于研究西汉诸侯葬制及西汉长沙国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974至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湘江西岸的陡壁山、象鼻山发掘了两座西汉大墓,根据葬制及出土文物断定,这一带为西汉长沙国吴氏家族的王室墓地。1975年发掘的陡壁山汉墓,为岩坑竖穴,葬具为一大型木构建筑,由题凑、外椁、椁室、前室、棺室和套棺等组成。外椁长7.6米,宽5.8米,残高1.8米。套棺三层,内棺长2.07米,宽0.74米。此墓在唐代即被盗掘,仍出土300余件器物,有漆木器150余件、玉器40余件,玛瑙水晶器20余件,及铜、陶、石器等。二方鸟篆白文“曹撰”,一方小篆白文“妾撰”。葬制为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故墓主应为西汉长沙国诸侯王妃。1978年发掘的象鼻山1号墓,墓坑为竖穴岩坑,长20.35米,宽18.5米,上口距墓底7.9米。葬具为一套大型木构建筑,由甬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许光达故居
许光达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许光达(1908-1969),原名德华,湖南长沙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师范学校,参加-。1925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冬,转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炮科学习。大革命失败后,提前毕业从戎,随南昌起义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身负重伤,与部队失散。先后辗转于上海、安徽、江苏、河北、长沙等地,寻找党组织。1929年7月经安徽省委介绍到上海,参加了周恩来主持的军事训练班的学习后,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洪湖根据地。先后任红6军参谋长兼红2纵队政委、红17师师长、红8师师长等职,指挥了无数次战斗,在应城之役中两次身负重伤。1932年5月,中央决定他去苏联学习和治疗。6月入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4年后又转入东方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到达延安,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抗大三分校校长。致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4、“谷山砚”采石场遗址
“谷山砚”采石场遗址位于望城县黄金镇金山桥社区谷山西北一处山坳里,由四处大小、深度不一的采石场,以及石料堆积场组成。四处采石场平面呈东西向分布,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主采石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坑深20米,整体形制略呈梨型。四周山体均为陡峭的绝壁,青色岩层上布满了条状细密的凿痕,遗址南向区域为开采石料形成的深潭,北向区域为废弃的石料堆积,遗址中心区开凿有狭窄的甬道与外界沟通;主采石场两侧另分布有大小不一的采石场3个,西南向采石洞深15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大部分区域为碎石回填;东向采石洞深5米,占地面积约5平方米;北向采石洞地势较高,坑深5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长沙“谷山砚”历史悠久,为湖湘地区“四大名砚”之一。据长沙市文物局专家介绍,新发现的该处遗址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据宋代米芾《砚史》记载:“潭州(今长沙)谷山砚,色淡青,有纹如乱丝理。慢扣之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柳直荀故居
柳直荀故居位于长沙县高桥镇高桥村方塘冲,由其祖辈于咸丰年间建造,是革命烈士柳直荀同志的出生地及年少时的居所。柳直荀出生于绅士之家,祖辈世代学医,其父柳五亭是当地有名学者和医者。柳直荀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激进,18—19岁开始干革命工作。他1916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预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组织雅礼大学的学生参加了长沙各校学生举行的五七国耻纪念-。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后,他任湖南区委委员、省农民协会秘书长,致力于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贺龙部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农工委员会委员。1928年9月,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在天津法租界开设小古董店,以商人身份掩护工作。1929年冬,任湖北省委书记。1930年7月,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六军政委,,红三军政治部主任。1931年5月,任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书记兼房县县委书记、湘鄂西省苏维埃财政部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6、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遗址中,出土了著名的马王堆女尸,遗址在长沙市东郊马王堆医院内,三座墓坑中,一、二号墓坑已填塞,对外开放的只是三号墓坑和墓坑上的展览室。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妻子和儿子的墓葬,其中一号墓坑中埋葬的是利苍的妻子辛追,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目前女尸和其他陪葬品都已迁往湖南省博物馆。交通:博物馆位于东风路德雅路口,乘303、113、146路等公交车都可到达。出租车:距长沙站约4.6公里,10分钟车程,车费大致11元。门票/开放时间:免费不免票的原则,要出示身份证排队领票。每天限量5000人,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8:30-16:00,门票有限,发完即止。讲解免费。门票:湖南省博物馆50元门票可以参观马王堆汉墓陈列,棺椁及辛追遗体陈列、马王堆墓坑复原展览、半景画以及开设于3楼的临时展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白沙古井(白沙井)
白沙井,江南名泉之一。位于市区贺龙体育场附近的白沙街东,天心阁下。是长沙第一泉,也是江南名泉之一。其井口用大理石砌成,长约67厘米,宽仅33厘米,井口东侧竖有“白沙古井”石碑。泉水从井底涌出,终年不断。白沙井位于天心阁下,在白沙街的东面。白沙井被称为“长沙第一泉”,此井虽小,却名贯古今。白沙井原来只有一眼出水,到明末时水分成二眼,经过多次修整后扩为四眼,井口0.6米见方,泉水从井底涌出,终年不断。白沙井又称白沙古井,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南,贺龙体育文化中心西测,天心阁东南,临白沙路。白沙井最早只一眼泉,明末水分为二,其后又增二眼。井周绕以浅沟导水,靠山坳一面横立一石,上镌白沙泉水四字,高处有石栏围,汲水方便。公园大门是一四柱三洞的牌坊式建筑,中间两柱分别刻着“高天聚风月一园是造物之无尽藏好为寄兴怡神地”和“古井媲潇八景看游人之所共适都在廉泉让水间”,横批为“白沙古井”,进门后是一片由条石铺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时代为唐。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教学斋后山坡上。此碑为国内名碑之一。碑文为唐代书法家李邕于开元十八年(730)撰并书。碑石通高400厘米,宽144厘米。碑额篆“麓山寺碑”4字。阴刻碑文28行,每行56字,行楷书,左方断裂一角,右下角脱落一小块,损缺的三分之一,毁361字。上半从16行起,只字不存;下半尚存90字。清陶澍《观麓山寺碑旧拓本诗序》中,谈及碑断裂原因:“嘉庆初年,有达官遣吏拓取,不以法,碑遂裂,或云达官欲题名,曳碑倒将以摩刻,故遂折裂。长沙知府和油灰集残字(共九十四字)复置碑侧,不能变旧观矣。”清光绪《湖南通志》载:“此碑共一千四百十三字,断裂漫漶者二百七十一字。”经查对,100年之间,又损90字。碑文叙述麓山寺创建以后历代来此主持之名僧说法传经情况,并一一列举名僧及有关官员对该寺之贡献。书法雄健得势,可见其善用腕力,应为李邕生平之杰作,亦为不可多得之唐代名碑。李邕(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9、鹿芝岭新石器遗址
鹿芝岭新石器遗址位于长沙县黄兴镇鹿芝村,浏阳河从旁流过,鹿芝岭新石器遗址距长沙市约20公里,遗址四周田畴广阔,一望无垠。该地地势较高,长一公里,宽半里。原为长浏古道驿站,设有茶亭、伙铺、南杂、肉食、药材等店,为当时当地农副产品之集散地鹿芝岭,古名“六子岭”,又名“古城墓”,系古龙喜县治,据清嘉庆《一统志》记载:“龙喜县(指故城)无考”。清光绪《湖南通志》湖南古城考注:“按府城东四十里六子岭有古城址,中有城隍庙,城隍坪诸遗迹。又距六子岭二十里为榔梨市,相传有古城址,亦在府城东,疑即汉龙喜,宋常丰二县故城。”又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县东四十六里,《方舆纪要》后汉乾祜二年,马希广奏折。长沙县东界为龙喜县,一名新喜。东界即今善化县境。时县治在六子岭,现今土人呼为古城墓。”六子岭之名,历九日余年不变,辛亥革命后,邑人章某开药店于此,以“仙鹿系灵芝”之意,名店为“鹿芝堂”,于是谐音切义,遂变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长沙杨公庙
杨公庙位于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杨开慧陵园对面。杨公庙原为祭奉杨泗将军的庙宇,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末改为私塾,民国初年又改为学校。建筑由山门、戏楼、正殿、厢房、耳房等组成,为典型的民间庙宇。为四方形结构。房屋采用砖木结构建筑,上面覆盖青瓦,走廊用石柱支撑。方向为北偏东30度。整个杨公庙占地1500平方米,分为8个展厅。其中第一二三展厅展览了杨开慧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第四展室为杨昌济展室,第五展室为毛岸英展室,前厅陈列有杨开慧的简介和领导人的题词。整个杨公庙共有房间11间,门楼外墙上有灰塑。民船业奉杨泗将军为师祖,长沙各地均建有杨泗将军庙或泗洲庙。杨泗将军为民间传说斩孽龙的英雄。传说一条孽龙来到长沙县寻龙河里,兴风作浪。住在河边的杨泗决心除掉这条孽龙,遂赴南岳烟霞洞,拜师习武,师傅教会杨泗一套上天入水、隐身循迹的法术,还赐他一匹红鬃马和一把七星宝剑。后历尽周折,杨泗终于把孽龙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洗笔泉石刻
洗笔泉石刻所在地书堂村属亚热带气候,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高温干旱,冬季寒冷干燥,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16.9°,降水量1411毫米,无霜期274天。其地形以丘陵为主,山地突兀,土地肥沃,植被良好,水资源充沛。地下蕴涵丰富的花岗岩矿石资源。据清嘉庆《一统志》载书堂寺在长沙北50里书堂山,唐欧阳询及其子通读书此山寺即书堂故址。“洗笔泉”三字相传为欧阳询所书,石刻前有一小水池,山上有一股清泉从此流过,相传为欧阳询习书洗笔之处。据清嘉庆《一统志》载:书堂寺在长沙县北50里书堂山,唐欧阳询及其子通读书此山寺即书堂故址。“洗笔泉”三字为隶书,相传为欧阳询所书。刻在一块长约1.8米,宽约0.6米天然花岗岩上。石刻前有一小水池,山上有一股清泉从此流过,相传为欧阳询习书洗笔之处。洗笔泉石刻所在地为山腰,人口稀疏,树木繁茂,难于有效守护。2001年,“洗笔泉”三字中的“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宋任穷故居
宋任穷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葛家乡乌石龙村。宋任穷(1909-2005),原名松韵琴,又名宋绍梧,湖南浏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时期任红28军政治委员,参加长征。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央局组织部部长,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副书记,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第二、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兼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1966年8月,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是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005年1月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宋任穷故居又名“咸恒泰”,面积420平方米,用材以土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3、湘春巷口天主教堂
长沙天主教堂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春巷,此为省内历史最久的近代教堂建筑。此教堂始建于1901年,为欧洲仿哥特式建筑,由意大利籍传教士翁德明主持建筑,砖瓦为武汉制造。1910年因“抢米风潮”被毁,1911年重修,1980年12月又一次进行了维修。天主教堂由教堂和7层22米的方筒形钟楼两部分组成,与主楼神父楼连为一体,形成群体式庭院式格局,占地约9亩,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教堂建筑物地基为“十”字平面底,跨度14米,长度32.52米,檐口高10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教堂坐北朝南,南端入口为麻石台阶,近门为尖端石柱门廊及大门牌坊,牌坊上耸立高两米重约半吨的花岗石十字架,外墙镌“天堂”金色大字,入内有唱经台。北端正中为祭台,竖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大厅内有坐凳、跪檐供信徒祈祷;左右长条木窗上挂有14幅耶苏苦难像,整个教堂肃穆堂皇。天主教堂1946年为湖南总主教座堂,曾有18位中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4、雷锋塑像
雷锋塑像时间为1991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内,此为纪念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而建。雷锋在亿万人民心中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长沙市人民政府在雷锋纪念馆的广场上,于1991年3月5日竖立了雷锋的石雕像。此为雷锋背着枪大步向前的形象,寓意雷锋回到家乡。像高5米,平台基座高4米,通高9米。自从塑像建成后,千百万青少年和其他观众,都曾在塑像前瞻仰、流连或摄影留念。雷锋(1940—1962),湖南望城人,家庭贫苦,七岁成为孤儿。1949年由人民政府送去读书,1956年参加工作,在团山湖农场和鞍山钢铁厂,他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或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当运输兵,他努力学毛主席著作,改造世界观,迅速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同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5、李志民故居
李志民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高坪镇志民村。李志民(1906-1987),湖南浏阳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游击队党代表,红军大队、团政委,师、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组织部长、二分校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历任冀中军区野战纵队、晋察冀野战军第2、第3纵队政治委员,第20兵团政治部主任,第19兵团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历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被当选为第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11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1岁。李志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年,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共计房间6间,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为普通民房建筑。整体建筑破坏严重。2002年按原貌重建。2006年7月复原陈列了李志民的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6、浏阳宝盖寺
宝盖寺,乃千年古刹,系浏阳沙门四大祖庭之一,亦是湘楚八大名寺之一。据史载:宝盖寺始建于唐代,于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昌兴扩建,尤以石霜庆诸禅师之法裔弟子宝盖山约禅师住持本寺时,佛缘殊胜,宗风大畅,僧众百余,香火田土、山林近四百亩。自约禅师后,脉传十五世,高僧辈出。宝盖寺位于浏东古港镇宝盖寺村(俗称宝盖洞,距浏城30余公里,有村级公路畅达寺院),系连云山脉海拔1311.7米之宝盖山下。该处山峦叠嶂,巍峨雄踞,潺潺清水环宝刹,荡荡湖泊映繁花,风景如画,格外怡人。植被繁茂,古树参天,古墓群,祖师塔,底蕴尽显。特别是国家入册保护的宝盖水库,更是水映山寺,波生空灵。人们到此可春赏幽兰、夏倚翠竹、秋观红叶、冬吟白雪,真是难得的人间仙境。宝盖寺历史悠久,盛于唐、明两代。开山祖师约禅师系青原行思法脉唐·石霜庆诸之得法弟子,为青原行思第五世。山约禅师以下高僧辈出,名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7、陈天华、姚宏业墓
陈天华、姚宏业墓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上。为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烈士陈天华、姚宏业墓冢。此为合葬墓,共茔分冢,坐西北朝东南,茔地面积60平方米。墓身为花岗岩石凿成的长方形石棺,棺长2.5米,宽1.02米,高0.76米。墓围内侧立4块汉白玉石碑,北刻“陈烈士天华之墓”,南刻“姚烈士宏业之墓”。墓前青石坪上置石桌、石香炉各一,两旁各立石鼓一对。墓北侧为一长方形青石碑,阴刻楷书“陈天华先生墓碑”,此为1921年树立。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湖南新化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参与创立华兴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参加发起同盟会。先后著《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影响甚大。姚宏业(1887—1906),益阳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次年1月,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破孩革命学生。12月8日,陈天华在东京大寿湾跳海自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8、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旧址
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旧址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熙宁街三角塘28号。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湖南地下党最高领导机关在长沙的秘密据点。委员会成立于1942年12月,抗战胜利后,机关据点迁驻长沙市区。1945年10月在长沙召开会议,研究恢复党组织和重新进入城市开展工作等问题。委员会由书记周礼以及刘亚球、张春林、刘鼎组成。此后,周礼等在此居住工作。1946年冬,地下党员凑集经费,以周里夫人常杏云的名义和她的四姑合伙,修建了这栋带铺面的二层木楼,并在这里办了“妇女缝纫合作社”,以作为省工委的秘密机关。省工委按照党中央的地下党工作方针,在湖南积极开展党的各项工作。书记周里偕夫人常杏云以开缝纫铺为掩护在此工作、居住至长沙和平解放。旧址系一栋板壁构成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上下正房各两间,楼上东向有木栏走廊,楼下有内房和厨房各一间,登楼有板梯,门面以缝纫铺作掩护。旧址与邻居29号之间,楼上地下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9、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长沙市浏阳市七宝山乡狮子山村仙人庙。1930年4月12日至27日,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狮子山仙人庙举行,全县22个区,180人参加大会。湘鄂赣特委和湘东特委王首道、潘心源、蒋长卿出席大会,大会主席团由张启龙等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贯彻土地纲领、解决土地问题、扩大红军、加强肃反、巩固苏维埃政权、消灭盘踞在浏阳的白军、征收累进税等问题的报告,并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的精神,制定了浏阳县政纲20条。作出发动红五月总暴-动、夺取县城的决议。会议宣告成立浏阳县苏维埃政府,选举张启龙、黄仁、李贞、何振吾等22人为执行委员,推选张启龙为主席。狮子山仙人庙旧址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由陈大真人庙和杨孝子庙合成,两庙紧密相连,坐西朝东,辛山乙向,土木结构,青瓦白墙,上下两栋,共26间,青砖铺地。现旧址墙面上仍保留“穷人不打穷人,士兵不打士兵!”“白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0、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共有9栋,分别是:二院(今物理学院实验楼)、科学馆(今校办公楼)、工程馆(今教学北楼)、大礼堂、老图书馆、胜利斋教工宿舍、第一学生宿舍(今基建处办公楼)、第七学生宿舍(今离退休处办公楼)、老九舍(今重点实验室)。这些建筑分别建于上世纪20至50年代。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洋式风格,只有大礼堂和图书馆属于中式风格,二院(今物理学院实验楼)属于折中主义建筑,科学馆(今校办公大楼)属于西洋古典风格,其它大部分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建筑则属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大礼堂位于湖南大学内,由湖南大学土木系柳士英教授设计,于1951年动工兴建,1953年竣工。礼堂占地1566平方米,建筑面积2266.86平方米,砖混结构,主体共3层,重檐筒瓦屋顶,其外观造型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斗拱、脊饰、彩绘、纹样),细部处理手法独到,曲线及圆形母题的运用,富有动感的装饰造型,体现出建筑的独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