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旅游
太原市文物古迹介绍
61、阳曲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阳曲县泥屯镇东青善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32平方米。1996年阳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孔蓝琉璃剪边。梁架结构为五檩无廊式构架。明间梁架为五架梁通前后檐,排山梁架在脊檩下设中柱,将五架梁分为两根双步梁。前檐柱头科斗栱为五踩双昂,柱头各设一攒,补间每间二攒;后檐柱头斗栱为三踩单昂,平身科每间一攒,装修全部缺失,后人在台明上砌筑墙体前后立面全部封堵。后檐檐口瓦件碎裂、变形,使檐檩断裂、滚动,后人为支撑后檐屋面不致塌陷,在檐檩随檩枋下下立辅柱支撑。寺前存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省口白马长东青善村重修碑序”碑1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齐世铭故居
齐世铭故居位于杏花岭区小返乡窑头村。齐世铭(1894-1953),山西太原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介绍人离开太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8年经120师党委批准重新入党。1937年组织当地矿工和农民成立东山抗日游击队,威震东山,人称“齐二老虎”。1938年抗日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714团东山抗日独立营,齐世铭任营长。同年,齐世铭发动闻名太原城的诈降事件,一举歼灭日伪军20多人,并击毙日军山西省特务部长野吉和伪警察局局长吴小能。齐世铭故居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家族聚居院落,共有3个院落,但因年久失修,如今只有一个院子相对保存完好,另外两个院子的窑洞破损严重。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当地政府已准备修复齐世铭故居,筹建东山抗日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3、寿昌寺
寿昌寺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大汉村西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遗构。整体院落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东西宽25米,南北长44.89米,占地面积约1122平方米。中轴线有献殿基址、正殿,两侧为一进院东西配殿。献殿:原为面阔三间建筑,现仅存台明基址及部分土坯墙体。正殿:砖砌台基,高0.9米。通面阔14.6米,通进深9.2米,建筑面积约134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柱头斗栱为单栱交麻叶,补间各一攒。明间装修已改制,两次间置直棂窗。两山墙为五花山墙,收分明显。一进院东西配殿:建于高约1米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瓦屋面。装修已改制。西配殿前檐屋面坍塌约10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4、白银翠故居
红色革命遗址白银翠故居:白银翠故居位于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这里山高树茂,水源丰富,牧坡广阔,空气清新,特产“白马掌小米”色泽金黄,营养丰富,远近驰名;“国光”苹果为部优产品;中兵酥梨、归朝红富士品味俱佳;泥屯小核桃肉质鲜美,是坚果中的精品。闻名遐迩的牙牙山、黑龙洞等旅游景点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近年来,泥屯镇以“三藏寺”、“西门庄园”、“西沟果岭”为龙头,倾力打造“文物自然风情游”、“休闲度假游”、“农业观光采摘游”三大旅游品牌,成为了阳曲特色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1939年7月,洪学智与张文夫妇的女儿洪醒华出生。不久洪学智率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学员随抗大总校开赴太行山抗日前线。部队转移到阳曲境内日军-线时,为方便行军,抗大校长罗瑞卿劝张文把女儿送给老百姓。洪学智、张文夫妇将女儿交到西峪庄村任宝娃家中。任宝娃夫妇生活非常艰难,又无奶水,他们只好又把孩子转至白富生家。因白富生妻子奶水不足,又把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大盂慈仁寺
大盂慈仁寺,原名天仙圣母庙,位于阳曲县大盂镇大盂中学东侧。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2007年重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南北长80.24米。东西宽32.94米,占地面积2643.11平方米。中轴上建有山门、过殿、正殿;轴侧有十字歇山顶钟楼、鼓楼、东西厢房、东西垂花门、东西配殿和二进院半环形围廊、井亭。过殿砖砌台基,长10.02米,宽9.90米,高0.60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明间设隔扇门。正殿砖砌台基,长15.05米,宽12.23米,高0.90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五檩前后廊式构架,四周围廊,檐下斗栱一斗三升,平身科二攒。廊柱间均施木雕雀替。明、次间设格扇门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6、滕嗣坤烈士墓
滕嗣坤烈士墓位于娄烦县娄烦镇大夫庄村灵堂湾范补兰后菜园西北角。滕嗣坤(1913-1941),曾用名滕代吉,湖北麻阳人。1938年奔赴延安,经滕代远介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曾任八路军120师第358旅第7团第2营第6连排长。1941年秋,第358旅第7团第6连在大夫庄村驻扎时,与进村“扫荡”的日军激烈战斗,滕嗣坤等八路军战士英勇牺牲。据村民回忆,战斗结束后,当地民兵将牺牲的烈士掩埋在村南和村北的灵堂沟,未用棺材,也没有作任何标记。20世纪90年代,村民在开垦果园时发现烈士的遗骸。2010年,在开展革命遗址普查过程中,根据村民回忆,经与湖北麻阳史志部门联系,确认了烈士的身份和掩埋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7、天龙山关帝庙
关帝庙建于天龙山东峰山腰一处较为平坦的松林之中,现仅存正殿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式建筑。前檐设廊,明间为扇门,两次间为扇窗。殿内设有神坛神帐,内有关羽坐像一尊,殿下仅存武士像一尊,虽臂已残,彩已落,但英武之气犹存。殿内三壁绘有连环壁画,水墨绘成,人物精细生动,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壁画内容取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事迹的描写,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榜题皆为本地捐奉者题名,对于研究当地村落的变迁颇有价值。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西11公里处天龙山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20-40分钟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天龙山景区门票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不二寺
不二寺不二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地址:阳曲县城首邑西路74号原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小直峪村,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1989年将大雄宝殿迁至县城首邑西路74号。不二寺大雄宝殿,始建于北汉乾祐九年(956年),现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建筑。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建筑面积147.6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出檐有廊,殿前檐置五铺作斗拱。殿内释迦牟尼、弟子、菩萨等明代泥塑9尊,保存完好,其下佛台砖雕精美;两侧山墙存壁画80平方米。现存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敕赐不二禅院碑一通。院内存塔两座,一为六角六面三层十一节石雕塔,高3.8米;另为八角五级砖塔,高6米。殿内东西山墙上绘有壁画,每壁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以云层既相分隔,又相衔接,使整个画面达到和谐统一。上层绘彩云间的“飞天”,表示佛国的天堂情景。东墙中层绘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为日光、月光菩萨,上有华盖、头光,合称“东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9、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位于娄烦县杜交曲镇小白石村沙足底。1940年1月,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娄烦成立,时曙明任县长。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与中共静乐县委一起活动在娄烦境内,游击办公,先后在娄烦村、蒲峪村、三元村、小白石村、团堡村、韩家沟村等地驻扎。1942年9月,抗日民主政府与中共静乐县委驻扎在小白石村,八路军第358旅第716团第3营营长张树芝所率部队也随县委、县政府一同驻扎在小白石村。9月26日,驻娄烦日军奔向大白石方向,企图袭击我党政机关。县委书记杨新与3营营长张树芝在黑圪塔设伏消灭日军10余人。遗址原有十四五孔土窑洞和5间房屋,现已全部倒塌,仅存有石碾盘和碾磙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时代:清末高君宇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6名党员之一。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京汉铁路工人大-,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生于18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农历三月五日。他用29个春秋,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人生篇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青砖灰瓦,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修建,被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园共6座院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纪念馆主要为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上院窑洞从西往东分别为高君宇大哥高俊德居室、高君宇父母居室、高君宇读书室、高君宇三弟高全德居室。窑内陈列有高家当年的家具、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1、阳曲玉皇庙
玉皇庙位于阳曲县杨兴乡贾庄村西北隅。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均有重修,现存正殿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东西24.63米,南北31.9米,占地面积153平方米。除正殿外,庙内其他建筑均为2001~2005年新建。正殿砖砌台基,宽12.03米,深9.48米,高0.54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柱头科五踩双昂,平身科每间二攒,明间开六抹格扇门,两次间置格扇窗。殿前廊下立有青石碑2通,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记事碑及佚名功德碑。新建鼓楼西侧立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玉皇诸神庙碑1通。2003年4月16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山城峁遗址
山城峁遗址山城峁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是一处仰韶晚期文化和龙山早期文化遗址。分布密集、面积较大,以汾河水库西岸的旧娄烦镇古城墙遗址为起点,依山形成,向西缓坡延伸约800米,南北宽350米,遗址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经测定,时代距今约5000至4300年之间。遗址以新石器中晚期为主,最晚到夏商时期,包含了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等文化内涵。曾出土仰韶晚期高领罐、盆、泥质红陶磨光敛口钵及骨器、石器等器物;龙山文化泥质灰陶篮纹折沿盆、折肩罐、夹砂灰褐绳纹及附加堆纹罐。另外还采集到石斧、石刀等器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3、《晋祠铭》碑
   : 即晋祠之铭并序碑,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当年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1203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刻工洗炼,可谓行书楷模。这篇铭文提出了兴邦建国以政为德等“贞观之治”的政治思想。亭内还有诗人杜甫概括“晋祠铭”的碑刻:“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戒衣。”山西太原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4、双塔烈士陵园
太原双塔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南巷甲字8号,始建于1954年,因毗邻“双塔”而得名。陵园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分纪念厅、墓园两大部分。纪念厅是并立的三座高大水泥结构建筑,正厅三层,仿歇山式建筑为骨灰室。厅内有高君宇等革命烈士事迹展览。陵园墓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墓区安葬着刘天章等烈士遗骨,称“三烈士”墓。墓冢为汉白玉筑砌,呈球形。墓丘广场的对面建有用红色花岗石、汉白玉、墨玉砌成的象征世界永久和平的烈士碑。烈士墓区共2800平方米,安葬着为太原解放事业而牺牲的430名烈士,这里青松围抱,翠柏环绕,肃穆庄严。攻克双塔寺1949年4月19日23时,解放军开始在太原全线发动城垣外围歼敌战。十九兵团司令员把攻克双塔寺的任务交给了63军。22日6时,我军开炮轰击,眨眼就压制了敌人的观察所,并摧毁大部分碉堡和前沿阵地。我军4个主攻团同时发起冲锋,从4个方向突然插向双塔寺。由刚刚擒获的俘虏引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5、小娄峰事件遗址
小娄峰事件遗址位于古交市常安乡小娄峰村。1942年1月1日,中共清太徐、榆太祁县委和县政府、七专署机关及清太徐游击四大队、120师手枪队全体指战员进驻小娄峰村,准备召开七专区党政干部扩大会议,整编部队,总结工作,部署对敌斗争。由于领导轻敌麻痹,3日拂晓,遭到太原、古交日伪军三百余人轻装突袭时,四大队等猝不及防,仓促应战。激战中,张振福等32名干部、战士英勇牺牲,清太徐县委书记肖靖、七专署专员李晓等六十多人负伤,四大队一连连长孙法等30人被俘,清太徐、榆太祁党政干部和部队遭受严重损失。小娄峰村也蒙受较大损失,25头牛、11头驴、骡全部被日军抢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6、太原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是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儿童公园北端。原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建的劝工陈列所,亦称劝业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硬山式楼房,上下层均出檐有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326平方米。1912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到太原视察,19日下午在文瀛公园劝业楼二层向太原各界群众凭栏发表演说,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山西武装起义,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莅晋这一大事,1986年5月,将劝业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位于太原文瀛湖畔。该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晚清和民国期间是专门用于陈列山西土特产和手工业品的场所,故名“劝工陈列所”。1912年因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振兴实业的演讲,遂更名为“劝业楼”。1986年改为孙中山纪念馆。纪念馆为一幢坐北向南、红柱青瓦的二层小楼房,为硬山式双层砖木结构,六根红柱支撑,构成上下回廊。馆内有“天下为公”匾额、“孙中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7、王家峰墓群
王家峰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南北朝位于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王墓坡”,据调查,目前共有三座北齐时期墓葬,徐显秀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该墓有夯筑封土堆,墓葬为穹隆顶砖券单室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随葬品大部分发现于墓室,该墓墓室壁画保存完整,为研究北朝晚期的葬俗、葬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东山一带多次发现北朝晚期的墓葬,且都有一定级别。反映了太原地区在东魏北齐时期的重要地位,折射出西域文化的影响和民族文化的交融。王家峰墓群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王墓坡”,由徐显秀墓、狄湛墓、库狄业墓等组成,其中徐显秀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徐显秀墓有夯筑封土堆,墓葬为穹隆顶砖券单室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随葬品大部分发现于墓室,共计500余件。其中陶俑320余件,瓷器约200余件。墓0土的一件来自中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镶嵌宝石金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8、清源文庙
清源文庙清源文庙(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清徐县县城赵家街西北隅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大成殿为金泰和三年遗物。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状元桥、泮池、戟门、大成殿。左右各置配殿七间,厢房各五间。大成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双抄计心造,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结构规整,殿顶琉璃剪边,前有月台。明伦堂及东西厢房不存。文庙大成殿是珍贵的早期建筑遗构,在金代建筑遗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9、大佛寺(净因寺)
净因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明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上兰镇土堂村创建于金太和五年(1205年),因寺中有土雕大佛一尊,俗称“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南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大佛阁依崖而建,坐西朝东,建在高1米的月台上,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底层前檐施五踩异形斗栱。前半部为砖石券窑洞,后半部为土券窑洞,建筑面积205.6平方米。阁内土雕大佛——阿弥陀佛高10余米,结跏跌坐,左右各塑一尊胁侍菩萨,高3.7米。净因寺由前后两院构成,前院以大佛阁为主呈东西向,还有天王殿和配殿;后院以大雄宝殿居正呈南北向,两院间以长墙、垂花门及侧殿相隔。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大佛阁坐西朝东,是一座重檐歇山式二层0,创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清代重修,现在所见是1987~1988年重建。进入0,是高10米多,深20多米的砖券洞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洛池渠惨案遗址
洛池渠惨案遗址位于清徐县东于镇洛池渠村西,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1938年至1939年洛池渠村为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1939年5月,驻清源县城日军进攻清太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洛池渠村打谷场杀害包括武根全一家五口在内的群众和干部三十多名,烧毁房子十余间,抢走羊一百多只、大牲畜15头。此后日军又6次血洗洛池渠,先后7次杀害干部群众八十多人,烧毁房屋三百多间,抢走大牲畜五十多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洛池渠惨案。为追念被日军杀害的干部群众,东于镇洛池渠村拟在惨案原址立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