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旅游
石家庄市文物古迹介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
电台旧址为南北走向的两层青砖楼房,长约25米,宽约20米,高约10米。位于横涧乡天户村南金仪洗煤厂院内。1948年,为迎接全国解放,中央机关从陕北迁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则从西柏坡迁至矿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捷报都是从这里播出并传送到世界各地的。解放后,该电台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转播台,用短波向欧美地区发射信号,到1953年停止。现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柿庄壁画墓
柿庄壁画墓位于井陉县柿庄,为宋古墓葬。古墓都为单室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大多有壁画,没有被盗痕迹,保存比较好,极具历史,艺术价值。尤以四号墓东壁“捣练图”最有特色,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考古发掘报告发表的50多年后,还有大专家、大学者为这幅作品撰文,被公认为是河北宋金墓室壁画中最精美的一幅。1982年7月23日,柿庄壁画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外遗址
西门外遗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西门外冶河东岸,面积22525平方米,由于紧临冶河,遗址破坏较为严重,断崖处不但含有陶片,而且暴露有灰坑、窖穴遗迹。对该遗址的调查,说明其文化内涵比较复杂,不仅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层,还有较厚的商文化层,也含有战国以及战国以后的文化遗址。但从本遗址性质看,应归属商代遗址,属殷墟早期。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价值较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靳庄商代遗址
靳庄商代遗址位于藁城市西南12公里处,是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一处较大遗址,面积约75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丰富,墓葬、人骨、灰土、陶片明显,石斧、石铲、石镰、蚌片、陶鬲、陶豆、绳纹陶片、夹沙灰陶片、夹沙红陶片等遗物随处可见。这处遗址是继台西商代遗址后,藁城市发现的又一处大型商代遗址。由于其重要价值,2001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瑜伽山摩崖造像
瑜伽山摩崖造像平山县县城西40公里南冶村西的瑜伽山上,现存摩崖造像三处,一处在香炉谷,一处在寺嘴,处在岭西的菩萨洞,大小佛像74尊。香炉谷中的弥勒阁始建于唐末、金代重修,内依石崖雕善跏坐佛一尊,高8米,敷搭双肩袈裟,右摆吊搭于左肩上,衣纹流畅挺拔,面部圆润丰颐,姿态柔和,作说法手印,表现了高度的雕塑技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庙遗址
位于今敬仲镇双庙村西,东西约800米,南北约250米,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并进行了发掘。文化层厚2.5米左右,发掘出土的器物中,多为商代时期遗物,并发现了完整的商代陶鬲。保护范围: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为基点,向东295米,向南150米,向西45米,向北8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外扩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膏梁桥
膏梁桥位于鹿泉市高迁北街、高迁西街、高迁东街三村交界地带,从S392西行看到古槐街北行大概200米左右会看到古槐一棵,古槐东侧约20米极为膏梁桥。膏梁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9年-1549年),距今大概有五百年的历史。2008年10月20日膏梁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太路局路章碑
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后,老百姓极为好奇,随意横穿铁路及扰乱站内秩序。正太铁路局为规范百姓和乘客的行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铁路客货运输和行车运转的有关章程,正太铁路管理局在石家庄站竖石碑一座,正面碑文刻有“正太铁路局紧要告白路章摘要”和“行车治安章程”,如今这座石碑成为正太铁路历史的见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陉古驿道
出天长镇往东南方向,是一座不大的山,山脚下一条山路弯弯曲曲地穿山而过。这样一条普通的、坑坑洼洼的山路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就是在井陉境内的著名的秦皇古驿道。与知名的东天门一带的古驿道相比,这段古道看不到当年的车辙,只留下一条清晰的雨水冲刷的痕迹。吴同庭说,这条山路看似简单,可你瞧瞧两边,窄窄的小路两旁是壁立的石山,这是一条从山中开出的小路,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当时修路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与东天门一段的古道是不同的。秦皇驿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西起-,北达京都,天长就位于这条道路的咽喉之处,扼晋冀交通要冲,素有“燕晋通衢”之称。古道天长一段全长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琉璃庙
行唐明代琉璃庙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宗教建筑,形制特殊,结构精巧。琉璃殿坐南朝北,单檐歇山顶,仿木结构,通身以黄绿杂色琉璃构件砌筑,面阔、进深各一间,建筑面积36平方米,高7米。北面辟门,门上分三组镶有“洛伽遗风,亲见如来,普陀圣境”12个楷书大字,东山墙琉璃浮雕佛传故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幽居寺塔
介绍位于灵寿县西北山区的沙子洞村,距县城55公里。该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八年,后损毁,现仅存方塔、碑、幢及石佛像。方塔共7级,高约20余米,由下而上各层面积逐层递减,塔外壁上共雕有汉白玉小石佛像17尊,刻工精细,简洁秀丽。河北石家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城铺商代遗址
位于新城铺村北750米处。解放前,此处有三个大土丘,群众称“城岗”,曾多次出土铜器。现仅存中间一个土丘,南北长32米,东西宽23米,高6米。当地农民数次发现商代铜器、石器和陶器。县文物保管所藏有此遗址出土的青铜器15件,且多有铭文。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新城铺商代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长宋古城
天长宋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具有上千年历史,现存建筑始建年代可追溯到隋朝,整体布局基本完好,天长宋古城3平方公里范围内为省保文物区。全镇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保6处,县保13处,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单位11处。其密度之大,历史罕见,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天长宋古城最初的开发意向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但由于种种原因,20余年间未付诸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开发运作是从2000年开始的,经过充分准备,2001年2月—2002年7月先后邀请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国家建设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审定委员会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士珍神道碑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正定牛家庄墓地,现立于王氏双节祠院内西墙处。螭首,长方形须弥座,碑身高3米、宽1.26米、厚0.32米.天津徐世昌撰文、孟赐珏书丹,哀励准题额,刻立于民国20年(1931年)2月。内容记载了王士珍的生平事迹及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唐城隍庙大殿
行唐城隍庙大殿位于河北省行唐县行唐镇北街政府招待所院内城隍庙,始建于明天顺六年(1462年),由知县周岳主持修建,嘉靖七年、万历四十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嘉庆二十五年均有重修,现仅存大殿及殿前明万历四十二年重修城隍庙碑记一通。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窝寺
“石上无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风谡谡兮柏青,水湛湛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灯营营。”明崇祯时曾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军务的河南虞城范志完刻在龙窝寺摩崖上的这一偈文,将龙窝寺的镇寺之宝石窟和柏檐石壁奇观可谓颂至骨髓。“龙窝寺在县治(天长古城)西南二十里小龙窝乡西,大龙窝乡东。寺周群山环列,石壁嶙峋。古柏纷攒石罅中,旁生侧出,俨若虬龙,苍翠葱茏,饶有奇趣。寺址位于山之东北麓,东西两端各建石阁,中间为燕晋往来之驿路。”从民国二十年脱稿的《井陉县志料》所记看,尽管其只述了龙窝寺的自然环境,尽管其对石窟只字未提,我觉得在井陉称其为一隅胜景也毫不夸张。然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宋古城
介绍唐宋古城位于井陉中部的天长镇。唐代称天长军城,五代后晋至宋代称天威军,自金代至1958年为井陉县城。明代嘉靖年间修筑的石城墙保存基本完好,长约2000米,城内东、西、南门及小南门,明清季文庙、城隍庙及明右副御史、大同巡抚霍鹏故居等建筑,至今保存尚好。河北石家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石神君碑
《白石神君碑》俗称《白石山碑》。原位于河北省元氏县25公里的白石山上的白石神君祠。1974年由元氏县百货公司院内移至正定县隆兴寺内。1989年元氏县旅游部门经过多方求访,才于隆兴寺内访得此碑,于是年五月与祀三公山碑一起运回元氏县,重新移置在距县25公里的封龙山上,并建碑楼加以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极县法云寺
法云寺座落在无极县东候房乡,历史悠久,福荫一方.是我县唯一批准的一所正规寺院.无极县东侯坊法云寺10月28日上午10点举行全山开光大典,各界群众两千多人参加了此次盛典。法云寺原名铁瓦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85年的历史。咨询电话:8573970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尖岭古墓
石家庄市裕华区尖岭村保护范围:以汉墓封土外缘为基线,向东1米至东明服装厂车间,向西6米至标牌厂仓库,向南1米至宿舍楼,向北25米至标牌厂车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向东40米至华清街,向西15米至标牌厂仓库后墙,向南10米至尖北路,向北56米至槐中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