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 > 海口市 > 龙华区旅游
龙华区文物古迹介绍
海口钟楼
海口钟楼被列为海口八景之一,它历史悠久,最早是为适应对外通商而建立,已成为海口的最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之一。如今的海口钟楼是1987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依照旧钟楼原貌拨款改建。建成后成为海口一大景致,命名为“古钟新声”。钟楼位于海口市区北部长堤路海口儿童公园内,面向入海口,南面中山横街与中山路相对,北临海甸溪,依街傍水,姿影绰约,景致十分幽雅。用地面积110.25平方米,建筑占地27.56平方米,楼高27.3米,6层钢筋混凝结构建筑,外貌雄伟壮观。大钟选用上海555版电子钟,四边钟面由直径2米塑料块构成,时针长0.53米,分针长1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瑞墓
海瑞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的海瑞墓,为一长方形陵园。四周为石砌围墙,园内草木四季长青,环境整洁、宁静、肃穆。海瑞墓园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成的。据说,当海瑞灵柩运至现墓地时,抬灵柩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以为这是海瑞自选取风水宝地,于是将其就地下葬。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举乡试入都,恩赐进士,初任南平教谕,后升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在任内推行清丈、均徭,廉洁自恃,人言布袍可脱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其时世宗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天后宫
海口天后宫位于中山路87号的海口天后宫(也称天后庙、妈祖庙)始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历史。解放后,海口市财政部门将天后宫当公产接收,后转归海口市房产局管理。海口市房产局将其当做直管公房,长期租赁给海口市商贸局所属的海口市特需商品供应总公司的中山华侨商场使用。2000年6月,海口市政府批准公布天后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海南省政府批准公布天后宫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最晚在元代,在琼山(今属海口)、万州(今万宁)、崖州(今三亚)和感恩(今东方)等地,就已经出现了“天妃庙”。不过,万宁、三亚和东方的“天妃庙”已无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秀英炮台
“秀英炮台”门匾发现之地,考古研究者纷纷指认为炮台大门原址。在通过史料推理和对当地老人佐证的同时,炮台80载前的景象仿佛浮现眼前。位于海口市海秀路北侧秀英村后面。炮台共有拱北、镇东、定西、振武、振威五座,在200米长的海岸小山丘上东西直线而筑。炮门朝北,面临大海。两排兵房、弹药库相对,中间是大操常操场两边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富有生机。整个炮台连同附属建筑物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它始建于清光绪17年(公元1891年),虽历经百年,但保存基本完好。这一炮台在当年系国内闻名的海岸炮台之一,与上海的吴湘口炮台、天津的大沽炮台、广东的虎门炮台,并称为全国四大炮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琼海关旧址
琼海关旧址,1934年,海口龙华区得胜沙路4号海口海关低调、含蓄的外表,掩盖了非凡的身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宋王朝在海南设立琼州市舶分局,隶属广州市舶司。此为琼海关的雏形;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废除市舶司制度,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粤海关下设总口7处,海口总口是其中之一。1934年,琼海关购置地皮5227.76平方米,价值35319.37元,于现址开始动工兴建大楼。1937年,琼海关大楼竣工正式使用。琼海关旧址是当时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海口海关发展的沧桑历程,折射出当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南海上经贸发展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琼炮台遗址
镇琼炮台遗址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滨海东路北侧与泰华路南侧的滨海公园。管理单位是海口市博物馆。镇琼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炮台呈圆形,是露天式古炮台,四周墙垣环炮,垣高3.15米。整体占地面积0.89亩。炮台内北部由护垣分隔成五座炮位,各置大炮一尊(原炮已无存),炮口朝北,直指琼州海峡,控制整个海口湾,同时有水泥阶梯可登临炮位屋顶平台,以便瞭望敌情。正门至炮位建有一条笔直的水泥甬道,长15米,为炮台入口,是兵员进出、弹药输送之道,甬道两旁地势平坦宽敞。台内西侧有水井一口,供兵员生活使用。镇琼炮台建时正值中法战争,是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邱氏祖宅
海口市中山路老街63号是一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邱氏老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藏身于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之间。骑楼本身就很有特色,而邱家老宅规模大,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可成为老街景观的特中之“特”。邱氏老宅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原先的正屋共有5进,民国二年(1913年)不知何故拆掉了第五进,否则现存面积更大。宅基地东西宽度有10余米,两侧是廊庑,可住人,可读书,也可品茗。正屋和廊庑共同组成了3个四合院。景区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路63号乘车线路:在海口市内乘3、5、6、14、20、30、43、60、旅游1线公交车前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中山纪念堂
海口中山纪念堂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文明西路19号。管理单位是海口市龙华区民政局。海口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2.28亩,其中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纪念堂面前是一个面积不大的门庭,沿七级水泥台阶而上是大门,大门两侧有花池两个,大门前有6根清水石红色方柱,六柱之间有5个门,中间的为正门,其横楣上刻有“中山纪念堂”。厅堂南高北低,北部建有舞台兼有主席台,楼体上端前后面积较大。屋顶为绿色琉璃瓦铺筑,整个厅堂、楼座可容纳1200人参加各类会议、活动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天庙
西天庙位于海口市新华区义兴街75号,是祭祖明代海南名士王佐所建,王佐系海南临高县人,邱浚的高材生,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他怀才不遇,入仕以后20多年一直徘徊在高州府、邵武府、临江府同知,85岁卒,有诗文传世,西天启有正室三进,第一进和第二进之间有天井,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有拜鲜拜亭,两边为东西厢廊,占地面积达1193平方米,整个庙宇建筑系砖木结构,单式斗拱,雕梁画栋,工艺精致,规模宏伟。景区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义兴街75号乘车线路:在海口市内乘5、20、22、30、32、42、43路公交前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位于海口解放西路竹林街131号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39平方米,为二进三间,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海南民居结构,几十年前栽种的盆架树如今已亭亭如盖。这里原是“邱氏祖宅”,1920年老宅兴修之年,正是中国革命风云初露端倪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先后有三批共产党员和团员来琼进行革命活动,并于1926年2月在海口“关帝庙”成立了“中共琼崖特别支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冼太夫人庙
冼太夫人庙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该庙为前后两进,是明代进士梁云龙(官至兵部左侍郎)为纪念冼太夫人(公元522-602)年,黎族首领,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所建,后经历代维修,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庙中保存着历代名人墨客的手迹墨宝。景点位置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新坡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官道
五里官道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时代为明。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官道边线向东延伸12.6米、向南延伸10.4米、向西延伸12.2米、向北延伸10.8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胄墓
唐胄墓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时代为明。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中心点向东35米,向南85米,向西35米,向北3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仁浚墓
周仁浚墓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时代为宋。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墓冢围墙向东延伸11.4米、向南延伸8.5米、向西延伸8.8米、向北延伸15.3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古墓群
吴氏古墓群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墓群边线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执谊墓
韦执谊墓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时代为唐。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其中心点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四公、韦九公墓
韦四公、韦九公墓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时代为明。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墓冢边线向东延伸15.2米、向南延伸20.5米、向西延伸14.5米、向北延伸21.4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古墓群
蔡氏古墓群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时代为宋-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墓群围墙向东延伸21米、向南延伸13.4米、向西延伸9.6米、向北延伸22.3米和11.1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卜宅村节孝坊
卜宅村节孝坊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中心向东南、西南、西北各延伸8米,向东北延伸15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奎坊
应奎坊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中心向东南延伸12米,向西南、西北、东北各延伸8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