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文物古迹介绍
181、华亭寺
导游:华亭寺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介绍:华亭寺的山门是一座高大雄峻的三层中式殿阁,与苍劲的古树比肩。大门两侧悬有的一副对联,道出了许多游客的豪情逸兴;交通:前往西山公园华亭寺,可在市内乘公交车6路可到达;云南昆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2、黄武毅公祠(黄公祠)
黄公祠全称为“黄武毅公祠”,现位于五一路黄公西街毓英小学。原为尽忠寺,1918年为祭奠云南辛亥革命的先烈黄毓英,改为“黄武毅公祠”。黄毓英(1885~1912),字子和,云南会泽人。早年留学日本,是中国同盟会云南支部的骨干之一。1909年到昆明,建立同盟会机关,积极参与组织发动起义。重九之夜,与李鸿祥等在北教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并冲锋在前,首破北门,建“光复首功”。云南光复后,随军援川,回师途中,在贵州思南被刺身亡,年仅28岁。云南都督府为表彰黄毓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追谥他为“武毅公”,蔡锷亲自撰写了“黄武毅公墓志铭”,孙中山先生赠了“忠烈千古”的匾额。先设灵位在圆通山下忠烈祠祭奠,1918年设“黄武毅公祠”,并将祠堂两边的街道命名“黄公东街”和“黄公西街”,以资纪念。原祠堂大殿系歇山顶庑殿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有孙中山亲笔题写的“乾坤正气”匾。新中国建立后,黄公祠改办为小学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3、天生关阻击战纪念碑
位于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岔口老颧窝阿诗玛文化生态园内。1949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贵阳、重庆、南宁相继解放。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候和潘文华通电起义,蒋介石集团拼凑的西南防线土崩瓦解。国民党陆军总部、何绍周兵团、第8军第3师、第6编练处特务团、宪兵团等残部,沿着川滇、滇黔公路拼死向滇南方向溃逃,妄图与败退开远、蒙自一带的第8军、第26军会合,作最后的垂死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2野5兵团17军49师,奉命支援卢汉起义,入滇追歼逃敌。12月中旬,49师以146团为先遣队,昼夜兼程,向云南开进。12月23日至25日,在“边纵”6支队和2支队的配合下,146团接连攻占沾益、曲靖、陆良三座县城,一、三营继续乘车前进追踪逃敌,敌军经沾益、曲靖、陆良向滇南溃逃,由于沿途受到“边纵”2支队和当地民兵、游击队的阻击和袭扰,行动迟缓。“边纵”2支队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4、毕恒光烈士活动旧址
位于昆明市石林长湖镇维则小学。1946年秋,云南省工委开始按照党中央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反蒋游击战争的指示,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到农村,华恒光被中共云南省工委深派回路南作革命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并负责中共路南县党组织的领导工作。毕恒光以圭山中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或假期外出作宣传发动工作,以蒲草村维则、海邑为中心,逐步深入到东至泸西旧城,南至弥勒花口,北至路南月湖、五棵树、西北至路美邑、跃宝山等彝族去发动组织群众,培养干部。侯方岳还通过他与泸西的赵国徽、弥勒的江必德等联系,足迹达泸西、弥勒、陆良等彝族地区。1947年6至7月间,为了加强盘江两岸的工作,省工委又于8月份增派了祁山、李文亮和向克勤到路南工作,祁山负责路南、弥勒、泸西、陆良、丘北五个县,向克勤与李文亮协助毕恒光工作。8月派了蒋程高,11月又派了柴爱国、柴正海、候琼帮、孙剑青、叶明德、吕华民、刘振江、赵佩兰等到圭山,与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5、沙朗古道
沙朗古道位于沙朗坝子大村东面山坡上,隶属于西翥街道办事处。现存古道遗址长约两公里,宽1.5米至2米,青石铺垫。沙朗坝子群山环绕,沙朗河由北自南流过,自古有白族、彝族人居住。为了加强与外界的交通,修筑了由东通往普吉达昆明城,由西北通往富民的道路。明代徐霞客游记中记述为“沙朗道”。沙朗道翻越两侧高山,甚为险陡,不仅是进出沙朗坝子的主要通道,也是昆明经由富民、武定通往四川的间道。民国时期,由于公路的修通,此道逐渐废弃。凸凹不平的青石上马蹄留下的深坑,见证了古道悠久的岁月和艰难的行程,是研究昆明山区古代交通的实物依据。2012年6月25日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崇仁街马氏宅院
崇仁街马氏宅院位于崇仁街3号,建于1948年,原为“原信昌”商号老板马泽如私宅。宅院总占地近两亩,有东西两幢建筑,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两幢建筑大同小异,均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三层建筑。建筑外墙为水洗石、豆沙石,色灰白淡雅,上有棕色线条装饰,使建筑外部色彩丰富而美观。二楼的长条形阳台和三楼的半圆形阳台一上一下相互错落,使建筑立面独特且富于变化。整个建筑由几何图形元素设计而成,富有韵律变化。内部装饰华丽精细,目前为省工商联管理使用,局部有所改动。201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7、北门书屋
北门书屋旧址位于五华区北门街南段68~70号,为两层砖木结构民房,面积180平方米。原为工商界人士李琢庵建盖的房产,建于1940年。1941年12月,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与夫人张蔓筠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昆明,为了发展文化事业,宣传真理,动员民众,在李琢庵的支持下,李公朴1942年12月创办了该书店,因在北门街,故取名北门书屋。北门书屋主要经销三联书店、华侨书店、上海图书杂志公司等出版的进步文化书刊,1943年,李公朴、张光年等又在北门书屋对面创建北门出版社。李公朴一家亦居住于书店楼上。1943年,李公朴加入民盟后,担任云南支部执委,同时,他还被选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李公朴居住的北门书屋二楼,成为进步人士聚会的地点,被称为“文化沙龙”、“民主之家”。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在附近学院坡遭国民党特务暗杀,12日凌晨,在云南大学医院与世长辞。北门书屋亦停办。北门书屋旧址于1983年公布为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8、云南艺术剧院
云南艺术剧院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坐北向南,建于1957年。1958年正式投入使用,是昆明市建国十周年国庆的十大建筑之一。剧院平面布局为“凸”形,由前楼、观众厅、后楼与侧楼组成,钢混结构,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前楼正立面门厅设四根圆形石柱,观众厅能容纳1100余名观众,侧楼两层,通廊连接,造型庄重典雅。建筑内用孔雀、茶花、月琴民族图案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云南艺术剧院是云南高水平文艺演出场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2006年被列为“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灵源别墅
灵源别墅位于黑林铺海源寺村900号,建于1932年,为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私宅,因近旁有海源河,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意,取名灵源别墅。灵源别墅原为宽大的园林式别墅,现仅存四合五天井主体建筑和前面的池塘石桥。其前厅建于九级台阶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有前廊。穿过前厅,是一个长方型的大天井。气宇轩昂的正堂名为“燕喜堂”,坐落在天井西面约一米高的台基之上。“燕喜堂”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雕梁画栋,前置殿式抱厦,支撑抱厦的是6根石龙抱柱,直径74厘米、雕饰有精美的“龙腾彩云”浮雕,鼓型柱础上则饰以螺蚌争游、鱼虾戏水,荷花牡丹等浮雕,充满生活情趣。当年“燕喜堂”是主人的会议室、会客室和居室,两侧厢房各为三间,四角各有小院,为附属用房。所有门窗皆采用西式做法,安装了玻璃,室内更显明亮。抗日战争爆发后,龙云在别墅内的西北角又增筑了三层方形的碉堡一座,上置高射机枪以防空袭,又在后面的山岩下,开凿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明云南府城城墙残段
唐永泰元年(765),南诏国在滇池北岸修筑拓东城,翻开了昆明的建城史,为古代昆明城市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大理国时期和元代,拓东城改名为鄯阐城和中庆城,城址有所变化,城墙皆为土筑。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攻占云南后,将元代的中庆城改为云南府。明洪武十九年(1386),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主持构筑了新的云南府城。云南府城建在盘龙江的西岸,将五华、螺峰、祖遍三山及翠湖圈入城内。城墙墙体土筑,外墙使用砖砌。云南府城面积约有三平方公里,城墙周长4.6公里,高10米,环城有护城河,其外有重关扼市衢之隘。从目前行政区划看,全在五华区地域范围之内。云南府城共开设六座城门,上均有戍楼,南北各设一门,东西各开二门。南门名“崇政门”,后改“丽正门”,楼称“向明楼”,清初云贵总督范承勋改楼名为“近日”,宣统三年(1911)云南辛亥重九起义胜利后,城门改称“正义门”,俗称大南门;大东门称“威化”,清初改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五华赵公祠
赵公祠位于翠湖南路,用以祭祀辛亥功臣、护国名将赵又新。赵又新(1881~1920)原名赵复祥,字凤喈,云南省凤庆县人,辛亥功臣、护国名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09年10月任命为驻云南临安(今建水)的新军第十九镇三十八协第七十五标教练官。昆明重九起义后,11月2日,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临安起义”。后赴江西,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之湖口起义。失败后回云南,改名赵又新。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赵又新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二梯团长,在蔡锷的率领下,转战川南,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屡建战功。此后任驻川滇军第二军军长,1920年10月8日在泸州城阵亡。年仅39岁。赵又新殉难后,灵柩发送回昆明,安葬于西郊筇竹寺北山。民国政府追赠陆军上将,谥曰“武烈”。孙中山挽联云:“大局赖同撑,我在粤峰君在蜀;束刍聊借奠,生为名将殁为神。”1922年,改翠湖边皇华馆为赵公祠。祠堂原为传统殿式建筑,布局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张天虚墓
张天虚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碧鸡社区居委会高峣村后山山腰处。张天虚,原名张鹤,字友松,又叫剑平,1911年12月8日出生在云南呈贡县龙街。自幼聪颖,喜爱文学,14岁进入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预科学习。在这里,他开始了最早的文学创作,1929年参加“济难会”,积极参加救灾活动和演出,在这些活动中,他认识了聂耳,并和聂耳结为终生不渝的好朋友。1930年,昆明政治形势恶化,云南当局加紧对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的镇压,张天虚被迫离滇出走到了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参加政治斗争。1933年初,张天虚回到上海,全身心地投入到长篇小说《铁轮》的创作中,由于他表现出色,1933年他在上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日本东京,张天虚参与了郭沫若创办的大型文艺刊物《东流》的、撰稿工作,成为“左联”东京分盟的活跃分子。1937年,张天虚奔赴延安,参加了丁玲任主任的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明永历帝殉国处碑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位于华山西路中段。石质,高1.96米,宽0.72米。文阴刻3行,22字。首行楷书“民国元年季冬月下澣”9字,中为隶书“明永历帝殉国处”,末行楷书“三迤士民恭建”。永历帝朱由榔(1623~1662),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的孙子,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的堂弟。朱由榔于顺治三年(1646)被在南方抵抗清军的明宗室奉为南明皇帝,年号“永历”。永历政权存在了17年。先是倚仗李定国、孙可望等农民起义军的力量,在两广、湖南一带抵抗清军,顺治十三年(1656)退驻昆明。1658年12月,清军三路入滇。永历帝与沐天波等大臣--缅甸。康熙元年(1662)3月,缅王迫于压力,将永历帝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不久被吴三桂下令用弓弦勒死于篦子坡金蝉寺(一说被迫自缢),年仅40岁。民国元年(1912)农历十二月下旬,云南省督军蔡锷以云南三迤士民名义在金禅寺旁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以激励反对清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昆明广播电台旧址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位于昆明市人民西路94号,筹建于1938年5月,1940年8月1日正式播音。全称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昆明广播电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主要广播电台之一。名列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之后居第三位,但该台当时使用了功率5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其发射功率名列第一。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为两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约1250平方米。共有各类房间30间,建筑工程设计科学,用材精良。抗日御侮是昆明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除国语广播外,该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日语、泰国语、马来语等外语广播。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形成了特殊的合作关系,聘请西南联大教授组织起一个学科齐全、阵容齐整的广播演讲专家群体,从而使广播节目办出了特色,其中尤以“名人演讲”、“学术讲座”、“时事论述”、“空中学校”、“特别节目”等节目颇受听众欢迎。新中国成立时期至1969年的二十年间,这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登华街青石板路
登华街是一斜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华山西路,西至黄公东街,全长223米,宽4~6米,沿此路可登上五华山,故名。现存登华街青石路长69米,宽5.2米,总面积360平方米左右。路面由60厘米×25厘米和30厘米×12厘米两种规格的俗称“小路石”的青石铺筑而成。清代,昆明城内所有街道路面皆以石砌,甚为坚固。民国初期,当局曾对年久失修凸凹不平的路面进行过维修,但仍以细条石铺就,因此,青石路面成为老昆明城道路特-一。随着时代的前进,昆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昆明城内的道路全部改造为水泥或沥青路面,仅有登华街保留着一段清代铺就的青石路面。因其记忆着老昆明街道的旧貌,对于研究昆明的城市建设史具有不可多得的实物价值。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明黔国太夫人陈氏尽节处刻石
题刻位于北郊岗头村后的长虫山顶石壁上。题刻通高2.7米,宽0.40米,刻有“明黔国太夫人陈氏尽节处”十一个字,落款为“周士元题”。旁还有一长方形题刻,由于年代久远风化的很严重,字迹模糊不清。该题刻与明末云南一段重要史实相关。这段史实发生的时间是清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当时,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上吊自尽,随之清军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但云南统治者、明代册封的世袭黔国公沐天波仍拥戴南明王朝。这一年,元谋土司者吾必奎起兵发对沐氏政权,沐天波急派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征讨,并调蒙自阿迷州土司沙定洲等协助。杨畏知击败吾必奎后,率部驻楚雄,昆明城空虚。沙定洲垂涎沐氏财富,乘机于十二月初一日突然洗劫了沐天波府第。当夜,沐天波仓皇出逃,全家失散。其母陈氏、妻焦氏分别跑到普吉金井庵、长虫山朝阳庵藏身。因害怕沙兵追寻而以“命妇义不可辱”,随即“聚薪闭门”,“燃佛灯0-”。题刻者周士元,湖广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
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碑名为《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现立于东风西路瓦仓庄69号瓦仓小区内。该碑立于明万历九年(1581),墨石质地,坐东朝西,高1.86米,宽0.60米,碑文分上下两列,上为重修碑记,下为捐资功德碑。碑文由著名思想家李贽撰文,记述了创寺沿革、重修始末。现土主庙现已不存在,只留此碑。李贽是明代官员、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明万历五年(1577)入滇,出任姚安知府。万历九年(1581)解职时曾逗留昆明。在此期间应邀为土主庙撰写了重修碑记。此后游历各地讲学著述,后出家为僧。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朱翊钧以“惑世诬民”罪将其下狱至死。《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不仅记述了当时昆明土主信仰的状况,而且反映了李贽的“尊尊而亲亲,老老而幼幼,化民成俗,各止其所”,“岁时朔望,积羡盈资,以兴义举。乡田同并,出人相友,守望相助矣”的民本思想。对于研究了解李贽的政治抱负和思想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建于1988年联大50周年校庆时,纪念亭共建了3个,布局呈三角形,亭子也为三角形攒尖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象征当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办学的盛事,各亭有独立对联一副。纪念亭是后辈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光荣传统的历史见证,有一定历史价值。2003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旧址
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是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设立的国际无线电台的支台,主要承担国际无线电电报、电话业务,总台设于成都,昆明设支台。由于当时的电讯事业统由交通部管辖,因此全称为“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1938年,由云南电政管理局承建的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投入使用。电台设施包括发信台、收信台、中心控制室和营业室等组成。现团山发信台和红庙收信台旧址保存完好。团山发信台旧址位于五华区黑林铺小团山村,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有四幢砖木结构中西式结合的平房。其中有3间机房,1间住宿房,呈田字状排列,房屋均为硬山式顶的一层楼砖木结构。房屋构件简单、色彩朴素。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与成都国际无线电台一起承担国际无线电通讯业务,使我国与美、英、苏、印、澳等国保持了便捷的空中电波联系,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5年,重庆国际电台正式成立,成都台改称支台后,昆明支台亦予裁撤。此后收发信台改作地方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卢汉公馆
卢汉公馆位于翠湖南路4号,建筑占地面积6204平方米。卢汉公馆分为新公馆和老公馆两个部分。老公馆建于1930年,是一法式楼房。该楼房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陡坡硬山平瓦的屋顶,山尖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墙体立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东西侧为三面体立面凸窗,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外观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内部装饰典雅豪华。起居室设壁炉,主次卧室及餐室皆由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1940年后期,卢汉又紧邻这座公馆建盖了一座两层西式建筑为新公馆。新公馆原大门开在青莲街,内部则与老公馆相通。卢汉公馆既是卢汉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他重要的办公场所。1949年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向大西南进军的情势下,卢汉决定投向共产党,投奔新中国。12月9日晚,卢汉以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为名,在公馆内扣押了西南长官公署长官张群、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等军政要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